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3956U - 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63956U CN209163956U CN201821884485.5U CN201821884485U CN209163956U CN 209163956 U CN209163956 U CN 209163956U CN 201821884485 U CN201821884485 U CN 201821884485U CN 209163956 U CN209163956 U CN 2091639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combustion
- asia
- punching press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涉及组合发动机。设有涡轮发动机通道、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和超燃冲压通道,所述涡轮发动机通道、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和超燃冲压通道共用一个三维内转进气道,其中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设有引射火箭和亚燃燃烧室;所述超燃冲压通道与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之间设有引流通道。在保证可全速域飞行的同时,实现了亚燃‑超燃两种燃烧模态的转换,提高了推进系统的总体性能,具有技术难度适中、易于实现、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器被誉为是继螺旋桨和喷气式飞机之后世界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上各大军事强国都十分重视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研究。21世纪以来,各国陆续开展了数目繁多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计划,其核心技术之一为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其中,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BCC)是由涡轮发动机与其他类型发动机组合而成的动力装置,具有比冲高、飞行速域广、可常规起降、可重复使用、低速性能好等优点,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自主加速、带动力水平着陆及重复使用的关键动力系统之一。
但在马赫2~3范围内,TBCC动力系统存在涡轮发动机工作马赫数“上不去”、冲压发动机工作马赫数“下不来”的问题;且在模态转换过程TBCC动力系统难以满足飞行器推力需求,陷入难以逾越的“推力鸿沟”。除此,现阶段亚燃冲压发动机工作马赫数集中在Ma3~5,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马赫数为Ma5以上,在Ma2~5的工作马赫数下,超燃燃烧室无法高效工作。此时若对流经超燃通道的气流不加以充分燃烧利用,将会导致气流的浪费并且可能存在发动机推力不足的问题。如果将燃烧室设计为双模态燃烧,则必须在考虑亚燃和超燃燃烧特性的情况下对燃烧室进行设计。然而双模态燃烧室设计难度较大、现有技术成熟度较低、离工程实践较远,并且在双模态燃烧室中,亚燃燃烧和超燃燃烧的燃烧效率都会比在纯粹的亚燃燃烧室和超燃燃烧室中更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设有涡轮发动机通道、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和超燃冲压通道,所述涡轮发动机通道、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和超燃冲压通道共用一个三维内转进气道,其中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设有引射火箭和亚燃燃烧室;所述超燃冲压通道与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之间设有引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针对TBCC发动机的涡轮-冲压推力鸿沟、亚燃-超燃模态转换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引射火箭衔接涡轮-冲压推力鸿沟,并加设引流通道实现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可全速域飞行的同时,实现了亚燃-超燃两种燃烧模态的转换,提高了推进系统的总体性能,具有技术难度适中、易于实现、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兼顾了火箭发动机全速域和涡轮发动机高性能的特点,在不降低推力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推力鸿沟的问题。并且在Ma2~5工作状态下将流经超燃通道的气流,通过引流通道引入亚燃燃烧室,该气流在亚燃燃烧室内进行燃烧利用以提高发动机推力。在Ma5~6状态下,关闭引流通道,保证超燃通道的畅通,从而形成标准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组合发动机解决了亚燃燃烧室与超燃燃烧室难以共存、超燃通道气流难以充分燃烧的问题,具有总体性能突出、技术难度适中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图2是涡轮通道-超燃冲压通道A-A剖面图。
图3是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超燃冲压通道B-B剖面图。
图4是引流通道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标记为:1表示三维内转进气道、2表示涡轮发动机通道、3表示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4表示超燃冲压通道、5表示引流通道、6表示涡轮通道进气道分流板、7表示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进气道分流板、8表示引流通道分流板、9表示引射火箭、10表示亚燃燃烧室、11表示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尾喷管、12表示超燃燃烧室、13表示超燃冲压通道尾喷管、14表示涡轮通道面积可调喉道、15表示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面积可调喉道;①和②表示涡轮通道的进气道分流板在不同工作状态的位置、③和④表示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的进气道分流板在不同工作状态的位置、⑤和⑥表示引流通道的分流板在不同工作状态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三维内转进气道1、涡轮发动机通道2、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3、超燃冲压通道4、引流通道5、涡轮发动机通道进气道分流板6、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进气道分流板7、引流通道分流板8、引射火箭9、亚燃燃烧室10、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尾喷管11、超燃燃烧室12、超燃冲压通道尾喷管13、涡轮通道面积可调喉道14和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面积可调喉道15。当飞行马赫数在0~2时,涡轮发动机点火工作,此时涡轮发动机通道进气道分流板、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进气道分流板7和引流通道分流板8分别处于位置①、位置③和位置⑤,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3和超燃冲压通道4不点火并处于泄流状态;当飞行马赫数在2~3时,涡轮发动机通道2停止工作,涡轮发动机通道进气道分流板6向下移动至位置②,涡轮发动机通道2关闭。引射火箭9及亚燃燃烧室10点火工作,引流通道分流板8向下移动至位置⑥,引流通道5开启,超燃冲压通道4关闭,引射火箭9出口气流流入亚燃燃烧室10与燃油混合燃烧,之后通过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尾喷管11膨胀做功产生推力。当飞行马赫数在3~5时,引射火箭9停止工作,亚燃燃烧室10继续点火燃烧。当飞行马赫数在5~6时,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进气道分流板7向下移动至位置④,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3关闭,亚燃燃烧室10停止工作。引流通道分流板8向上移动至位置⑤,引流通道5关闭。超燃冲压通道4开启,超燃燃烧室12开始点火工作,气流通过超燃冲压通道尾喷管13膨胀做功产生推力。根据发动机工作时的流量及推力要求对涡轮通道面积可调喉道14及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面积可调喉道15进行具体调节。引射火箭9的存在解决了低马赫数下冲压发动机不起动无法产生推力的问题,起到了推力连续的作用。而超燃燃烧室12的存在,保证了发动机在高马赫数下(Ma5~6),即燃烧室入口为超声速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产生推力。
