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3269U -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3269U
CN209153269U CN201821208661.3U CN201821208661U CN209153269U CN 209153269 U CN209153269 U CN 209153269U CN 201821208661 U CN201821208661 U CN 201821208661U CN 209153269 U CN209153269 U CN 209153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wind
air
guiding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86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祖向
罗灵
王丁
杨均
曹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86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3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3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3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罩设在烤箱的箱体顶部的导风罩,该导风罩的一端为进风口而另一端为出风口,该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该离心风机组件的出风端口与上述进风口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风机组件为导流通道提供风源,与现有的贯流风机相比,噪音小,不容易发生故障,使用寿命长,可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此外,出风量大,从而能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烤箱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且在厨房装修中一般将烤箱嵌入橱柜或其他结构中,烤箱在工作时,其表面温度会超过150℃,若热量堆积在烤箱内部,不仅会加速烤箱电路及电子元件的老化速度,缩短烤箱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烤箱的内胆破裂,造成危险。
传统的烤箱上一般通过设置贯流风机为烤箱顶部的电源板等器件散热,但是贯流风机噪音大,并且容易发生故障。如专利号为ZL201120306724.0(授权公告号为CN2021732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烤箱,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箱,散热箱具有露出箱体的前端面的出风口,散热箱的侧壁上还具有供外部的热风进入散热箱内的进风口,箱体的顶壁上开有连通所述箱体和散热箱的导风口,所述散热箱内还安装有将进入散热箱内的热风排向所述出风口的散热风机。该散热风机采用贯流风机,并且上述专利中所述箱体的顶壁上固定有导流罩,该导流罩位于散热风机的出口与散热箱的出风口之间,导流罩与箱体的顶壁上表面之间形成连通散热风机的出口与散热箱的出风口的导流通道,所述导风口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噪音小、使用寿命长且出风量大的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出风均匀的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罩设在烤箱的箱体顶部的导风罩,该导风罩的一端为进风口而另一端为出风口,该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该离心风机组件的出风端口与上述进风口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风机组件包括用于罩设在烤箱的箱体顶部的蜗壳罩和叶轮,该蜗壳罩的出风端口与导风罩的进风口端相连,上述叶轮偏心地设置在蜗壳罩中,而蜗壳罩的顶面上开设有与该叶轮同心设置的圆形的进风端口。其中叶轮偏心地设置在蜗壳罩中,从而能使叶轮与蜗壳罩的一侧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该间隙中能蓄积较多的空气,叶轮转动时,间隙中的空气能沿叶轮的切线方向流出,从而能进一步增大离心风机组件的出风量。
为便于电机的安装,所述离心风机组件还包括电机和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架设在上述进风端口上,而上述电机安装在该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为板件,其包括用于安装上述电机的中心托盘和支撑臂,该支撑臂由中心托盘的侧缘水平向外延伸而成,该支撑臂至少为两个并沿该中心托盘周向间隔均设,安装状态下,上述中心托盘位于进风端口的圆心处,而各支撑臂的自由端分别蜗壳罩的顶面的对应处。在便于电机安装的基础上,保证进风端口的正常进风,同时也有利于电机的散热。
由于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式与贯流风机不同,采用传统的导风罩会导致出风不均,进而影响散热效果,所述导风罩的宽度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递增,而高度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递减,并且该导风罩于进风口端处设置有由进风口朝出风口方向延伸的导风辅道,该导风辅道由导风罩的罩壁向上隆起而成,且该导风辅道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缩口。这样出风端口流出的气流被导入至导风辅道中后,由于导风辅道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缩口,因此导入导风辅道的部分气流被导向至导风罩的另一侧,进而能使气流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导风罩的后半部分,并均匀地流向导风罩的前半部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导风辅道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均匀缩口,从而能使进入导风辅道的气流均匀地涌向导流通道的另一侧。
