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0989U -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0989U
CN209120989U CN201821937771.3U CN201821937771U CN209120989U CN 209120989 U CN209120989 U CN 209120989U CN 201821937771 U CN201821937771 U CN 201821937771U CN 209120989 U CN209120989 U CN 209120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fish
electrode area
microdisk electrode
beds
manual inter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77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照收
徐继林
周成旭
徐善良
严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9377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0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0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0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所述人工干预系统包括由整个海水池塘划分而成的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所述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之间设有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的微藻培养区抽水泵,所述微藻培养区与外海之间设有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所述贝类养殖区与外海之间设有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所述贝类养殖区排布有多块贝类养殖涂面,所述贝类养殖涂面之间设有槽沟。本实用新型的人工干预系统结构简单,建造方便,操作容易,在起到人工干预海水池塘微藻群落组成走向作用的同时,可以达到净化水质和向贝类养殖区提供充足优质微藻饵料的目的,使整个贝类生命周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微生态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水贝类养殖池塘的贝类养成阶段,海水池塘为贝类提供了栖息场所,而海水中的微藻群落不仅提供了贝类的食物,同时对调节水质、保证海水池塘的水质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充分保证海水池塘的优势微藻群落组成质量,已成为海洋贝类养殖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海水池塘作为露天开放的养殖系统,其水质安全和微藻群落组成很难把控。养殖户一般通过一些市售肥水膏、植物营养素、酵母提取物等类似化肥的调水产品进行优化水质和培养海水池塘的自然微藻群落。但是,由于大多直接向贝类养殖区的海水中投放,这些物质通常带有一定的副作用,引起养殖贝类品种不适,如若不能及时被海水池塘的微生态系统及时消化利用,甚至会造成水体恶化和富营养化,引起养殖贝类品种大量死亡。同时,海水池塘的自然微藻群落组成质量很难把控,池塘藻类群落均是在天然水体的微藻群落基础上加以培养,一方面这些微藻群落不一定是养殖贝类的合适饵料,甚至有些微藻对于养殖贝类而言是有害的;另一方面,在养殖过程中,如若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水体中的优质微藻饵料可能被贝类全部摄食,造成微藻种源缺失,一方面引起长时间贝类饵料缺乏,另一方面也造成海水池塘的微生态系统紊乱,水体变清,浒苔类等有害大型藻爆发,最终对养殖贝类品种带来负面影响。
由此,有必要对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进行人工干预,做到定向调控整个海水池塘的微藻群落组成,保证海水池塘的水质安全和贝类养殖品种获得充足的优质微藻饵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其利用人工定向干预的方式,保证了整个贝类养成阶段都能获得充足的微藻饵料,同时保证其有一个相对稳定健康的海水池塘微生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所述人工干预系统包括由整个海水池塘划分而成的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所述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之间设有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的微藻培养区抽水泵,所述微藻培养区与外海之间设有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所述贝类养殖区与外海之间设有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所述贝类养殖区排布有多块贝类养殖涂面,所述贝类养殖涂面之间设有槽沟。
优选的,所述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的水位基本持平且控制在1.0-1.3m。
优选的,所述海水池塘的总面积为10-12亩;所述微藻培养区与贝类养殖区的面积为1:10。
优选的,所述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的进水口处设有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所述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的进水口处设有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和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的网孔径均小于4mm,且高于最高水面30cm。
