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5987U -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5987U
CN209105987U CN201821998021.7U CN201821998021U CN209105987U CN 209105987 U CN209105987 U CN 209105987U CN 201821998021 U CN201821998021 U CN 201821998021U CN 209105987 U CN209105987 U CN 209105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ea
region
frog
runn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80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乃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f Rana Spinosa Breeding In Sanyuan District Of Sanmi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f Rana Spinosa Breeding In Sanyuan District Of Sanmi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f Rana Spinosa Breeding In Sanyuan District Of Sanming City filed Critical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f Rana Spinosa Breeding In Sanyuan District Of Sanming City
Priority to CN2018219980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5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5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5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包括供种蛙生活繁殖的种娃产卵区域、供蛙卵进行孵化的孵化区域、对幼蛙进行喂养的生长区域以及给种娃产卵区域、孵化区域和生长区域分别进行提供流动活水的供水渠道;还包括种娃产卵区域、孵化区域和生长区域的使用过的流动活水汇集至其内的鱼池。本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的结构设计理想,是一种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组合式生态养殖模式,整个养殖基地的生态建设完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特别是在种蛙产卵和蛙卵孵化的环节得到妥善的处理,使得种蛙不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生疾病,而且蛙卵孵化率高,能满足棘胸蛙的生活习性,生长速度快,从而提高了棘胸蛙的产量,而且整个生态建设成本不高,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棘胸蛙人工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是指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背景技术
棘胸蛙(学名:Quasipaa spinosa),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石鳞、石蛙、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棘胸蛙因为肉味鲜美和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而且其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加上人为滥捕,过渡的捕捉利用,野生棘胸蛙濒临灭绝,目前市场上野生棘胸蛙销售价格高达500-600元/KG,模仿棘胸蛙的生活习性及建设生态环境进行人工养殖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棘胸蛙生活习性对自然环境、饲养技术要求较高,饵料要求高(一般只吃活饵料),生长周期长(一般要2~3年),而且天敌多。现有棘胸蛙人工养殖方式不够理想,制约着棘胸蛙养殖事业的发展,要么暴露在户外的放生式人工养殖方式,这样的养殖方式产量不高,而且难以管控,特别是种蛙产卵和孵化不能妥善的处理,蛙卵孵化率不高;要么工厂化人工养殖方式,但是在基地生态建设、病害预防等方面处理不够理想,难以满足棘胸蛙的生活习性而且成本投入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以克服现有棘胸蛙人工养殖方式不够理想,棘胸蛙产量不高而且难以满足棘胸蛙的生活习性而且成本投入高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包括供种蛙生活繁殖的种娃产卵区域、供蛙卵进行孵化的孵化区域、对幼蛙进行喂养的生长区域以及给种娃产卵区域、孵化区域和生长区域分别进行提供流动活水的供水渠道;还包括种娃产卵区域、孵化区域和生长区域的使用过的流动活水汇集至其内的鱼池。
