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7901U -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7901U
CN209107901U CN201820426541.4U CN201820426541U CN209107901U CN 209107901 U CN209107901 U CN 209107901U CN 201820426541 U CN201820426541 U CN 201820426541U CN 209107901 U CN209107901 U CN 209107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ushrod
housing
time switch
support
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65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梦栋
胡大海
杨薛康
陶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2018204265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7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7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79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耳板、支撑轴、连接板、支座、下弧形板、罩壳、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时控开关、第二时控开关、固定板、上弧形板,该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设计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往复夹持的设计,不仅能固定保护烧伤创口,还能避免该装置两侧加持机构同时对肢体长时间夹持压迫导致的不良症状,其次压力装置的设计,能够避免夹持力度超过医护人员设定的值,继而达到提高对患者的保护,有利于烧伤临床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临床烧伤科,烧伤创口的护理在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对创口位置的保护也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在对烧伤患者四肢的创口日常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处于烧伤疼痛中,且需保持卧床休息,身体会不由自主的来回扭动,常常会接触到外界被单等实物,烧伤创口处的皮肤组织及新生组织比较脆弱,极易因与外界被单等实物的接触造成对创口的伤害,使创口破裂甚至感染,给创口的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医护人员常常会将患者整个肢体固定,避免创口受到二次伤害,常见的固定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其夹紧结构对患者肢体某一夹持部位进行长时间夹持压迫,导致肢体被夹持部位出现疼痛、皮下淤血、麻木等症状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不适,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耳板、支撑轴、连接板、支座、下弧形板、罩壳、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时控开关、第二时控开关、固定板、上弧形板,所述的耳板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耳板位于底板顶部中端前后两侧,所述的耳板与底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支撑轴数量为一件,所述的支撑轴贯穿耳板,所述的支撑轴与耳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支撑轴外壁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与支撑轴一体相连,所述的支座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座位于连接板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座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下弧形板位于支座内壁顶部,所述的下弧形板与支座一体相连,所述的罩壳位于底板顶部,所述的罩壳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位于罩壳内部后端左侧,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罩壳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位于罩壳内部后端右侧,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与罩壳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时控开关位于罩壳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时控开关与罩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第一时控开关与第一电动推杆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位于罩壳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与罩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与第二电动推杆导线相连,所述的固定板位于罩壳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板与罩壳一体相连,所述的上弧形板位于固定板内壁底部,所述的上弧形板与固定板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内壁还均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分别与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采用魔术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上弧形板与软垫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上弧形板胶水相连,且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罩壳顶部左右两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罩壳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罩壳顶端内部还设有观察板,所述的观察板与罩壳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罩壳顶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罩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时空开关、第二时控开关和压力传感器导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当需要对卧床患者四肢烧伤创口部位进行固定时,医护人员首先将患者摆好卧姿,再将患者创口所在的肢体抬起,将底板放置在患者肢体下方,并使创口位于底板顶部两下弧形板之间,再将患者肢体放置在下弧形板的软垫上,软垫与患者肢体部位皮肤为软接触,能有效避免接触部位的硬性损伤,再将罩壳放置在底板顶部上方,即使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位于支座上方,再用现有技术中螺栓将底板和罩壳相连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使患者创口位于罩壳内部,有效避免外界实物对创口的损伤,然后医护人员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需要,医护人员先将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时控开关、第二时控开关和压力传感器全部开启,再对第一时控开关和第二时控开关设定时间,当第一时控开关到达设定时间,通过第一时控开关的作用,使第一电动推杆向下运动,然后再带动支座向下运动,即支座沿着第一电动推杆伸出的方向运动,支座带动该侧连接板和下弧形板向下运动,使该侧对应位置的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间距变大,同时连接板通过支撑轴的转动作用,使连接板另一侧向上运动,并带动支座和下弧形板向上运动,使另一侧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间距变小,随着另一侧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间距变小,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压力越来越大,当夹持压力超过上弧形板内部压力传感器的原始设定值时,触发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触发作用,使第一电动推杆停止工作,通过上述操作,使另一侧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对患者肢体进行有效夹持固定,并且能够避免患者肢体部位因夹持力度过大导致的挤压伤害,同时使该侧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放松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同理,当第一时控开关再次到达设定时间后,第一电动推杆在第一时控开关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第二时控开关设定的时间到达,通过第二时控开关的作用,使第二电动推杆向下运动,然后再带动支座向下运动,即支座沿着第二电动推杆伸出的方向运动,支座带动该侧连接板和下弧形板向下运动,使该侧对应位置的