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3576U -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3576U
CN209163576U CN201821951716.XU CN201821951716U CN209163576U CN 209163576 U CN209163576 U CN 209163576U CN 201821951716 U CN201821951716 U CN 201821951716U CN 209163576 U CN209163576 U CN 209163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slab
steel pipe
damping device
fixedly connected
pip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17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栋
赵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Kang Tai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Kang Tai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Kang Tai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Kang Tai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17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3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3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35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柱和第二钢管柱,第一钢管柱和第二钢管柱之间设有第一混凝土板和第二混凝土板,所述第一钢管柱和第二钢管柱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第一混凝土板和第二混凝土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该建筑减震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连接柱,在第一混凝土板与第二混凝土板两侧连接套筒的连接下,当地震时,可以通过连接套筒以及连接柱将建筑受到的集中力均匀分散出去,从而使减震装置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尽可能的减少地震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保护了建筑在地震震级较小情况下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是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最严重的灾害,对建筑的抗震要求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是因建筑巨大的自身质量,再由地震形成的加速度而产生的地震力造成的,建筑框架、柱梁、楼板等构造,既是组成抗震结构的一部分,又因自身的巨大的质量成为地震中形成地震力的破坏因素,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建筑框架在其所在的标高位置对建筑施加了集中的水平推力,建筑框架与柱等结构会发生剧烈的晃动,由于建筑物框架与柱为一体且两者之间无释放水平推力的结构,所以发生地震时集中力很容易突然地、瞬时地冲撞建筑物产生破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具备减震效果较好以及连接处受力均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在地震时由于普通固定连接容易在地震时发生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柱和第二钢管柱,所述第一钢管柱和第二钢管柱之间设有第一混凝土板和第二混凝土板,所述第一钢管柱和第二钢管柱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第一混凝土板和第二混凝土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连接柱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混凝土板的底部与第二混凝土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减震装置的相对侧均设有减震杆,所述减震装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设有水泥钉,所述减震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水泥钉的一端贯穿限位板和第二腔室并延伸至减震装置的外侧且分别与第一混凝土板和第二混凝土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杆的两端均贯穿减震装置并延伸至减震装置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块等间距对称分布于第一钢管柱和第二钢管柱的相对侧,且所述连接块呈凹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柱相对应的活动腔,且所述连接套筒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位板对称分布于减震装置的外侧,且所述限位板和减震装置的内部开设有与水泥钉相对应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开设有与减震杆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减震装置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减震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减震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钢管柱以及第二钢管柱,便于连接块的连接,通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连接柱,在第一混凝土板与第二混凝土板两侧连接套筒的连接下,当地震时,可以通过连接套筒以及连接柱将建筑受到的集中力均匀分散出去,从而使减震装置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尽可能的减少地震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保护了建筑在地震震级较小情况下的安全。
2、该建筑减震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有限位板,防止水泥钉在与第一混凝土板以及第二混凝土板进行连接时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减震装置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内部设有第一腔室,在减震杆与挡板的连接下,当地震时,通过压缩弹簧的缓冲力,给第一混凝土板以及第二混凝土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有利于保护整个减震连接结构,同时也给整个建筑在晃动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通过设置有限位块,防止挡板与减震装置发生偏移,通过多个减震装置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从而有效的将地震所产生的集中力较好的分散给各个减震装置,从而尽可能使建筑免受地震的损害,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钢管柱;2、第二钢管柱;3、第一混凝土板;4、第二混凝土板;5、连接块;6、连接柱;7、连接套筒;8、减震装置;9、限位板;10、水泥钉;11、连接杆;12、活动腔;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通道;16、减震杆;17、挡板;18、限位块;19、压缩弹簧;20、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之间设有第一混凝土板3和第二混凝土板4,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通过设置有第一钢管柱1以及第二钢管柱2,便于连接块5的连接,连接块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连接块5等间距对称分布于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的相对侧,且连接块5呈凹型,连接块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连接套筒7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柱6相对应的活动腔12,且连接套筒7呈圆形,第一混凝土板3和第二混凝土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7,连接套筒7与连接柱6活动套接,通过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内设有连接柱6,在第一混凝土板3与第二混凝土板4两侧连接套筒7的连接下,当地震时,可以通过连接套筒7以及连接柱6将建筑受到的集中力均匀分散出去,从而使减震装置8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尽可能的减少地震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保护了建筑在地震震级较小情况下的安全,第一混凝土板3的底部与第二混凝土板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8,减震装置8