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6694U - 一种自拍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拍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6694U
CN209146694U CN201821520314.4U CN201821520314U CN209146694U CN 209146694 U CN209146694 U CN 209146694U CN 201821520314 U CN201821520314 U CN 201821520314U CN 209146694 U CN209146694 U CN 209146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assembly
self
accommodation groove
hand
lever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03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as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as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as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as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03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6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6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66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拍杆装置,该自拍杆装置包括手持组件、铰接组件以及夹持组件;手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以用于容纳铰接组件,手持组件通过铰接组件与夹持组件进行铰接连接;其中,容置槽具有相对平行的左侧面与右侧面,铰接组件具有与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所在平面所匹配的限位面,以使得当铰接组件容纳于容置槽时,容置槽与铰接组件进行延所述手持组件的轴线旋转限位与垂直于所述限位面方向上的限位。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持组件中容置槽的左右侧面设置为平行相对的平面,通过将铰接组件设置与其相匹配的限位面,从而配合使得其不会出现旋转位移与左右位移,保证了其铰接组件在容置腔中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拍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照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自拍杆装置。
背景技术
自拍杆装置是一种用于手机或者相机自拍功能的工具,使用时将手机或者相机固定于夹持组件上,通过手持组件内的伸缩杆进行伸缩以及通过按键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远距离和多角度自拍。
现有技术中,其手持组件中用于容纳铰接组件的容置槽缺少与铰接组件的限位结构,容易发生晃动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拍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自拍杆装置中铰接组件与手持组件中的容置槽缺少限位结构导致的晃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拍杆装置,所述自拍杆装置包括手持组件、铰接组件以及夹持组件;所述手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以用于容纳所述铰接组件,所述手持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进行铰接连接;其中,所述容置槽具有相对平行的左侧面与右侧面,所述铰接组件具有与所述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所在平面所匹配的限位面,以使得当所述铰接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容置槽与所述铰接组件进行延所述手持组件的轴线旋转限位与垂直于所述限位面方向上的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容置槽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平行于所述手持组件的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容置槽在靠近所述第一槽口的位置设置有上限位段,所述铰接组件对应所述上限位段设有第一抵接面,所述容置槽在所述上限位段远离所述第一槽口的方向上设置有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段与所述下限位面间隔设置,所述铰接组件对应所述下限位面设有第二抵接面,当所述铰接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于所述上限位段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于所述下限位面,以使得所述容置槽与所述铰接组件进行上下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手持组件包括筒体与嵌套在所述筒体中的伸缩杆,所述铰接组件与所述伸缩杆的最内节固定,且通过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以使得所述铰接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或者伸出于所述容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持组件上的第一扭转件与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的旋转底座,所述第一扭转件与所述旋转底座活动旋转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持组件上的旋转底座与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的第一扭转件,所述第一扭转件与所述旋转底座活动旋转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底座通过与所述第一扭转件旋转