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1886U -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1886U
CN209131886U CN201822268034.5U CN201822268034U CN209131886U CN 209131886 U CN209131886 U CN 209131886U CN 201822268034 U CN201822268034 U CN 201822268034U CN 209131886 U CN209131886 U CN 209131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difference
shunt conduit
difference instrument
admission line
rap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680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继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li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li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li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li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680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1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1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18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涉及压差仪技术领域,该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包括压差仪,所述压差仪的进气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远离压差仪一端设置有第一分流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一分流管道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道远离第一进气管道一侧的进气口设置有冷凝管道。该快速散热的压差仪,一方面,通过在第一进气管道的一侧连接第一分流管道,另一方面,在第一分流管道的多个进气口分别设置冷凝管道,并通过冷凝管道将第一分流管道和第二分流管道连接在一起,能够使第二进气管道输入的高温介质经多个冷凝管道分流降温,能够极大的提高装置对高温介质的降温效果,进而对压差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差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背景技术
压差仪是测量井巷或管道流体中两点间压力差的仪器,压差仪广泛应用于测量风扇和鼓风机的压力、过滤器阻力、风速、炉压、孔板差压、气泡水位及液体放大器或液压系统压力等,同时也用于燃烧过程中的空气煤气比值控制及自动阀控制,以及医疗保健设备中的血压和呼吸压力监测,现有的压差仪在对蒸汽或高温介质进行测压时,为避免对压差仪造成损坏,需要用到冷凝管或冷凝圈等冷凝装置对蒸汽或高温介质进行降温,以达到保护压仪计的效果,但这种方式操作比较麻烦,且降温散热效果不佳。
目前,现有的用于测量高温介质的压差仪,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测量高温介质的压差仪,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包括压差仪,所述压差仪的进气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远离压差仪一端设置有第一分流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一分流管道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道远离第一进气管道一侧的进气口设置有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冷凝管道远离第一分流管道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分流管道,所述第二分流管道远离冷凝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第一分流管道靠近第一进气管道位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球形控制阀,所述第一球形控制阀的内部开设有第一T型孔,所述第二分流管道靠近第二进气管道位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球形控制阀,所述第二球形控制阀的内部开设有第二T型孔,所述第一球形控制阀和第二球形控制阀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
所述第二分流管道出气口的数量与第一分流管道进气口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T型孔和第二T型孔的孔位开口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压差仪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压差仪的出气口套接。
可选的,所述压差仪远离第一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表盘。
可选的,所述表盘的一侧设置有磁铁。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流管道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三进气管道远离第一分流管道的一端与第二分流管道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快速散热的压差仪,一方面,通过在第一进气管道的一侧连接第一分流管道,另一方面,在第一分流管道的多个进气口分别设置冷凝管道,并通过冷凝管道将第一分流管道和第二分流管道连接在一起,能够使第二进气管道输入的高温介质经多个冷凝管道分流降温,能够极大的提高装置对高温介质的降温效果,进而对压差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2)、该快速散热的压差仪,一方面,通过在第一分流管道和第二分流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一球形控制阀和第二球形控制阀,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球形控制阀和第二球形控制阀的内部开设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T型孔和第二T 型孔,能够使该装置不仅能够对高温介质进行测量,还能够通过对第一球形控制阀和第二球形控制阀的调节,使该装置在常温条件同样具备良好的检测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
(3)、该快速散热的压差仪,通过在表盘的一侧设置磁铁,能够便于该装置在测量工作时进行位置的固定,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表盘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差仪,2-第一进气管道,3-第一分流管道,4-冷凝管道,5- 第二分流管道,6-第二进气管道,7-第一球形控制阀,8-第一T型孔,9-第二球形控制阀,10-第二T型孔,11-调节把手,12-出气管道,13-表盘,14- 磁铁,15-第三进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包括压差仪1,压差仪1的进气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2,第一进气管道2远离压差仪1一端设置有第一分流管道3,第一进气管道2和第一分流管道3的出气口固定连接,第一分流管道3远离第一进气管道2一侧的进气口设置有冷凝管道4,冷凝管道4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冷凝管道4远离第一分流管道3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分流管道5,第二分流管道5远离冷凝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道6,通过在第一进气管道2的一侧连接第一分流管道3,另一方面,在第一分流管道3的多个进气口分别设置冷凝管道4,并通过冷凝管道4将第一分流管道3和第二分流管道5连接在一起,能够使第二进气管道6输入的高温介质经多个冷凝管道4分流降温,能够极大的提高装置对高温介质的降温效果,进而对压差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第一分流管道3靠近第一进气管道2 位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球形控制阀7,第一球形控制阀7的内部开设有第一T型孔8,第二分流管道5靠近第二进气管道6位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球形控制阀9,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T型孔10,通过在第一分流管道3 和第二分流管道5上分别设置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内部开设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T型孔8和第二T型孔10,能够使该装置不仅能够对高温介质进行测量,还能够通过对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调节,使该装置在常温条件同样具备良好的检测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11;
