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5162U -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5162U
CN209145162U CN201821919454.9U CN201821919454U CN209145162U CN 209145162 U CN209145162 U CN 209145162U CN 201821919454 U CN201821919454 U CN 201821919454U CN 209145162 U CN209145162 U CN 209145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el
shear wall
butting section
protective layer
contro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94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军
杨泓斌
黄万禧
任张晨
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194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5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5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5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用于使模板与基架保持距离,基架包括连接筋。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包括用于与连接筋连接的主筋和连接于主筋并沿主筋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支撑件。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的每个支撑件包括基部和抵靠部,抵靠部连接于基部。基部设有用于供连接筋卡入的卡槽,抵靠部位于卡槽的槽口处,抵靠部用于供模板抵靠。当连接筋卡入卡槽内时,抵靠部与连接筋存在距离。使用时,主筋与基架的连接筋连接,且主筋卡于支撑件的卡槽内,控制构件将被固定在基架的连接筋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提高了剪力墙保护层的控制效果,提高了剪力墙浇筑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背景技术
剪力墙在浇筑成型后,需要使剪力墙表面与内部基架相距一定距离,剪力墙表面与内部基架之间的部分即为剪力墙保护层,即剪力墙保护层需要满足一定厚度。在浇筑前会在基架上设置控制构件,以保证模板与基架之间相距一定距离,以满足剪力墙保护层厚度要求。
现有的控制构件为卡于基架上的圆形卡扣件,安装后容易发生摆动,牢固性差,无法保证剪力墙保护层的厚度,进而影响剪力墙浇筑质量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以改善施工过程中无法保证剪力墙保护层的厚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剪力墙成型骨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用于使模板与基架保持距离,所述基架包括连接筋,包括用于与所述连接筋连接的主筋和连接于所述主筋并沿所述主筋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的每个支撑件包括基部和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连接于所述基部;所述基部设有用于供所述连接筋卡入的卡槽,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卡槽的槽口处,所述抵靠部用于供所述模板抵靠;当所述连接筋卡入所述卡槽内并与主筋连接时,所述抵靠部与所述连接筋存在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筋与基架的连接筋连接,且主筋卡于支撑件的卡槽内后,整个控制构件将被固定在基架的连接筋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提高了剪力墙保护层的控制效果,提高了剪力墙浇筑质量。主筋与连接筋可通过多种方式连接,比如主筋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筋连接固定,或主筋通过捆绑的方式与连接筋连接固定。主筋在与连接筋进行连接时,由于基架的连接筋卡于支撑件的卡槽内,可起到很好的定位效果,便于逐渐与连接筋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为U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部为U形,有效简化了基部的结构,便于成型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抵靠部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抵靠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抵靠部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分别连接于基部的两端,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均可供模板抵靠,模板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抵靠后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当然,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与模板抵靠后都将受到压力,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分别设于抵靠部的两端可保证整个支撑件受力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共线;
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二抵靠部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两侧并背向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共线,模板与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抵靠后,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分别位于基部的两侧,且两者背向延伸,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不会对连接筋卡入卡槽的过程中造成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筋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圆弧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连接筋的直径相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部中的第二连接部用于与连接筋接触,第二连接部为圆弧形,第二连接部的内径与连接筋的直径相匹配,在保证连接筋能够卡入基部的卡槽内的同时,保证了基部与连接筋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构件连接于连接筋上后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为圆弧形;
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三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三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凸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向远离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凸出,第三连接部向远离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凸出,使得连接筋能够很容易的卡入基部的卡槽内;而第一连接部向靠近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凸出,第三连接部向靠近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凸出,使得卡槽的槽口较宽,卡槽的中间位置宽度较窄,连接筋卡入卡槽内后,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对连接筋具有限位作用,便于立筋与连接筋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和所述抵靠部均位于基面内,所述主筋垂直于所述基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部和抵靠部所在的基面与主筋垂直,立筋与连接筋连接后,且模板抵靠于抵靠部上后,模板对抵靠部施加的外力在主筋的延伸方向上不会有分力,保证支撑件不易被压弯。