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3980U -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3980U
CN209153980U CN201821560311.3U CN201821560311U CN209153980U CN 209153980 U CN209153980 U CN 209153980U CN 201821560311 U CN201821560311 U CN 201821560311U CN 209153980 U CN209153980 U CN 209153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layer
adhesive membrane
surgical adhesive
privileged si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03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国英
李春霖
王�琦
张永兴
范娇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15603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3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3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3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包括手术贴膜,手术贴膜共5层:保护层、抗菌层、标记层、网格划分层、手术贴膜层,手术贴膜共有4块区域:手术粘贴区、手术附近区、固定区、隔离区,固定区位于手术贴膜边角,手术粘贴区位于手术贴膜中心,手术附近区位于手术粘贴区外围,隔离区位于手术附近区外围;辅助医疗用品包括撑杆、固定旋钮、底座、引流集液袋,撑杆通过固定旋钮与底座连接,使用时,医生可使用撑杆将隔离区撑起。其优点表现在:(1)可安全方便的实现特殊部位的手术准备,将不便彻底消毒的区域隔离开。(2)避免了面部等特殊区域的大面积消毒。(3)撑杆的设置可减少病人的不适感。(4)引流集液袋便于收集废液。

Description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卫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背景技术
无菌术是针对感染来源和途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是决定诊疗效果及手术成败的关键。在目前的术前准备中,在大型手术前,会进行备皮,以方便医生在术前进行消毒处理。在备皮中,要去除局部毛发,使用清洁剂等处理局部皮肤。若想要使术前手术视野消毒,则需要按照消毒原则,在手术计划切口区域外,消毒至少15cm的范围,以保证无菌条件。其主要目的在于:
1)手术操作时候可能的切口延长,特别是在急诊探查手术中。所以要提前准备足够的消毒范围。
2)手术区域保证。切口附近是医生的操作区域,因此为保证整个手术无菌,切口附近必须消毒到位。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则常会使用手术大贴膜,将无菌手术巾及消毒后的皮肤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力学结构,为手术医生提供可靠的无菌视野和稳定的力学支持。
而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则很难按照手术无菌术要求,完全做到,如面部。头部的备皮可以剔去头发,但却不适于面部的眉毛、睫毛的处理。这一情况常发生在整形外科中。
对于整形外科而言,面部区域,经常会遇到小肿块切除、痣切除、疤痕切除等问题。在这类手术中,很少遇到需要扩大创面,术野相对局限。因此,只要保证切口部位直接区域无菌,并确保周围区域不会影响切口即可。
中国专利申请:CN204971577U公开了一种三维手术导航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撕纸层、贴膜层和显影层,撕纸层覆盖于贴膜层表面并用于在使用前保护贴膜层,显影层上设有纵横交错的网格线,网格线上设有坐标数字;贴膜层与撕纸层接触的一面为粘性面,粘性面上设有用于在病人身上留下印记的着色刻度,显影层上设有用于在X光照射上显影的显影刻度,且显影刻度与着色刻度重合;其中着色刻度是由染料色素绘制;将第一手术导航膜贴于患者背部,将第二手术导航膜贴于患者侧部,能够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准确的三维定位。
中国专利申请:CN101351163B公开了具有抗菌涂层的弹性物品,该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涉及对诸如医用手套等弹性物品进行的表面处理,该处理包括水性的涂层配方以及包含在基本不含粉末的组合物涂层中的抗菌剂。该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涉及诸如手套等弹性物品用的水性的涂层配方,其包括至少一种缓释基体中的非挥发性水溶的抗菌剂,该缓释基体含有亲水性聚合物和疏水性组分的混合物。作为缓释基体/混合物的所需条件包括:与抗菌剂的兼容、可形成抗菌剂贮器、涂覆膜具有柔性以及具有比抗菌剂低的水溶性。该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涉及处理医用手套的方法,其包括浸渍、喷洒、滚筒涂布或其它方法,向手套表面涂布组合物使该医用手套具有持久的抗菌活性。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包括手术贴膜,支撑装置,引流收集装置,所述手术贴膜共五层: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和手术贴膜层(5);所述手术贴膜共四块区域: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固定区(8)和隔离区(9);支撑装置包括撑杆(10)、固定旋钮(11)和底座(12),引流收集装置包括引流集液袋(13);所述手术贴膜从外到内的连接顺序依次为: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手术贴膜层(5)→抗菌层(2);所述手术粘贴区(6)位于手术贴膜中心,手术附近区(7)位于手术粘贴区(6)外围1-2cm处,隔离区(9)位于手术附近区(7)外围,固定区(8)位于手术贴膜边角,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和固定区(8)外部均附有粘贴胶层;所述撑杆(10)通过固定旋钮(11)与底座(12)连接,撑杆(10)用于将隔离区(9)撑起;手术贴膜边缘有引流槽,引流槽与引流集液袋(13)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手术贴膜的形状包括椭圆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保护层(1)是硅油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抗菌层(2)的厚度为25-3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标记层(3)的厚度为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网格划分层(4)的厚度为1-3mm,网格划分层(4)的网格规格为0.5cm*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手术贴膜层(5)的厚度为0.5-1.