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0910U -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0910U
CN209130910U CN201821757543.8U CN201821757543U CN209130910U CN 209130910 U CN209130910 U CN 209130910U CN 201821757543 U CN201821757543 U CN 201821757543U CN 209130910 U CN209130910 U CN 209130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ue gas
heat recovery
gas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75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秀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HAOWU YONGFE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HAOWU YONGFE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HAOWU YONGFE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75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0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0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0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壳体是由侧板围合而成且两侧分别开设有烟气进气口以及烟气出气口的腔体结构,所述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腔,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排气口,所述换热器进水口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外接冷媒源,所述换热器出水口穿设于第二通孔内,且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吹灰口,所述吹灰器的出气口与吹灰口相连接。利用换热器来实现烟气与冷媒的热交换,降低烟气温度的同时提高冷媒的温度,再将冷媒输入余热回收装置中对冷媒的热气进行回收,该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对热交换后的具有一定热量的冷媒进行合理的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酸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硫酸生产过程中,硫酸生产用烟气经电除尘处理后的温度高达285℃,高温烟气进入净化工段净化,净化后的烟气再经过冷却塔进一步冷却到60-70℃后在经过后续工段,传统的烟气冷却直接利用冷却塔冷却,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且烟气的余热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来解决烟气降温过程中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吹灰器、换热器以及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壳体是由侧板围合而成且两侧分别开设有烟气进气口以及烟气出气口的腔体结构,所述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腔,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排气口,所述换热器进水口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外接冷媒源,所述换热器出水口穿设于第二通孔内,且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接;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吹灰口,所述吹灰器的出气口与吹灰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集灰槽,所述集灰槽为上方开口的容器,所述壳体下方开设有连接口,所述集灰槽通过上方开口与壳体的连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吹灰口的个数为两个以上,所述吹灰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各吹灰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吹灰口开设于壳体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开设于壳体下方,所述出液口以及排气口开设于壳体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计,所述壳体上方还开设有温度计口,所述温度计通过温度计口插设于壳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壳体上方还开设有压力表口,所述压力表设置于压力表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吹灰器为燃气脉冲吹灰器。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为卧式翅片式换热器。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利用换热器来实现烟气与冷媒的热交换,降低烟气温度的同时提高冷媒的温度,再将冷媒输入余热回收装置中对冷媒的热气进行回收,该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对热交换后的具有一定热量的冷媒进行合理的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烟气进气口;
12、烟气出气口;
13、安全阀;
14、吹灰口;
15、集灰槽;
151、清灰阀门;
2、吹灰器;
3、换热器;
31、换热器进水口;
32、换热器出水口;
4、余热回收装置;
5、温度计;
6、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1、吹灰器2、换热器3以及余热回收装置4,所述壳体是由侧板围合而成且两侧分别开设有烟气进气口11以及烟气出气口12的腔体结构,壳体实际上是一个两端分别开设有烟气进气口以及烟气出气口的容置腔,用于容置热换器,烟气中含有的杂质会贴附在换热器的换热管外壁,吹灰器的作用是将换热管外壁上贴附的杂质吹去,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冷却完烟气的冷媒热量。
所述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腔,换热器可以通过螺栓螺母锁设于壳体上,以固定换热器,烟气从烟气进气口进入壳体内腔,再从烟气出气口排出,烟气的对换热器的冲击不会影响换热器的固定稳定性。
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排气口,所述换热器进水口31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外接冷媒源,所述换热器出水口32穿设于第二通孔内,且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接,换热器进水口指换热器换热管的进水口,换热器出水口指换热器换热管的出水口,冷媒源自换热器进水口流入换热器换热管内,再从换热器出水口流出换热器,吸收烟气热量的冷媒进入余热回收装置内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吹灰口14,所述吹灰器的出气口与吹灰口相连接,吹灰口相对于换热器换热管设置,且吹灰器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换热管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时,吹灰效率最高。
该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使用时,硫酸生产用烟气由壳体上开设的烟气进气口输入壳体内腔,冷媒源自换热器进水口输入换热器换热管内,换热器盘旋设置的换热管有效增大了管内冷媒与壳体内腔烟气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烟气降温的效果,在热传递的作用下,烟气的热量通过换热器换热管管壁传输到换热器换热管内流通的冷媒,提高了冷媒的温度,冷媒从换热器出水口流出后进入余热回收装置中,对冷媒携带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是卧式换热器。
具体地,余热回收装置是余热锅炉,所述冷媒为水,吸收烟气热量的水输送到余热锅炉中,增加余热锅炉产汽量。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集灰槽15,所述集灰槽为上方开口的容器,所述壳体下方开设有连接口,所述集灰槽通过上方开口与壳体的连接口相连接。集灰槽的上方开口与壳体下方开设的连接口大小相同,或集灰槽的上方开口相对于连接口更小,集灰槽的上方开口与壳体下方开设的连接口相连接,通过焊接或者粘合的方式相接合。烟气在通过壳体内腔的过程中,烟气中夹杂的杂质会贴附在换热器换热管外壁上,吹灰器向壳体内腔吹气,将换热器换热管外壁上的烟气杂质吹下,烟气杂质通过连接口落入集灰槽内,避免吹下的杂质填充在壳体内腔而影响换热管工作;
