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5059U -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5059U
CN209165059U CN201821852330.3U CN201821852330U CN209165059U CN 209165059 U CN209165059 U CN 209165059U CN 201821852330 U CN201821852330 U CN 201821852330U CN 209165059 U CN209165059 U CN 209165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device
light source
blue light
emergent 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23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宗
苏柏嘉
张哲钧
林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rex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rex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rex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rex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5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5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壳体;第一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第二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第二光源装置邻接,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第二光线均匀混合形成一出射光线,其中所述出射光线的第二色温大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的所述第一光线的第一色温;反射片,固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和所述第二光源装置的周围,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光线和所述出射光线。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ed diode,LED)灯具的技术朝向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有逐渐取代传统灯具的态势。LED灯具与灯管类型的灯具最主要的差异在于,LED灯具所采用的LED光源为LED晶粒所发出,其为点光源的效果。由于LED的点光源特性,在LED灯具的设计上,如何将光源反射,以使得点光源可发散形成均匀的光线,成为了LED灯具的设计重点之一。
近年来人因照明(Human Centric Lighting)逐步受到业界的瞩目,所谓人因照明,是调节人们需求与场合提供适当的照明,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都需要不同的照明。众所皆知,灯具的光源是由红绿蓝(RGB)三原色组成,进而混合成为白光,其中蓝光的强度为较高且不可控制,然而不同的使用场合需要不同强度的蓝光。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新式的具有可调整蓝光强度的灯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通过混合至少两种不同的光源装置,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蓝光强度,例如调降蓝光强度,以制造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壳体;一第一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一第二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第二光源装置邻接,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第二光线均匀混合形成一出射光线,其中所述出射光线的第二色温大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的所述第一光线的第一色温;一反射片,固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和所述第二光源装置的周围,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光线和所述出射光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出射的所述第一光线中所述第一色温的蓝光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二光源装置混合出射的所述出射光线中所述第二色温的蓝光强度。
进一步,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混合之后产生的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色温所对应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强度。
进一步,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峰值强度小于一黑体辐射线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一灯条,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二灯条,所述多个第一灯条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条互相交错排列。
进一步,每一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和每一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交错排列。
进一步,还包括一扩散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一开口侧,所述出射光线穿过所述扩散板,以使所述出射光线均匀化。
进一步,还包括一上盖,卡接于所述壳体上,以固定所述扩散板于所述壳体上。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壳体;一第一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一第二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第二光源装置邻接,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第二光线均匀混合形成一出射光线,其中所述出射光线的第二色温大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的所述第一光线的第一色温;一反射片,固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和所述第二光源装置的周围,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光线和所述出射光线;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出射的所述第一光线中所述第一色温的蓝光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二光源装置混合出射的所述出射光线中所述第二色温的蓝光强度。
进一步,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混合之后产生的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色温所对应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强度。
进一步,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峰值强度小于一黑体辐射线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一灯条,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二灯条,所述多个第一灯条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条互相交错排列。
进一步,每一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和每一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交错排列。
进一步,还包括一扩散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一开口侧,所述出射光线穿过所述扩散板,以使所述出射光线均匀化。
进一步,还包括一上盖,卡接于所述壳体上,以固定所述扩散板于所述壳体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爆炸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相对于第一色温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的光谱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谱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白光发光二极管与绿光发光二极管混合出射的出射光线的光谱组合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相对于第二色温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谱示意图。