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力墙成型骨架,包括基架和多个上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所述基架包括多个连接筋,所述多个连接筋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筋连接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设于基架上后,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可对模板起到支撑作用,以有效控制剪力墙保护层的厚度,保证剪力墙浇筑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架为网状结构,所述多个连接筋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筋和多个第二连接筋,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筋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筋交叉布置;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筋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筋和/或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筋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筋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上述结构的剪力墙成型骨架,可实现模板的快速铺设,可用于成型板状剪力墙,保证板状剪力墙浇筑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架为柱状结构,所述多个连接筋包括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的四个连接筋,所述四个连接筋分别为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第三连接筋和第四连接筋;
所述第一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三连接筋和所述第四连接筋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一平面内;
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二平面内;
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三平面内;
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四平面内;
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平面相互垂直。
上述结构的剪力墙成型骨架,可实现模板的快速铺设,可用于成型柱状剪力墙,保证柱状剪力墙浇筑质量,同时,采用较少的控制构件就能对四周的四个模板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包括主筋和间隔布置于主筋上的至少两个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基部和抵靠部,基部上设有卡槽。使用时,主筋与基架的连接筋连接,且主筋卡于支撑件的卡槽内,整个控制构件将被固定在基架的连接筋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提高了剪力墙保护层的控制效果,提高了剪力墙浇筑质量,同时,这种结构的控制构件不易被损坏。此外,主筋在与连接筋进行连接时,由于基架的连接筋卡于支撑件的卡槽内,可起到很好的定位效果,便于逐渐与连接筋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力墙成型骨架,包括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可实现模板的快速布置,保证剪力墙保护层的控制效果及剪力墙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剪力墙成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剪力墙成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主筋;20-支撑件;21-基部;2111-卡槽;212-第一连接端;213-第二连接端;214-第一连接部;215-第二连接部;216-第三连接部;22-抵靠部;221-第一抵靠部;222-第二抵靠部;200-剪力墙成型骨架;210-基架;211-连接筋;212-第一连接筋;213-第二连接筋;214-第三连接筋;215-第四连接筋;216-横筋;300-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用于使模板300与基架保持距离,基架210包括连接筋211。如图1所示,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包括用于与连接筋211连接的主筋10和连接于主筋10并沿主筋10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支撑件20。如图2所示,至少两个支撑件20的每个支撑件20包括基部21和抵靠部22,抵靠部22连接于基部21,基部21设有用于供连接筋211卡入的卡槽2111,抵靠部22位于卡槽2111的槽口处,抵靠部22用于供模板300抵靠,当连接筋211卡入卡槽2111内并与主筋10连接时,抵靠部22与连接筋211存在距离,使得模板300与抵靠部22抵靠后,模板300与基架210相距一定距离,从而保证剪力墙保护层的厚度。
应当理解的,控制构件中的支撑件20可以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其他个数。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主筋10为长条杆状,其材质为钢材。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主筋10也可是其他结构,只要主筋10能够与基架210的连接筋211连接即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基部21为U形,基部21的内轮廓限定槽口。这种结构有效简化了基部21的结构,便于成型制造。在实际制造,基部21可由杆件或板件弯折而成。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基部2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基部21上设有供连接筋211卡入的卡槽2111即可,比如基部21为板状结构,在板状结构上加工形成卡槽2111。
基部21的材料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基部21为金属材质,为降低成本,并同时保证基部21的牢固性,优选钢材。
主筋10与连接筋211连接后,主筋1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筋211的延伸方向一致。主筋10与连接筋21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比如,主筋10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筋211连接固定,或主筋10通过绑绳与连接筋211连接固定,即通过绑绳将主筋10与连接筋211捆绑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基部21具有两端,分别第一连接端212和第二连接端213,第一连接端212与第二连接端213之间的位置即为卡槽2111槽口所在的位置;抵靠部22包括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第一抵靠部221连接于第一连接端212,第二抵靠部222连接于第二连接端213。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均可供模板300抵靠,模板300与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抵靠后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当然,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与模板300抵靠后都将受到压力,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分别设于抵靠部22的两端可保证整个支撑件20受力均匀。
当然,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20中的抵靠部22也可为其他结构,比如,抵靠部22为上述的第一抵靠部221,即支撑件20由基部21和第一抵靠部221构成。
本实施例中,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与基部21的材质相同,第一支撑件20为一体式结构,支撑件20可通过一根钢材弯折而成,从而形成基部21、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在其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20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可分别对基部21、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进行单独制造,最后再将三者连接在一起,比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三者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第一抵靠部221与第二抵靠部222共线,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分别位于基部21的两侧并背向延伸,即第一抵靠部221向远离基部21的第二连接端213的方向延伸,第二抵靠部222向远离基部21的第一连接端212的方向延伸。