在更为优选的实施例汇总,所述集灰槽的下方开设有清灰口,清灰口处设置有清灰阀门,打开清灰阀门151,集灰槽内收集的杂质可以从清灰口实时清出。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吹灰口的个数为两个以上,所述吹灰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各吹灰口相连接。更优选地,所述吹灰口开设于壳体同侧。吹灰口沿着烟气进气口以及烟气出气口的中心连线设置,吹灰口的个数越多,对换热器换热管外壁的吹灰效果效率越高。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开设于壳体下方,所述出液口以及排气口开设于壳体上方。其有益效果在于,冷媒自壳体下方的进液口输入壳体内腔,再从壳体上方的出液口输出,使得冷媒充分填充壳体内腔,充分对换热器换热管进行降温处理。更优选地,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安全阀13,当壳体内腔的压强过大,可以从排气口处排出,气体沿着壳体内腔向上运动至排气口处排出。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温度计5,所述壳体上方还开设有温度计口,所述温度计通过温度计口插设于壳体内。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值来确认壳体内腔的温度是否处于正常值范围,超过正常值时可及时进行生产调整。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压力表6,所述壳体上方还开设有压力表口,所述压力表设置于压力表口处。可以通过观察压力表上的数值来确认壳体内腔的压强是否处于正常值范围,超过正常值时可及时进行生产调整。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吹灰器为燃气脉冲吹灰器。燃气脉冲吹灰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与乙炔气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经高能点火后在冲击波发生器内形成可控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动能吹扫受热面的同时伴有高声强声波振荡和热清洗作用,以达到吹除积灰保证受热面清洁,提高传热效率。还具有以下优点:在线吹灰,避免阶段性停炉,降低劳动力;吹灰效果立竿见影,有效恢复锅炉出力,节能效果显著;不会腐蚀受热面,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不吹损受热面,引起换热管爆管现象,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维护工作量小;吹灰系统独立于锅炉系统,可在锅炉冷态开启引风机吹灰便于锅炉检修。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卧式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的换热器能够利用翅片达到更好的传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吹灰器、换热器以及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壳体是由侧板围合而成且两侧分别开设有烟气进气口以及烟气出气口的腔体结构,所述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腔,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排气口,所述换热器进水口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外接冷媒源,所述换热器出水口穿设于第二通孔内,且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接;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吹灰口,所述吹灰器的出气口与吹灰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灰槽,所述集灰槽为上方开口的容器,所述壳体下方开设有连接口,所述集灰槽通过上方开口与壳体的连接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口的个数为两个以上,所述吹灰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各吹灰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口开设于壳体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开设于壳体下方,所述出液口以及排气口开设于壳体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安全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计,所述壳体上方还开设有温度计口,所述温度计通过温度计口插设于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壳体上方还开设有压力表口,所述压力表设置于压力表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器为燃气脉冲吹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卧式翅片式换热器。
CN201821757543.8U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09130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7543.8U CN209130910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7543.8U CN209130910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0910U true CN209130910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3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7543.8U Active CN209130910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0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1462B (zh) 烟气冷却和净化系统
CN202141195U (zh) 一种带余热利用装置真空热水锅炉
CN100451519C (zh) 一种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余热发电系统
CN101392992B (zh) 硅冶炼电炉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CN202092207U (zh)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余热的集中供热系统
CN106197045B (zh) 余热锅炉系统、转底炉高温含尘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6563501U (zh) 一种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0793364A (zh)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9130910U (zh) 一种硫酸生产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3102993B (zh) 一种非激冷防结渣辐射废热锅炉及其应用
CN109945174B (zh) 液态排渣锅炉冲渣水闭式循环利用系统
CN106802090A (zh) 一种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868667U (zh) 一种蒸汽冷凝液回收装置
CN103234210B (zh) 一种清灰装置
CN105588095B (zh) 变空间变流场的烟气余热回收锅炉
CN115950266A (zh) 一种针对矿热炉烟气的错位分段布置立式余热锅炉
CN211552560U (zh) 一种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CN201688717U (zh) 金属硅冶炼电炉余热发电装置
CN105486133B (zh) 热管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工作介质
CN209876908U (zh) 液态排渣锅炉冲渣水闭式循环利用系统
CN211425159U (zh)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装置
CN102304603A (zh) 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
CN207146370U (zh) 一种余热锅炉
CN205783020U (zh) 一种有效吸收含锌高温烟气余热的余热锅炉
CN216431781U (zh) 一种利用电厂脱硫烟气余热产蒸汽的烟气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4

Address after: 354000 Jinling Road 6, Jintang Industrial Park, Shaowu City, Nanping, Fujian

Patentee after: FUJIAN YONG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4000,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Shaowu City drying street new ammonia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FUJIAN SHAOWU YONGFEI CHEM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