优选的,所述微藻培养区设有若干增氧机I,所述贝类养殖区设有若干增氧机II;所述增氧机I和增氧机II均为叶轮式增氧机;所述增氧机I和增氧机II的运行功率为1.5-3KW;微藻培养区抽水泵的功率为1000KW。
优选的,所述槽沟宽度为25cm,深度为15cm。
进一步,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人工干预系统;
(2)进行清塘消毒,然后分别打开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使自然海水分别流入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
(3)向微藻培养区投放微藻进行培养;
(4)当微藻培养区的微藻浓度达到2000-3000cell·μL-1,即启动微藻培养区抽水泵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
(5)打开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使外海的新鲜水体进入微藻培养区;
(6)当贝类养殖区的水体透明度小于30cm时即可投放贝类苗种;
(7)进行养殖管理;
(8)收获贝类产品。
优选的,步骤(1)中,在海水池塘隔离出一小块相对封闭的人工微藻培养区,其余区域作为贝类养殖区,并在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的边缘分别安装与外海相连的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并在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的进水口处分别安装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和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然后在贝类养殖区内挖设槽沟,整理贝类养殖涂面,在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的相应位置分别安装若干增氧机I和增氧机II,在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之间安装微藻培养区抽水泵。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微藻为多种微藻的组合藻;冬季投放三角褐指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的组合藻;春秋季投放牟氏角毛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的组合藻;夏季投放威氏海链藻和青岛大扁藻的组合藻。
优选的,步骤(3)中,各季节需要投放的微藻混合物在投放前需通过四级培养扩繁,其中,三角褐指藻和假微型海链藻按照细胞数1:1进行培养扩繁;牟氏角毛藻和假微型海链藻按照细胞数1:1进行培养扩繁;威氏海链藻和青岛大扁藻按照细胞数1:5进行培养扩繁。
进一步,扩繁的方法如下:
(A)一级培养阶段在5L玻璃锥形瓶中进行,采用培养液配方如下:每升海水中加有90mg KNO3、40mg KH2PO4、15mg Na2SiO3、0.25mg MnSO4·H2O、2.50mg FeSO4·7H2O、20mgEDTA-Na2、2mgα-萘乙酸、6μg VB1和0.05μg VB12
(B)二级培养阶段在50L塑料白桶中进行,采用培养液配方如下:每升海水中加有90mg KNO3、40mg KH2PO4、15mg Na2SiO3、2.50mg FeSO4·7H2O、10mg EDTA-Na2、1mgα-萘乙酸、6μg VB1和0.05μg VB12
(C)三级培养阶段在长8m、宽4m、深1.2m的水泥池中进行,采用培养液配方如下:每升海水中加有20mg尿素、20mg KH2PO4和10mg Na2SiO3
(D)在步骤(C)的三级培养条件下培养3-5d后,牟氏角毛藻/假微型海链藻组合藻或三角褐指藻/假微型海链藻组合藻浓度达到2000-3000cell·μL-1、威氏海链藻/扁藻组合藻浓度达到400-500cell·μL-1即可接种到海水池塘的微藻培养区进入四级培养阶段。
进一步,步骤(D)中,四级培养阶段加入的藻液为微藻培养区水体体积的1/10,采用的培养液为市售的肥水膏、植物营养素或酵母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贝类为滩涂贝类品种,所述贝类为泥蚶、毛蚶、青蛤、缢蛏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7)中,养殖管理涉及以下方面:
(a)微藻饵料的培养和投喂:隔天从上午8:00点先将贝类养殖区1/4左右的水体通过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排出,然后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同时打开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分别向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引入新鲜的水体,其中,微藻培养区留出1/4左右的水体体积,然后将三级培养池的组合藻泵入微藻培养区,根据贝类培养区的微藻浓度和摄食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从微藻培养区抽入的藻液体积;
(b)增氧机的开关:增氧机I和增氧机II均每天上午8:00启动一次,每次持续8h;
(c)换排水:养殖前期可以少换水,当后期发现水体老化,水体颜色一直呈现蓝绿色则增加换水量,或彻底换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叶轮式增氧机,同时具备两个功能:一是给贝类养殖水体增加溶解氧;二是充分混合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的水体,使微藻混合均匀,促进其繁殖的同时并作为饵料提供给贝类摄食。
(2)本实用新型中混合使用三种组合微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两两混合培养比分别单独培养更容易且效果更佳,繁殖旺盛,容易形成优势微藻群落;二是两者均为优质饵料藻,在满足贝类摄食需求的同时,还对净化水体及维持海水池塘微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三是不同的微藻具备各自最为适合的培养温度,在不同季节选择三种不同的微藻组合更容易在池塘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