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间距变大,同时连接板通过支撑轴的转动作用,使连接板另一侧向上运动,并带动支座和下弧形板向上运动,使另一侧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间距变小,随着另一侧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间距变小,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压力越来越大,当夹持压力超过上弧形板内部压力传感器的原始设定值时,触发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触发作用,使第二电动推杆停止工作,通过上述操作,使另一侧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对患者肢体进行有效夹持固定,并且能够避免患者肢体部位因夹持力度过大导致的挤压伤害,同时使该侧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放松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同理,当第二时控开关再次到达设定时间,第二电动推杆在第二时控开关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第一时控开关再次到达设定时间,通过第一时控开关的作用,使第一电动推杆向下运动,通过上述操作,使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分别按照第一时控开关和第二时控开关设定时间进行往复运动,最终实现使该装置左右两侧交替对患者肢体部位进行夹持的目的,避免长时间对肢体某一局部夹持造成疼痛、麻木、皮下淤血等症状的出现,且罩壳内部观察板为透明材料,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板实时查看患者创口情况,该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设计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往复夹持的设计,不仅能固定保护烧伤创口,还能避免该装置两侧加持机构同时对肢体长时间夹持压迫导致的不良症状,其次压力装置的设计,能够避免夹持力度超过医护人员设定的值,继而达到提高对患者的保护,有利于烧伤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时控开关、第二时控开关和压力传感器提供能量,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可优选为XTL100型号,第一时控开关和第二时控开关可优选为KG316T型号,压力传感器可优选为RFP-ZH型号。
附图说明
图1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剖视图;
图2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侧视图;
图3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俯视图;
图4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分离状态侧视图。
底板1、耳板2、支撑轴3、连接板4、支座5、下弧形板6、罩壳7、第一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9、第一时控开关10、第二时控开关11、固定板12、上弧形板13,软垫601、观察板701、把手702、蓄电池703、压力传感器13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耳板2、支撑轴3、连接板4、支座5、下弧形板6、罩壳7、第一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9、第一时控开关10、第二时控开关11、固定板12、上弧形板13,所述的耳板2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耳板2位于底板1顶部中端前后两侧,所述的耳板2与底板1一体相连,所述的支撑轴3数量为一件,所述的支撑轴3贯穿耳板2,所述的支撑轴3与耳板2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4位于支撑轴3外壁顶部,所述的连接板4与支撑轴3一体相连,所述的支座5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座5位于连接板3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座5与连接板4一体相连,所述的下弧形板6位于支座5内壁顶部,所述的下弧形板6与支座5一体相连,所述的罩壳7位于底板1顶部,所述的罩壳7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8位于罩壳7内部后端左侧,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8与罩壳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9位于罩壳7内部后端右侧,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9与罩壳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时控开关10位于罩壳7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时控开关10与罩壳7螺纹相连,且所述第一时控开关10与第一电动推杆8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11位于罩壳7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11与罩壳7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11与第二电动推杆9导线相连,所述的固定板12位于罩壳7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板12与罩壳7一体相连,所述的上弧形板13位于固定板12内壁底部,所述的上弧形板13与固定板12一体相连,所述的下弧形板6和上弧形板13内壁还均设有软垫601,所述的软垫601分别与下弧形板6和上弧形板13采用魔术贴相连,所述的上弧形板13与软垫601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30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301与上弧形板13胶水相连,且压力传感器1301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二电动推杆9导线相连,所述的罩壳7顶部左右两侧还设有把手702,所述的把手702与罩壳7螺纹相连,所述的罩壳7顶端内部还设有观察板701,所述的观察板701与罩壳7胶水相连,所述的罩壳7顶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703,所述的蓄电池703与罩壳7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703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9、第一时空开关10、第二时控开关11和压力传感器1301导线相连。
该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当需要对卧床患者四肢烧伤创口部位进行固定时,医护人员首先将患者摆好卧姿,再将患者创口所在的肢体抬起,将底板1放置在患者肢体下方,并使创口位于底板顶部两下弧形板6之间,再将患者肢体放置在下弧形板6的软垫601上,软垫601与患者肢体部位皮肤为软接触,能有效避免接触部位的硬性损伤,再将罩壳7放置在底板1顶部上方,即使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二电动推杆9位于支座上方,再用现有技术中螺栓将底板1和罩壳7相连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使患者创口位于罩壳7内部,有效避免外界实物对创口的损伤,然后医护人员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需要,医护人员先将第一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9、第一时控开关10、第二时控开关11和压力传感器1301全部开启,再对第一时控开关10和第二时控开关11设定时间,当第一时控开关10到达设定时间,通过第一时控开关10的作用,使第一电动推杆8向下运动,然后再带动支座5向下运动,即支座5沿着第一电动推杆8伸出的方向运动,支座5带动该侧连接板4和下弧形板6向下运动,使该侧对应位置的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间距变大,同时连接板4通过支撑轴3的转动作用,使连接板4另一侧向上运动,并带动支座5和下弧形板6向上运动,使另一侧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间距变小,随着另一侧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间距变小,上弧形板13和下弧形板6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压力越来越大,当夹持压力超过上弧形板13内部压力传感器1301的原始设定值时,触发压力传感器1301,通过压力传感器1301的触发作用,使第一电动推杆8停止工作,通过上述操作,使另一侧上弧形板13和下弧形板6对患者肢体进行有效夹持固定,并且能够避免患者肢体部位因夹持力度过大导致的挤压伤害,同时使该侧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放松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同理,当第一时控开关10再次到达设定时间后,第一电动推杆8在第一时控开关1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第二时控开关11设定的时间到达,通过第二时控开关11的作用,使第二电动推杆9向下运动,然后再带动支座5向下运动,即支座5沿着第二电动推杆9伸出的方向运动,支座5带动该侧连接板4和下弧形板6向下运动,使该侧对应位置的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间距变大,同时连接板4通过支撑轴3的转动作用,使连接板4另一侧向上运动,并带动支座5和下弧形板6向上运动,使另一侧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