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3813U -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3813U
CN209153813U CN201821539626.XU CN201821539626U CN209153813U CN 209153813 U CN209153813 U CN 209153813U CN 201821539626 U CN201821539626 U CN 201821539626U CN 209153813 U CN209153813 U CN 209153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needle
sewing needle
wall tissue
stitching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96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aozhi 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aozhi 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aozhi 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aozhi 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96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3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3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3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包括旋转组件、第一制动杆、外壳和第一缝合针,所述旋转组件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第一制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一制动杆的另一端沿着外壳的内部向外壳的下端延伸而与第一缝合针连接在一起,第一缝合针位于外壳内部,当进行缝合时,所述旋转组件的旋转运动带动第一缝合针也进行旋转运动,从而缝合切口组织,这就为医生提供了标准化的缝合通道,使术后缝合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体微创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人体内组织和器官切口需要进行缝合,在缝合过程中,缝合线需要打结,为保证体内组织和器官切口的稳定和牢固,在打结过程中将缝合线扎紧,推结器是确保打结扎紧的专用器械。现有技术没有对人体内组织和器官切口打结扎紧的专用器械,用一般的打结钳类进行打结扎紧,其缺陷是在切口缝合打结后易造成松开,易造成二次手术,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腹腔镜已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中,术后需缝合腹膜及筋膜层以防止切口出血及减少切口疝的发生率,而传统缝合无法实现。特别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其腹部脂肪较厚,更是增加了缝合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从而为医生提供了标准化的缝合通道,使术后缝合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包括旋转组件、第一制动杆、外壳和第一缝合针,所述旋转组件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第一制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一制动杆的另一端沿着外壳的内部向外壳的下端延伸而与第一缝合针连接在一起,第一缝合针位于外壳内部。
优选地,当进行缝合时,所述旋转组件的旋转运动带动第一缝合针也进行旋转运动,从而缝合切口组织。
优选地,在外壳的同一侧面设置着第一入针孔和第一出针孔,当进行缝合时,第一缝合针穿过第一出针孔缝合切口组织,随后穿过第一入针孔进入外壳内部。
优选地,所述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还包括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固定在外壳的下端。
优选地,辅助组件的形状选自圆锥形、椭圆形或蘑菇形。
优选地,所述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还包括第二制动杆、第二缝合针,第二制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二制动杆的另一端沿着外壳的内部向外壳的下端延伸而与第二缝合针连接在一起,第二缝合针位于外壳内部。
优选地,在外壳的同一侧面设置着第二入针孔和第二出针孔,而且第一入针孔和第一出针孔与第二入针孔和第二出针孔设置在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当进行缝合时,第二缝合针穿过第二出针孔缝合切口组织,随后穿过第二入针孔进入外壳内部。
优选地,第一制动杆和第二缝合针与所述旋转组件的纵向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第一缝合针和第二缝合针都是弧形的,弧形的第一缝合针整体朝向第一入针孔和第一出针孔所在的外壳侧面,弧形的第二缝合针整体朝向第二入针孔和第二出针孔所在的外壳侧面。
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选自旋转手柄或制动旋钮。
优选地,旋转组件的纵向轴线与外壳的纵向轴线是重叠的。
优选地,缝合针是半圆形的。
优选地,外壳是用硅胶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如下所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为医生提供了标准化的缝合通道,使术后缝合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使缝合标准。
(2)目前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对应的名称如下所示:
