CN209166789U -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6789U
CN209166789U CN201821719233.7U CN201821719233U CN209166789U CN 209166789 U CN209166789 U CN 209166789U CN 201821719233 U CN201821719233 U CN 201821719233U CN 209166789 U CN209166789 U CN 209166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ups
connect
ball bearing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92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Huay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92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6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6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67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可以将背光源在检测台上进行夹持,防止背光源在检测台上产生晃动,提高使稳定性;同时检测箱内部进行检测完成后,提高内部热量散失速率,提高实用性;并且整体移动方便,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检测箱、检测器、检测台和两组电动缸;包括左固定板、左夹板、左螺纹套管、左调节丝杠、左固定块、左调节旋钮、左限位杆、右固定板、右夹板、右螺纹套管、右调节丝杠、右固定块、右调节旋钮和右限位杆;还包括左上顶板、左下底板、右上顶板、右下底板、左挡板、右挡板、左上螺纹管、左下螺纹管、左上螺纹杆、左下螺纹杆、右上螺纹管、右下螺纹管、右上螺纹杆和右下螺纹杆。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是一种用于背光源生产过程中,对其发光时的散热度进行检测使工作人员更好的对背光源进行分析的辅助装置,其在背光源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检测器、检测台和两组电动缸,检测箱内部设置有检测腔,并且检测箱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口,操作口与检测腔内部相通,检测器的右端与检测腔的右侧内壁上部连接,并且两组电动缸的底端与检测腔的底端内壁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电动缸的顶端与检测台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现有的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的背光源放置在检测台上,然后打开两组电动缸,将背光源升至适合检测的位置,然后使用检测器进行检测即可;现有的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使用中发现,背光源直接放置自检测台上,背光源在检测台上的位置不稳定,容易晃动,导致其稳定性较差;同时检测箱在进行检测完成后,内部的热量散失较慢,导致其实用性较差;并且整体移动不便,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将背光源在检测台上进行夹持,防止背光源在检测台上产生晃动,提高使稳定性;同时检测箱内部在进行检测完成后,提高内部热量散失速率,提高实用性;并且整体移动方便,降低使用局限性的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检测器、检测台和两组电动缸,检测箱内部设置有检测腔,并且检测箱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口,操作口与检测腔内部相通,检测器的右端与检测腔的右侧内壁上部连接,并且两组电动缸的底端与检测腔的底端内壁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电动缸的顶端与检测台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包括左固定板、左夹板、左螺纹套管、左调节丝杠、左固定块、左调节旋钮、左限位杆、右固定板、右夹板、右螺纹套管、右调节丝杠、右固定块、右调节旋钮和右限位杆,所述左固定板的底端与操作台顶端的左侧连接,并且左固定板的内部横向分别设置有左上固定通孔和左下限位通孔,所述左限位杆的右端穿过左下限位通孔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板的右端外界,所述左上固定通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左螺纹套管的右端依次穿过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左螺纹套管的外壁分别与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左调节丝杠的右端螺装穿过左螺纹套管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板的右端外界,所述左调节丝杠的右端和左限位杆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左夹板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左螺纹套管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套装有左从动齿圈,所述左固定块的底端与左固定板的顶端连接,左调节旋钮的左端设置左传动轴,并且左传动轴的左端穿过左固定块的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块的左端外界,左传动轴的左端设置有左主从齿轮,并且所述左主动齿轮和左从动齿圈啮合,所述右固定板的底端与操作台顶端的右侧连接,并且右固定板的内部横向分别设置有右上固定通孔和右下限位通孔,所述右限位杆的左端穿过右下限位通孔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板的左端外界,所述右上固定通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右第一滚珠轴承和右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右螺纹套管的左端依次穿过右第二滚珠轴承和右第一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右螺纹套管的外壁分别与右第一滚珠轴承和右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调节丝杠的左端螺装穿过右螺纹套管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板的左端外界,所述右调节丝杠的左端和右限位杆的左端分别与所述右夹板的右端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右螺纹套管的右侧外壁上固定套装有右从动齿圈,所述右固定块的底端与右固定板的顶端连接,右调节旋钮的右端设置右传动轴,并且右传动轴的右端穿过右固定块的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块的右端外界,右传动轴的右端设置有右主从齿轮,并且所述右主动齿轮和右从动齿圈啮合;还包括左上顶板、左下底板、右上顶板、右下底板、左挡板、右挡板、左上螺纹管、左下螺纹管、左上螺纹杆、左下螺纹杆、右上螺纹管、右下螺纹管、右上螺纹杆和右下螺纹杆,所述左上顶板和左下底板的右端分别与检测箱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左上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左上固定槽,所述左下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左下固定槽,并且所述左上固定槽和左下固定槽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上滚珠轴承和左下滚珠轴承