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4807U - 一种追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追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4807U
CN209134807U CN201821774652.0U CN201821774652U CN209134807U CN 209134807 U CN209134807 U CN 209134807U CN 201821774652 U CN201821774652 U CN 201821774652U CN 209134807 U CN209134807 U CN 209134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dressing
discharge port
fixed
tension spring
brak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46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杰
翟风勇
董世峰
宋子峰
薛仁喜
陈晓雷
肖鹏
刘卫华
王诏睫
柳秀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IZHAO TOBACC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IZHAO TOBAC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IZHAO TOBAC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IZHAO TOBACC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46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4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4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48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追肥装置,包括药箱、软管、追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追肥机构包括输送管、第一控料机构和第二控料机构,所述第一控料机构固定在输送管上,所述刹车线的末端穿过套筒且伸入到套筒内,刹车线内的闸线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控料机构包括第二出料口和连杆,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固定板和第二拉簧,所述第二出料口的首端与第一出料口铰接连接,所述连杆分别与第二出料口和第二把手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固定板固定在输送管下端,所述第二拉簧分别与输送管和第二把手连接,刹车线的首端也固定在第二把手的末端。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简单,解决了刨坑不等深、施肥不等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追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施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现代化农业机械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对于小块土地及、温室大棚或者山坡地等土地类型,不适合农机生产,只能依靠传统的人工刨坑施肥方法进行施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这种施肥方式不能很好地撑握施肥深度和施肥量,会造成农作物生长不均匀,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
现有的不同结构的手持追肥工具,设计还不够合理,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或不够坚固耐用的缺点,而且没有解决如何实现刨坑等深、施肥等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追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简单,解决了刨坑不等深、施肥不等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追肥装置,包括药箱、软管、追肥机构和控制机构,在所述药箱内部底端开有进料孔,所述软管的一端与进料孔对应连接,另一端与追肥机构对应连接,所述追肥机构包括输送管、第一控料机构和第二控料机构,所述输送管的首端与软管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控料机构包括套筒、刹车线、挡板和第一拉簧,所述套筒下端固定在输送管上端靠近软管的位置处,且在套筒与输送管的连接处开有贯通槽,所述第一拉簧的下端固定在套筒下端的内壁上,所述挡板为T型,上端长度大于第一拉簧直径,下端套置在第一拉簧内,第一拉簧的上端与挡板上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侧壁上还开有通孔,所述刹车线的末端穿过通孔伸入到套筒内,且刹车线内的闸线与挡板固定连接,输送管末端倾斜切割,形成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控料机构包括第二出料口和连杆,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固定板和第二拉簧,所述第二出料口的首端与第一出料口铰接连接,所述连杆的末端与第二出料口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杆的首端与第二把手的末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固定板从右向左依次固定在输送管下端,且第一把手位于套筒左侧,所述第二把手与固定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与输送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把手的末端固定连接,刹车线的首端也固定在第二把手的末端,且靠近第二拉簧。
进一步地,所述药箱底部为倾斜面,所述进料孔开在倾斜面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挡板上端,所述刹车线末端穿过通孔后固定在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处,刹车线内的闸线垂直向下且与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该追肥装置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固定在输送管末端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该追肥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L型板,限位板的上端固定在输送管上,且限位板的上端位于第一出料口的中间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二控料机构与第一控料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化肥在输送管内均匀的输送、下料,避免了施肥不等量带来的作物生长不均的问题。
2.通过在输送管下端设置限位板,使该装置在使用时,第一出料口插入土地的深度相同,避免了刨坑不等深的问题,增加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简单,通过设置双重控料机构和限位板,解决了刨坑不等深、施肥不等量的问题,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为药箱剖视图;
附图3为第一控料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药箱,11、进料口,2、软管,3、输送管,41、套筒,42、刹车线,43、挡板,44、第一拉簧,45、支撑板,51、第一出料口,52、第二出料口,53、连杆,61、第一把手,62、第二把手,63、固定板,64、第二拉簧,7、踏板,8、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包括药箱1、软管2、追肥机构和控制机构,在药箱1内部底端开有进料孔,软管2的一端与进料孔对应连接,另一端与追肥机构对应连接,化肥通过进料口11、软管2进入到追肥机构并撒在土地上,为了方便化肥从进料口11留出、减少化肥在药箱1内的残余量,药箱1底部为倾斜面,进料孔开在倾斜面底端。
追肥机构包括输送管3、第一控料机构和第二控料机构,输送管3的首端与软管2对应连接。通过设置双重控料机构解决了施肥不等量的问题,增加了实用性。
