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2337U -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2337U
CN209162337U CN201821971692.4U CN201821971692U CN209162337U CN 209162337 U CN209162337 U CN 209162337U CN 201821971692 U CN201821971692 U CN 201821971692U CN 209162337 U CN209162337 U CN 209162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suedes
alternatel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16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angya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angy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angya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angy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716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2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2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23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包括与丝织机的送经辊一一对应连接的多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对应设置的多组切换组件,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通过控制箱相连,每组驱动组件分别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驱动轮,驱动轮与其所在驱动组件对应的送经辊相连,每组切换组件分别包括与丝织机龙头的摆杆相连的控制线,以及连接在控制线另一端的霍尔感应装置,霍尔感应装置与控制箱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丝织机龙头控制的控制线与霍尔感应装置结合,实现对不同送经辊工作状态的切换,达到多个经轴交替送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丝织机送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格或条纹状丝绒面料在纺织的过程一般采用两个经轴进行送经,一个经轴送经作为底层,另一个经轴送经作为绒面层,织出纯色的丝绒布之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印染。但是印染制作的丝绒布料颜色边界不清晰,且相邻颜色之间可能存在倾斜等偏差的情况,成品布质量差。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有色丝线直接纺织成成品布料。其中,多色网格或条纹状布料为多列交错设置,因此丝织机上除底层外还需要根据布料的样式增加多个经轴进行绒面的送经,并且绒面的送经轴在丝织机龙头的控制下需要实现交替送经,而传统丝织机的传动机构无法实现该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以解决多个经轴无法交替送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包括与丝织机的送经辊一一对应连接的多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对应设置的多组切换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通过控制箱相连,每组驱动组件分别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其所在驱动组件对应的送经辊相连,每组切换组件分别包括与丝织机龙头的摆杆相连的控制线,以及连接在控制线另一端的霍尔感应装置,所述霍尔感应装置与控制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并列或相邻两个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在一前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固定在一个传动轴的端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穿过前安装板和与其相对应的送经辊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霍尔感应装置包括连接在控制线远离丝织机龙头一端的连接板,以及贴合着连接板一侧表面设置的感应板,所述连接板朝向感应板的一侧设置有磁铁,所述感应板朝向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霍尔元件,且所述磁铁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霍尔元件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弹簧;
所述霍尔元件与控制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板背离连接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霍尔元件相对应并且相连的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组件并列设置在一后安装板上;
所述后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所述控制线绕过定滑轮与霍尔感应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后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感应板活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在固定板和感应板之间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连接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丝织机龙头内的主轴同轴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霍尔感应装置,通过丝织机龙头控制连接板的移动,从而实现霍尔感应装的接通与断开,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通过控制箱控制各个送经轴所连接的驱动组件的工作,达到多个经轴交替送经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C-C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送经辊1,控制箱2,电机3,驱动轮4,控制线5,减速器6,传动轮7,皮带8,前安装板9,底座10,传动轴11,轴承座12,连接板13,感应板14,磁铁15,霍尔元件16,弹簧17,螺杆18,后安装板19,指示灯20,定滑轮21,支架22,固定板23,垫块24,导向轮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包括与丝织机的送经辊1一一对应连接的多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对应设置的多组切换组件,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通过控制箱2相连,每组驱动组件分别包括电机3和与电机3传动连接的驱动轮4,驱动轮4与其所在驱动组件对应的送经辊1相连,每组切换组件分别包括与丝织机龙头的摆杆相连的控制线5,以及连接在控制线5另一端的霍尔感应装置,霍尔感应装置与控制箱2相连。