再进一步,为使有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能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导风罩中,所述导风辅道各处的宽度接近,而导风辅道的高度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均匀递减,这样能使气流均匀的流向导风罩的另一侧。
空气沿着叶轮的切线方向从出风端口流出,为使气流能更好地流入导风辅道中,所述导风辅道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的轨迹与上述进风口的进气气流的运动轨迹相匹配,从而能使气流平稳地流入导风辅道中,有效避免气流与导风辅道的侧壁碰撞而造成紊流。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罩于出风口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源板的安装位。进一步,所述安装位设置在上述导风辅道与出风口之间,并且位于其所在的导风罩处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其由此次的导风罩的罩壁向上凸其而成,这样由导风辅道进入的气流均匀分布在导风罩的后半部分后能继续均匀地向导风罩的前半部分流动,从而能对安装在上述安装位中的电源板进行散热,继而对其进行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罩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该离心风机组件的出风端口与导风罩的进风口相通。采用离心风机组件为导流通道提供风源,与现有的贯流风机相比,噪音小,不容易发生故障,使用寿命长,可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此外,出风量大,从而能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烤箱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蜗壳罩与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在再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未设置导风辅道时的气场仿真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气场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一种烤箱,其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安装板11,该上安装板11上设置有能对烤箱顶部的电源板等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2。该散热结构2包括导风罩 3和离心风机组件4。上述导风罩3罩设在上述上安装板11上,其一端为进风口31而另一端为出风口32,该进风口31与出风口32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导流通道30。上述进风口31处设置有上述离心风机组件4,该离心风机组件4的出风端口412与上述进风口31相通。采用离心风机为导流通道30提供风源,与现有的贯流风机相比,噪音小,不容易发生故障,使用寿命长,可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此外,进风量也大,能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
上述离心风机组件4包括蜗壳罩41、叶轮42、电机43以及安装支架44,上述蜗壳罩41呈圆盘状并罩设在上安装板11上,上述叶轮42偏心地设置在上述蜗壳罩41的内腔中(如图6中虚线所示),而蜗壳罩41的顶面上开设有进风端口411,该进风端口 411呈圆形并与上述叶轮42同心设置,从而为叶轮42提供风源,即该进风端口411也呈偏心地开设在蜗壳罩41的顶面上。上述蜗壳罩41的侧面上沿切向开设有上述出风端口412,该出风端口412与蜗壳罩41的较大空隙处连通,从而能使叶轮42旋转产生的离心气流顺利地从该出风端口412导出而进入导风罩3,而叶轮42偏心设置可使蜗壳罩 41的较大空隙处积累更多的空气,从而能使更多的气流进入导风罩3中,有效增加导风罩3的进风量,进而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导风罩3的宽度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递增,而高度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递减,即气流进入导流通道30后慢慢减速,然后由出风口32 导出。由于空气沿着叶轮42的切线方向从上述出风端口412流出,若未对气流进行导流,则大部分空气通过上述进风口31后会在导风罩3的一侧流动,而另一侧较少,从而无法起到均匀散热的效果。为使从进风口31进入的气流能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导风罩3 (即导流通道30)的后半部分36,本实施例中导风罩5的前后方向以操作者为参照,下同。本实施例中,该导风罩3于进风口31端处设置有由进风口31朝出风口32方向延伸的导风辅道33,该导风辅道33由导风罩3的罩壁向上隆起而成,且该导风辅道33 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缩口。这样出风端口412流出的气流被导入至导风辅道33 中后,由于导风辅道33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缩口,因此导入导风辅道33的部分气流被导流至导风罩3的另一侧或者导风辅道33的两侧(当导风辅道33设置在导风罩的一侧时,气流被导流至导风罩3的另一侧;当导风辅道33设置在导风罩的中部时,气流被导流至导风辅道33的两侧),进而能使气流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导风罩3的后半部分36,并均匀地流向导风罩3的前半部分35,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如图6的箭头所示。