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之间旋转移动,以使得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可进行相对旋转,并使得所述自拍杆装置为收存状态或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底座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二扭转件,所述第二扭转件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扭转件设置有第二贯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铰接组件还进一步包括贯穿柱穿透所述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以将所述第一扭转件活动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扭转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扭转件与所述第一扭转件之间设置有保护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扭转件与所述第一扭转件的截面为同心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当所述铰接组件极限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铰接组件的端面与所述容置槽的端面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当所述自拍杆装置为收存状态时,所述手持组件的端面与所述夹持组件的端面齐平。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持组件中容置槽的左右侧面设置为平行相对的平面,通过将铰接组件设置与其相匹配的限位面,从而配合使得其不会出现旋转位移与左右位移,保证了其铰接组件在容置腔中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一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的筒体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的伸缩杆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的连接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的连接件除限位柱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的筒体一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一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主筒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按键固定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主筒体与按键固定件的嵌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主筒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按键固定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按键装配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组件中按键装配槽与按键的装配截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中一手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中一手持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中容置槽的槽截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中容置槽的槽截面另一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中容置槽的槽截面另一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手持组件与第一扭转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容置槽与铰接组件的上下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夹持组件与铰接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自拍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拍杆手持组件10,该自拍杆手持组件10包括筒体100、伸缩杆200以及连接件300,其中伸缩杆 200通过连接件300固定嵌套在筒体100的内部。
如图5所示,伸缩杆200是包括多个依次嵌套的节体210,通过多个节体的配合,伸缩杆200可以实现伸长或者缩短,在伸缩杆200的最外节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220,即在伸缩杆200中口径最大的节体210 上设置第一限位孔220。
如图6所示,连接件300上设置有限位柱310,该限位柱310具体可以是螺钉311与螺帽312配合形成,也可以是其他的限位结构,例如卡扣等。
限位柱310用于穿透第一限位孔220以将伸缩杆200嵌套固定在筒体100内;筒体100上还设置有贯穿筒体100的筒壁的通槽130,连接件300至少部分容纳于通槽130内,从而与筒体100固定,其连接件300 的外表面与筒体100的外表面形成平滑过渡连接面,即组成了筒体100 的外观表面。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其中筒体100包括了外套管110与端板120,其中,外套管110的至少部分是环状管,即至少部分外套管110 的截面为一个环状的矩形、椭圆形或者圆形或者其他封闭式图形等,其端板120具体可以为圆形、椭圆、矩形等,其也可以是全封闭式,也可以是半封闭式的,如端板120的中心位置是可以中空的等。其外套管110 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15,该第二限位孔115具体可以是设置在外套管 110靠近端板120的位置。
如图6所示,连接件300上设置有限位柱310,其与连接件300为组合结构件。该限位柱310具体可以是螺钉311与螺帽312配合形成,也可以是其他的限位结构,例如卡扣等,该限位柱310同时依次穿透筒体100的第二限位孔115与伸缩杆200上的第一限位孔220以将伸缩杆 200嵌套固定在筒体100内,具体是将伸缩杆200的最外节固定在筒体 10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柱310与连接件300还可以为一体成型件。