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括撑杆(10)与手术贴膜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引流槽共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撑杆,在手术贴膜的手术粘贴区外部撑起鼻面部区域,可用于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同时也能防止病人窒息。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手术粘贴区、手术附近区、隔离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术大贴膜需要对手术区域外15cm处消毒的弊端,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装置结合手术贴膜的使用,也将不便彻底消毒的区域隔离开来,有效降低了感染的可能,并避免了面部等特殊区域的大面积消毒;此外,手术贴膜边角处设置的固定区,可将手术贴膜固定在手术台或其他固定部位,起到防止移位的目的。
3、手术废液可通过引流槽流入引流集液袋,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抗菌层、网格划分层、标记层、手术贴膜层,使手术贴膜不仅保护了手术切口不受皮肤上的常居菌的侵袭,又可准确标记、定位,避免了消毒过程标记被抹掉的情况,使用网格线,而不采用各部位的标志线,避免了标示线众多,错综复杂的现象,进而大大改善了手术的操作视线;同时,网格线中各网格规格为0.5cm*0.5cm,间距设置合理在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便于对切口处的标记、定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1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与引流集液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2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结构示意图,手术贴膜有多个环形可撕层,医护人员首先确定手术区域大小,然后在手术区域外围1-2cm处将相应大小的环形可撕层撕开使用,所撕开使用的环形区域以内1-2cm处为手术附近区,所撕区域中心处为手术粘贴区,所撕环形区域以外为隔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保护层 2.抗菌层 3.标记层
4.网格划分层 5.手术贴膜层 6.手术粘贴区
7.手术附近区 8.固定区 9.隔离区
10.撑杆 11.固定旋钮 12.底座
13.引流集液袋 14.第一可撕层 15.第二可撕层
16.第三可撕层
实施例1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耗材及其医疗用品(一)
请参照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手术贴膜共五层: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和手术贴膜层5;手术贴膜从外到内的连接顺序依次为: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手术贴膜层5→抗菌层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手术贴膜的形状包括椭圆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保护层1是硅油纸。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抗菌层2的厚度为25-30μ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标记层3的厚度为1-3m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网格划分层4的厚度为1-3mm,网格划分层4的网格规格为0.5cm*0.5c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手术贴膜层5的厚度为0.5-1.5cm。
请参照图2,附图2是本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耗材及其医疗用品,包括手术贴膜,支撑装置,手术贴膜共四块区域: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固定区8和隔离区9,支撑装置包括撑杆10、固定旋钮11和底座12;所述手术粘贴区6位于手术贴膜中心,手术附近区7位于手术粘贴区6外围1-2cm处,隔离区9位于手术附近区7外围,固定区8位于手术贴膜边角,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和固定区8外部均附有粘贴胶层;所述撑杆10通过固定旋钮11与底座12连接,撑杆10用于将隔离区9撑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括撑杆10与手术贴膜配合使用。