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减震装置8的相对侧均设有减震杆16,减震杆16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减震杆1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减震装置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外侧设有水泥钉10,限位板9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限位板9对称分布于减震装置8的外侧,且限位板9和减震装置8的内部开设有与水泥钉10相对应的通道15,通过设置有限位板9,防止水泥钉10在与第一混凝土板3以及第二混凝土板4进行连接时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减震装置8的正常工作,减震装置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水泥钉10的一端贯穿限位板9和第二腔室14并延伸至减震装置8的外侧且分别与第一混凝土板3和第二混凝土板4固定连接,减震杆16的两端均贯穿减震装置8并延伸至减震装置8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挡板17,挡板1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通过设置有限位块18,防止挡板17与减震装置8发生偏移,减震装置8的顶部开设有与减震杆16相对应的滑动槽20,减震装置8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18相对应的限位槽,第一腔室13的内部设有压缩弹簧19,压缩弹簧19的一端与限位块18的内壁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9的另一端与挡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减震装置8,减震装置8内部设有第一腔室13,在减震杆16与挡板17的连接下,当地震时,通过压缩弹簧19的缓冲力,给第一混凝土板3以及第二混凝土板4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有利于保护整个减震连接结构,同时也给整个建筑在晃动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通过多个减震装置8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1,从而有效的将地震所产生的集中力较好的分散给各个减震装置8,从而尽可能使建筑免受地震的损害,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建筑减震结构按照建筑建造原理较好的安装在指定位置,当地震时,建筑内部的混凝土板与钢管柱在连接块5的作用下通过连接套筒7与连接柱6之间的位移将集中力分散到多个减震装置8上,多个减震装置8之间通过连接杆11连接,在减震杆16与减震装置8内部压缩弹簧19的作用下,给整个建筑提供一定的缓冲力,从而起到建筑减震的作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之间设有第一混凝土板(3)和第二混凝土板(4),所述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第一混凝土板(3)和第二混凝土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7),所述连接套筒(7)与连接柱(6)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混凝土板(3)的底部与第二混凝土板(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8),所述减震装置(8)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减震装置(8)的相对侧均设有减震杆(16),所述减震装置(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外侧设有水泥钉(10),所述减震装置(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水泥钉(10)的一端贯穿限位板(9)和第二腔室(14)并延伸至减震装置(8)的外侧且分别与第一混凝土板(3)和第二混凝土板(4)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杆(16)的两端均贯穿减震装置(8)并延伸至减震装置(8)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第一腔室(13)的内部设有压缩弹簧(19),所述压缩弹簧(19)的一端与限位块(1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9)的另一端与挡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块(5)等间距对称分布于第一钢管柱(1)和第二钢管柱(2)的相对侧,且所述连接块(5)呈凹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7)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柱(6)相对应的活动腔(12),且所述连接套筒(7)呈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位板(9)对称分布于减震装置(8)的外侧,且所述限位板(9)和减震装置(8)的内部开设有与水泥钉(10)相对应的通道(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8)的顶部开设有与减震杆(16)相对应的滑动槽(20),所述减震装置(8)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18)相对应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16)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减震杆(1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
CN201821951716.XU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3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1716.XU CN209163576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1716.XU CN209163576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3576U true CN209163576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171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3576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35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366A (zh) * 2020-12-31 2021-05-25 河南省腾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366A (zh) * 2020-12-31 2021-05-25 河南省腾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及其安装方法
CN112832366B (zh) * 2020-12-31 2022-12-16 福建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94698U (zh) 一种坚固耐用防震抗震的房屋建筑结构组件
CN103774767B (zh) 一种组合式高层结构消能减震加强层
CN209163576U (zh) 一种建筑减震连接结构
CN211286109U (zh) 一种钢结构立柱用减震支座
CN206616706U (zh) 一种变截面柱梁节点塑性铰
CN209162877U (zh) 一种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
CN204456446U (zh) 一种地铁车站自复位柱脚节点
CN215857775U (zh) 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
CN205558295U (zh) 一种混凝土料斗
CN207032553U (zh) 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CN207484273U (zh) 一种防落梁桥梁结构
CN109024958A (zh)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隔震装置
CN203320732U (zh) 多功能新型结构组合墙体
CN206319683U (zh) 一种可调式减震板
CN215830136U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CN206396906U (zh) 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
CN216130342U (zh) 一种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耗能装置
Sezen et a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storical and monumental structures
CN205663056U (zh) 一种建筑减震结构
CN209686992U (zh) 一种道路桥梁工程安全管理防撞装置
CN209293227U (zh) 一种拼装式建筑抗震结构
CN113737949A (zh) 一种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耗能装置
CN208119692U (zh) 一种多功能钢筋预制剪力墙支撑架
CN206752303U (zh) 模块式多项位移抗震伸缩缝
CN113235395A (zh) 一种基于路桥稳定性能的避震支座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