如图8所示,筒体100还包括一个通槽130用于设置连接件300,该通槽130的主体部分贯穿端板120,且沿着端板面向外套管110进行延伸至外套管110上,以使得该通槽130同时跨越于外套管110于端板 120以及其连接处上,从而形成一个“L”型通槽,包括垂直于端板面与平行于端板面的两段。
如图7所示,连接件300还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承载部320与嵌套部330,当连接件300固定设置在通槽130中时,其承载部320设置在通槽130在筒体100内部的槽段中,即垂直于端板面的一段槽段中,嵌套部330设置在通槽130在端板上进行延伸的槽段中,即平行于端板面的一段槽段中,如图3,且嵌套部330的外表面与外套管110以及端板 120的外表面形成平滑过渡连接面,从而组成整个筒体100的外观面。
如图7所示,承载部320包括了平行设置的第一承载弧面321以及第二承载弧面322,在垂直于两个承载弧面的方向上,其第一承载弧面 321要低于第二承载弧面322,其中第二承载弧面322上设置有定位孔 323以用于设置限位柱310,该定位孔323具体与限位柱310的结构相关,如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10可以为螺钉311配合螺帽312,则定位孔323为在第二承载弧面322且贯穿整个承载部320的贯穿孔结构。
如图6,承载部320还包括与第一承载弧面321以及第二承载弧面 322相对的底面,底面与承载部320侧面的连接处下沉以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或者第二承载弧面32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要大于第一承载弧面321,以使得第二承载弧面322凸出于第一承载弧面321形成第一台阶结构340。
如图6所示,承载部320底面在垂直方向上要高于嵌套部330的底面,因此也形成了第二台阶结构350。
如图8所示,通槽130垂直于端板面的一段槽体中的两侧对应台阶结构设置有凸状条,且在该段槽体与端板面的连接处位置向端板120中心延伸形成一个卡合结构。
当连接件300固定在通槽130中时,其第一台阶结构与凸状条紧密配合,第二台阶结构与卡合结构配合,以加强其固定性能。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筒体100、伸缩杆200以及连接件300固定时,即伸缩杆200嵌套固定在筒体100内时,其第二承载弧面322抵接于伸缩杆200最外节210的内表面,通过扩大承载面将伸缩杆200紧密的固定在筒体100内壁中。其第一承载弧面321则进一步抵接于伸缩杆200 中第二外节210的内表面。
在具体实施例中,其第二承载弧面322也可以是非弧面,具体依照伸缩杆200的截面而定,如果其截面为矩形面,则第二承载弧面322则为矩面等。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限位柱310与通槽130的活动方向是垂直的,因此进行相互的限位形成卡合,不会出现左右或上下或旋转的活动,从而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且在进行装配时,其连接件300不需要通过内置装配,直接可以通过从筒体100的外表面进行插入,从而完成装配过程,简化了装配工艺,且本连接件300的外表面与筒体100外表面平滑连接,从而保证了其外观的美观。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通槽130还可以只设置在端板120上,贯穿端板120,连接件300进行对应设置,其可以通过卡扣、超声波、螺钉等方式直接与端板120固定,并通过限位柱310与第一限位孔220的配合将伸缩杆200进行连接,从而将伸缩杆200直接固定在筒体100内,其优选的,连接件300上也可以同样设置有承载弧面用于抵接伸缩杆200 的内壁。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通槽130还可以只设置在外套管110上,其具体可以只贯穿外套管110的一面,也可以是贯穿外套管110上的多面,其可以通过卡扣、超声波、螺钉等方式直接与外套管110固定,并通过限位柱310与第一限位孔220的配合将伸缩杆200进行连接,从而将伸缩杆200直接固定在筒体100内,其优选的,连接件300上也可以同样设置有承载弧面用于抵接伸缩杆200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拍杆装置,该自拍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自拍杆手持组件10及与手持组件10铰接连接的夹持组件。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拍杆手持组件10,该自拍杆手持组件10包括筒体100,其中,筒体100还包括主筒体400、按键500以及按键固定件600,其中按键固定件600可以与主筒体400相互嵌套。
如图10所示,主筒体40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装配槽410,具体是主筒体400上的外套管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装配槽410,如图11所示,按键固定件600的一端也设置有第二开口装配槽610,如图12,当按键固定件600嵌套插置于所述主筒体400的一端时,第一开口装配槽 410与第二开口装配槽610对接形成按键装配槽700以用于卡夹装配按键500。
其中,该自拍杆手持组件10还可以包括伸缩杆200以及连接件300,其中伸缩杆200通过连接件300固定嵌套在筒体100的内部,
如图10所示,主筒体400上具体是外套管110包括了第一主台阶筒111与一体式嵌套在第一主台阶筒111内的第二主台阶筒112,其中,第二主台阶筒112垂直于主筒体400截面上的长度要小于第一主台阶筒 111的长度,即第二主台阶筒112要短于第一主台阶筒111,以使得第二主台阶筒112至少有个端面设置在第一主台阶筒111内,如端面114设置在第一主台阶筒111内,因此在主筒体400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内卡台 420。
如图13,其中第一开口装配槽410贯穿了第一主台阶筒111但是没有贯穿第二主台阶筒112,因此形成第二主台阶筒112作为承载板411,在第一开口装配槽410的开口处,其槽壁向两侧延伸从而形成贯穿了第一主台阶筒111的第一缺口槽430,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开口装配槽 410的槽口面与第二主台阶筒112的端面114齐平,因此第一缺口槽430 贯穿了整个外套管110,且使得第一缺口槽430的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装配槽410。
在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缺口槽430的开口处,槽壁可以进一步向两侧进行延伸形成第二开口槽440,从而使得第一开口装配槽410的槽口与第一缺口槽430的槽底共面,第一缺口槽430的槽口与第二缺口槽 440的槽底共面。