烤箱中设置导风罩的目的是,通过导风罩使得烤箱前端的出风均匀性更好,进而把烤箱上安装板上的热量带走,起到对烤箱散热的作用。图10中的导风罩中未设置上述导风辅道33,可见出风均匀性较差,大部分风量集中在导风罩的一侧,而另一侧较少。图11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上述导风辅道后的仿真图,由图11可见,设置上述导风辅道 33,出风均匀性获得了极大的改善,由此可知,上述导风辅道33具有较好的导流作用,使得该导风罩3出风均匀性良好。
为使有进风口31进入的气流能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导流通道3中,导风辅道33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均匀缩口,进一步,导风辅道33各处的宽度接近,而导风辅道33的高度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均匀递减,这样能使气流均匀的流向导风罩3 的另一侧或者导风辅道33的两侧。空气沿着叶轮42的切线方向从出风端口412流出,为使气流能更好地流入导风辅道33中,上述导风辅道33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的延伸轨迹与上述进风口31的进气气流的运动轨迹相匹配,从而能使气流平稳地流入导风辅道33中,有效避免气流与导风辅道33的侧壁碰撞而造成紊流。
为使蜗壳罩41中的气流能更好地进入导风罩3中,优选地,蜗壳罩41的出口处(即上述出风端口412)与上述进风口31端相连,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蜗壳罩41与导风罩3为一体件,蜗壳罩41的出风端口412与导风罩3的进风口31叠置而成一体结构。此外,蜗壳罩41的顶面与导风辅道33的顶面的临界处形成圆滑过渡,即上述出风端口 412与进风口31的叠置处呈圆滑状。另外,本申请中,导风罩3的后半部分36的第一侧壁361与上述导风辅道33共用,即导风辅道33设置在导风罩3的一侧,后半部分36 的第二侧壁362与该第二侧壁362相对的导风辅道33的侧壁间的夹角α为53°。从而能使进入导风辅道33的气流能更加均匀地漫流至导流通道30后半部分36的另一侧,进而能使气流均匀地分布在导流通道30的后半部分36。此外,蜗壳罩41的出风口32 与上述第二侧壁342相邻的侧壁与该第二侧壁342所成的夹角β为42°。
进一步,上述导风罩3于出风口32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源板的安装位34,具体地,该安装位34设置在上述导风辅道33与出风口32之间,并且位于导风罩3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并由导风罩3的罩壁向上凸起而成。这样由导风辅道33进入的气流均匀分布在导风罩3的后半部分36后能继续均匀地向导风罩3的前半部分35流动,从而能对安装在上述安装位34中的电源板进行散热,继而对其进行保护。
上述安装支架44架设在上述进风端口411上,而上述电机43安装在该安装支架44上。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44为板件,其包括用于安装上述电机43的中心托盘441和支撑臂442,该支撑臂442由中心托盘441的侧缘水平向外延伸而成,该支撑臂442至少为两个并沿该中心托盘441周向间隔均设,安装状态下,上述中心托盘441位于进风端口411的中心处,而各支撑臂442的自由端分别位于蜗壳罩41的顶面的对应处。为使安装支架44结构稳固,该安装支架44的外缘上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443。本实施例中,上述中心托盘441的外形呈圆形,上述支撑臂442为三根,相邻的支撑臂442 之间的夹角为120°,各支撑臂442通过螺钉(未示出)固定在蜗壳罩41的顶面上,由于上述进风端口411偏心地开设在蜗壳罩41的顶面上,因此其中一根支撑臂442的自由端形成断口,从而能避免支撑臂442外突于蜗壳罩41而影响安装。上述中心托盘441 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机43的转轴的安装孔444。安装支架44的设置,不仅方便电机43的安装,而且方便电机43的电气接头与电源板连接,使得烤箱上安装板11结构简单,烤箱整机的装配性更强。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罩设在烤箱的箱体(1)顶部的导风罩(3),该导风罩(3)的一端为进风口(31)而另一端为出风口(32),该进风口(31)与出风口(3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1)处设置有离心风机组件(4),该离心风机组件(4)的出风端口(412)与上述进风口(31)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组件(4)包括用于罩设在烤箱的箱体(1)顶部的蜗壳罩(41)和叶轮(42),该蜗壳罩(41)的出风端口(412)与导风罩(3)的进风口(31)端相连,上述叶轮(42)偏心地设置在蜗壳罩(41)中,而蜗壳罩(41)的顶面上开设有与该叶轮(42)同心设置的圆形的进风端口(4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组件(4)还包括电机(43)和安装支架(44),该安装支架(44)架设在上述进风端口(411)上,而上述电机(43)安装在该安装支架(4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44)为板件,其包括用于安装上述电机(43)的中心托盘(441)和支撑臂(442),该支撑臂(442)由中心托盘(441)的侧缘水平向外延伸而成,该支撑臂(442)至少为两个并沿该中心托盘(441)周向间隔均设,安装状态下,上述中心托盘(441)位于进风端口(411)的中心处,而各支撑臂(442)的自由端分别位于蜗壳罩(41)的顶面的对应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3)的宽度