所述种娃产卵区域为种娃产卵房,该种娃产卵房包括呈封闭结构的房屋以及设在房屋内的采食区、产卵区以及水域区;该采食区包括装设在房屋墙体上并且可打开的供食窗以及设在房屋地面上并且位于供食窗下方的采食槽;所述产卵区包括设在房屋底面上的产卵槽、该产卵槽内有流动活水以及依次紧靠在一起浮在流动活水上的复数个泡沫浮板,该产卵槽一端部有一向其内喷洒活水的第一供水管,该产卵槽另一端部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该第一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产卵槽内水位深度的第一排水管;所述水域区包括设在房屋底面上的浅水洼,该浅水洼里有养有小鱼的流动活水,该浅水洼包括用于种蛙在活动的外露浅水洼和与外露浅水洼相通的第一浅水洼,该第一浅水洼上覆盖有用于种蛙隐藏的第一盖板,所述外露浅水洼一端部有一向其内喷洒活水的第二供水管,该外露浅水洼另一端部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口,该第二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外露浅水洼内水位深度的第二排水管。
所述孵化区域包括呈半闭光结构的孵化池,该孵化池的顶部后半段采用盖板遮阴,该盖板的遮阴面积控制在占孵化池的池口面积的1/2至2/3,该孵化池的池底由前、后分布的浅水区和岸上区构成,该浅水区内有流动活水,该流动活水中有带有蛙卵的泡沫浮板可置于其内进行孵化,所述孵化池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向浅水区内喷洒活水的喷水管,该浅水区的底部设有第三排水口,该第三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浅水区内水位深度的第三排水管。
所述生长区域包括围墙围成的活动场地以及将活动场地罩住的保护网,该活动场地包括植物区、岸上区和水沟区,该水沟区包括深水沟槽、与深水沟槽相通并且用于幼蛙隐藏休息的复数个浅水沟槽以及分别向每个浅水沟槽内喷洒活水的第三供水管,所述深水沟槽的一端底部设有第四排水口,该第四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深水沟槽内水位深度的第四排水管。
所述供水渠道包括活水源、与活水源相连通的所述喷水管、第一、第二、第三供水管以及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排水管排出的活水汇集至鱼池内的排水沟渠。
所述产卵槽布置在房屋内的后、右侧处,并且其呈L形状;所述外露浅水洼布置在房屋内的中央处,所述种娃产卵房还包括置于外露浅水洼内的水生植物和位于外露浅水洼一侧的陆生植物,所述房屋的屋顶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采光通风口,该采光通风口上安装有防鸟网。
所述采光通风口呈长条状,并且位于第一盖板的正上方,该采光通风口上还装设用于吸引昆虫进入房屋内的吸引灯。
所述采食槽包括沿墙体一侧围成的凸边以及固定装设在该侧墙体上的分料器,该分料器包括用于承接工人从供食窗送入活饵料的入口端部、与入口端部相通的斜管部以及与斜管部底面相连通的复数个出料口部,该复数个出料口部沿斜管部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所述采食槽还包括位于复数个出料口部的正下方的坡道,该坡道的断面呈直角三角形。
每个浅水沟槽上覆盖有用于幼蛙隐藏的第二盖板,该第二盖板和第一盖板均为硅酸钙板。
每个浅水沟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呈一字形排列的若干个保温箱,每个保温箱包括箱体以及盖设在箱体上的箱盖,每个箱体两侧壁的后段部分别设有用过第三供水管穿过的安装口,每个箱体两侧壁的前段部分别设有棘胸蛙可进入箱体内的爬入口,每个箱体的前侧壁设有排出口,每个第三供水管的管身上开设有给若干个保温箱内进行喷水的若干个水滴口,并且每个水滴口位于对应一个箱体内。
所述深水沟槽内放入有淡水小石斑鱼;每个浅水沟槽内的水深度控制在3-5cm。
所述孵化池的数目为多个并且分为多排,每排孵化池呈一字形排列,所述孵化区域还包括用于给孵化池遮挡雨水的顶棚,该顶棚位于多个孵化池的正上方。
所述供水渠道还包括一端与活水源相连通的沉淀池,该沉淀池呈封闭结构,该沉淀池内设有相互错开的若干个挡板,该若干个挡板沿沉淀池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活水源、沉淀池、种娃产卵区域、生长区域、孵化区域和鱼池依据山区地势高差而建,所述活水源为从山上引来清澈的山泉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的结构设计理想,从种蛙产卵、蛙卵孵化、幼蛙生长以及使用过的流动活水汇集至鱼池再利用,是一种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组合式生态养殖模式,整个养殖基地的生态建设完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特别是在种蛙产卵和蛙卵孵化的环节得到妥善的处理,使得种蛙不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生疾病,而且蛙卵孵化率高,能满足棘胸蛙的生活习性,生长速度快,从而提高了棘胸蛙的产量,而且整个生态建设成本相对不高,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种娃产卵房内部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采食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置于凸边内坡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卵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种娃产卵房的屋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种娃产卵房的屋顶的示意图,其中防鸟网未画出。