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7891U -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7891U
CN209107891U CN201820395804.XU CN201820395804U CN209107891U CN 209107891 U CN209107891 U CN 209107891U CN 201820395804 U CN201820395804 U CN 201820395804U CN 209107891 U CN209107891 U CN 209107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angular adjustment
connecting rod
turning over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58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飞飞
林灵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03958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7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7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78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包括底座、旋转座、电动推杆、固定座、靠罩、固定套、连接杆、螺帽、夹板,该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电动角度翻身调节机构的设计,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翻身,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翻身效果,还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通过拆卸式固定机构的配合效果,能够根据需要,将该装置与病床相连固定,避免了后续患者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情况,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安全与问题,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背景技术
人在睡眠中的卧位通常有三种,即平卧、左侧卧和右侧卧,人在睡眠时必须要通过翻身改变卧位,即使是在熟睡中也会自动进行,因为人在卧床时总有部分肢体要受到压迫,造成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良或阻断,如果肢体受到压迫的时间过长,轻则神经麻木、影响睡眠质量,重则造成受压迫部位的肉体坏死,长此以往器官功能会受到影响而加速退化导致引发慢性病,因此,卧床时的翻身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翻身动作对于一个健康者而言轻而易举,但对于一些危重病人、肥胖患者或者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翻身却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若得不到及时良好的护理,患者就会生压疮。
根据上述,当前临床部分危重患者因病情状况因素,导致需要长期卧床,目前医护人员普遍采用翻身垫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但现有的传统翻身垫,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还是完全采用人工手动方式,因此不仅无法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还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了对患者翻身的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包括底座、旋转座、电动推杆、固定座、靠罩、固定套、连接杆、螺帽、夹板,所述的旋转座位于底座底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旋转座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位于底座顶部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电动推杆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位于底座顶部左侧,所述的固定座与底座一体相连,所述的靠罩贯穿于固定座顶部右侧,所述的靠罩与固定座转动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底座右侧中端,所述的固定套与底座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固定套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杆与固定套紧配相连,所述的螺帽贯穿于连接杆上端左侧,所述的螺帽与连接杆滑动相连,且所述的螺帽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夹板位于连接杆下端左侧,所述的夹板与连接杆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座内部底端还设有内嵌把手,所述的内嵌把手与旋转座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座底部还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与旋转座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靠罩外壁还设有活动软套,所述的活动软套与靠罩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夹板内部中端还贯穿有螺杆,所述的螺杆与夹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螺杆顶部还设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与螺杆一体相连,且所述的压板与夹板活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首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实现该装置多种方式应用,第一种,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时,首先将患者身体轻微翻动,再将底座与靠罩插入到患者身体与病床之间,即通过靠罩斜坡角度作用,能够方便插入患者身下,此外,因活动软套为棉质材料,具备良好的柔软性,能够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接着医护人员将电动推杆与医院内部电源导线相连,并操作电动推杆,即电动推杆推动靠罩作由下向上运动,即实现靠罩以固定座为圆心作逆时针向上旋转,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达到推动患者身躯,即辅助患者翻身目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避免医护人员无法有效的对部分肥胖患者进行翻身的问题,第二种,当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侧卧位,医护人员首先将连接杆插入固定套,再旋转螺帽,即螺帽旋入到固定套外壁,此时通过螺帽与固定套螺纹相连的配合作用,实现连接杆与底座的相连,然后医护人员连接杆之间区域从病床一侧插入,即旋转座贴合与病床上方,夹板贴合与病床下方,最后旋转螺杆,使螺杆推动压板顺着夹板内部作由下向上运动,此时通过压板向上触碰病床的作用,从而实现该装置整体与病床的相连固定,有效的避免后续患者长时间使用发生滑动情况,该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电动角度翻身调节机构的设计,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翻身,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翻身效果,还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通过拆卸式固定机构的配合效果,能够根据需要,将该装置与病床相连固定,避免了后续患者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情况,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安全与问题,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软垫材质为橡胶,具备良好的柔软性,能够与病床的床单软接触,当医护人员需要对底座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旋转内嵌把手,即内嵌把手带动旋转座进行旋转运动,因旋转座与底座为螺纹相连,即通过顺时针旋转的作用,从而实现高度增加,当逆时针旋转时,从而实现高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底座部位主视图;
图2是底座部位剖视图;
图3是底座部位仰视图;
图4是活动软套拆卸状态主视图;
图5是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的剖视图;
图6是夹板部位剖视放大图。