如图11和14所示,按键固定件600包括了主体部620与凸出于主体部620表面的凸出部630,其中凸出部63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装配槽 610,其开口方向与按键固定件600的嵌套方向一致,该主体部620在第二开口装配槽610开口方向上设置有抵接槽621,主体部620还进一步设置于所述抵接槽621槽底面平齐的环状外卡台622。
如图12所示,当主筒体400与按键固定件600相互嵌套固定时,其按键固定件600的凸出部630嵌套在第一缺口槽430中,并使得凸出部630中的第二开口装配槽610与主体部620上的第一开口装配槽410 进行对接,从而形成按键装配槽700。且凸出部630的外表面与主筒体 400的外表面形成连接过渡光滑面。按键固定件600的主体部620嵌套在主筒体400的内部,即主筒体400围合形成的腔体内,其抵接槽621 的槽底面抵接于内卡台420的台阶面,且外卡台622与内卡台420相互配合进行抵接,以防止按键固定件600滑动,优选的,其主筒体400的端面623与按键固定件600的端面113齐平,即第一主台阶筒111的端面623与主体部620远离凸出部630一侧的端面113齐平,以保证外观与齐整性。
优选的,主筒体400设置内置卡扣孔,即其内壁设置有卡扣口,主体部620配合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配合所述卡扣孔以将按键固定件600 与主筒体400配合嵌套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筒体400上设置卡扣,主体部620配合设置有卡扣孔从而完成卡扣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的结构,比如螺钉、胶粘或者超声波等方式进行相互的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按键固定件600的形状类似于筒体,嵌套固定在主筒体400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固定件600也可以类似于主筒体400,直接进行对接性的固定,即按键固定件600的外表面直接成为筒体的外表面。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筒体400上的一端设置有开口装配槽,而按键固定件600上的一端设置有抵接段,该抵接段具有抵接面与开口装配槽的槽口抵接,以使得开口装配槽形成封闭式的按键装配槽用于卡夹装配按键500。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筒体400上的一端设置有抵接段,而按键固定件600上的一端设置有开口装配槽,使得主筒体400上的抵接面抵接于按键固定件600上的开口装配槽的槽面,以使得开口装配槽形成封闭式的按键装配槽用于卡夹装配按键500。
如图15所示,按键装配槽700包括连接的第一槽段710与第二槽段720,其中第一槽段710的宽度小于第二槽段720,以使得按键装配槽700至少一侧形成“L”型。
如图16所示,按键500包括了电路板510,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按钮部520以及从按钮部520向外侧突出的延伸部530。
如图17所示,按键500装配在按键装配槽700中时,其中电路板 510设置在第二槽段720中,按钮部520在自然状态下设置在第一槽段 710中,其自然状态是指未进行触按的正常状态下,由于按键装配槽700 在主筒体400的一侧上是有承载板的,其可以用于承载于电路板510,并可以通过接线或者接口的方式与电路板510进行电性连接。延伸部530 也设置在第二槽段720中,但其在自然状态下是抵接于第二槽段720与承载板相对的槽面上,即抵接于第一槽段710与第二槽段720的连接面上,由于“L”型按键装配槽700与按键500的配合设置,不需要通过其他的粘结方式,其按键500可以良好的固定在按键装配槽700,不会弹出。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主筒体400与按键固定件600的配合形成按键装配槽700用于装配按键500,相比直接在筒体100上进行挖槽装配按键500而言,其组装工艺更为的简单,且结构简易有效,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拍杆装置,该自拍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自拍杆手持组件10及与手持组件10铰接连接的夹持组件。
第三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8-图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拍杆装置1,该自拍杆装置1包括自拍杆手持组件10、铰接组件20以及夹持组件30,手持组件10通过铰接组件20与夹持组件30铰接连接。
如图19-23所示,手持组件10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40以用于容纳铰接组件20,其中,所述容置槽140具有相对平行的左侧面与右侧面,铰接组件20具有与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所在平面所匹配的限位面,当铰接组件20容纳于容置槽140时,即以铰接组件20的左边为例,其铰接组件20的左边的限位面至少部分是与容置槽140的左侧面所在的平面是平行的,从而使得所述容置槽140与铰接组件20进行围绕手持组件10的轴线的旋转的限位与垂直于限位面方向上的限位。即不能围绕着手持组件10的轴线进行旋转,也不能进行左右方向上的移位,从而保证了其稳固性。
其中,铰接组件20与伸缩杆200的最内节固定,且通过伸缩杆200 进行伸缩以使得铰接组件20容纳于容置槽140伸出于容置槽140。
具体的,如图21-23所示,朝向容置槽140所在的端的端面来看的三种截面可能性的示意图,其容置槽140的左右两个侧面为相对平行的侧面,其上下两个侧面也可以为相对平行的侧面,所知道的是,这里平行的侧面不是指整个容置槽140的侧面,而是在容置槽140侧面上,只要至少有一段是为相对平行的侧面,其另一段可以为弧面,相对该平行侧面的折面等等,则其左右侧面的所在的平面为平行的平面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上下两个侧面也可以为非平行的侧面。
该自拍杆手持组件10还可以包括筒体100与伸缩杆200,其中伸缩杆200固定嵌套在筒体100的内部。
如图18,在收存状态下,铰接组件20同时极限容纳于容置槽140 中,其与容置槽140相同截面方向上的最大的截面与其容置槽140的截面是匹配的,因此容置槽140截面围合形成的闭环图形与铰接组件20 截面围合形成闭环图形的左右侧边中的每个侧边均至少有一部分延伸为成为互相平行的直线,且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保持一定,不会出现过小影响其铰接旋转,或者过大影响到限位功能,因此不容易发生径向的移位,如不会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左右的晃动,也不会发生旋转移位。