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孵化区域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场地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场地的示意图,其中硅酸钙板未画上。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保温箱的活动场地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保温箱的俯视方向示意图,其中箱盖未画上。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紫外线杀菌器的沉淀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包括供种蛙生活繁殖的种娃产卵区域1、供蛙卵进行孵化的孵化区域2、对幼蛙进行喂养的生长区域3以及给种娃产卵区域1、孵化区域2和生长区域3分别进行提供流动活水的供水渠道;还包括种娃产卵区域1、孵化区域2和生长区域3的使用过的流动活水汇集至其内的鱼池4,使用过的流动活水便于鱼池4再利用。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种娃产卵区域1为种娃产卵房,该种娃产卵房包括呈封闭结构的房屋10以及设在房屋10内的采食区、产卵区以及水域区;该采食区包括装设在房屋10墙体上并且可打开的供食窗11以及设在房屋地面上并且位于供食窗10下方的采食槽。该种娃产卵区域1采用房式结构,这样隔绝了外界环境对种娃产卵区域1的影响,给种蛙提供一个冬暖夏凉的产卵环境,而且工人在日常投入活饵料(如黄粉虫)时,是通过供食窗10送入采食槽内,这样避免了工人每天频繁进入种娃产卵房内,大大地降低了种蛙感染疾病的风险。
参考图2、图3和图4。所述采食槽包括沿墙体一侧围成的凸边110以及固定装设在该侧墙体上的分料器12,该分料器12包括用于承接工人从供食窗11送入活饵料(如黄粉虫)的入口端部120、与入口端部120相通的斜管部121以及与斜管部121底面相连通的复数个出料口部122,该复数个出料口部122沿斜管部121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采用分料器12的设计,使得活饵料在凸边110内分散的更加均匀,防止活饵料在凸边110内堆积,有效地降低种蛙在争抢吃活饵料时相互拥挤撞击而受伤的风险。所述采食槽还包括位于复数个出料口部122的正下方的坡道111,该坡道111的断面呈直角三角形。该坡道111的设计,工人投入活饵料时,活饵料会从复数个出料口部122处落到坡道111的倾斜面上,活饵料爬动会更加的频繁,从而能吸引种蛙来捕食,对不发达的种蛙视觉有一定的冲击力,大大地增强种蛙的食欲,而且也便于种蛙的观察捕食。
参考图2和图5。所述产卵区包括设在房屋10底面上的产卵槽13、该产卵槽13内有流动活水以及依次紧靠在一起浮在流动活水上的复数个泡沫浮板14,该产卵槽13一端部有一向其内喷洒活水的第一供水管50,该产卵槽13另一端部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51,该第一排水口51连通一可调节产卵槽13内水位深度的第一排水管52,该第一排水管52和产卵槽13之间形成类似于U形的连通器,只要向左或右旋转第一排水管52改变其竖直高度,便可调节产卵槽13内水位深度。所述产卵槽13布置在房屋内的后、右侧处,并且其呈L形状;每个泡沫浮板14呈正方形,复数个泡沫浮板14沿所述产卵槽长度方向依次紧靠排布在所述产卵槽13的槽内,并且每个泡沫浮板14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产卵槽13的宽度。采用复数个泡沫浮板14的设计,便于种蛙蛙卵的吸附收集,由于蛙卵比较轻,当种蛙产卵后,蛙卵会向上漂浮吸附在泡沫浮板14底面上进行吸附收集,使用方便。
参考图1。所述水域区包括设在房屋10底面上的浅水洼,该浅水洼里有养有小鱼的流动活水,该浅水洼包括用于种蛙在活动的外露浅水洼15和与外露浅水洼15相通的第一浅水洼16,该第一浅水洼16上覆盖有用于种蛙隐藏的第一盖板17,所述外露浅水洼15一端部有一向其内喷洒活水的第二供水管53,该外露浅水洼15另一端部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口54,该第二排水口54连通一可调节外露浅水洼15内水位深度的第二排水管55。所述外露浅水洼15布置在房屋10内的中央处,所述种娃产卵房还包括置于外露浅水洼15内的水生植物150和位于外露浅水洼15一侧的陆生植物151。所述水生植物150可以为水浮莲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小鱼隐蔽、吃食。所述浅水洼的小鱼为淡水小石斑鱼,由于浅水洼有淡水小石斑鱼的存在,迫使种蛙在产卵槽13内产卵,大大地提高了种蛙产卵效率,便于蛙卵的收集。而且淡水小石斑鱼的体型相对较小,以水中浮游生物和昆虫水生幼虫为食,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帮清理种蛙的粪便,防止种蛙因水质污染而得病,而且淡水小石斑鱼自身具有生长速度较慢,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
