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2092U -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2092U
CN209162092U CN201821877853.3U CN201821877853U CN209162092U CN 209162092 U CN209162092 U CN 209162092U CN 201821877853 U CN201821877853 U CN 201821877853U CN 209162092 U CN209162092 U CN 209162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dropper
cell
strainer
annular 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78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天娇
刘飞
刘霞
陈勉
张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reda Medical Group Co ltd
Shandong Academy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reda Medical Group Co ltd
Shandong Academy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reda Medical Group Co ltd, Shandong Academy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reda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778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2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2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2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包括球囊、与球囊连接的第一管体和设有吸嘴的第二管体,其中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套接以形成收缩或伸展状态,当滴管成伸展状态时,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连接处构成双层环形褶皱,以使得第二管体绕所述双层环形褶皱弯折,第二管体远离吸嘴的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滤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滴管,通过可弯曲和伸缩的管体,在节省占用空间、方便携带的同时,可以弯曲至任意角度,避免了传统滴管在培养瓶中存在吹打盲区导致的细胞浪费或直接将滴管接触培养瓶内壁造成的污染;通过管体内活动连接的滤网,可以将细胞吹打均匀,提高细胞分散度,获得单细胞悬液,提高细胞实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背景技术
实验室细胞培养往往在细胞培养瓶中进行,常用的细胞培养瓶的规格从5ml至500ml不等。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借助滴管完成吹打或换液步骤。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滴管主要是直管或具有固定角度弯头的吸管,材质多为玻璃或塑料,但在进行细胞实验的吹打操作时,由于角度问题,培养瓶中总有几个角落的细胞附着面无法吹打到,特别是培养瓶的肩部,无论是直管还是现有的弯头滴管均无法触及或操作非常困难。而对于体积大、装样量多的细胞培养瓶(如容量为250ml及以上),在进行细胞实验的换液操作时,现有的滴管或移液管伸进去无法触及瓶底,并且由于培养瓶结构及材质的原因,即使是将液体倒出也总有少量液体残留在培养瓶的肩部,致使培养瓶内贴壁的细胞不能全部脱落转移,造成细胞的浪费。
在进行细胞实验的吹打操作时,离心后的细胞沉积聚集在离心管底部,更换新鲜培养基后,需要在离心管内进行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而细胞的体积很小,即使大量细胞聚集成团,也无法肉眼可见,只能凭靠经验多次吹打,无法保证所得细胞悬液均匀到单细胞悬液的标准,直接造成较大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细胞培养所使用的滴管操作不便以及细胞悬液吹打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包括球囊、与球囊连接的第一管体和设有吸嘴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套接以形成收缩或伸展状态,当滴管成伸展状态时,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连接处为双层环形褶皱结构,以使得第二管体绕该双层环形褶皱结构弯折。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褶皱结构由第一管体远离球囊的一端和第二管体远离吸嘴的一端配合组成,即第一管体远离球囊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褶皱,第二管体远离吸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环形褶皱相对应的第二环形褶皱。
当滴管成收缩状态时,第二管体除吸嘴外全部位于第一管体的内腔,节省占用空间且方便携带;当滴管成伸展状态时,将第二管体沿第一管体内壁向外拉出至第二环形褶皱与第一环形褶皱刚好贴合,形成双层的环形褶皱结构,该结构一方面有利于第二管体的固定,使得第二管体不轻易沿第一管体内壁滑动,从而当滴管成伸展状态时形态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双层的环形褶皱结构有利于第二管体弯曲更大范围的角度,同时在第二管体弯曲后不易变形,提高操作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管体绕环形褶皱结构弯折的角度为0°-180°,优选0-150°。同时为了使环形褶皱结构足以弯折上述范围的角度,第一管体远离球囊的一端的第一环形褶皱的长度,在其压紧状态下优选5-20mm,以使得滴管可以吸取或吹打培养瓶中任意位置的细胞悬液。
进一步地,第二管体远离吸嘴的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滤网,优选地,该滤网与第二管体通过销轴铰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销轴位于滤网与第二管体连接处的一端,滤网可绕销轴运动实现打开或闭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销轴位于滤网与第二管体连接处圆形管口的中部,将滤网分为左右两个瓣形部分,左右两部分滤网可绕销轴运动实现打开或闭合。