图中的部分标号表示:
100、壳体; 101、白光发光二极管;
101a、第一灯条; 102、第一光源装置;
103、绿光发光二极管; 103a、第二灯条;
104、第二光源装置; 106、反射片;
107、开口侧; 108、扩散板;
109、开孔; 110、压条;
112、上盖; 114、底板;
116、侧壁; BL1、黑体辐射线的强度;
L1、第一光线; L2、第二光线;
LE、出射光线; P1~P4、峰值;
RB1~RB4、蓝光波长区间; RG1~RG4、绿光波长区间;
SP1~SP4、光谱; T1、第一色温;
T2、第二色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其中相同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的元件或是相似的元件,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以实施在适当的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爆炸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体灯具包括壳体100、第一光源装置102、第二光源装置104、反射片106、扩散板108、压条110和上盖112。壳体100设有底板114和连接于所述底板114周围边缘的侧壁116,壳体100可以是金属或是非金属材质。第一光源装置102固设于所述壳体100上,用以产生第一光线L1,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包括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10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源装置102黏附于壳体10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光源装置104固设于所述壳体100上,用以产生第二光线L2,所述第二光源装置104包括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103,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与所述第二光源装置104邻接,所述第一光线L1与所述第二光线L2均匀混合形成一出射光线LE,其中所述出射光线LE的第二色温T2(如图3C)大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的所述第一光线L1的第一色温T1(如图3A)。
如图1和图2所示,反射片106固设于所述壳体100上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和所述第二光源装置104的周围,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线L1、所述第二光线L2和所述出射光线LE。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101形成多个第一灯条101a,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103形成多个第二灯条103a,所述多个第一灯条101a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条103a互相交错排列,使第一光线L1与第二光线L2均匀混合形成出射光线LE。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101a和每一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103a交错排列,使第一光线L1与第二光线L2均匀混合形成出射光线LE。
如图1和图2所示,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括一扩散板108,设置于所述反射片106的一开口侧107,所述出射光线LE穿过所述扩散板108,以使所述出射光线LE均匀化。在一实施例中,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括一上盖112,卡接于所述壳体100上,以固定所述扩散板108于所述壳体100上。
在一实施例中,将反射片106放在第一光源装置102、第二光源装置104上,并且白光发光二极管101和绿光发光二极管103相对应从反射片106的多个开孔109曝露出来。并且利用压条110透过铆接或扣接方式将压条110与反射片106固定于壳体100上。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相对于第一色温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谱示意图。如图3A所示,横轴为波长(纳米,nm),纵轴为强度(瓦特/纳米,Watts/nm);光谱SP1表示白光发光二极管101的第一光线L1在不同波长(360nm至830nm之间)相对应的光强度,所述白光发光二极管101的第一光线L1的第一色温T1为2200K;RB1表示在横轴的蓝光波长区间(400nm至480nm之间),第一光线L1的蓝光波长区间RB1的峰值为P1;RG1表示在横轴的绿光波长区间(480nm至600nm之间);在一实施例中,BL1显示黑体辐射线的强度曲线,当光谱SP1在一波长的强度接近BL1时,表示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在所述波长时趋近于黑体辐射的特性,故可作为光谱中蓝光强度的高低判断指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射光线LE的蓝光波长区间RB1的峰值P1小于黑体辐射线的强度。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谱示意图。如图3B所示,横轴和纵轴的坐标如同图3A所示。光谱SP2表示绿光发光二极管103的第二光线L2在不同波长(360nm至830nm之间)相对应的光强度;RB2表示在横轴的蓝光波长区间(400nm至480nm之间),第二光线L2的蓝光波长区间RB2的峰值为P2;RG2表示在横轴的绿光波长区间(480nm至600nm之间)。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中白光发光二极管与绿光发光二极管混合出射的出射光线的光谱组合示意图。如图3C所示,横轴和纵轴的坐标如同图3A所示。光谱SP3表示白光发光二极体101的第一光线L1与绿光发光二极体103的第二光线L2在不同波长(360nm至830nm之间)相对应组合的光强度;RB3表示在横轴的蓝光波长区间(400nm至480nm之间),第一光线L1与第二光线L2的蓝光波长区间RB3的组合峰值为P3(P3等于P1);RG3表示在横轴的绿光波长区间(480nm至600nm之间)。BL1显示黑体辐射线的强度曲线。参考图2、图3A-图3B所示,当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与所述第二光源装置104邻接,所述第一光线L1与所述第二光线L2均匀混合形成一出射光线LE时,白光发光二极管101与绿光发光二极管103混合出射的出射光线LE的光谱组合如图3C所示,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出射的所述第一光线L1中所述第一色温T1的蓝光强度P1等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与所述二光源装置104混合出射的所述出射光线LE中所述第二色温T2的蓝光强度P3。如图3C所示,第二色温T2是2700K。
图3D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相对应于第二色温T2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谱示意图。图3D所示的光谱SP4的色温与图3C所示的光谱的第二色温T2类似,其差异在于图3D所示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强度P4大于图3C所示的所述出射光线LE中所述第二色温T2的蓝光强度P3。图3D所示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色温是2700K,等于图3C所示的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与所述二光源装置104混合出射的所述出射光线LE的第二色温T2,例如皆为2700K。RB4表示在横轴的蓝光波长区间(400nm至480nm之间);RG4表示在横轴的绿光波长区间(480nm至600nm之间)。换言的,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101与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103混合之后产生的所述出射光线LE的蓝光强度P3小于所述第二色温T2所对应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强度P4。BL1显示黑体辐射线的强度曲线。
根据上述,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通过混合至少两种不同的第一光源装置102和第二光源装置104,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蓝光强度,例如调降蓝光强度,以制造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此处,调降蓝光强度是指图3D所示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色温2700K等于图3C所示的所述第一光源装置102与所述二光源装置104混合出射的所述出射光线LE的第二色温T2,例如皆为2700K,但是图3D所示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强度P4大于图3C所示的所述出射光线LE中所述第二色温T2的蓝光强度P3,达到调降蓝光强度的效果,如图3C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通过混合至少两种不同的光源装置,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蓝光强度,例如调降蓝光强度,以制造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界定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第一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
