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6170U -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6170U
CN209106170U CN201820649483.1U CN201820649483U CN209106170U CN 209106170 U CN209106170 U CN 209106170U CN 201820649483 U CN201820649483 U CN 201820649483U CN 209106170 U CN209106170 U CN 209106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nsor
connect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black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494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494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6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6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61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包括:2个以上传感器卡座。与所述传感器卡座插拔式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卡座无线信号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无线信号连接的喷雾系统,与所述控制器信号线连接的电风扇和电热管。所述传感器卡座包括:1个与温湿度传感器相匹配的内凹卡槽。内凹卡槽底部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插拔式连接的信号插头。所述信号插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卡座背对内凹卡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夹。所述喷雾系统采用可移动设计。本实用新型可是实现对所有待发酵茶叶周围的温湿度监控,并通过自动控制更准确的控制室内温湿度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其发酵制备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进行。现有的红茶发酵一般采用自然发酵或发酵室发酵。现有发酵室内一般通过放置在地面上的增湿器和加热器以及相应的温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来实现对发酵室内温湿度的控制。但是,由于现有发酵室的内通常只会加装一个温湿度传感器,且增湿器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很容易出现室内温湿度不均衡的情况,即只有传感器周围的温湿度相对准确,其余位置的温湿度,尤其是湿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从而导致发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提供了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包括:2个以上传感器卡座。与所述传感器卡座插拔式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卡座无线信号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无线信号连接的喷雾系统,与所述控制器信号线连接的电风扇和电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卡座包括:1个与温湿度传感器相匹配的内凹卡槽。内凹卡槽底部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插拔式连接的信号插头。所述信号插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卡座背对内凹卡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夹。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微控制器、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通,并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并通过信号线与喷雾系统、电风扇和电热管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系统包括:水平安装在红茶发酵室顶的长方体的中空硬质外壳。所述中空硬质外壳内沿水平截面的长边,分别在2个竖直侧壁上有1 个相互平行且相向设置的齿带。所述2个齿带之间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通。所述移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与水平设置的齿轮驱动连接。所述齿轮与齿带齿接。所述移动装置竖直方向低端转动安装有2个以上沿硬质外壳底部内壁运动的轮子。所述移动装置上固定安装有朝向红茶发酵室内部的电控喷头。所述电控喷头喷水端自硬质外壳底部开设的长通孔伸出至硬质外壳外部,进水端通过软管与供水系统连通,控制指令如输入端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卡座内设有模数转换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插头信号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卡座内设有锁存器。所述锁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管铺设在红茶发酵室地板上,其主要散热面朝向红茶发酵室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风扇设置在红茶发酵室的竖直墙壁上的通孔内,所述通孔位于靠近中间或靠近室顶位置处。所述通孔在电风扇外部设有电控窗。所述电控窗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控制器的微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信号连接。所述电控窗用于封闭或开启通孔。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是广州奥松电子有限公司的AHT10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可是实现对所有待发酵茶叶周围的温湿度监控,并通过自动控制更准确的控制室内温湿度环境。
2.本实用新型采用动态喷雾装置进行湿度调节,可以使室内湿度变化,尤其是增湿增加更加均衡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2个或4个或8个或其他数量的传感器卡座1。与所述传感器卡座1插拔式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2。与所述传感器卡座1无线信号连接的控制器3。与所述控制器3无线信号连接的喷雾系统4,与所述控制器3信号线连接的电风扇7和电热管5。所述传感器卡座1包括:1个与温湿度传感器2相匹配的内凹卡槽101。内凹卡槽101底部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2插拔式连接的信号插头。所述信号插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卡座1背对内凹卡槽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夹105。所述控制器3内设有: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微控制器、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通过无线信号连通,并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并通过信号线与喷雾系统4、电风扇7和电热管5信号连接。所述喷雾系统4包括:水平安装在红茶发酵室顶的长方体的中空硬质外壳401。所述中空硬质外壳401内沿水平截面的长边,分别在2个竖直侧壁上有1个相互平行且相向设置的齿带403。所述2个齿带403之间设有移动装置402。所述移动装置402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通。所述移动装置402的驱动输出端与水平设置的齿轮405驱动连接。所述齿轮405与齿带403齿接。所述移动装置402竖直方向低端转动安装有2个以上沿硬质外壳401底部内壁运动的轮子。所述移动装置402上固定安装有朝向红茶发酵室内部的电控喷头406。所述电控喷头406喷水端自硬质外壳401底部开设的长通孔伸出至硬质外壳401外部,进水端通过软管407与供水系统8连通,控制指令如输入端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 信号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及传感器卡座1内各部件的电力供应由设置在传感器卡座1内部的电池组或蓄电池组完成。所述控制器3、喷雾系统4、电风扇7和电热管5的电力供应由外部供电系统,如电网设备提供。