另外,所述小鱼也可以是金鱼或小型清道夫鱼等其他合适的小鱼。
参考图2、图6和图7。所述房屋10的屋顶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采光通风口100,该采光通风口100上安装有防鸟网101。所述采光通风口100呈长条状,并且位于第一盖板17的正上方,该采光通风口100上还装设用于吸引昆虫(飞蛾、蚊虫等昆虫)进入房屋10内的吸引灯102。该吸引灯102的设计,当夜晚需要时可以打开吸引灯102,吸引昆虫(如飞蛾、蚊子等昆虫)进入房屋10内,便于种蛙来捕食,使得种蛙营养搭配更加的平衡,而且也能保持着种蛙夜间摄食习性,使得种蛙发育更加的优良和健壮,善跳和皮光腿壮,确保种蛙的蛙卵正常发育生长,提高蛙卵的孵化率。
参考图1、图8和图9。所述孵化区域2包括呈半闭光结构的孵化池20,该孵化池20的顶部后半段采用盖板21遮阴,该盖板21的遮阴面积控制在占孵化池20的池口面积的1/2至2/3,该孵化池20的顶部前半段采用网状结构的遮阳网(图中未画出)遮阴,有利于光线的射入,并可以防止敌害入侵,该孵化池20的池底由前、后分布的浅水区200和岸上区201构成,该浅水区200内有流动活水,该流动活水中有带有蛙卵的泡沫浮板14可置于其内进行孵化,所述孵化池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向浅水区200内喷洒活水的喷水管22,该浅水区200的底部设有第三排水口56,该第三排水口56连通一可调节浅水区200内水位深度的第三排水管57。整个孵化池20内部保持较阴暗光线,即仿山溪丛生灌木,山上森林茂密相对荫蔽的野外溪水长流的生态环境,利于蛙卵的孵化生长。
参考图1、图8和图9。所述孵化池20的数目为多个并且分为三排,每排孵化池呈一字形排列,所述孵化区域2还包括用于给孵化池遮挡雨水的顶棚23,该顶棚23位于多个孵化池20的正上方。所述孵化池20的池底面为呈前低后高的倾斜底面,该倾斜底面的设计,便于变态后的小蛙向岸上区201爬动活动,该孵化池20的前半段形成的所述浅水区200,该孵化池20的后半段形成所述岸上区201。
另外,所述孵化池20的数排根据实际场地和养殖规模来决定,也可以是四排、五排等其他合适的排数。
参考图1、图10和图11。所述生长区域3包括围墙围成的活动场地30以及将活动场地30罩住的保护网31,该活动场地30包括植物区32、岸上区33和水沟区,该水沟区包括深水沟槽301、与深水沟槽301相通并且用于幼蛙隐藏休息的复数个浅水沟槽302以及分别向每个浅水沟槽302内喷洒活水的第三供水管58,所述深水沟槽301的一端底部设有第四排水口580,该第四排水口580连通一可调节深水沟槽301内水位深度的第四排水管59。
参考图1、图10和图11。每个浅水沟槽302上覆盖有用于幼蛙隐藏的第二盖板18,该第二盖板18和第一盖板17均为硅酸钙板。所述活动场地30内还设有遮阳机构,该遮阳机构包括可收起的遮阳网303以及用于支撑遮阳网303并且间隔布置的多根立柱304,该遮阳网303位于岸上区和水沟区的正上方。所述深水沟槽301内放入有淡水小石斑鱼,淡水小石斑鱼的体型相对较小,以水中浮游生物和昆虫水生幼虫为食,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帮清理幼蛙的粪便,防止幼蛙因水质污染而得病,而且淡水小石斑鱼自身具有生长速度较慢,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每个浅水沟槽302内的水深度控制在3-5cm,棘胸蛙为两栖类动物,幼蛙和成蛙的呼吸系统由鼻孔、鼻腔、口咽腔、喉气管室、肺等器官所组成,棘胸蛙除了直接利用空气进行呼吸以外,由于肺的构造简单气体交换不能满足其全身代谢的需要,还有1/3的气体交换是由皮肤来负担,这样的水位要求能使幼蛙皮肤湿润便于用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另外,参考图12和图13。所述第二盖板18可以用保温箱19替代,具体地讲,每个浅水沟槽302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呈一字形排列的若干个保温箱19,每个保温箱19包括箱体190以及盖设在箱体190上的箱盖,每个箱体190两侧壁的后段部分别设有用过第三供水管58穿过的安装口191,每个箱体190两侧壁的前段部分别设有棘胸蛙可进入箱体190内的爬入口192,每个箱体190的前侧壁设有排出口193,每个第三供水管58的管身上开设有给若干个保温箱19内进行喷水的若干个水滴口581,并且每个水滴口581位于对应一个箱体190内。每个保温箱19距离每个浅水沟槽302内水面的高度控制在8-12cm(最佳高度为10cm)。所述保温箱19为单层结构的泡沫箱,每个泡沫箱的长宽高规格为50cm×50cm×16cm。采用泡沫箱的设计,类似于仿生态的棘胸蛙洞穴,营造了冬暖夏凉的仿生态环境,便于棘胸蛙摄食后的躲藏和休息,而且泡沫箱内保持着一边进水另一边出水,长流水式的设计有利于棘胸蛙的安全度夏和越冬。