,所述左上螺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左上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左上螺纹杆的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左上螺纹管的底端内部,所述左下螺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左下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左下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左下螺纹管的顶端内部,所述左挡板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最多组左通风孔,并且检测箱的左端外壁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左散热通孔,所述左上螺纹杆的底端与左挡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左下螺纹杆的顶端与左挡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右上顶板和右下底板的左端分别与检测箱的右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右上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右上固定槽,所述右下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右下固定槽,并且所述右上固定槽和右下固定槽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右上滚珠轴承和右下滚珠轴承,所述右上螺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右上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右上螺纹杆的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右上螺纹管的底端内部,所述右下螺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右下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右下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右下螺纹管的顶端内部,所述右挡板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最多组右通风孔,并且检测箱的右端外壁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右散热通孔,所述右上螺纹杆的底端与右挡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右下螺纹杆的顶端与右挡板的底端连接;还包括支撑板和四组滚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所述检测箱的底端连接,并且所述四组滚轮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左风机、右风机和散热盘,所述左风机和右风机的底端分别与检测箱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散热盘位于检测腔内部,所述左风机和右风机的底端分别穿过检测箱的顶端外壁并伸入至检测腔内部与所述散热盘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左固定框、右固定框、左过滤棉和右过滤棉,所述左固定框通过多组左螺栓螺装在所述左挡板的左端,并且所述左过滤棉固定安装在左固定框内部,所述右固定框通过多组右螺栓螺装在所述右挡板的右端,并且所述右过滤棉固定安装在右固定框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四组调节螺纹管、四组调节螺纹杆和承重板,所述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设置有四组放置槽,并且四组放置槽内部分别设置有四组调节滚珠轴承,所述四组调节螺纹管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调节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四组调节螺纹杆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调节螺纹管的底端内部,四组调节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板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四组底脚板,所述四组底脚板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左橡胶软板和右橡胶软板,所述左橡胶软板的左端与所述左夹板的右端连接,所述右橡胶软板的右端与所述右夹板的左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推板、两组推杆和推手,所述推板的左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右端连接,并且所述两组推杆的左端下侧分别与所述推板的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推杆的右端上侧分别与所述推手的左端前侧和后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旋转左调节旋钮,带动左螺纹套管转动,从而在左限位杆的活动限位下,使左调节丝杠带动左夹板向右运动,同时可以通过旋转右调节旋钮,带动右螺纹套管旋转,从而在右限位杆的活动限位下,使右调节丝杠带动右夹板向左运动,从而将背光源在检测台上进行稳定夹持,防止背光源在检测台上产生晃动,提高使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分别旋转左上螺纹管和左下螺纹管,使左挡板可以上下移动,使多组左散热通孔和多组左通风孔相通,同时可以分别旋转右上螺纹管和右下螺纹管,带动右挡板上下移动,使多组右散热通孔和多组右通风孔相通,从而可以将检测腔内部与外界相通,使检测箱内部在进行检测完成后,提高内部热量散失速率,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通过四组滚轮,使整体移动方便,降低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检测箱;2、检测器;3、检测台;4、电动缸;5、左固定板;6、左夹板;7、左螺纹套管;8、左调节丝杠;9、左固定块;10、左调节旋钮;11、左限位杆;12、左上顶板;13、左下底板;14、左挡板;15、左上螺纹管;16、左上螺纹杆;17、支撑板;18、滚轮;19、左风机;20、散热盘;21、左固定框;22、左过滤棉;23、调节螺纹管;24、调节螺纹杆;25、承重板;26、底脚板;27、左橡胶软板;28、推板;29、推杆;30、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1、检测器2、检测台3和两组电动缸4,检测箱内部设置有检测腔,并且检测箱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口,操作口与检测腔内部相通,检测器的右端与检测腔的右侧内壁上部连接,并且两组电动缸的底端与检测腔的底端内壁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电动缸的顶端与检测台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包括左固定板5、左夹板6、左螺纹套管7、左调节丝杠8、左固定块9、左调节旋钮10、左限位杆11、右固定板、右夹板、右螺纹套管、右调节丝杠、右固定块、右调节旋钮和右限位杆,左固定板的底端与操作台顶端的左侧连接,并且左固定板的内部横向分别设置有左上固定通孔和左下限位通孔,左限位杆的右端穿过左下限位通孔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板的右端外界,左上固定通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左螺纹套管的右端依次穿过