如图19和20所示,容置槽14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槽口141与第二槽口142,其中第二槽口14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手持组件10的端面。
如图24和图25所示,铰接组件20包括设置在手持组件10上的第一扭转件810,具体是与手持组件10中的伸缩杆200的最内节进行固定,与设置在夹持组件30上的旋转底座820,其中第一扭转件810与旋转底座820活动旋转设置。通过第一扭转件810与旋转底座820的旋转配合,使得旋转底座820在第一槽口141与第二槽口142之间进行旋转移动,即带动与旋转底座820固定的夹持组件30与手持组件10进行相对的旋转,当旋转底座820置于第一槽口141极限处时,则整个自拍杆装置1 为收存状态,当置于第二槽口142极限处时,则为自拍杆装置1完全打开状态,如果置于第一槽口141到第二槽口142时,则为非完全打开状态。
如图25所示,旋转底座820包括底座821以及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二扭转件822,具体可以为两个,第二扭转件822设置有第一贯穿孔 (图未示),第一扭转件810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所对应的第二贯穿孔 (图未示)。
如图27所示,第一扭转件810卡合在两个第二扭转件822之间,并通过贯穿柱(图未示)穿透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从而使得第一扭转件810活动固定在两个第二扭转件822之间,并可以以贯穿柱为轴心柱进行旋转。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扭转件822与第一扭转件810之间设置有保护垫(图未示),其具体可以为硅胶垫,以减少第二扭转件822与第一扭转件810进行旋转时候的磨损,增强卡合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旋转底座820与手持组件10固定,第一扭转件810与夹持组件30固定。
如图25所示,容置槽140在靠近第一槽口141的位置上设置有上限位段143,具体的,其可以是设置在于第二槽口142相对的槽底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以是设置在容置槽140的左右侧面上,优选的,其至少部分下表面所在平面垂直于左右侧面所在的平面,或者整体呈现一个倒“V”型面,铰接组件20对应上限位段设有第一抵接面830,其第一抵接面830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扭转件810或者旋转底座820上,也可以进一步在铰接组件20上设置有凸起段,其凸起段的上表面为第一抵接面830。
优选的,容置槽140在上限位段143远离所述第一槽口141的方向上设置有下限位面144,即下限位面144设置在上限位段143与和第一槽口141相对的槽底面之间的位置,或者是直接设置在槽底面上,或者直接是槽底面,其具体也可以是凸起度或者延伸段,优选的,其至少部分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左右侧面所在的平面。其下限位面144也可以是正“V”型面,上限位段143与下限位面144间隔设置,即下限位面144没有设置在上限位段143上,铰接组件20对应下限位面144设有第二抵接面840,同样的,第二抵接面840与第一抵接面830相似。
当铰接组件20容纳于容置槽140时,本实施例中的容纳是指当伸缩杆200进行缩进时,导致铰接组件20的至少部分嵌入到其容置槽140 中的情况下,当缩进到一定的情况下,此时第一抵接面830抵接于上限位段143的下表面,第二抵接面840抵接于下限位面144,从而使得铰接组件20的上下均夹和在容置槽140中,以使得容置槽140与铰接组件20进行上下方向限位。
如图26所示,第二扭转件822与第一扭转件810均为圆柱,从而可以进行更好的旋转,即其截面均为圆,且第二扭转件822与第一扭转件810的截面圆为同心圆,其各自的贯穿孔也以其圆心为中心。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扭转件822的截面半径可以略小于或等于第一扭转件810的截面半径。
如图27所示,当自拍杆装置1处于收存状态时,手持组件10的端面以及夹持组件30的端面是齐平的。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铰接组件20处于极限容纳时,即伸缩杆200 已经无法进行缩进以带动铰接组件20进行缩进时,其铰接组件20的端面与手持组件10的端面也是齐平的,其保证其美观度。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手持组件10中容置槽140的左右侧面设置为平行相对的平面,通过将铰接组件20的左右侧面也对应设置,从而配合使得其不会出现旋转位移与左右位移,进一步通过设置限位段等使得其铰接组件20与容置槽140不会出现上下位移,从而加强了整个自拍杆装置1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持组件中容置槽的左右侧面设置为平行相对的平面,通过将铰接组件设置与其相匹配的限位面,从而配合使得其不会出现旋转位移与左右位移,且进一步通过设置限位段等使得其铰接组件与容置槽不会出现上下位移,保证了其铰接组件在容置腔中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拍杆装置包括手持组件、铰接组件以及夹持组件;
所述手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以用于容纳所述铰接组件,所述手持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进行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容置槽具有相对平行的左侧面与右侧面,所述铰接组件具有与所述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所在平面所匹配的限位面,以使得当所述铰接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容置槽与所述铰接组件进行围绕所述手持组件的轴线的旋转限位与垂直于所述限位面方向上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平行于所述手持组件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在靠近所述第一槽口的位置设置有上限位段,所述铰接组件对应所述上限位段设有第一抵接面,所述容置槽在所述上限位段远离所述第一槽口的方向上设置有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段与所述下限位面间隔设置,所述铰接组件对应所述下限位面设有第二抵接面,当所述铰接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于所述上限位段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于所述下限位面,以使得所述容置槽与所述铰接组件进行上下