请参照图5,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结构示意图,手术贴膜有多个环形可撕层,医护人员首先确定手术区域大小,然后在手术区域外围1-2cm处将相应大小的环形可撕层撕开使用,所撕开使用的环形区域以内1-2cm处为手术附近区,所撕区域中心处为手术粘贴区,所撕环形区域以外为隔离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医护人员首先确定病人需要手术区域的大小,在直接手术区域彻底消毒后,然后在手术区域外围扩展1-2cm的地方,在标记层上结合网格划分层4上的网格做相应的标记,同时,将手术贴膜上的可撕层撕开使用,使用时,可参照图2,将撕开后的手术贴膜贴在相应的手术区域,未撕开的部分不具有粘性,将撑杆10通过固定旋钮11与底座12连接起来,同时,将撑杆10的一端将不具有粘性的手术贴膜撑起,另外,将手术贴膜上的固定区8的贴膜撕开,将其贴于相应的手术台或可固定的地方将手术贴膜固定,然后启动常规铺巾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撑杆10可根据医护人员的需要通过调节固定旋钮11进行撑杆10的角度与高度的调节,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实施例2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耗材及其医疗用品(二)
请参照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手术贴膜共五层: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和手术贴膜层5;手术贴膜从外到内的连接顺序依次为: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手术贴膜层5→抗菌层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手术贴膜的形状包括椭圆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保护层1是硅油纸。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抗菌层2的厚度为25-30μ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标记层3的厚度为1-3m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网格划分层4的厚度为1-3mm,网格划分层4的网格规格为0.5cm*0.5c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手术贴膜层5的厚度为0.5-1.5cm。
请参照图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与引流集液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手术贴膜共四块区域: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固定区8和隔离区9,手术贴膜边缘有引流槽,引流槽与引流集液袋13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引流槽共有两个。
请参照图4,附图4是本实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耗材及其医疗用品,包括手术贴膜,支撑装置,引流收集装置,手术贴膜共四块区域: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固定区8和隔离区9,支撑装置包括撑杆10、固定旋钮11和底座12,引流收集装置包括引流集液袋13和引流槽;所述手术粘贴区6位于手术贴膜中心,手术附近区7位于手术粘贴区6外围1-2cm处,隔离区9位于手术附近区7外围,固定区8位于手术贴膜边角,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和固定区8外部均附有粘贴胶层;所述撑杆10通过固定旋钮11与底座12连接,撑杆10用于将隔离区9撑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括撑杆10与手术贴膜配合使用。手术贴膜边缘有引流槽,引流槽与引流集液袋13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引流槽共有两个。
请参照图5,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术贴膜结构示意图,手术贴膜有多个环形可撕层,医护人员首先确定手术区域大小,然后在手术区域外围1-2cm处将相应大小的环形可撕层撕开使用,所撕开使用的环形区域以内1-2cm处为手术附近区,所撕区域中心处为手术粘贴区,所撕环形区域以外为隔离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医护人员首先确定病人需要手术区域的大小,在直接手术区域彻底消毒后,然后在手术区域外围扩展1-2cm的地方,在标记层上结合网格划分层4上的网格做相应的标记,同时,将手术贴膜上的可撕层撕开使用,使用时,可参照图2,将撕开后的手术贴膜贴在相应的手术区域,未撕开的部分不具有粘性,将撑杆10通过固定旋钮11与底座12连接起来,同时,将撑杆10的一端将不具有粘性的手术贴膜撑起,另外,将手术贴膜上的固定区8的贴膜撕开,将其贴于相应的手术台或可固定的地方将手术贴膜固定,然后启动常规铺巾流程,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中产生的废液可通过手术贴膜两边的两个引流槽流入引流集液袋13,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撑杆10可根据医护人员的需要通过调节固定旋钮11进行撑杆10的角度与高度的调节,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撑杆,在手术贴膜的手术粘贴区外部撑起鼻面部区域,可用于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同时也能防止病人窒息。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手术粘贴区、手术附近区、隔离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术大贴膜需要对手术区域外15cm处消毒的弊端,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装置结合手术贴膜的使用,也将不便彻底消毒的区域隔离开来,有效降低了感染的可能,并避免了面部等特殊区域的大面积消毒;此外,手术贴膜边角处设置的固定区,可将手术贴膜固定在手术台或其他固定部位,起到防止移位的目的。