1、旋转手柄;1'、制动旋钮;21、第一制动杆;22、第二制动杆;3、外壳;31、第一入针孔;32、第一出针孔;33、第二入针孔;34、第二出针孔;41、第一缝合针;42、第二缝合针;5、辅助组件;6、切口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本文所用的 “上端”、“下端”和“纵向轴线”等术语旨在仅为举例说明而用作参考,并且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的某些部分的实际位置将取决于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所在的方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 1所示,第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包括旋转手柄1、第一制动杆21、外壳3、第一缝合针41。旋转手柄1安装在外壳3的上端,第一制动杆21的一端与旋转手柄1连接在一起,第一制动杆21的另一端沿着外壳3的内部向外壳3的下端延伸而与第一缝合针41连接在一起,第一缝合针41位于外壳3内部。优选地,第一制动杆21的纵向轴线与外壳3的纵向轴线是重叠的。外壳3优选为用硅胶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如图 1所示,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设置在外壳3的同一侧面。优选地,第一入针孔31位于第一出针孔32的上方。当进行缝合时,第一缝合针41穿过第一出针孔32缝合切口组织6(图1中未显示),随后穿过第一入针孔31进入外壳3内部。这样,第一缝合针41可继续开始下一轮缝合。
如图 1所示,优选地,所述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还包括辅助组件5。辅助组件5固定在外壳3的下端。辅助组件5的形状优选为圆锥形、椭圆形或蘑菇形等,最优选为蘑菇形。在将图1中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插入切口组织6中时,辅助组件5会使得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更顺利地插入到切口组织6中。再者,为了固定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在切口组织6中的位置,会把插入切口组织6中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适当地往上拉一拉,辅助组件5的存在,阻碍着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的向上移动,如果拉不动的话,就意味着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卡住了,这也就意味着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插入到切口组织6中的合适位置了。
如图 1所示,优选地,第一缝合针41是弧形的,更优选地,第一缝合针41是半圆形的。弧形的第一缝合针41整体朝向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所在的外壳3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如图 2所示,第二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与第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在组成和功能上基本相同,也包括旋转手柄1、第一制动杆21、外壳3、第一缝合针41,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制动杆的数量是2个(除了第一制动杆21之外,还包括第二制动杆22),而不是1个;缝合针的数量是2个(除了第一缝合针41之外,还包括第二缝合针42),而不是1个;缝合针的数量增加了,相应地,入针孔和出针孔的数量也就增加了,由图1中的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增加至图2中的第一入针孔31、第一出针孔32、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
如图 2所示,第一制动杆21的一端与旋转手柄1连接在一起,第一制动杆21的另一端沿着外壳3的内部向外壳3的下端延伸与第一缝合针41连接在一起,第一缝合针41位于外壳3内部。第二制动杆22的一端与旋转手柄1连接在一起,第二制动杆22的另一端沿着外壳3的内部向外壳3的下端延伸与第二缝合针42连接在一起,第二缝合针42位于外壳3内部。优选地,第一制动杆21和第二制动杆22与旋转手柄1的纵向轴线呈对称分布。
如图2所示,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与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设置在外壳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位于同一侧面上,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位于同一侧面上。优选地,第一入针孔31位于第一出针孔32的上方。优选地,第二入针孔33位于第二出针孔34的上方。
在进行切口组织6缝合时,第一缝合针41穿过第一出针孔32缝合切口组织6,随后穿过第一入针孔31进入外壳3内部。这样,第一缝合针41可继续开始下一轮缝合。在进行切口组织6缝合时,第二缝合针42穿过第二出针孔34缝合切口组织6,随后穿过第二入针孔33进入外壳3内部。这样,第二缝合针42可继续开始下一轮缝合。
如图 2所示,优选地,第一缝合针41和第二缝合针42是弧形的,更优选地,第一缝合针41和第二缝合针42是半圆形的。弧形的第一缝合针41整体朝向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所在的外壳3侧面;弧形的第二缝合针42整体朝向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所在的外壳3侧面。
在进行缝合前,将缝合线穿到缝合针4(第一缝合针41和第二缝合针42,如果同时存在的话)上。对第一实施例而言,待缝合线穿好后,通过操纵旋转手柄1,让操纵旋转手柄1旋转,操纵旋转手柄1带动制动杆2运动,从而带动缝合针4做旋转运动,这样就可让缝合针4完成缝合切口组织6的任务。对第一实施例而言,待缝合线穿好后,通过操纵旋转手柄1,让操纵旋转手柄1旋转,操纵旋转手柄1带动第一制动杆21和第二制动杆22运动,接着第一制动杆21带动第一缝合针41做旋转运动,第二制动杆22带动第二缝合针42做旋转运动,这样就可让第一缝合针41和第二缝合针42完成缝合切口组织6(图2中未显示)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个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用制动旋钮1'替换图2中的旋转手柄1。制动旋钮1'也安装在外壳3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第四个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用图3中的制动旋钮1'替换图1中的旋转手柄1。制动旋钮1'也安装在外壳3的上端。
