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5402U -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5402U
CN209115402U CN201821541597.0U CN201821541597U CN209115402U CN 209115402 U CN209115402 U CN 209115402U CN 201821541597 U CN201821541597 U CN 201821541597U CN 209115402 U CN209115402 U CN 209115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impeller
outer cover
centrifugal blower
receiv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15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AOQING DET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AOQING DET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AOQING DET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AOQING DET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15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5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5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5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包括叶轮、电机、传动装置、风机外罩;风机外罩包括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其中第一外罩包括第一容纳空间及用于将第一容纳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出风通道;第二外罩包括第二容纳空间及用于将第二容纳空间与外界连通的进风通道,第二容纳空间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叶轮设于第一容纳空间,叶轮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连接,电机设于第二容纳空间,且电机的转动轴与叶轮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但不重合;叶轮的后盘朝向电机的尾部设置,且叶轮的后盘上还设有若干可跟随叶轮旋转的散热翅。该离心风机运行时可利用离心风机本身产生的风辅助电机散热,实现风机的有效散热,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离心风机的原理是根据动能转换为势能的原理,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减速、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势能。
现有的离心风机,特别是用于屋顶进行散热的离心风机,其电机和叶轮一般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使得其不能像轴流风机那样直接利用风机输送的电流来帮助电机散热。而屋顶离心风机一方面由于其使用环境相对恶劣,常常需要在高温曝晒下运行而积蓄部分热量;另一方面,离心风机在长时间运行时,电机本身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使得离心风机进一步积蓄更多的热量而导致电机所在区域环境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电机极限承受温度,将会大大地缩短电机的寿命,甚至直接损坏电机。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发生,一种能有效辅助电机散热的设计,成为行业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其在运行时可利用离心风机本身产生的风辅助电机散热,实现风机的有效散热,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包括叶轮、用于带动所述叶轮转动的电机、用于实现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传动的传动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叶轮和风机的风机外罩;
所述风机外罩包括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其中所述第一外罩包括第一容纳空间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外罩包括第二容纳空间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外界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
所述叶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叶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且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但不重合;
所述叶轮包括后盘,所述电机的尾部朝向所述后盘设置,所述后盘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若干散热翅。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帽,所述风帽设于所述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之间,所述风帽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通道为设于所述第一外罩与所述风帽之间的孔隙;所述进风通道为设于所述第二外罩与风帽之间的孔隙。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带、带轮以及传动轴,所述带轮在轴向上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带轮在周向上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铆接在所述后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的数量为4~6片。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设于所述风帽中心位置处的中心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罩包括外罩本体和外罩盖,所述外罩盖可开合的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内部设有散热轮,所述散热轮设于所述电机的尾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外壳上设有便于散热的散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在电机运转时,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叶轮旋转,同时使得散热翅片跟随叶轮旋转,将叶轮后盘之间的上方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
与此同时,电机运转时抽取电机尾部下方的空气,并使得该被抽取的空气经过电机外壳带走电机自身散发的部分热量形成热空气,该热空气沿电机的转动轴延伸方向继续上升直至遇到第二外罩的侧壁,热空气方向改变转而下沉并在形成正压。
一方面,该正压热空气下沉由第二容纳空间进入第一容纳空间,进而随叶轮的旋转经由出风通道吹出;另一方面,由于电机尾部下方也形成了负压,此时外部的新风可通过进风通道进入,以补充电机抽走的空气。由此,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抽走电机热量,并补充新风的气流循环。
该离心电机通过合理布置电机与叶轮的位置,并在叶轮的后盘上设置散热翅,使得热空气能够由第二容纳空间进入第一容纳空间,并利用叶轮的运转将热空气吹出,有效地带出了电机自身产生的热量,提高了离心风机的散热能力,避免电机长时间运转而烧损。该离心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同时便于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散热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帽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帽的俯视图。
其中:
1-叶轮、11-后盘、12-散热翅、2-电机、21-尾部、22-散热轮、3-风帽、31-中心孔、4-传动装置、41-带轮、42-传动轴、43-传动带、5-第一外罩、51-第一容纳空间、6-第二外罩、61-第二容纳空间、7-出风通道、8-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如图1~图6所示,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包括叶轮1、用于带动叶轮1转动的电机2、用于实现叶轮1与电机2传动的传动装置4、用于安装叶轮1和风机的风机外罩;
风机外罩包括第一外罩5和第二外罩6,其中,第一外罩5包括第一容纳空间51及用于将第一容纳空间51与外界连通的出风通道7;第二外罩6包括第二容纳空间61及用于将第二容纳空间61与外界连通的进风通道8,第二容纳空间61与第一容纳空间51连通;
叶轮1设于第一容纳空间51,叶轮1通过传动装置4与电机2连接,电机2设于第二容纳空间61,且电机2的转动轴与叶轮1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但不重合;