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用户将温湿度传感器2卡入安装在传感器卡座1的内凹卡槽101内,然后使用弹簧夹105将传感器卡座1固定在待发酵茶叶附近的架子或器皿上。此时,温湿度传感器2可以检测待发酵茶叶附近的温湿度变化,并将相应数据通过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发送至控制器3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该信息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例如:湿度降低时,微控制器产生增湿指令,该指令由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发送至喷雾系统4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将该指令发送至移动装置402 和电控喷头406。移动装置402根据指令驱动齿轮405转动,从而带动移动装置 402自身以及电控喷头406沿齿带403移动至目标位置。电控喷头406根据指令控制启动,进行喷雾增湿操作。当温度较低时,微控制器产生增温指令,该指令经过信号线传递至电热管5,电热管5依据指令启动加热。当温湿度较高时,微控制器产生降温或降湿指令,该指令通过信号线传递至电风扇7,电风扇7依据指令启动,将室内高温高湿的空气排出,通过外界冲入低温低湿的空气置换,从而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传感器卡座1内设有模数转换模块102。所述模数转换模块102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插头信号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10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 信号连接。该设置可以简化信息传递的数据量,便于微控制器更快速的发出控制指令。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传感器卡座1内设有锁存器103。所述锁存器103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信号连接。该设置可以使每一个传感器卡座1具有特定的地址编码,微控制器可以根据收到信息的地址编码,更加准确的控制喷雾系统4进行增湿操作。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电热管5 铺设在红茶发酵室地板上,其主要散热面朝向红茶发酵室内部。该设置可以最大化利用电热管5的热能。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电风扇7 设置在红茶发酵室的竖直墙壁上的通孔内,所述通孔位于靠近中间或靠近室顶位置处。所述通孔在电风扇7外部设有电控窗6。所述电控窗6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控制器3的微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信号连接。所述电控窗6用于封闭或开启通孔。该设置可以避免在电风扇7不使用的时候,发酵室内外相对封闭,降低外界漂浮物进入发酵室内污染茶叶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可以是广州奥松电子有限公司的AHT10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可是实现对所有待发酵茶叶周围的温湿度监控,并通过自动控制更准确的控制室内温湿度环境。
2.本实用新型采用动态喷雾装置进行湿度调节,可以使室内湿度变化,尤其是增湿增加更加均衡平稳。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以上传感器卡座(1);与所述传感器卡座(1)插拔式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2);与所述传感器卡座(1)无线信号连接的控制器(3);与所述控制器(3)无线信号连接的喷雾系统(4),与所述控制器(3)信号线连接的电风扇(7)和电热管(5);
所述传感器卡座(1)包括:1个与温湿度传感器(2)相匹配的内凹卡槽(101);内凹卡槽(101)底部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2)插拔式连接的信号插头;所述信号插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卡座(1)背对内凹卡槽(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夹(105);
所述控制器(3)内设有: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微控制器、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通过无线信号连通,并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并通过信号线与喷雾系统(4)、电风扇(7)和电热管(5)信号连接;
所述喷雾系统(4)包括:水平安装在红茶发酵室顶的长方体的中空硬质外壳(401);所述中空硬质外壳(401)内沿水平截面的长边,分别在2个竖直侧壁上有1个相互平行且相向设置的齿带(403);所述2个齿带(403)之间设有移动装置(402);所述移动装置(402)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与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通;所述移动装置(402)的驱动输出端与水平设置的齿轮(405)驱动连接;所述齿轮(405)与齿带(403)齿接;所述移动装置(402)竖直方向低端转动安装有2个以上沿硬质外壳(401)底部内壁运动的轮子;所述移动装置(402)上固定安装有朝向红茶发酵室内部的电控喷头(406);所述电控喷头(406)喷水端自硬质外壳(401)底部开设的长通孔伸出至硬质外壳(401)外部,进水端通过软管(407)与供水系统(8)连通,控制指令如输入端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404)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卡座(1)内设有模数转换模块(102);所述模数转换模块(102)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插头信号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10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卡座(1)内设有锁存器(103);所述锁存器(103)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04)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5)铺设在红茶发酵室地板上,其主要散热面朝向红茶发酵室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风扇(7)设置在红茶发酵室的竖直墙壁上的通孔内,所述通孔位于靠近中间或靠近室顶位置处;所述通孔在电风扇(7)外部设有电控窗(6);所述电控窗(6)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控制器(3)的微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信号连接;所述电控窗(6)用于封闭或开启通孔。
CN201820649483.1U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6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9483.1U CN209106170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9483.1U CN209106170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6170U true CN209106170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494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6170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6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5807A (zh) * 2021-09-07 2021-11-09 上海领奢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喷绘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5807A (zh) * 2021-09-07 2021-11-09 上海领奢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喷绘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CN113625807B (zh) * 2021-09-07 2022-08-19 上海领奢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喷绘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4014U (zh) 气流交替式卧式密集烤烟房
CN20719979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托架
CN209106170U (zh) 一种红茶发酵室自动控温湿系统
CN205005750U (zh) 一种蚕桑节能温控房
CN203731703U (zh) 智能型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08991165A (zh) 一种用于红茶生产的发酵装置
CN101900401A (zh) 具有保温功能的室内节能新风温控系统
CN103604154B (zh) 电热供暖装置
CN20662058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热能的农业用蔬菜大棚
CN110200034B (zh) 一种用于面包制作的自动发酵烘干装置
CN204494679U (zh) 一种太阳能玻璃窗加湿器
CN206352855U (zh) 一种移动式电散热器
CN205641472U (zh) 活塞式热水器
CN206771767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屋顶蓄水箱
CN206130945U (zh) 蒸汽锅炉
CN202692316U (zh) 自动感应式节能加湿器
CN202532597U (zh) 茶几用多功能节能取暖器
CN206239202U (zh) 一种热风循环电烤箱
CN109579127A (zh) 一种双风道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CN207907414U (zh)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CN206626836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
CN207670159U (zh) 一种带封盖出雾口功能的车载加湿器
CN205302616U (zh) 一种基于电力猫的温控装置及系统
CN101650061A (zh) 一种利用压差进行机房温控的装置
CN204001245U (zh) 一种带有冷暖超声加湿系统的家用保温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