不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哪个实施例,它都可让切口组织6的缝合标准化,为医生提供了标准化的缝合通道,使得术后缝合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目前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包括旋转组件、第一制动杆(21)、外壳(3)和第一缝合针(41),所述旋转组件安装在外壳(3)的上端,第一制动杆(21)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一制动杆(21)的另一端沿着外壳(3)的内部向外壳(3)的下端延伸而与第一缝合针(41)连接在一起,第一缝合针(41)位于外壳(3)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当进行缝合时,所述旋转组件的旋转运动带动第一缝合针(41)也进行旋转运动,从而缝合切口组织(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3)的同一侧面设置着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当进行缝合时,第一缝合针(41)穿过第一出针孔(32)缝合切口组织(6),随后穿过第一入针孔(31)进入外壳(3)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还包括辅助组件(5),辅助组件(5)固定在外壳(3)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辅助组件(5)的形状选自圆锥形、椭圆形或蘑菇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还包括第二制动杆(22)、第二缝合针(42),第二制动杆(22)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二制动杆(22)的另一端沿着外壳(3)的内部向外壳(3)的下端延伸而与第二缝合针(42)连接在一起,第二缝合针(42)位于外壳(3)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3)的同一侧面设置着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而且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与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设置在外壳(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当进行缝合时,第二缝合针(42)穿过第二出针孔(34)缝合切口组织(6),随后穿过第二入针孔(33)进入外壳(3)内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制动杆(21)和第二缝合针(42)与所述旋转组件的纵向轴线呈对称分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缝合针(41)和第二缝合针(42)都是弧形的,弧形的第一缝合针(41)整体朝向第一入针孔(31)和第一出针孔(32)所在的外壳(3)侧面,弧形的第二缝合针(42)整体朝向第二入针孔(33)和第二出针孔(34)所在的外壳(3)侧面。
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选自旋转手柄(1)或制动旋钮(1')。
CN201821539626.XU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Active CN209153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9626.XU CN209153813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9626.XU CN209153813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3813U true CN209153813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1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9626.XU Active CN209153813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3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4403A (en) Suture retriever
US8784438B2 (en) Perforation suturing method
KR20180105197A (ko) 조직 제거를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06974706A (zh) 带缝合功能的穿刺鞘
WO2005112784A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ocking and cutting a suture in a medical procedure
CN108261227A (zh) 一种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
CN108652711A (zh)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CN104434238A (zh) 一种腹腔镜线结推送缝合装置
CN109793557A (zh) 一种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
CN102813538B (zh) 一种可自动打荷包的圆形荷包钳
CN209236266U (zh) 一种钉砧组件以及管型吻合器
WO2020081864A1 (en) Interlocking shelf and fascia release mechanism
CN209153813U (zh) 一种新型的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CN209153814U (zh) 一种切口内壁组织缝合器
CN207755321U (zh) 一种缝合夹
CN102813537B (zh) 一种可自动打荷包的圆形荷包钳
CN102824202B (zh) 一种可自动打荷包的圆形荷包钳
CN213129668U (zh) 一种吻合器加固垫片组件
CN109303595B (zh) 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器
CN210124805U (zh) 反向腹腔镜切口缝合器
CN201418758Y (zh) 腔镜微创手术的缝合器
CN206950195U (zh) 腹壁缝合装置
CN209422013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切口缝合器
CN109674517A (zh)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
CN215129320U (zh) 腹腔镜trocar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