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6534U -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6534U
CN209146534U CN201821935825.2U CN201821935825U CN209146534U CN 209146534 U CN209146534 U CN 209146534U CN 201821935825 U CN201821935825 U CN 201821935825U CN 209146534 U CN209146534 U CN 209146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part
main body
internal
helical bellows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58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chang Li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chang Li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chang Li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chang Li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358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6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6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6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包括由挤出主体螺旋盘绕形成的管体,所述挤出主体包括中心层以及包覆于所述中心层内、外表面的表层,其中所述中心层为PP材质,所述表层为HDPE材质;该挤出主体两侧成形有对称的加强部,同时在两侧加强部下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桥,所述加强部呈中空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波纹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背景技术
螺旋波纹管是目前市政工程中较常用的管材,一般用作排水管和排污管,与传统的混凝土管道和金属管道相比具有低成本抗腐蚀等优点。现有的螺旋波纹管通常采用单组份的形式,即螺旋波纹管仅由一种组份的材料加工而成,其中最常用的是PP或者PE,PE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内腐蚀性然而其成本相对于PP更高,若整段螺旋波纹管采用PE材料作为单组分的螺旋波纹管,其造价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耐用的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包括由挤出主体螺旋盘绕形成的管体,所述挤出主体包括中心层以及包覆于所述中心层内、外表面的表层,其中所述中心层为PP材质,所述表层为HDPE材质;该挤出主体两侧成形有对称的加强部,同时在两侧加强部下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桥,所述加强部呈中空结构。
进一步,两侧所述加强部的相对面呈对称的弧形结构,两侧加强部的背向面呈直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连接桥设置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成形有与连接桥延伸方向相垂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挤出主体的内侧面覆盖有HDPE材质的覆膜,所述覆膜体螺旋盘绕形成所述管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其加强部呈中空结构,可降低管体重量以及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中空的加强部具有一定的环柔度,以便于基础主体作螺旋盘绕并使邻层基础主体的加强部之间紧密粘合。挤出主体采用PP材质的中心层以及HDPE材质的表层,HDPE材质的表层能提高管体的耐热性和耐寒性与耐腐蚀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挤出主体的横截面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挤出主体以及覆膜的横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挤出主体的横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挤出主体的分解图。
其中,1-挤出主体,1a-表层,1b-中心层,11-加强部,12-连接桥,121-中空腔,122-加强筋,2-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包括由挤出主体1螺旋盘绕形成的管体。
在本实施例中,挤出主体1两侧成形有对称的加强部11,同时在两侧加强部11下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桥12,所述加强部11呈中空结构。具体地,两侧所述加强部11的相对面呈对称的弧形结构,两侧加强部11的背向面呈直面结构,同时连接桥12设置有中空腔121,所述中空腔121内成形有与连接桥12延伸方向相垂的加强筋122。挤出主体1进行螺旋盘绕时,邻层之间的加强部11相互贴合,由于两侧加强部11的背向面呈直面结构可便于邻层之间的加强部11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11之间采用热熔胶粘合,并且热熔胶采用熔融的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加强部11以及连接桥12呈中空结构,可降低管体重量以及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中空的加强部11以及连接桥12具有一定的环柔度,以便于基础主体作螺旋盘绕并使邻层基础主体的加强部11之间紧密粘合,其原因在于挤出主体1在进行螺旋盘绕时需要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挤出主体1环柔度过小会导致其难以扭曲或在扭曲后产生较大应力导致加强部11之间粘合不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出主体1包括中心层1b以及包覆于所述中心层1b内、外表面的表层1a(加强部11的中空腔121以及中空腔121的内壁均被所述表层1a包覆),其中所述中心层1b为PP材质,所述表层1a为HDPE材质。挤出主体1采用PP材质的中心层1b以及HDPE材质的表层1a,HDPE材质的表层1a能提高管体的耐热性和耐寒性与耐腐蚀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
实施例二
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包括由挤出主体1以及覆盖挤出主体1内侧面的HDPE材质的覆膜2共同螺旋盘绕形成的管体,其中覆膜2在螺旋盘绕后构成管体的内壁。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由覆膜2螺旋盘绕构成的管体内壁可进一步强化管体的结构稳定性,尤其是HDPE材质具有耐热性和耐寒性与耐腐蚀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可进一步提高管体的性能。虽然实施例一种的管体内壁为挤出主体1表层1a构成,并且其材质同样为HDPE,然而本实施例中的覆膜2可构成厚度相对更厚的HDPE材质的管体内壁,同时在生产时覆膜2以及挤出主体1无需一体挤出,可降低工艺难度。
实施例三
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空腔121可与挤出主体1分体挤出后再进行熔接,具体地,中空腔121的截面呈矩形结构并且其中部成形有加强筋122,挤出主体1中的连接桥12仅保留连接两侧加强部11的片板结构,同时在两侧加强部11之间留有凹槽。熔接时接桥中空腔121嵌入所述凹槽内并进行熔接。通过上述方式可降低工艺难度。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挤出主体(1)螺旋盘绕形成的管体,所述挤出主体(1)包括中心层(1b)以及包覆于所述中心层(1b)内、外表面的表层(1a),其中所述中心层(1b)为PP材质,所述表层(1a)为HDPE材质;该挤出主体(1)两侧成形有对称的加强部(11),同时在两侧加强部(11)下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桥(12),所述加强部(11)呈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加强部(11)的相对面呈对称的弧形结构,两侧加强部(11)的背向面呈直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12)设置有中空腔(121),所述中空腔(121)内成形有与连接桥(12)延伸方向相垂的加强筋(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主体(1)的内侧面覆盖有HDPE材质的覆膜(2),所述覆膜(2)体螺旋盘绕形成所述管体的内壁。
CN201821935825.2U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Active CN209146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5825.2U CN20914653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5825.2U CN20914653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6534U true CN209146534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8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5825.2U Active CN20914653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6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4730U (zh)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管的连接接头
CN205956579U (zh) 内肋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带材
CN209146534U (zh)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CN205534671U (zh) 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
CN203223656U (zh) 钢塑复合缠绕结构壁管
CN109296842A (zh) 一种内肋增强双组份螺旋波纹管
CN211203257U (zh) 一种连续玻纤增强复合管的热熔对接包缠结构
CN206093244U (zh) 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
CN208281652U (zh) 一种竹缠绕变径管
CN204403612U (zh) 防腐式波纹缠绕管
CN207268335U (zh) Hdpe增强双壁波纹管
CN212203426U (zh) 一种钢带增强型中空缠绕结构壁的管材
CN104482321A (zh) 一种新型钛合金复合管
CN211599789U (zh) 一种hdpe中空螺旋缠绕管
CN214789507U (zh) 一种法兰衬塑管材
CN208605750U (zh) 一种变径管
CN211901892U (zh) 一种小流阻钢塑缠绕管
CN209977468U (zh) 新型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
CN208281654U (zh) 一种喇叭口竹缠绕变径管
CN203309383U (zh) 加强型克拉管
CN206988594U (zh) 一种保温耐热型pp‑r管
CN108638271B (zh) 一种竹缠绕变径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的变径管
CN206093248U (zh) 内肋增强螺旋波纹管
CN214744083U (zh) 一种衬塑管复合管材结构
CN111022794A (zh) 一种适用于竹复合管的束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