第二分流管道5出气口的数量与第一分流管道3进气口的数量相同,第一T型孔8和第二T型孔10的孔位开口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压差仪1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道12,出气管道12与压差仪1的出气口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压差仪1远离第一进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表盘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表盘13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4,通过在表盘13的一侧设置磁铁14,能够便于该装置在测量工作时进行位置的固定,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分流管道3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管道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三进气管道15远离第一分流管道3的一端与第二分流管道5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该快速散热的压差仪,使用时,使用者一方面,通过在第一进气管道2的一侧连接第一分流管道3,另一方面,在第一分流管道3的多个进气口分别设置冷凝管道4,并通过冷凝管道4将第一分流管道3和第二分流管道5连接在一起,能够使第二进气管道6输入的高温介质经多个冷凝管道4 分流降温,能够极大的提高装置对高温介质的降温效果,进而对压差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一方面,通过在第一分流管道3和第二分流管道5上分别设置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内部开设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T型孔8和第二T型孔10,能够使该装置不仅能够对高温介质进行测量,还能够通过对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调节,使该装置在常温条件同样具备良好的检测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表盘13的一侧设置磁铁14,能够便于该装置在测量工作时进行位置的固定,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包括压差仪(1),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差仪(1)的进气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2),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远离压差仪(1)一端设置有第一分流管道(3),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和第一分流管道(3)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道(3)远离第一进气管道(2)一侧的进气口设置有冷凝管道(4),所述冷凝管道(4)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冷凝管道(4)远离第一分流管道(3)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分流管道(5),所述第二分流管道(5)远离冷凝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道(6),所述第一分流管道(3)靠近第一进气管道(2)位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球形控制阀(7),所述第一球形控制阀(7)的内部开设有第一T型孔(8),所述第二分流管道(5)靠近第二进气管道(6)位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球形控制阀(9),所述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T型孔(10),所述第一球形控制阀(7)和第二球形控制阀(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11);
所述第二分流管道(5)出气口的数量与第一分流管道(3)进气口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T型孔(8)和第二T型孔(10)的孔位开口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差仪(1)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道(12),所述出气管道(12)与压差仪(1)的出气口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差仪(1)远离第一进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表盘(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盘(13)的一侧设置有磁铁(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管道(3)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管道(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进气管道(15)远离第一分流管道(3)的一端与第二分流管道(5)固定连接。
CN201822268034.5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31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8034.5U CN209131886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8034.5U CN209131886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1886U true CN209131886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9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6803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31886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1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8393U (zh) 便携式空调设备性能检测装置
CN104329951B (zh) 一种利用不凝气体逸流强化水平管外冷凝换热的装置
CN209131886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压差仪
CN110793579A (zh) 一种新型平衡流量计
CN107084579A (zh) 一种在低环温工况下使用的冷却水系统结构装置
CN203551271U (zh) 一种不凝气体引流率实验测试装置
CN204831744U (zh) 一种空气换热器风洞测试系统
CN207916154U (zh) 模具用恒温恒压冷冻水循环装置
CN106091480A (zh) 一种双向吸收式换热器
CN206890973U (zh) 在低环温工况下使用的冷却水系统结构装置
CN206862707U (zh) 一种新型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
CN205564107U (zh) 一种改造的传热实验设备
CN204268917U (zh) 一种利用不凝气体逸流强化水平管外冷凝换热的装置
CN209355497U (zh) 流体管理系统
CN209311158U (zh) 一种简易的炭黑尾气采集装置
CN207591902U (zh) 一种新型的双进气口冷凝管
CN208475604U (zh) 一种环形微通道除湿热管
CN208487745U (zh) 一种测定新风机组内部外部漏风率的装置
CN206597437U (zh) 半导体制冷干燥机
CN206018883U (zh) 一种采用地温能效应的制冷设备
CN206177339U (zh) 一种热电站水循环管路仪表试验装置
CN205580229U (zh) 生产缓蚀阻垢剂的冷凝装置
CN208418933U (zh) 一种供冷供热的送气管路设备
CN213514543U (zh) 一种蒸汽取样冷却装置
CN216769656U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节能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