参考图1和图14。所述供水渠道包括活水源60、与活水源60相连通的所述喷水管22、第一供水管50、第二供水管53、第三供水管58以及将第一排水管52、第二排水管55、第三排水管57、第四排水管59排出的活水汇集至鱼池4内的排水沟渠500。所述供水渠道还包括一端与活水源60的出口端相连通的沉淀池70,该沉淀池70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喷水管22、第一供水管50、第二供水管53、第三供水管58相连通。所述活水源60、沉淀池70、种娃产卵区域1、生长区域3、孵化区域2和鱼池4依据山区地势高差而建,所述活水源60为从山上引来清澈的山泉水。所述沉淀池70呈封闭结构,该沉淀池70内设有相互错开的若干个挡板700,该若干个挡板700沿沉淀池70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该沉淀池70的设计,可以过滤掉山泉水里的泥沙等颗粒杂质,确保水质安全稳定,降低了对棘胸蛙的危害。
另外,参考图15。根据活水源60的有害细菌指标需求,可以在所述沉淀池70另一端连通一紫外线杀菌器80,该紫外线杀菌器80的设计,使得对流动活水进行杀菌,大大地降低了有害细菌对棘胸蛙的危害。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种蛙生活繁殖的种娃产卵区域、供蛙卵进行孵化的孵化区域、对幼蛙进行喂养的生长区域以及给种娃产卵区域、孵化区域和生长区域分别进行提供流动活水的供水渠道;还包括用于种娃产卵区域、孵化区域和生长区域的流动活水汇集至其内的鱼池;
所述种娃产卵区域为种娃产卵房,该种娃产卵房包括呈封闭结构的房屋以及设在房屋内的采食区、产卵区以及水域区;该采食区包括装设在房屋墙体上并且可打开的供食窗以及设在房屋地面上并且位于供食窗下方的采食槽;所述产卵区包括设在房屋底面上的产卵槽、该产卵槽内有流动活水以及依次紧靠在一起浮在流动活水上的复数个泡沫浮板,该产卵槽一端部有一向其内喷洒活水的第一供水管,该产卵槽另一端部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该第一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产卵槽内水位深度的第一排水管;所述水域区包括设在房屋底面上的浅水洼,该浅水洼里有养有小鱼的流动活水,该浅水洼包括用于种蛙在活动的外露浅水洼和与外露浅水洼相通的第一浅水洼,该第一浅水洼上覆盖有用于种蛙隐藏的第一盖板,所述外露浅水洼一端部有一向其内喷洒活水的第二供水管,该外露浅水洼另一端部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口,该第二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外露浅水洼内水位深度的第二排水管;
所述孵化区域包括呈半闭光结构的孵化池,该孵化池的顶部后半段采用盖板遮阴,该盖板的遮阴面积控制在占孵化池的池口面积的1/2至2/3,该孵化池的池底由前、后分布的浅水区和岸上区构成,该浅水区内有流动活水,该流动活水中有带有蛙卵的泡沫浮板可置于其内进行孵化,所述孵化池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向浅水区内喷洒活水的喷水管,该浅水区的底部设有第三排水口,该第三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浅水区内水位深度的第三排水管;
所述生长区域包括围墙围成的活动场地以及将活动场地罩住的保护网,该活动场地包括植物区、岸上区和水沟区,该水沟区包括深水沟槽、与深水沟槽相通并且用于幼蛙隐藏休息的复数个浅水沟槽以及分别向每个浅水沟槽内喷洒活水的第三供水管,所述深水沟槽的一端底部设有第四排水口,该第四排水口连通一可调节深水沟槽内水位深度的第四排水管;
所述供水渠道包括活水源、与活水源相连通的所述喷水管、第一、第二、第三供水管以及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排水管排出的使用过的活水汇集至鱼池内的排水沟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槽布置在房屋内的后、右侧处,并且其呈L形状;所述外露浅水洼布置在房屋内的中央处,所述种娃产卵房还包括置于外露浅水洼内的水生植物和位于外露浅水洼一侧的陆生植物,所述房屋的屋顶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采光通风口,该采光通风口上安装有防鸟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通风口呈长条状,并且位于第一盖板的正上方,该采光通风口上还装设用于吸引昆虫进入房屋内的吸引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食槽包括沿墙体一侧围成的凸边以及固定装设在该侧墙体上的分料器,该分料器包括用于承接工人从供食窗送入活饵料的入口端部、与入口端部相通的斜管部以及与斜管部底面相连通的复数个出料口部,该复数个出料口部沿斜管部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食槽还包括位于复数个出料口部的正下方的坡道,该坡道的断面呈直角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每个浅水沟槽上覆盖有用于幼蛙隐藏的第二盖板,该第二盖板和第一盖板均为硅酸钙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每个浅水沟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呈一字形排列的若干个保温箱,每个保温箱包括箱体以及盖设在箱体上的箱盖,每个箱体两侧壁的后段部分别设有用过第三供水管穿过的安装口,每个箱体两侧壁的前段部分别设有棘胸蛙可进入箱体内的爬入口,每个箱体的前侧壁设有排出口,每个第三供水管的管身上开设有给若干个保温箱内进行喷水的若干个水滴口,并且每个水滴口位于对应一个箱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沟槽内放入有淡水小石斑鱼;每个浅水沟槽内的水深度控制在3-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池的数目为多个并且分为多排,每排孵化池呈一字形排列,所述孵化区域还包括用于给孵化池遮挡雨水的顶棚,该顶棚位于多个孵化池的正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渠道还包括一端与活水源相连通的沉淀池,该沉淀池呈封闭结构,该沉淀池内设有相互错开的若干个挡板,该若干个挡板沿沉淀池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活水源、沉淀池、种娃产卵区域、生长区域、孵化区域和鱼池依据山区地势高差而建,所述活水源为从山上引来清澈的山泉水。