当飞行马赫数在0~2时,涡轮发动机点火工作,涡轮通道、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超燃-亚燃引流通道的分流板分别处于位置①、位置③和位置⑤,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及超燃冲压通道不点火并处于泄流状态。当飞行马赫数在2~3时,涡轮发动机停止工作,涡轮通道的进气道分流板向下移动至位置②,涡轮发动机通道关闭。火箭及亚燃燃烧室点火工作,引流通道分流板向下移动至位置⑥,引流通道开启,超燃冲压通道关闭。当飞行马赫数在3~5时,火箭停止工作,引流通道分流板保持位置⑥,亚燃燃烧室继续燃烧。当飞行马赫数在5~6时,亚燃燃烧室熄火停止工作,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的进气道分流板移动至位置④,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关闭;引流通道分流板向上移动至位置⑤,引流通道关闭,超燃冲压通道开启,超燃燃烧室点火工作。根据发动机工作时的流量及推力要求对涡轮通道面积可调喉道14及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面积可调喉道15进行具体调节。本实用新型引入的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亚燃-超燃通道流量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设计方案,不仅解决了低马赫数下冲压发动机不易起动且无法产生足够推力的问题,且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与超燃冲压通道相连,保证了发动机在高马赫数下的推力。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全速域飞行和高推力优点的同时,实现了两种模态燃烧的切换,提高了推进系统的总体性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重复使用。
Claims (1)
1.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设有涡轮发动机通道、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和超燃冲压通道,所述涡轮发动机通道、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和超燃冲压通道共用一个三维内转进气道,其中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设有引射火箭和亚燃燃烧室;所述超燃冲压通道与引射火箭-亚燃冲压组合通道之间设有引流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84485.5U CN209163956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84485.5U CN209163956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63956U true CN209163956U (zh) | 2019-07-26 |
Family
ID=67338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84485.5U Active CN209163956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639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15653A (zh) * | 2021-12-13 | 2022-03-2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模态转换方法 |
-
2018
- 2018-11-15 CN CN201821884485.5U patent/CN2091639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15653A (zh) * | 2021-12-13 | 2022-03-2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模态转换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30767B (zh) | 基于预冷型组合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及工作方法 | |
CN109236496A (zh) | 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设计方法 | |
CN105156227B (zh) | 一种预冷吸气式变循环发动机 | |
CN104110326B (zh) | 一种新概念高速飞行器推进系统布局方法 | |
CN109339875B (zh) | 一种带旁路引气的混合扩压器 | |
CN203906118U (zh) |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用气体冷却系统 | |
CN109538377A (zh) | 共用亚燃燃烧室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设计方法 | |
CN214403792U (zh) | 一种串并混联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 |
CN108518289A (zh) | 一种叶尖喷气自驱动轮式风扇发动机 | |
CN108506111B (zh) | 一种微小型涡扇发动机 | |
CN205047319U (zh) | 一种引射辅助式涡轮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 | |
CN103726952B (zh) | 分流式燃气涡轮发动机 | |
CN209163956U (zh) | 一种亚燃与超燃通道可切换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 | |
CN113864082B (zh) | 一种航空喷气式发动机 | |
CN105571810B (zh) | 一种平动式内并联组合动力进气道模态转换装置及方法 | |
CN112948967B (zh) | 一种串并混联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设计方法 | |
CN203906119U (zh) | 宽飞行包线飞行器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 |
CN111636975B (zh) | 一种具有轴承降温功能的两涵道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 |
JP2012251542A (ja) | 可変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 |
CN108626026A (zh) | 一种新型微小型风扇后置涡扇发动机 | |
CN2620100Y (zh) | 组合涡扇冲压发动机 | |
JP2009057955A (ja) | 超音速機用インタータービン・バイパス可変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 |
GB1289906A (zh) | ||
CN204610067U (zh) | 涵道比可调式涡扇涡轴发动机 | |
CN209083430U (zh) | 一种外涵内置火箭的涡扇冲压组合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