间距变小,随着另一侧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间距变小,上弧形板13和下弧形板6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压力越来越大,当夹持压力超过上弧形板13内部压力传感器1301的原始设定值时,触发压力传感器1301,通过压力传感器1301的触发作用,使第二电动推杆9停止工作,通过上述操作,使另一侧上弧形板13和下弧形板6对患者肢体进行有效夹持固定,并且能够避免患者肢体部位因夹持力度过大导致的挤压伤害,同时使该侧上弧形板13与下弧形板6放松对患者肢体的夹持,同理,当第二时控开关11再次到达设定时间,第二电动推杆9在第二时控开关11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第一时控开关10再次到达设定时间,通过第一时控开关10的作用,使第一电动推杆8向下运动,通过上述操作,使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二电动推杆9分别按照第一时控开关10和第二时控开关11设定时间进行往复运动,最终实现使该装置左右两侧交替对患者肢体部位进行夹持的目的,避免长时间对肢体某一局部夹持造成疼痛、麻木、皮下淤血等症状的出现,且罩壳7内部观察板701为透明材料,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板701实时查看患者创口情况,同时,蓄电池703是为了给第一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9、第一时控开关10、第二时控开关11和压力传感器1301提供能量,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二电动推杆9可优选为XTL100型号,第一时控开关10和第二时控开关11可优选为KG316T型号,压力传感器1301可优选为RFP-ZH型号。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耳板、支撑轴、连接板、支座、下弧形板、罩壳、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时控开关、第二时控开关、固定板、上弧形板,所述的耳板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耳板位于底板顶部中端前后两侧,所述的耳板与底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支撑轴数量为一件,所述的支撑轴贯穿耳板,所述的支撑轴与耳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支撑轴外壁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与支撑轴一体相连,所述的支座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座位于连接板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座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下弧形板位于支座内壁顶部,所述的下弧形板与支座一体相连,所述的罩壳位于底板顶部,所述的罩壳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位于罩壳内部后端左侧,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罩壳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位于罩壳内部后端右侧,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与罩壳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时控开关位于罩壳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时控开关与罩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第一时控开关与第一电动推杆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位于罩壳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与罩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时控开关与第二电动推杆导线相连,所述的固定板位于罩壳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板与罩壳一体相连,所述的上弧形板位于固定板内壁底部,所述的上弧形板与固定板一体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内壁还均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分别与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采用魔术贴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弧形板与软垫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上弧形板胶水相连,且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导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顶部左右两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罩壳螺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顶端内部还设有观察板,所述的观察板与罩壳胶水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顶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罩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时空开关、第二时控开关和压力传感器导线相连。
CN201820426541.4U 2018-03-28 2018-03-28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7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6541.4U CN209107901U (zh) 2018-03-28 2018-03-28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6541.4U CN209107901U (zh) 2018-03-28 2018-03-28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7901U true CN209107901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5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654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7901U (zh) 2018-03-28 2018-03-28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7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712A (zh) * 2020-04-29 2021-04-30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一种用于监控行动不便患者的病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712A (zh) * 2020-04-29 2021-04-30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一种用于监控行动不便患者的病床
CN112716712B (zh) * 2020-04-29 2023-07-18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一种用于监控行动不便患者的病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7901U (zh)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固定装置
CN201968951U (zh) 手臂放置架
CN205626103U (zh) 一种医学影像检查专用运输车
CN209630454U (zh) 一种泌尿外科护理专用的半导体自动激光治疗仪设备
CN217310755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固定装置
CN209301558U (zh) 一种神经病人用的约束床架
CN208031297U (zh) 一种用于手外科手术固定和伸展的医疗器具
CN104490553A (zh) 一种多功能儿科检查床
CN207152575U (zh) 一种口腔科用可调节照明开口器
CN205624621U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医用手套
CN203749728U (zh) 一种医用桥形支架
CN208876551U (zh) 多功能采血工作台
CN210812573U (zh) 一种具有保暖功能的针灸辅助用具
CN208726168U (zh) 安全便捷妇检床
CN203074764U (zh) 内科检查用压舌板
CN106667423A (zh) 医用开口器
CN213429995U (zh) 一种口腔开口器
CN214129190U (zh) 一种床边可移动式微型治疗板
CN207941008U (zh) 一种儿童用手术台
CN2885213Y (zh) 胸外科用手术台
CN113349774B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检验采血用固定装置
CN218840240U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储存的消毒组件
CN219847358U (zh) 一种具有辅助除烟功能的简便艾灸装置
CN21348930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医疗护理箱
CN214073655U (zh) 一种口腔外科撑开辅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