为了给送经辊1的转动提供动力,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减速器6,减速器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轮7,传动轮7通过皮带8与驱动轮4相连。
电机3在控制箱2的控制下启动,带动减速器6转动,从而实现传动轮7的转动,传动轮7通过皮带8带动驱动轮4转动,驱动轮4则带动与其相连的送经辊1转动,而每个送经辊1与分别配合一个经轴进行送经,并且是通过送经辊1的转动带动经线的移动,因此电机3的转动即可带动其对应的经轴进行送经工作。
为了方便将驱动组件与送经辊1连接,驱动组件为并列或相邻两个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在一前安装板9上。
前安装板9的设置是用于固定送经辊1,本实施例是以两组驱动组件以及两组切换机构为例,并且驱动组件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在前安装板9上。
另外,为了方便对驱动组件进行固定,电机3的下方可设置一底座10对电机3进行支撑。
为了将电机3传递给驱动轮4的转动扭矩传递给与其相连的送经辊1,驱动轮4固定在一个传动轴11的端部,传动轴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12穿过前安装板9和与其相对应的送经辊1相连。由于驱动轮4与传动轴11为固定设置,在电机3带动驱动轮4转动的时候,可以同步带动传动轴11转动,从而实现与其相连的送经辊1的转动。
为了通过丝织机龙头控制霍尔感应装置进行切换工作,霍尔感应装置包括连接在控制线5远离丝织机龙头一端的连接板13,以及贴合着连接板13一侧表面设置的感应板14,连接板13朝向感应板14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5,感应14板朝向连接板13的一侧设置有霍尔元件16,且磁铁15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霍尔元16件的方向移动,连接板13的下端连接有弹簧17。
控制线5的一端连接在丝织机龙头的摆杆上,丝织机龙头根据卡纸的控制器摆杆摆动,当摆杆朝向靠近丝织机龙头方向摆动时,控制线5收紧,带动连接板13上移,使磁铁15远离霍尔元件16,并且在连接板13上移的过程中会向上拉伸弹簧17;当摆杆朝向远离丝织机龙头的方向摆动时,控制线5放开,弹簧17收缩复位,连接板13在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下移,使磁铁15靠近霍尔元件16,产生信号。
弹簧17的下端通过螺杆18固定在后安装板19上。
控制线5与连接板之间利用绳扣配合螺栓相连。
为了将霍尔元件16与磁铁15接触所产生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箱2,从而达到对电机3启停的控制,霍尔元件16与控制箱2相连。
控制箱2内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可以选用但不仅限于单片机或PLC。
另外,还可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实现送经速度的调节,即对电机3的转速进行调整即可。
为了便于切换组件的工作状态,感应板14背离连接板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霍尔元件16相对应并且相连的指示灯20。
当其中一个连接板13上的磁铁15靠近与其对应的霍尔元件16时,与霍尔元件16相对应的指示灯20即可接通发光,表面此切换组件所对应的驱动组件和送经辊1处于工作状态。
为了便于固定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并列设置在一后安装板19上。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两组切换组件并列设置在后安装板19上,当切换组件的数量增加时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固定。
并且本实施例中两组切换组件共用一个感应板14,而霍尔元件16并列且与连接板13相对应地固定在感应板14上,当然每个切换组件也可以采用单独的感应板14。
为了方便控制线5的走线,后安装板19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21,控制线5绕过定滑轮21与霍尔感应装置相连。
控制线5从丝织机龙头的摆杆方向延伸出来,绕过定滑轮21之后连接在连接板13上,每组切换组件均采用一个单独的定滑轮21。
定滑轮21可以通过支架22同轴设置在后安装板19的顶部。
为了方便安装感应板14,后安装板19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23,感应板14活动安装在固定板23上,连接板13在固定板23和感应板14之间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3与后安装板19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垫块24,固定板23的两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垫块24上,而感应板14的两端通过螺杆18安装在固定板23上。而垫块24的设置是为了使绕过定滑轮21的控制线5处于竖直方向,从而便于其上、下移动。
连接板1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防止其产生偏移,相邻两个连接板13之间设置有导向轮25,导向轮25安装在垫块24上。
为了实现控制箱2对全部驱动组件通断电的控制,所述控制箱2连接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丝织机龙头内的主轴同轴连接。
当丝织机龙头启动后,其内部的主轴转动,即可带动转速传感器转动,转速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2内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各个电机3通电,表明整个丝织机进入工作状态。而当丝织机龙头内的主轴停止转动时,转速传感器即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箱2内的控制器,控制器则控制各个电机3断电,表明整个丝织机停止工作。通过转速传感器与控制箱2的结合对电机3的通断电进行控制,可以防止出现停机延时的问题。
其中丝织机龙头内的主轴转动一圈,打纬结构则打一梭,实现送经和打纬的相互配合。
通过转速传感器对所有的驱动组件起到一个启停的作用,而切换组件是对各个驱动组件的工作状态起到一个切换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以位于前侧的送经辊1先送经为例,首先启动丝织机龙头,其内部主轴转动,转速传感器传输信号至控制箱2,控制箱2控制两个驱动机构的电机3接通电源,丝织机龙头的摆杆控制控制与该送经辊1相连的控制线5松开,控制线5松开后,连接板13会在弹簧17复位弹力的作用下下移,使磁铁15靠近与其相对应的霍尔元件16,霍尔元件16产生信号的同时与其相对的指示灯20发光,霍尔元件16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2,控制箱2控制与该组切换组件相连的电机3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连的送经辊1转动。而此时,另一控制线5在丝织机龙头摆杆的控制下处于收紧状态,连接板13上移,霍尔元件16无法感应到该连接板13上磁铁15的磁场,控制箱2则控制与该切换组件相连电机3不运行。在交替的过程中,丝织机龙头仅需将其摆杆超向与原先位置相反的方向摆动即可。