(3)本实用新型中的池塘微藻培养区跟贝类养殖区面积比为1:10,在微藻密度稀释10倍的情况下养殖池塘内的人工饵料相对天然进水中的其他微藻可形成绝对优势,从而有利于人工优质饵料微藻在贝类养殖池塘的继续扩繁和高密度保持。
(4)本实用新型中将肥水肥藻的市售产品只投放到微藻培养区,待微藻吸收净化完全后才进入贝类养殖区。避免了之前将肥水肥藻产品直接投放到贝类养殖区,减小甚至消除了其对贝类的副作用。
(5)本实用新型由于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相对分开,能够保证在整个贝类生活周期(即使遭遇连续的阴雨天气),拥有充足的微藻饵料种源,维持海水池塘的微藻群落组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人工干预系统结构简单,建造方便,操作容易,在起到人工干预海水池塘微藻群落组成走向作用的同时,可以达到净化水质和向贝类养殖区提供充足优质微藻饵料的目的,使整个贝类生命周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微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海水贝类养殖池塘系统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A-微藻培养区;B-贝类养殖区;1、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2、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3、增氧机I;4、微藻培养区抽水泵;5、增氧机II;6、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7、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8、贝类养殖涂面;9、槽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将整个海水池塘完全隔离成微藻培养区(A)和贝类养殖区(B)两个部分,其利用海水贝类养殖池塘的部分相对封闭区进行微藻饵料人工培养,通过人工定向培养微藻培养区的微藻干预贝类养殖区的微藻群落组成,进而调控整个海水池塘的微藻群落组成,由此保证海水池塘的水质安全和贝类养殖品种获得充足的优质微藻饵料。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所述人工干预系统包括由整个海水池塘划分而成的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本实用新型经研究发现,在微藻密度稀释10倍的情况下,养殖池塘内的人工饵料相对天然进水中的其他微藻可形成绝对优势,从而有利于人工优质饵料微藻在贝类养殖池塘的继续扩繁和高密度保持。由此,本实用新型将所用的海水池塘面积控制在10-12亩,所述微藻培养区与贝类养殖区的面积为1:10。
所述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之间设有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的微藻培养区抽水泵4,所述微藻培养区与外海之间设有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1,所述贝类养殖区与外海之间设有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6。所述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的水位基本持平且控制在1.0-1.3m。一般隔天由微藻培养区抽水泵4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然后通过有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1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6分别向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引入外海的新鲜水体,当池塘水环境不能满足贝类养殖或微藻培养时能够及时换水。且微藻培养区抽水泵4的功率在1000KW左右,能保证3h左右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输送到贝类养殖区。
所述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1的进水口处设有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2。所述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6的进水口处设有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7。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2和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7的网孔径均小于4mm,且高于最高水面30cm。防害网的设置用于阻止其它生物及杂物进入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防害网可采用尼龙网,每隔半个月需对防害网上粘附物进行清理,检查防害网是否受损并及时修补。
所述微藻培养区设有若干增氧机I 3,所述贝类养殖区设有若干增氧机II 5,增氧机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增氧机I 3和增氧机II 5均为叶轮式增氧机,在增氧的同时能够产生足够的水流,起到混合微藻的作用。所述增氧机I 3和增氧机II 5的运行功率为1.5-3KW,保证开机1h左右可以使整池水流动充分。增氧机一般于每天从上午8:00开始开动8h左右,隔天上午8:00左右将贝类养殖池塘排水1/4左右,然后同时进行抽藻和补进水。
所述贝类养殖区挖设有宽度为25cm,深度为15cm的槽沟9,所述槽沟9将贝类养殖区分隔成多个独立的贝类养殖涂面8。这一方面便于养殖户在日常管理涂面行走时不会踩到养殖贝类,另一方面不同的贝类养殖涂面8可以养殖不同品种的滩涂贝类便于日常管理和分不同品种分别收获。
实施例2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人工干预系统。