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左螺纹套管的外壁分别与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左调节丝杠的右端螺装穿过左螺纹套管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板的右端外界,左调节丝杠的右端和左限位杆的右端分别与左夹板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左螺纹套管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套装有左从动齿圈,左固定块的底端与左固定板的顶端连接,左调节旋钮的左端设置左传动轴,并且左传动轴的左端穿过左固定块的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块的左端外界,左传动轴的左端设置有左主从齿轮,并且左主动齿轮和左从动齿圈啮合,右固定板的底端与操作台顶端的右侧连接,并且右固定板的内部横向分别设置有右上固定通孔和右下限位通孔,右限位杆的左端穿过右下限位通孔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板的左端外界,右上固定通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右第一滚珠轴承和右第二滚珠轴承,右螺纹套管的左端依次穿过右第二滚珠轴承和右第一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右螺纹套管的外壁分别与右第一滚珠轴承和右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右调节丝杠的左端螺装穿过右螺纹套管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板的左端外界,右调节丝杠的左端和右限位杆的左端分别与右夹板的右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右螺纹套管的右侧外壁上固定套装有右从动齿圈,右固定块的底端与右固定板的顶端连接,右调节旋钮的右端设置右传动轴,并且右传动轴的右端穿过右固定块的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块的右端外界,右传动轴的右端设置有右主从齿轮,并且右主动齿轮和右从动齿圈啮合;还包括左上顶板12、左下底板13、右上顶板、右下底板、左挡板14、右挡板、左上螺纹管15、左下螺纹管、左上螺纹杆16、左下螺纹杆、右上螺纹管、右下螺纹管、右上螺纹杆和右下螺纹杆,左上顶板和左下底板的右端分别与检测箱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左上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左上固定槽,左下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左下固定槽,并且左上固定槽和左下固定槽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上滚珠轴承和左下滚珠轴承,左上螺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左上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左上螺纹杆的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左上螺纹管的底端内部,左下螺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左下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左下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左下螺纹管的顶端内部,左挡板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最多组左通风孔,并且检测箱的左端外壁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左散热通孔,左上螺纹杆的底端与左挡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左下螺纹杆的顶端与左挡板的底端连接,右上顶板和右下底板的左端分别与检测箱的右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右上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右上固定槽,右下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右下固定槽,并且右上固定槽和右下固定槽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右上滚珠轴承和右下滚珠轴承,右上螺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右上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右上螺纹杆的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右上螺纹管的底端内部,右下螺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右下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右下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右下螺纹管的顶端内部,右挡板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最多组右通风孔,并且检测箱的右端外壁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右散热通孔,右上螺纹杆的底端与右挡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右下螺纹杆的顶端与右挡板的底端连接;还包括支撑板17和四组滚轮18,支撑板的顶端与检测箱的底端连接,并且四组滚轮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可以通过旋转左调节旋钮,带动左螺纹套管转动,从而在左限位杆的活动限位下,使左调节丝杠带动左夹板向右运动,同时可以通过旋转右调节旋钮,带动右螺纹套管旋转,从而在右限位杆的活动限位下,使右调节丝杠带动右夹板向左运动,从而将背光源在检测台上进行稳定夹持,防止背光源在检测台上产生晃动,提高使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分别旋转左上螺纹管和左下螺纹管,使左挡板可以上下移动,使多组左散热通孔和多组左通风孔相通,同时可以分别旋转右上螺纹管和右下螺纹管,带动右挡板上下移动,使多组右散热通孔和多组右通风孔相通,从而可以将检测腔内部与外界相通,使检测箱内部在进行检测完成后,提高内部热量散失速率,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通过四组滚轮,使整体移动方便,降低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左风机19、右风机和散热盘20,左风机和右风机的底端分别与检测箱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散热盘位于检测腔内部,左风机和右风机的底端分别穿过检测箱的顶端外壁并伸入至检测腔内部与散热盘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通;可以通过左风机和右风机,加速检测箱内部的热量向外散失,提高散热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左固定框21、右固定框、左过滤棉22和右过滤棉,左固定框通过多组左螺栓螺装在左挡板的左端,并且左过滤棉固定安装在左固定框内部,右固定框通过多组右螺栓螺装在右挡板的右端,并且右过滤棉固定安装在右固定框内部;可以通过左过滤棉和右过滤棉,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检测箱内部,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四组调节螺纹管23、四组调节螺纹杆24和承重板25,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