底座1、旋转座2、电动推杆3、固定座4、靠罩5、固定套6、连接杆7、螺帽8、夹板9、内嵌把手201、软垫202、活动软套501、螺杆901、压板9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包括底座1、旋转座2、电动推杆3、固定座4、靠罩5、固定套6、连接杆7、螺帽8、夹板9,所述的旋转座2位于底座1底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旋转座2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3位于底座1顶部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电动推杆3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4位于底座1顶部左侧,所述的固定座4与底座1一体相连,所述的靠罩5贯穿于固定座4顶部右侧,所述的靠罩5与固定座4转动相连,所述的固定套6位于底座1右侧中端,所述的固定套6与底座1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杆7位于固定套6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杆7与固定套6紧配相连,所述的螺帽8贯穿于连接杆7上端左侧,所述的螺帽8与连接杆7滑动相连,且所述的螺帽8与固定套6螺纹相连,所述的夹板9位于连接杆7下端左侧,所述的夹板9与连接杆7一体相连,所述的旋转座2内部底端还设有内嵌把手201,所述的内嵌把手201与旋转座2一体相连,所述的旋转座2底部还设有软垫202,所述的软垫202与旋转座2胶水相连,所述的靠罩5外壁还设有活动软套501,所述的活动软套501与靠罩5活动相连,所述的夹板9内部中端还贯穿有螺杆901,所述的螺杆901与夹板9螺纹相连,所述的螺杆901顶部还设有压板902,所述的压板902与螺杆901一体相连,且所述的压板902与夹板9活动相连。
该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首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实现该装置多种方式应用,第一种,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时,首先将患者身体轻微翻动,再将底座1与靠罩5插入到患者身体与病床之间,即通过靠罩5斜坡角度作用,能够方便插入患者身下,此外,因活动软套501为棉质材料,具备良好的柔软性,能够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接着医护人员将电动推杆3与医院内部电源导线相连,并操作电动推杆3,即电动推杆3推动靠罩5作由下向上运动,即实现靠罩5以固定座4为圆心作逆时针向上旋转,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达到推动患者身躯,即辅助患者翻身目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避免医护人员无法有效的对部分肥胖患者进行翻身的问题,第二种,当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侧卧位,医护人员首先将连接杆7插入固定套6,再旋转螺帽8,即螺帽8旋入到固定套6外壁,此时通过螺帽8与固定套6螺纹相连的配合作用,实现连接杆7与底座1的相连,然后医护人员连接杆7之间区域从病床一侧插入,即旋转座2贴合与病床上方,夹板9贴合与病床下方,最后旋转螺杆901,使螺杆901推动压板902顺着夹板9内部作由下向上运动,此时通过压板902向上触碰病床的作用,从而实现该装置整体与病床的相连固定,有效的避免后续患者长时间使用发生滑动情况,同时,软垫202材质为橡胶,具备良好的柔软性,能够与病床的床单软接触,当医护人员需要对底座1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旋转内嵌把手201,即内嵌把手201带动旋转座2进行旋转运动,因旋转座2与底座1为螺纹相连,即通过顺时针旋转的作用,从而实现高度增加,当逆时针旋转时,从而实现高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座、电动推杆、固定座、靠罩、固定套、连接杆、螺帽、夹板,所述的旋转座位于底座底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旋转座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位于底座顶部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电动推杆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位于底座顶部左侧,所述的固定座与底座一体相连,所述的靠罩贯穿于固定座顶部右侧,所述的靠罩与固定座转动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底座右侧中端,所述的固定套与底座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固定套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杆与固定套紧配相连,所述的螺帽贯穿于连接杆上端左侧,所述的螺帽与连接杆滑动相连,且所述的螺帽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夹板位于连接杆下端左侧,所述的夹板与连接杆一体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座内部底端还设有内嵌把手,所述的内嵌把手与旋转座一体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座底部还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与旋转座胶水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罩外壁还设有活动软套,所述的活动软套与靠罩活动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内部中端还贯穿有螺杆,所述的螺杆与夹板螺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顶部还设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与螺杆一体相连,且所述的压板与夹板活动相连。
CN201820395804.XU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7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5804.XU CN209107891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5804.XU CN209107891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7891U true CN209107891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580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7891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78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426A (zh) * 2020-09-10 2020-11-20 宁德市闽东医院 一种医用翻身垫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426A (zh) * 2020-09-10 2020-11-20 宁德市闽东医院 一种医用翻身垫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5163U (zh) 危重患者翻身床
CN208823130U (zh) 老年护理用坐便辅助装置
CN209107891U (zh) 一种医用角度调节翻身枕
CN208096906U (zh) 一种用于医院康复护理的多功能轮椅
CN207445150U (zh) 全自动翻身气垫
CN208974452U (zh) 妇科人流手术床用气道开放装置
CN203802742U (zh) 外科手术床
CN207384409U (zh) 多功能辅助患者翻身垫
CN208598670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209220099U (zh) 可调节护理坐便器
CN207323640U (zh) 带有按摩功能的翻身床
CN203507026U (zh) 智能桡骨远端骨折体位垫
CN20858262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型病床
CN108542737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男科护理装置
CN205215588U (zh) 一种具有呼叫功能的病床生活桌
CN209033025U (zh) 一种眼科用治疗床
CN208212161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接便装置
CN208726168U (zh) 安全便捷妇检床
CN102920424A (zh) 全自动妇科阴道疾病诊断系统
CN205359839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病床
CN209826653U (zh) 一种小儿内科用口腔撑开装置
CN205144931U (zh) 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
CN203169473U (zh) 一种直立护理床
CN209629210U (zh) 荞麦肛周坐垫
CN208611056U (zh) 一种端坐位体位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