基于实施例1的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在海水池塘隔离出一小块相对封闭的人工微藻培养区,其余区域作为贝类养殖区,并在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的边缘分别安装与外海相连的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并在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的进水口处分别安装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和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然后在贝类养殖区内挖设槽沟,整理贝类养殖涂面,在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的相应位置分别安装若干增氧机I和增氧机II,在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之间安装微藻培养区抽水泵。
(2)进行清塘消毒,然后分别打开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使自然海水分别流入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使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的水位持平控制在1.0-1.3m。
(3)向微藻培养区投放微藻进行培养。
微藻培养区所用的微藻为多种微藻的组合藻。具体的,冬季投放三角褐指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的组合藻;春秋季投放牟氏角毛藻和假微型海链藻的组合藻;夏季投放威氏海链藻和青岛大扁藻的组合藻。并且,各季节需要投放的微藻混合物在投放前需通过四级培养扩繁,其中,三角褐指藻和假微型海链藻按照细胞数1:1进行培养扩繁;牟氏角毛藻和假微型海链藻按照细胞数1:1进行培养扩繁;威氏海链藻和青岛大扁藻按照细胞数1:5进行培养扩繁。
四级培养扩繁的方法如下:
(A)一级培养阶段在5L玻璃锥形瓶中进行,采用培养液配方如下:每升海水中加有90mg KNO3、40mg KH2PO4、15mg Na2SiO3、0.25mg MnSO4·H2O、2.50mg FeSO4·7H2O、20mgEDTA-Na2、2mgα-萘乙酸、6μg VB1和0.05μg VB12
(B)二级培养阶段在50L塑料白桶中进行,采用培养液配方如下:每升海水中加有90mg KNO3、40mg KH2PO4、15mg Na2SiO3、2.50mg FeSO4·7H2O、10mg EDTA-Na2、1mgα-萘乙酸、6μg VB1和0.05μg VB12
(C)三级培养阶段在长8m、宽4m、深1.2m的水泥池中进行,采用培养液配方如下:每升海水中加有20mg尿素、20mg KH2PO4和10mg Na2SiO3
(D)在步骤(C)的三级培养条件下培养3-5d后,在对应推荐的季节温度下,牟氏角毛藻/假微型海链藻组合藻或三角褐指藻/假微型海链藻组合藻浓度达到2000-3000cell·μL-1、威氏海链藻/扁藻组合藻浓度达到400-500cell·μL-1即可接种到海水池塘的微藻培养区进入四级培养阶段。四级培养阶段加入的藻液为微藻培养区水体体积的1/10,采用的培养液为市售的肥水膏、植物营养素或酵母提取物等类似肥水肥藻的产品,具体实施用量和方法严格按照相应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经研究发现,以上几种微藻组合在培养模式上具有互补的优势,且实际证明混合培养效果显著好于单独培养,且繁殖能力旺盛、稳定,很容易形成海水池塘的优势微藻群落,并能够充分代谢水体中的氨、氮、有机碎屑,保障水质清新,同时可以抑制绿藻、病原微生物等繁殖,减少了养殖贝类染病的概率。
(4)当微藻培养区的微藻浓度达到2000-3000cell·μL-1,即启动微藻培养区抽水泵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
(5)打开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使外海的新鲜水体进入微藻培养区。所述贝类苗种为滩涂贝类品种,涉及泥蚶、毛蚶、青蛤、缢蛏等。
(6)当贝类养殖区的水体透明度小于30cm时即可投放贝类苗种。
(7)进行养殖管理,整个养殖管理涉及微藻饵料的培养和投喂、增氧机的开关和换排水。
(a)微藻饵料的培养和投喂:一般而言,隔天从上午8:00点先将贝类养殖区1/4左右的水体通过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排出,然后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同时打开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和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分别向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引入新鲜的水体;其中,微藻培养区补充外海新鲜的水体至3/4体积,留出1/4左右的水体体积用于将三级培养池的组合藻泵入微藻培养区;微藻培养区的培养使用市售的肥水肥藻产品,并严格按照相应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根据贝类培养区的微藻浓度和摄食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从微藻培养区抽入的藻液体积。
(b)增氧机的开关:开动增氧机(增氧机I和增氧机II)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每天从上午8:00开动8h左右,每天启动一次,每次开机要保证整池水流动充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I和增氧机II为叶轮式增氧机,功率为1.5KW-3KW,10亩左右的海水池塘在增氧的同时能够产生足够的水流,起到混合水体的作用。
(c)换排水:养殖前期可以少换水,当后期发现水体老化,水体颜色一直呈现蓝绿色则适当增加换水量,或彻底换水。