设置有四组放置槽,并且四组放置槽内部分别设置有四组调节滚珠轴承,四组调节螺纹管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调节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四组调节螺纹杆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调节螺纹管的底端内部,四组调节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承重板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可以通过同步旋转组调节螺纹管,使整体在进行检测时,通过承重板支撑整体,防止四组滚轮落地,提高整体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四组底脚板26,四组底脚板的顶端分别与承重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可以通过四组底脚板提高整体支撑时的防滑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左橡胶软板27和右橡胶软板,左橡胶软板的左端与左夹板的右端连接,右橡胶软板的右端与右夹板的左端连接;可以通过左橡胶软板和右橡胶软板对背光源进行保护,防止左夹板和右夹板太硬,损坏背光源,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还包括推板28、两组推杆29和推手30,推板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端连接,并且两组推杆的左端下侧分别与推板的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两组推杆的右端上侧分别与推手的左端前侧和后侧连接;方便使用滚轮移动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其在工作时,首先推动推手使用四组滚轮,将整体移动至检测的合适位置,然后同步旋转四组调节螺纹管,使承重板下降,对整体进行支撑,然后旋转左调节旋钮和右调节旋钮,使背光源夹持在左橡胶软板和右橡胶软板内部,然后打开两组电动缸,将背光源在检测台上升至适合检测的高度,然后打开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分别旋转左上螺纹管和左下螺纹管,使多组左散热通孔和多组左通风孔相通,同时可以分别旋转右上螺纹管和右下螺纹管,使多组右散热通孔和多组右通风孔相通,然后打开两组风机,对检测箱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失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1)、检测器(2)、检测台(3)和两组电动缸(4),检测箱(1)内部设置有检测腔,并且检测箱(1)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口,操作口与检测腔内部相通,检测器(2)的右端与检测腔的右侧内壁上部连接,并且两组电动缸(4)的底端与检测腔的底端内壁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电动缸(4)的顶端与检测台(3)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固定板(5)、左夹板(6)、左螺纹套管(7)、左调节丝杠(8)、左固定块(9)、左调节旋钮(10)、左限位杆(11)、右固定板、右夹板、右螺纹套管、右调节丝杠、右固定块、右调节旋钮和右限位杆,所述左固定板(5)的底端与操作台顶端的左侧连接,并且左固定板(5)的内部横向分别设置有左上固定通孔和左下限位通孔,所述左限位杆(11)的右端穿过左下限位通孔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板(5)的右端外界,所述左上固定通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左螺纹套管(7)的右端依次穿过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左螺纹套管(7)的外壁分别与左第一滚珠轴承和左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左调节丝杠(8)的右端螺装穿过左螺纹套管(7)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板(5)的右端外界,所述左调节丝杠(8)的右端和左限位杆(11)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左夹板(6)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左螺纹套管(7)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套装有左从动齿圈,所述左固定块(9)的底端与左固定板(5)的顶端连接,左调节旋钮(10)的左端设置左传动轴,并且左传动轴的左端穿过左固定块(9)的内部并伸出至左固定块(9)的左端外界,左传动轴的左端设置有左主从齿轮,并且所述左主动齿轮和左从动齿圈啮合,所述右固定板的底端与操作台顶端的右侧连接,并且右固定板的内部横向分别设置有右上固定通孔和右下限位通孔,所述右限位杆的左端穿过右下限位通孔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板的左端外界,所述右上固定通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右第一滚珠轴承和右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右螺纹套管的左端依次穿过右第二滚珠轴承和右第一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右螺纹套管的外壁分别与右第一滚珠轴承和右第二滚珠轴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调节丝杠的左端螺装穿过右螺纹套管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板的左端外界,所述右调节丝杠的左端和右限位杆的左端分别与所述右夹板的右端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右螺纹套管的右侧外壁上固定套装有右从动齿圈,所述右固定块的底端与右固定板的顶端连接,右调节旋钮的右端设置右传动轴,并且右传动轴的右端穿过右固定块的内部并伸出至右固定块的右端外界,右传动轴的右端设置有右主从齿轮,并且所述右主动齿轮和右从动齿圈啮合;还包括左上顶板(12)、左下底板(13)、右上顶板、右下底板、左挡板(14)、右挡板、左上螺纹管(15)、左下螺纹管、左上螺纹杆(16)、左下螺纹杆、右上螺纹管、右下螺纹管、右上螺纹杆和右下螺纹杆,所述左上顶板(12)和左下底板(13)的右端分别与检测箱(1)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左上顶板(12)的底端设置有左上固定槽,所述左下底板(13)的顶端设置有左下固定槽,并且所述左上固定槽和左下固定槽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上滚珠轴承和左下滚珠轴承,所述左上螺纹管(15)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左上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左上螺纹杆(16)的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左上螺纹管(15)的底端内部,所述左下螺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左下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左下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左下螺纹管的顶端内部,所述左挡板(14)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最多组左通风孔,并且检测箱(1)的左端外壁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左散热通孔,所述左上螺纹杆(16)的底端与左挡板(14)的顶端连接,并且左下螺纹杆的顶端与左挡