第一控料机构包括套筒41、刹车线42、挡板43和第一拉簧44,套筒41下端固定在输送管3上端靠近软管2的位置处,且在套筒41与输送管3的连接处开有贯通槽,第一拉簧44的下端固定在套筒41下端的内壁上,挡板43为T型,上端长度大于第一拉簧44直径,下端套置在第一拉簧44内,第一拉簧44的上端与挡板43上端固定连接,在套筒41的侧壁上还开有通孔,刹车线42的末端穿过通孔伸入到套筒41内,且刹车线42内的闸线与挡板43固定连接,在未使用时,挡板43下端穿过贯通槽伸进输送管3内,对从软管2输送过来的化肥起到阻挡的效果;使用时,在刹车线42首端拽拉闸线,会使闸线末端上升,即挡板43上升,进而使输送管3内的化肥可以继续向下流动。
为了避免在使用时,闸线一直向上沿倾斜方向拽拉,进而导致拉簧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第一控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板45,支撑板45固定在挡板43上端,刹车线42末端穿过通孔后固定在支撑板45的中间位置处,刹车线42内的闸线垂直向下且与挡板43固定连接。
输送管3末端倾斜切割,形成第一出料口51,第二控料机构包括第二出料口52和连杆53。
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把手61、第二把手62、固定板63和第二拉簧64,第二出料口52的首端与第一出料口51铰接连接,连杆53的末端与第二出料口52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杆53的首端与第二把手62的末端铰接连接,第一把手61和固定板63从右向左依次固定在输送管3下端,且第一把手61位于套筒41左侧,第二把手62与固定板63铰接连接,第二拉簧64的一端与输送管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把手62的末端固定连接,起到复位的作用,刹车线42的首端也固定在第二把手62的末端,且靠近第二拉簧64。通过手握第一把手61和第二把手62,控制第一控料机构和第二控料机构的放料速度,实现了施肥等量,解决了因化肥不均匀造成的作物生长不均的问题。
该追肥装置还包括踏板7,踏板7固定在输送管3末端靠近第一出料口51的位置处,方便用脚踩踏,使第一出料口51更容易插进地面。
为了解决刨坑不等深的问题,该追肥装置还包括限位板8,限位板8为L型板,限位板8的上端固定在输送管3上,且限位板8的上端位于第一出料口51的中间位置处,在脚踩踏踏板7将整个装置向下插的时候,通过观察限位板8与地面的接触情况实现了刨坑等深,方便后续的追肥作业。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限位板8的安装位置,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脚踩踏板7,将第一出料口51插入土地;手握第一把手61和第二把手62,向下拉动位于第二把手62末端的刹车线42,刹车线42末端内的闸线向上拉起挡板43,使化肥继续向下流动;同时也拉动位于第二把手62末端的拉杆,拉杆带动第二出料口52,使输送管3下端打开,从而使化肥流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追肥装置,包括药箱、软管和追肥机构,在所述药箱内部底端开有进料孔,所述软管的一端与进料孔对应连接,另一端与追肥机构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追肥机构包括输送管、第一控料机构和第二控料机构,所述输送管的首端与软管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控料机构包括套筒、刹车线、挡板和第一拉簧,所述套筒下端固定在输送管上端靠近软管的位置处,且在套筒与输送管的连接处开有贯通槽,所述第一拉簧的下端固定在套筒下端的内壁上,所述挡板为T型,上端长度大于第一拉簧直径,下端套置在第一拉簧内,第一拉簧的上端与挡板上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侧壁上还开有通孔,所述刹车线的末端穿过通孔伸入到套筒内,且刹车线内的闸线与挡板固定连接,输送管末端倾斜切割,形成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控料机构包括第二出料口和连杆,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固定板和第二拉簧,所述第二出料口的首端与第一出料口铰接连接,所述连杆的末端与第二出料口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杆的首端与第二把手的末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固定板从右向左依次固定在输送管下端,且第一把手位于套筒左侧,所述第二把手与固定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与输送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把手的末端固定连接,刹车线的首端也固定在第二把手的末端,且靠近第二拉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底部为倾斜面,所述进料孔开在倾斜面底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挡板上端,所述刹车线末端穿过通孔后固定在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处,刹车线内的闸线垂直向下且与挡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追肥装置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固定在输送管末端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追肥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L型板,限位板的上端固定在输送管上,且限位板的上端位于第一出料口的中间位置处。
CN201821774652.0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追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34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652.0U CN209134807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追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652.0U CN209134807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追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4807U true CN209134807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7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465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34807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追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4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1630B (zh) 牧草免耕播种机
CN204443029U (zh) 一种新型水稻种植用装置
CN208480259U (zh) 一种有机棉全自动播种装置
CN105519285A (zh) 播种机
CN201290233Y (zh) 敞穴施肥器
CN209134807U (zh) 一种追肥装置
CN109451936A (zh) 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
CN205052124U (zh) 智能化生态农业播种系统
CN209449213U (zh) 一种可控量光电式玉米穴施追肥机
CN204408900U (zh) 一种电子控制洒水的播种机
CN114430959B (zh) 一种用于农业种子的播种装置
CN200938744Y (zh) 便携式种子点播器
CN206977985U (zh) 一种小型手推式饲用高粱播种机
CN202190523U (zh) 一种手提式简易播种器
CN212753570U (zh) 一种梭梭树肉苁蓉同步种植机
CN211430042U (zh) 一种园林绿化苗木施肥设备
CN212381668U (zh) 一种园林花卉移栽机
CN207040199U (zh) 一种可调式试验田划行器
CN206452913U (zh) 盐碱地苗木集中种植输水系统
CN206274738U (zh) 一种新型药材播种机
CN205961735U (zh) 一种具有压实功能的播种机
CN208175335U (zh) 一种农用施肥装置
CN205124312U (zh) 一种施肥播种机
CN109348939A (zh) 一种大棚农作物活动式水肥滴灌装置
CN212876682U (zh) 一种山地及丘陵地区单人独立施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