叶轮1包括后盘后盘11,电机2的尾部21朝向后盘11设置,且后盘11朝向电机2的一侧设有若干可跟随叶轮1旋转的散热翅12。
其中,散热翅12铆接在后盘11上。散热翅12的数量为4~6片。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散热翅12优选设置5片。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机在电机2运转时,电机2通过传动装置4带动叶轮1旋转,同时使得散热翅12片跟随叶轮1旋转,将叶轮1后盘11之间的上方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
与此同时,电机2运转时抽取电机2尾部21下方的空气,并使得该被抽取的空气经过电机2外壳带走电机2自身散发的部分热量形成热空气,该热空气沿电机2的转动轴延伸方向继续上升直至遇到第二外罩6的侧壁,热空气方向改变转而形成下沉的正压。
一方面,该正压热空气下沉由第二容纳空间进入第一容纳空间,进而随叶轮1的旋转经由出风通道7吹出;另一方面,由于电机2尾部21下方也形成了负压,此时外部的新风可通过进风通道8进入,以补充电机2抽走的空气。由此,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抽走电机2热量,并补充新风的气流循环。
该离心电机2通过合理布置电机2与叶轮1的位置,并在叶轮1的后盘11上设置散热翅12,使得热空气能够由第二容纳空间61进入第一容纳空间51,并利用叶轮1的运转将热空气吹出,有效地带出了电机2自身产生的热量,提高了离心风机的散热能力,避免电机2长时间运转而烧损。该离心电机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同时便于安装和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风帽,风帽3设于第一外罩5和第二外罩6之间;风帽3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51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61的通孔。具体的,如图5~6所示,通孔为设于风帽3中心位置处的中心孔31。
如图1所示,出风通道7为设于第一外罩5与风帽3之间的孔隙;进风通道8为设于第二外罩6与风帽3之间的孔隙。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传动装置4包括传动带、带轮41以及传动轴42,带轮41在轴向上通过传动轴42与叶轮1连接,带轮41在周向上通过传动带与电机2连接。利用带轮41和传动轴42传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外罩6包括外罩本体和外罩盖,外罩盖可开合的设置在外罩本体的一端。
如图4所示,电机2内部设有散热轮22,散热轮22设于电机2的尾部21。
电机2外壳上设有便于散热的散热片。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下面对该离心风机的工作原来进行阐述:
当电机2运转,其尾部21的散热轮22跟随电机2的转动轴旋转,抽取电机2尾部21下方区域空气并,向上吹向轴伸方向,期间经过电机2机壳散热片并带走热量,该热空气在向上时遇到外罩盖的阻挡转而向下,并下沉至风帽3上部形成正压。
与此同时,电机2通过带轮41、传动轴42带动叶轮1运转,使得铆接在叶轮1后盘11上的散热翅12跟随叶轮1旋转,进而将风帽3与叶轮1的后盘11之间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
由此,风机的风帽3上部的正压热空气可经由中心孔31,补充到风帽3与叶轮1后盘11的负压空间。
而电机2尾部21与风帽3之间的负压空间,将使得风机外部的新风由进风通道8进入,进而补充电机2散热轮22抽走的空气。
上述过程不间断地循环,形成了一个抽走电机2热量,并补充新风的气流循环。从而实现利用风机本身辅助电机2散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散热的离心风机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用于带动所述叶轮转动的电机、用于实现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传动的传动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叶轮和风机的风机外罩;
所述风机外罩包括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其中所述第一外罩包括第一容纳空间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外罩包括第二容纳空间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外界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
所述叶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叶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且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但不重合;
所述叶轮包括后盘,所述电机的尾部朝向所述后盘设置,所述后盘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若干散热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帽,所述风帽设于所述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之间,所述风帽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为设于所述第一外罩与所述风帽之间的孔隙;所述进风通道为设于所述第二外罩与风帽之间的孔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带、带轮以及传动轴,所述带轮在轴向上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带轮在周向上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铆接在所述后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的数量为4~6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设于所述风帽中心位置处的中心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罩包括外罩本体和外罩盖,所述外罩盖可开合的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内部设有散热轮,所述散热轮设于所述电机的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上设有便于散热的散热片。
CN201821541597.0U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Active CN209115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1597.0U CN209115402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1597.0U CN209115402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5402U true CN209115402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1597.0U Active CN209115402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5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7824B (zh) 一种新型带永磁无刷电机系统的蜗壳离心风机
CN207117418U (zh) 贯通散热式跑步机电机
CN109268287A (zh) 直连驱动式双方向风机的无动力冷却装置
CN208539671U (zh) 一种自冷却电机转子
CN209115402U (zh) 一种可散热的离心风机
CN206487639U (zh) 一种离心风机箱
CN208923982U (zh) 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
CN207819674U (zh) 一种自主降温电机
CN206834935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电机散热结构
CN207166303U (zh) 永磁发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03086295U (zh) 一种大型风力发电机用空-空式冷却器
CN206575297U (zh) 一种基于新型端盖的电机
CN202531484U (zh) 双级轴流通风风机
CN206004475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电机
CN209621677U (zh) 具有组合式外壳的风机
CN209641482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散热箱
CN203984164U (zh)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CN206694281U (zh) 一种自冷式风机
CN207353968U (zh) 离心风道散热电机
CN206850618U (zh) 一种新型节能电机
CN206943033U (zh) 风机部装和燃气热水器
CN207426910U (zh) 一种冷藏车发电机
CN208602308U (zh) 一种带分体式水箱的移动电源车
CN205846976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壳体结构
CN206117385U (zh) 高效风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