板(14)的底端连接,所述右上顶板和右下底板的左端分别与检测箱(1)的右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右上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右上固定槽,所述右下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右下固定槽,并且所述右上固定槽和右下固定槽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右上滚珠轴承和右下滚珠轴承,所述右上螺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右上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右上螺纹杆的顶端插入并螺装至右上螺纹管的底端内部,所述右下螺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右下滚珠轴承内部,并且右下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右下螺纹管的顶端内部,所述右挡板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最多组右通风孔,并且检测箱(1)的右端外壁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右散热通孔,所述右上螺纹杆的底端与右挡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右下螺纹杆的顶端与右挡板的底端连接;还包括支撑板(17)和四组滚轮(18),所述支撑板(17)的顶端与所述检测箱(1)的底端连接,并且所述四组滚轮(18)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17)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风机(19)、右风机和散热盘(20),所述左风机(19)和右风机的底端分别与检测箱(1)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散热盘(20)位于检测腔内部,所述左风机(19)和右风机的底端分别穿过检测箱(1)的顶端外壁并伸入至检测腔内部与所述散热盘(20)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固定框(21)、右固定框、左过滤棉(22)和右过滤棉,所述左固定框(21)通过多组左螺栓螺装在所述左挡板(14)的左端,并且所述左过滤棉(22)固定安装在左固定框(21)内部,所述右固定框通过多组右螺栓螺装在所述右挡板的右端,并且所述右过滤棉固定安装在右固定框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调节螺纹管(23)、四组调节螺纹杆(24)和承重板(25),所述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设置有四组放置槽,并且四组放置槽内部分别设置有四组调节滚珠轴承,所述四组调节螺纹管(23)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调节滚珠轴承内部,并且所述四组调节螺纹杆(24)的顶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调节螺纹管(23)的底端内部,四组调节螺纹杆(24)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板(25)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底脚板(26),所述四组底脚板(26)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板(25)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橡胶软板(27)和右橡胶软板,所述左橡胶软板(27)的左端与所述左夹板(6)的右端连接,所述右橡胶软板的右端与所述右夹板的左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板(28)、两组推杆(29)和推手(30),所述推板(28)的左端与所述支撑板(17)的右端连接,并且所述两组推杆(29)的左端下侧分别与所述推板(28)的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推杆(29)的右端上侧分别与所述推手(30)的左端前侧和后侧连接。
CN201821719233.7U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6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9233.7U CN209166789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9233.7U CN209166789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6789U true CN209166789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4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92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6789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6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20093U (zh) 一种pvdf管材生产用抛光装置
CN108362552A (zh) 一种手机触摸屏的硬度检测装置
CN108469695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检测装置
CN208282764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生产用板材平整度检测辅助装置
CN209166789U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CN208313691U (zh) 一种手机触摸屏的硬度检测装置
CN206381562U (zh) 一种新型网球拾球器
CN206057143U (zh) 一种粉尘检测装置
CN109406100A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CN104353228A (zh) 自动提升的网球捡球、运球车
CN208351174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检测装置
CN211235404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粉尘检测仪
CN209425213U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用打磨辅助装置
CN206989950U (zh) 便携型全站仪
CN206591287U (zh) 一种服装的扩撑塑形设备
CN208607160U (zh) 一种自动化压铸机用成品外形检测辅助设备
CN212459208U (zh) 一种室内建筑材料密实度整体检测装置
CN206306783U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空气滤清器
CN207601782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计算机硬件综合测试台
CN206019944U (zh) 一种安全套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5940647U (zh) 一种新型环境监测装置
CN206488813U (zh) 生产质量监控装置
CN206966142U (zh) 胶囊人工检验机后段结构
CN209693172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零部件生产用整平设备
CN207019868U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散热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