另外,在其中一个送经辊1送经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另一层经线不会产生断裂,可以适当减慢两个送经辊1的送经速度。例如,其中一个控制线5连接的连接板13上的磁铁15一直处于与霍尔元件16靠近位置,而另一个控制线5连接的连接板13上的磁铁15可以点动的形式向霍尔元件16靠近,频率由丝织机龙头结合卡板来进行控制。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丝织机的送经辊(1)一一对应连接的多组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对应设置的多组切换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切换组件通过控制箱(2)相连,每组驱动组件分别包括电机(3)和与电机(3)传动连接的驱动轮(4),所述驱动轮(4)与其所在驱动组件对应的送经辊(1)相连,每组切换组件分别包括与丝织机龙头的摆杆相连的控制线(5),以及连接在控制线(5)另一端的霍尔感应装置,所述霍尔感应装置与控制箱(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减速器(6),所述减速器(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轮(7),所述传动轮(7)通过皮带(8)与所述驱动轮(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并列或相邻两个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在一前安装板(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4)固定在一个传动轴(11)的端部,所述传动轴(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12)穿过前安装板(9)和与其相对应的送经辊(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感应装置包括连接在控制线(5)远离丝织机龙头一端的连接板(13),以及贴合着连接板(13)一侧表面设置的感应板(14),所述连接板(13)朝向感应板(14)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5),所述感应板(14)朝向连接板(13)的一侧设置有霍尔元件(16),且所述磁铁(15)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霍尔元件(16)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板(13)的下端连接有弹簧(17);
所述霍尔元件(16)与控制箱(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板(14)背离连接板(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霍尔元件(16)相对应并且相连的指示灯(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并列设置在一后安装板(19)上;
所述后安装板(19)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21),所述控制线(5)绕过定滑轮(21)与霍尔感应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板(19)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23),所述感应板(14)活动安装在固定板(23)上,所述连接板(13)在固定板(23)和感应板(14)之间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连接板(13)之间设置有导向轮(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连接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丝织机龙头内的主轴同轴连接。
CN201821971692.4U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2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1692.4U CN209162337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1692.4U CN209162337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2337U true CN209162337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0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169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2337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2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1790B (zh) 一种便携式半自动缂丝机装置
CN209162337U (zh) 一种多绒经交替送经传动机构
CN201614501U (zh) 一种织物探边自动控制装置
RU2283383C2 (ru) Ткацкий станок для выработки махровых тканей с различными по высоте петлями
CN207775460U (zh) 割绒毛巾织机
CN200988886Y (zh) 毛巾剑杆织机电子起毛圈机构
CN106868680B (zh) 一种平衡综框静力、惯性力的开口机
EP1065306B1 (en) Shedd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eaving machine
CN108545510A (zh) 一种化纤布生产用退浆机出布机构
CN208562683U (zh) 一种集成电机、开口机构及纺织机
CN201068522Y (zh) 一种绣花机的平衡装置
CN101660243A (zh) 一种针织格子带的编织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208545551U (zh) 一种用于毛巾织机的起圈装置
CN208362622U (zh) 简化的经编机传动带驱动系统
CN210561172U (zh) 一种多功能上蜡装置
CN208618038U (zh) 一种多层圆筒织机的引纬机构
CN202380168U (zh) 一种织机多臂装置选综机构的离合结构
CN202415850U (zh) 一种剑杆织机
CN207775450U (zh) 一种多层织物织造的开口引纬机构
CN106702566B (zh) 吊带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KR19990064174A (ko) 편물기계, 특히 정경편물기계
CN108588952A (zh) 一种集成电机、开口机构及纺织机
CN1189611C (zh) 一种织机传动装置
CN110240009A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导纱装置
CN217378172U (zh) 一种双伺服驱动3齿轮箱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