(8)收获贝类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干预系统包括由整个海水池塘划分而成的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所述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之间设有将微藻培养区的藻液泵入贝类养殖区的微藻培养区抽水泵,所述微藻培养区与外海之间设有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所述贝类养殖区与外海之间设有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所述贝类养殖区排布有多块贝类养殖涂面,所述贝类养殖涂面之间设有槽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区和贝类养殖区内的水位基本持平且控制在1.0-1.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池塘的总面积为10-12亩;所述微藻培养区与贝类养殖区的面积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区进排水闸门的进水口处设有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所述贝类养殖区进排水闸门的进水口处设有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微藻培养区进水口防害网和贝类养殖区进水口防害网的网孔径均小于4mm,且高于最高水面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区设有若干增氧机I,所述贝类养殖区设有若干增氧机II;所述增氧机I和增氧机II均为叶轮式增氧机;所述增氧机I和增氧机II的运行功率为1.5-3KW。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微藻培养区抽水泵的功率为1000KW。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人工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沟宽度为25cm,深度为15cm。
CN201821937771.3U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Active CN209120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7771.3U CN209120989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7771.3U CN209120989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0989U true CN209120989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7771.3U Active CN209120989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0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7534A (zh) * 2018-11-22 2019-02-01 宁波大学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7534A (zh) * 2018-11-22 2019-02-01 宁波大学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7534A (zh)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1120661B (zh)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生态渔业养殖装置
CN102499154B (zh) 一种可改善鱼类品质的生态循环水养殖方法
CN104719206B (zh) 一种糙海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10278898A (zh) 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方法
CN102124974B (zh) 一种黄姑鱼人工育苗方法
CN103814857B (zh) 一种鱼蟹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CN110463627A (zh) 一种鳜鱼的全年人工繁殖方法
CN108477028A (zh) 一种澳洲龙纹斑鱼苗工厂化培育方法
CN106259102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系统及其培育方法
CN201107973Y (zh)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生态渔业养殖装置
CN101720686A (zh) 中华鳖日本品系与凡纳滨对虾的池塘混养方法
CN102265805B (zh) 黄鳝的阶段养殖方法
CN108719151A (zh) 一种循环式室外土池轮虫培养装置及方法
CN107751050B (zh)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批量化培育方法
CN209120989U (zh) 一种海水贝类养殖池塘微藻群落人工干预系统
CN109287540A (zh) 一种适用于淡水养殖的螃蟹养殖方法
CN106614141B (zh) 一种流水池高密度养殖鳜鱼的方法
CN101518213B (zh) 中华鲟高效育苗工艺
CN109287535A (zh) 一种珍珠成活率高的养殖方法
CN108782365B (zh) 一种长薄鳅仔稚鱼苗种培育方法
CN102696514A (zh) 生态养鱼及生物净水一体化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08849645A (zh) 一种淡水鱼养殖方法
CN105724288B (zh)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室内培育方法
CN107867757B (zh) 一种培育石斑鱼苗的水质改良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4

Address after: 351100 No. 808, Shufeng village, Lingchuan Town,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Zhong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200 No.818, Fenghua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