第一抵靠部221与第二抵靠部222共线设置,模板300与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抵靠后,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分别位于基部21的两侧,且两者背向延伸,保证基部21的卡槽2111的槽口的畅通性,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不会对连接筋211卡入卡槽2111的过程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抵靠部221和第二抵靠部222也可向相向的方向延伸,即第一抵靠部221向靠近基部21的第二连接端213的方向延伸,第二抵靠部222向靠近第一抵靠部221的方向延伸;也可以是第一抵靠部221向靠近基部21的第二连接端213的方向延伸,第二抵靠部222向远离第一连接端212的方向延伸;也可是第一抵靠部221向远离基部21的第二连接端213的方向延伸,第二抵靠部222向靠近基部21的第一连接端212的方向延伸。上述三种情况下,基部21的槽口都将缩小,可在基架210的连接筋211的直径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本实施例中,基部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4、第二连接部215和第三连接部216,第一连接部214与第三连接部216相对设置,第一抵靠部221与第一连接部214连接,第二抵靠部222与第三连接部216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215用于与连接筋211接触,第二连接部215为圆弧形,第二连接部215的内径与连接筋211的直径相匹配。
基部21中的第二连接部215用于与连接筋211接触,第二连接部215为圆弧形,第二连接部215的内径与连接筋211的直径相匹配,在保证连接筋211能够卡入基部21的卡槽2111内的同时,保证了基部21与连接筋211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构件连接于连接筋211上后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均为圆弧形,第一连接部214向远离第三连接部216的方向凸出,第三连接部216向远离第一连接部214的方向凸出,这种结构使得连接筋211能够很容易的卡入基部21的卡槽2111内。
可以理解的,如图4所示,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均为圆弧形,第一连接部214向靠近第三连接部216的方向凸出,第三连接部216向靠近第一连接部214的方向凸出,这种结构使得卡槽2111的槽口较宽,卡槽2111的中间位置宽度较窄。连接筋211在卡入卡槽2111的过程中,连接筋211到达卡槽2111较窄的位置时,连接紧挤压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三连接部216,使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三连接部216张开,连接筋211最终将卡入卡槽2111内并与第二连接部215的内壁接触,此时,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三连接部216可对连接筋211起到限位作用,便于立筋与连接筋211连接,也就是说,控制构件在与连接筋211连接时,先将连接筋211卡入支撑件20的卡槽2111内进行定位,然后在将立筋与连接筋211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基部21和抵靠部22均位于基面内,主筋10垂直于基面,即支撑件20所在的平面与主筋10垂直。立筋与连接筋211连接后,且模板300抵靠于抵靠部22上后,模板300对抵靠部22施加的外力在主筋10的延伸方向上不会有分力,保证支撑件20不易被压弯。当然,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20所在的平面与主筋10所呈夹角也可为锐角。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20与主筋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两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捆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比如支撑件20与主筋10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支撑件20与主筋10连接后具有足够的牢固性,支撑件20与主筋1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当然,主筋10可以连接在支撑件20的基部21的多个位置,只要保证连接筋211卡入基部21的卡槽2111内并与主筋10连接在一起后,抵触部与连接筋211存在距离即可。本实施例中,主筋10连接于基部21的外侧,并且基部21的第一连接部214和第三连接部216对称分布在主筋10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使用时,如图5所示,主筋10与基架210的连接筋211连接,且主筋10卡于支撑件20的卡槽2111内,模板300将抵靠在支撑件20的支撑部上,整个控制构件将被固定在基架210的连接筋211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提高了剪力墙保护层的控制效果,提高了剪力墙浇筑质量,同时,这种结构的控制构件不易被损坏。此外,主筋10在与连接筋211进行连接时,由于基架210的连接筋211卡于支撑件20的卡槽2111内,可起到很好的定位效果,便于逐渐与连接筋211进行连接。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力墙成型骨架200,包括基架210和多个上述实施例中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基架210包括多个连接筋211,多个连接筋211中至少一个连接筋211连接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
在整个剪力墙成型骨架200中,由于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为多个,即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的总数不少于两个,当所有连接筋211中只有一个连接筋211设置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时,则所有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都设置在该连接筋211上,则该连接筋211上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的个数大于等于两个;当所有连接筋211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筋211上设有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时,这些连接筋211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
本实施例中,基架210为网状结构,上述的所有连接筋211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筋212和多个第二连接筋213,所有第一连接筋212和所有第二连接筋213交叉布置构成网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筋212横向布置,第二连接筋213竖向布置,使得第一连接筋212和第二连接筋213相互垂直。
当然,剪力墙成型骨架200中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可以全部布置在第一连接筋212上,也可以全部布置在第二连接筋213上,也可以是一部分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布置在第一连接筋212上,其余部分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布置在第二连接筋213上。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模板300与所有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的抵触部抵触后,模板300与基架210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此时,便可进行浇筑成型。这种剪力墙成型骨架200可用于成型板状剪力墙,保证板状剪力墙浇筑质量。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力墙成型骨架200,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基架210为柱状结构,基架210包括四个连接筋211和连接于相邻的连接筋211的横筋216。其中,四个连接筋211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的四个连接筋211,四个连接筋211分别为第一连接筋212、第二连接筋213、第三连接筋214和第四连接筋215。第一连接筋212、第二连接筋213、第三连接筋214和第四连接筋215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连接于第一连接筋212上的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的抵靠部22位于第一平面内;连接于第二连接筋213上的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的抵靠部22位于第二平面内;连接于第三连接筋214上的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的抵靠部22位于第三平面内;连接于第四连接筋215上的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的抵靠部22位于第四平面内;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平面相互垂直。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四个模板300与位于四个平面内的抵触部抵触后,模板300与基架210相距一定距离,此时,便可进行浇筑成型。这种剪力墙成型骨架200可用于成型柱状剪力墙,保证柱状剪力墙浇筑质量,同时,采用较少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100就能对四周的四个模板300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用于使模板与基架保持距离,所述基架包括连接筋,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所述连接筋连接的主筋;以及