更进一步地,滤网的孔径为15-200微米,优选40-100微米。微小的孔径只允许单个细胞通过,当进行吹打操作时,使用滴管吸取细胞悬液,滤网在液体压力作用下打开,细胞悬液直接进入第一管体,当滴管吹出管内细胞悬液时,滤网在液体压力作用下闭合,悬液中的体积较小的单个细胞可穿过滤网回到离心管或培养瓶中,而聚集的大体积细胞团停留在第一管体内,再次吸取细胞悬液时,聚集的大体积细胞团在冲力的作用下逐渐分散,直至穿过滤网回到离心管或培养瓶中,最终可通过滴管吹打获得单细胞悬液。
进一步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长度比为1:1-10:1,优选1:1-5:1。
进一步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容积比为2:1-3:1。优选地,第二管体自第二环形褶皱向吸嘴延伸的管体为锥形或直径小于第一管体的细长形管,以实现进入第一管体的细胞悬液远多于第二管体的细胞悬液。
进一步地,滴管至少部分为塑料材质。优选地,滴管为塑料一体成型,或环形褶皱结构的材质为塑料。
可选地,第一管体外壁沿管体长度方向上,标有体积刻度线,滴管的规格为1ml、1.5ml、2ml或5ml。
通过本申请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通过可弯曲和伸缩的管体,在节省占用空间、方便携带的同时,可以弯曲至任意角度,避免了传统滴管在培养瓶中存在吹打盲区导致的细胞浪费或直接将滴管接触培养瓶内壁造成的污染;通过管体内活动连接的滤网,可以将细胞吹打均匀,提高细胞分散度,获得单细胞悬液,提高细胞实验精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优选实施例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优选实施例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优选实施例的滤网使用原理图Ⅰ;
图4为优选实施例的滤网使用原理图Ⅱ;
图5为优选实施例在直管状态下的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6为优选实施例在弯管状态下的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7为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囊;2、第一管体;3、第二管体;4、双层环形褶皱;5、滤网;41、第一环形褶皱;42、第二环形褶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如图1所示,包括球囊1、与球囊1连接的第一管体2和设有吸嘴的第二管体3。第二管体3套接在第一管体2内部,并且可沿第一管体2内壁轴向运动,以使得滴管形成收缩或伸展状态。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管体2远离球囊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褶皱41,第二管体3远离吸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环形褶皱41相对应的第二环形褶皱42。当滴管成收缩状态时,第二管体3除吸嘴外全部位于第一管体2的内腔,此时滴管的整体长度约为第一管体2的长度,节省滴管的占用空间,并且方便携带。
当滴管成伸展状态时,如图2所示,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的连接处构成双层环形褶皱4,以使得第二管体3绕双层环形褶皱4弯折呈一定角度后固定。其中,双层环形褶皱4由第一环形褶皱41和第二环形褶皱42配合形成。当需要将滴管伸展开时,将第二管体3沿第一管体2的内壁向外拉出至第二环形褶皱42与第一环形褶皱41刚好贴合,形成双层的环形褶皱4,双层的环形褶皱结构一方面有利于第二管体3的固定,使得第二管体3不轻易沿第一管体2的内壁滑动,从而当滴管成伸展状态时形态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双层的环形褶皱结构有利于第二管体3弯曲更大范围的角度,同时在第二管体3弯曲后不易变形,提高滴管的操作效率。
其中,第二管体3绕双层环形褶皱4弯折的角度为0°-180°,优选0-150°,并且由于褶皱为环形,因此第二管体3弯折的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这使得滴管可以吸取或吹打培养瓶中任意位置的细胞悬液,特别是贴壁在培养瓶肩部的细胞,也可以将其吹打脱落,提高了细胞利用率,避免细胞浪费,同时无需将滴管的吸嘴触碰培养瓶的底面,避免造成污染。
优选地,为了双层环形褶皱4足以弯折上述范围的角度,第一管体2远离球囊1的一端的第一环形褶皱41的长度,在其压紧状态下优选5-20mm。
在第二管体3远离吸嘴的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滤网5,优选地,滤网5与第二管体3通过销轴铰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销轴位于滤网5与第二管体3连接处的一端,滤网5可绕销轴实现打开或闭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销轴位于滤网5与第二管体3连接处的中部,将滤网5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滤网5的左右两部分也可绕销轴实现打开或闭合。
其中,滤网5的孔径为15-200微米,优选40-100微米。
微小的孔径只允许单个细胞通过,当进行吹打操作时,其原理如图3-图4所示。如图3所示,使用滴管吸取细胞悬液,滤网5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打开,细胞悬液可直接通过双层环形褶皱4进入第一管体2。如图4所示,当滴管吹出管内细胞悬液时,滤网5在液体压力作用下闭合,悬液中的体积较小的单个细胞可穿过滤网5排出滴管,回到离心管或培养瓶中,而聚集的大体积细胞团无法穿过滤网5,停留在第一管体2内,当滴管再次吸取细胞悬液时,滤网5再次在液体压力下打开,聚集的大体积细胞团在液体冲力的作用下逐渐分散,直至分散成单个细胞,可穿过滤网5排出滴管,回到离心管或培养瓶中,经过多次吹打最终可获得单细胞悬液,在细胞传代、细胞增殖实验、细胞毒性实验或流式细胞术实验中,可大大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平行实验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滴管在细胞培养实验中的使用方法如图5-图6所示。当滴管成伸展的直管状态时,如图5所示,此时滴管可像普通滴管一样使用,双层加固的环形褶皱使得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紧固连接,同时滤网的设置可以使得细胞悬液通过吹打形成均匀分散的单细胞悬液。当需要吹打培养瓶角落或肩部的细胞悬液时,如图6所示,将第二管体在瓶内弯折成一定角度进行吹打,此时第一管体的位置可以固定不动,吹打不同位置的细胞悬液,仅需将第二管体绕双层环形褶皱连接处弯折成不同的角度即可。