手术废液可通过引流槽流入引流集液袋,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抗菌层、网格划分层、标记层、手术贴膜层,使手术贴膜不仅保护了手术切口不受皮肤上的常居菌的侵袭,又可准确标记、定位,避免了消毒过程标记被抹掉的情况,使用网格线,而不采用各部位的标志线,避免了标示线众多,错综复杂的现象,进而大大改善了手术的操作视线;同时,网格线中各网格规格为0.5cm*0.5cm,间距设置合理在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便于对切口处的标记、定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包括手术贴膜,支撑装置,引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贴膜共五层: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和手术贴膜层(5);所述手术贴膜共四块区域: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固定区(8)和隔离区(9);支撑装置包括撑杆(10)、固定旋钮(11)和底座(12),引流收集装置包括引流集液袋(13);所述手术贴膜从外到内的连接顺序依次为:保护层(1)→抗菌层(2)→标记层(3)→网格划分层(4)→手术贴膜层(5)→抗菌层(2);所述手术粘贴区(6)位于手术贴膜中心,手术附近区(7)位于手术粘贴区(6)外围1-2cm处,隔离区(9)位于手术附近区(7)外围,固定区(8)位于手术贴膜边角,手术粘贴区(6)、手术附近区(7)和固定区(8)外部均附有粘贴胶层;所述撑杆(10)通过固定旋钮(11)与底座(12)连接,撑杆(10)用于将隔离区(9)撑起;手术贴膜边缘有引流槽,引流槽与引流集液袋(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贴膜的形状包括椭圆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是硅油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的厚度为25-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层(3)的厚度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划分层(4)的厚度为1-3mm,网格划分层(4)的网格规格为0.5cm*0.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贴膜层(5)的厚度为0.5-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10)与手术贴膜配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共有两个。
CN201821560311.3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Active CN209153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0311.3U CN209153980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0311.3U CN209153980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3980U true CN209153980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0311.3U Active CN209153980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3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462A (zh) * 2018-09-25 2018-12-18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耗材及其医疗用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462A (zh) * 2018-09-25 2018-12-18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耗材及其医疗用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6726A (en) Skin closure devices
US10617472B2 (en) Adhesive patch with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
US20180168764A1 (en) Surgical Drape With Selectively Detachable Barrier
US7096870B2 (en) Disposable sterile surgical drape and attached instruments
US20230338201A1 (en) Acrochordon Excising Bandage
ES2442250T3 (es) Parche adhesivo
US9220627B2 (en) Abdominal elevator
US20160270968A1 (en) Two-part bandage with replaceable wound covering portion
KR20120023711A (ko) 요구에 따라 운반 및 디본딩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재료
CN102293697B (zh) 一种眼保护贴的制备工艺和用途
TR201802926T4 (tr) Bir cerrahi kolluk.
CN209153980U (zh)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医疗用品
CN107361858A (zh) 一次性手术定位膜及定位膜包
CN109009462A (zh) 一种特殊部位手术无菌辅助耗材及其医疗用品
US20140373851A1 (en) Filled incise drape
US11197783B2 (en) Two-part bandage with replaceable wound covering portion
US20150313682A1 (en) Antiseptic delivery system
US20220296265A1 (en) Skin Tag removal System and Kit
US20200383744A1 (en) Pocket and Drape System for Providing Sterile Fields
CN206995342U (zh) 一种可透视定位的手术贴膜
CN217593214U (zh) 一种带有pH试纸的开口式碘仿纱布无菌敷贴
CN208625858U (zh) 一次性手术定位膜及定位膜包
CN104207848A (zh) 一种x线定位贴膜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WO2018049482A1 (en) Improved surgical drape
CN203280498U (zh) 一种x线定位贴膜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