一第二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第二光源装置邻接,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第二光线均匀混合形成一出射光线,其中所述出射光线的第二色温大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的所述第一光线的第一色温;
一反射片,固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和所述第二光源装置的周围,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光线和所述出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出射的所述第一光线中所述第一色温的蓝光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二光源装置混合出射的所述出射光线中所述第二色温的蓝光强度。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混合之后产生的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色温所对应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峰值强度小于一黑体辐射线的强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一灯条,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二灯条,所述多个第一灯条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条互相交错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和每一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交错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扩散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一开口侧,所述出射光线穿过所述扩散板,以使所述出射光线均匀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盖,卡接于所述壳体上,以固定所述扩散板于所述壳体上。
9.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第一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
一第二光源装置,固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以产生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第二光源装置邻接,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第二光线均匀混合形成一出射光线,其中所述出射光线的第二色温大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的所述第一光线的第一色温;
一反射片,固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和所述第二光源装置的周围,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光线和所述出射光线;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出射的所述第一光线中所述第一色温的蓝光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所述二光源装置混合出射的所述出射光线中所述第二色温的蓝光强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混合之后产生的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色温所对应的标准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强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光线的蓝光峰值强度小于一黑体辐射线的强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一灯条,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形成多个第二灯条,所述多个第一灯条与所述多个第二灯条互相交错排列。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和每一所述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交错排列。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扩散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一开口侧,所述出射光线穿过所述扩散板,以使所述出射光线均匀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盖,卡接于所述壳体上,以固定所述扩散板于所述壳体上。
CN201821852330.3U 2018-07-25 2018-11-12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Active CN2091650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0237 2018-07-25
TW107210237 2018-07-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5059U true CN209165059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2330.3U Active CN209165059U (zh) 2018-07-25 2018-11-12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5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35639A1 (en) Integrating chamber LED lighting with modulation to set color and/or intensity of output
CN107084318B (zh) 具有均匀照亮的外观的基于led的直视照明器
US20110116051A1 (en) Projection device for architectural and entertainment lighting
WO2005103562A3 (en) Optical manifold for light-emitting diodes
US20120099305A1 (en) Rgb led package for optimized emissions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CN110325787A (zh) 具有光导的灯具
WO2009034762A1 (ja) 照明装置
US20110163334A1 (en) Colour mixing method for consistent colour quality
US9857053B2 (en) Solid-state lighting luminaire with a uniform illumination output
CN103363345A (zh) 发光装置、照明设备以及使用其的灯具
CN105737091A (zh)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CN105737090A (zh)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US10378709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reproducing the color temperature range of solar light for illuminating exhibits
JP2001275488A (ja) 植物照明装置
JP2014049676A (ja) Led発光装置
WO2013010717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method for adapting light to characteristic of target object
WO2009083853A1 (en) Lighting system
KR20170017315A (ko) 높은 s/p 비율을 구현하는 엘이디 광원
CN209165059U (zh) 一种可调整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5920315U (zh) 光源及相关投影系统
US20170030553A1 (en) Lighting System that Reduces Environmental Light Pollution
KR102298935B1 (ko) Led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EP4082606A1 (en) Led-module and lighting system with such led-module emitting light having a uv-b component
US20150092407A1 (en) High color rendering lamp
CN104633595A (zh) 一种以高显色指数模拟日光的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