CN201821998021.7U 2018-11-30 2018-11-30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Active CN209105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8021.7U CN209105987U (zh) 2018-11-30 2018-11-30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8021.7U CN209105987U (zh) 2018-11-30 2018-11-30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5987U true CN209105987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8021.7U Active CN209105987U (zh) 2018-11-30 2018-11-30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5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232A (zh) * 2018-11-30 2019-02-19 三明市三元区众源棘胸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棘胸蛙组合式生态养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232A (zh) * 2018-11-30 2019-02-19 三明市三元区众源棘胸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棘胸蛙组合式生态养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9232A (zh) 一种棘胸蛙组合式生态养殖系统
CN104855310B (zh) 一种光唇鱼仿生态工厂规模化繁育驯养方法
CN102144612B (zh) 一种平胸龟的仿生态养殖方法
CN105746441B (zh) 半水生萤火虫的室内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8174822B (zh) 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及其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
JP3053793B2 (ja) 甲殻類養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6508794A (zh) 一种蟾蜍早繁育高产立体化工厂养殖方法及应用
CN205431530U (zh) 一种珍禽养殖舍
CN110226545A (zh)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CN103518673B (zh) 林蛙立体养殖方法
CN105746442B (zh) 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
CN209105987U (zh) 组合式生态养殖棘胸蛙基地
CN106804531A (zh) 黄缘闭壳龟从亲龟孵化到成龟的综合养殖方法
Guemene et al. Production systems for waterfowl.
CN106172184A (zh) 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驯养方法
CN207341005U (zh) 黄鳝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和幼苗养殖一体化装置
CN209105988U (zh) 一种棘胸蛙产卵和孵化一体化装置
CN107079873B (zh) 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CN213029518U (zh) 一种黄鳝孵化育苗装置
CN106259085B (zh) 一种中华鳖繁殖方法
CN212232679U (zh) 一种黄鳝仿生生态产卵巢穴
CN208402945U (zh) 一种石蛙生态养殖沟
KR102320796B1 (ko) 북방산개구리 사육장치 및 사육시스템
CN109349231B (zh) 一种棘胸蛙产卵和孵化的方法以及其系统
Sarma et al. Management in seed production of golden mahseer, Tor putitora in hatchery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