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组件包括筒体与嵌套在所述筒体中的伸缩杆,所述铰接组件与所述伸缩杆的最内节固定,且通过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以使得所述铰接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或者伸出于所述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持组件上的第一扭转件与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的旋转底座,所述第一扭转件与所述旋转底座活动旋转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持组件上的旋转底座与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的第一扭转件,所述第一扭转件与所述旋转底座活动旋转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通过与所述第一扭转件旋转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之间旋转移动,以使得所述手持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可进行相对旋转,并使得所述自拍杆装置为收存状态或打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二扭转件,所述第二扭转件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扭转件设置有第二贯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还进一步包括贯穿柱穿透所述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以将所述第一扭转件活动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扭转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转件与所述第一扭转件之间设置有保护垫。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转件与所述第一扭转件的截面为同心圆。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铰接组件极限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铰接组件的端面与所述容置槽的端面齐平。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拍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拍杆装置为收存状态时,所述手持组件的端面与所述夹持组件的端面齐平。
CN201821520314.4U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自拍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46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0314.4U CN209146694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自拍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0314.4U CN209146694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自拍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6694U true CN209146694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6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031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46694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自拍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6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3819B (en) Dual-axis hinge
EP1427172A3 (en) Fold-type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hinge
KR100563724B1 (ko) 2축 회전힌지모듈을 구비한 폴더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CN209146694U (zh) 一种自拍杆装置
CN209130475U (zh) 一种自拍杆装置及其手持组件
CN209030261U (zh) 一种自拍杆装置及其手持组件
CN211176244U (zh) 手持云台
CN110513389B (zh)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
WO2007001104A1 (en) Hinge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8472175B2 (en)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vel function
WO2023284322A1 (zh) 一种可分拆的折叠式桌板
CN214504053U (zh)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0025057U (zh) 一种座钟机芯固定架
KR20060095310A (ko) 반자동 스윙모듈 및 이 스윙모듈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CN209489686U (zh) 一种可变形的茶几
CN208202926U (zh) 具有门挡功能的铰链器
CN218848555U (zh) 一种投影仪
CN212565200U (zh) 可调整角度的相框式支架
CN207864942U (zh) 一种广角随动摄影装置
CN217057230U (zh) 一种可折叠桌面台灯
CN219827454U (zh) 双轴滑轨枢纽器
CN219268876U (zh) 智能家居设备
CN220988395U (zh) 一种折叠叉勺
CN209265888U (zh) 外壳和柔性显示装置
CN219237689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置物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