其中,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的长度比为1:1-10:1,优选1:1-5:1,即第一管体2的长度不短于第二管体3的长度,以能够将第二管体3完全套进第一管体2中,以及提供双层环形褶皱结构位于不同位置的滴管。
优选地,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的容积比为2:1-3:1,其中更优选2:1。
优选地,第二管体3自第二环形褶皱42向吸嘴延伸的管体为锥形或直径小于第一管体2的细长形管,以实现进入第一管体2的细胞悬液远多于残留于第二管体3的细胞悬液。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除上文所述其销轴位于滤网5与第二管体3连接处中部外,第二管体3自第二环形褶皱42向吸嘴延伸的管体为直径小于第一管体2的细长形管,容积为第一管体2的1/3,更有利于吹打细胞悬液时,细胞分散更均匀,同时还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优选地,滴管至少部分为塑料材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滴管为塑料一体成型,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环形褶皱结构的材质为塑料即可,管体可以是玻璃或其他常用材质,球囊的材质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橡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外壁沿管体长度方向上,标有体积刻度线,可以是精度至0.1ml的刻度线,也可以是精度至0.5ml的刻度线,优选地,从容积为0.5ml的位置开始标记。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滴管的规格可以是1ml、1.5ml、2ml或5ml,以适用于吹打或移取不同规格培养瓶的细胞悬浮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1)、与球囊(1)连接的第一管体(2)和设有吸嘴的第二管体(3),
所述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套接以形成收缩或伸展状态,当滴管呈伸展状态时,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的连接处构成双层环形褶皱(4),以使得第二管体(3)绕所述双层环形褶皱(4)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2)远离球囊(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褶皱(41),第二管体(3)远离吸嘴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褶皱(42),所述双层环形褶皱(4)由第一环形褶皱(41)和第二环形褶皱(42)配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3)绕所述双层环形褶皱(4)弯折的角度为0-1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3)绕所述双层环形褶皱(4)弯折的角度为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3)远离吸嘴的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滤网(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与第二管体(3)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的孔径为15-2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的长度比为1:1-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的容积比为2:1-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至少部分为塑料材质。
CN201821877853.3U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Active CN209162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7853.3U CN209162092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7853.3U CN209162092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2092U true CN209162092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7853.3U Active CN209162092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2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8703B (zh) 移液管
CN202538805U (zh) 可重复使用的定量移液装置
CN209162092U (zh)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滴管
CN205164763U (zh) 自吸定量移液管
CN201158659Y (zh) 半自动可调定量加液器
CN208683536U (zh) 一种多角度可用清洁喷雾器
CN207113957U (zh) 一种定量量水器
CN207324853U (zh) 一种精密分液漏斗
CN206366395U (zh) 一种用于生物学的一次性移液管
CN205616885U (zh) 一种计量细胞离心管
CN211420129U (zh) 细胞溶液吸取装置
CN208494277U (zh) 一种微型高速离心管
CN209128420U (zh) 一种新型微生物检验用移液装置
CN205628002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移液管
CN209432525U (zh) 一种液体取样装置
CN108970661B (zh) 一种手动移液器
CN208500961U (zh) 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
CN206872825U (zh) 一种巴氏吸管
CN206799619U (zh) 一种藻种分离装置
CN204490878U (zh) 用于细胞培养的弯头滴管
CN205941073U (zh) 一次性定量采血吸管
CN220803331U (zh) 一种持续加样装置
CN206184470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过滤滴液勺
CN208679526U (zh) 一种清洁用喷雾器
CN217249009U (zh) 一种用于刻度吸管吸取溶液的洗耳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