连接于所述主筋并沿所述主筋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的每个支撑件包括基部和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连接于所述基部;
其中,所述基部设有用于供所述连接筋卡入的卡槽,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卡槽的槽口处,所述抵靠部用于供所述模板抵靠;
当所述连接筋卡入所述卡槽内并与主筋连接时,所述抵靠部与所述连接筋存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抵靠部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抵靠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共线;
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二抵靠部分别位于所述基部的两侧并背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筋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圆弧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连接筋的直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为圆弧形;
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三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三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和所述抵靠部均位于基面内,所述主筋垂直于所述基面。
8.一种剪力墙成型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和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所述基架包括多个连接筋,所述多个连接筋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筋连接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剪力墙成型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为网状结构,所述多个连接筋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筋和多个第二连接筋,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筋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筋交叉布置;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筋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筋和/或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筋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筋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剪力墙成型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为柱状结构,所述多个连接筋包括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的四个连接筋,所述四个连接筋分别为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第三连接筋和第四连接筋;
所述第一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三连接筋和所述第四连接筋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
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一平面内;
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二平面内;
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三平面内;
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筋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的抵靠部位于第四平面内;
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中的每两个相邻的平面相互垂直。
CN201821919454.9U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Active CN209145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9454.9U CN209145162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9454.9U CN209145162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5162U true CN209145162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8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19454.9U Active CN209145162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5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9402A (zh)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145162U (zh) 一种剪力墙保护层控制构件和剪力墙成型骨架
KR20080036341A (ko) 거푸집용 인코너부재를 위한 연결시스템
US3958954A (en) Concrete weldment
CN110397275A (zh) 一种剪力墙加固件
CN108086671A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
CN208578325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柱模板
KR100794768B1 (ko) 트러스형 합성슬래브 데크 플레이트
CN208280454U (zh) 双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CN106049258B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梁桥的铰缝钢筋连接件结构及布置方法
CN207672432U (zh) 一种现浇梁圆弧倒角位置施工的钢模板
CN205742259U (zh) 一种长距离地下通道侧墙装配式模板
CN209509502U (zh) 一种建筑踏步板浇筑模板
CN209874258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埋型钢梁支座节点
CN202380642U (zh) 梯子筋
CN208473283U (zh) 一种拼接方便的建材生产用浇筑模板
CN202866274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的平柔两用组合钢模板
CN208266661U (zh) 斜拉桥宽幅梁格型主梁结构及其组合模板体系
CN208267235U (zh) 一种双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CN205775806U (zh) 一种铁路桥梁挡砟墙轻型钢模板
CN205369717U (zh) 改良的钢筋龙骨结构
CN201850700U (zh) 波纹腹板h形钢楼面次梁及配套托杆
CN207211741U (zh) 一种双柱梁小间隙模板加固装置
CN204456855U (zh) 一种拼接组合圆柱模板
CN213296786U (zh) 墙帽组件及剪力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9

Address after: 201-21, floor 2, East office, No.11, Junye East Road, Beijiao Industrial Park, Shunjia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oyu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East Office Building 201-11, No. 11 Junye East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8

Address after: 528000 East Office Building 201-11, No. 11 Junye East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1-21, 2nd floor, East office, No.11 Junye East Road, Beijiao Industrial Park, Shunjia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oyu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