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递增,而高度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递减,并且该导风罩(3)于进风口(31)端处设置有由进风口(31)朝出风口(32)方向延伸的导风辅道(33),该导风辅道(33)由导风罩(3)的罩壁向上隆起而成,且该导风辅道(33)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缩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辅道(33)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均匀缩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辅道(33)各处的宽度接近,而导风辅道(33)的高度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均匀递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辅道(33)由进风口(31)向出风口(32)方向的轨迹与上述进风口(31)的进气气流的运动轨迹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3)于出风口(32)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源板的安装位(3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34)设置在上述导风辅道(33)与出风口(32)之间,并且该安装位(34)位于导风罩(3)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并由导风罩(3)的罩壁向上凸起而成。
CN201821208661.3U 2018-07-28 2018-07-28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Active CN209153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8661.3U CN209153269U (zh) 2018-07-28 2018-07-28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8661.3U CN209153269U (zh) 2018-07-28 2018-07-28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3269U true CN209153269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2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8661.3U Active CN209153269U (zh) 2018-07-28 2018-07-28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32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191A (zh) * 2019-08-31 2019-11-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烤箱
CN110477761A (zh) * 2019-08-31 2019-11-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及其排气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191A (zh) * 2019-08-31 2019-11-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烤箱
CN110477761A (zh) * 2019-08-31 2019-11-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及其排气方法
CN110477761B (zh) * 2019-08-31 2021-10-2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及其排气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3269U (zh)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CN205753782U (zh) 料理机的离心风道系统和具有其的料理机
CN103225625A (zh) 离心风扇和具有其的干衣机
CN205758378U (zh) 破壁机
CN110017293A (zh) 离心式风扇
CN20819297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111156183A (zh) 一种具有上下进风冷却系统的食物烹饪设备
CN105066407B (zh) 一种风道的导流结构及包括该导流结构的空调器
CN209153268U (zh) 一种用于烤箱的导风罩
CN206792290U (zh) 烤箱用散热系统通道
CN204145185U (zh) 食物加工机的防回风散热机构
CN208982359U (zh) 低噪音风机蜗壳、风机及油烟机
CN111457572A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06738246U (zh) 风机蜗壳和离心风机
CN205726833U (zh) 破壁机
CN203615403U (zh) 高效散热的电磁炉
CN205583781U (zh) 电动车充电站及其散热结构
CN206371962U (zh) 一种噪音低的电机下置式食品加工机
CN207940790U (zh) 一种散热好的电磁加热式食品加工机
CN110754961A (zh) 一种用于烤箱的散热结构
CN104930573A (zh) 风口大小可调节油烟机
CN205831683U (zh) 破壁机
CN203384097U (zh) 离心风扇和具有其的干衣机
CN207350387U (zh) 一种电磁炉
CN105877464B (zh) 烹饪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