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4435U - 耳机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耳机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4435U
CN209104435U CN201822248087.0U CN201822248087U CN209104435U CN 209104435 U CN209104435 U CN 209104435U CN 201822248087 U CN201822248087 U CN 201822248087U CN 209104435 U CN209104435 U CN 209104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erminal
weld part
connector
signal terminals
earphon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80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2480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4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4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4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一绝缘尾塞、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以及一个第二信号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前端面凹设有插接孔;该绝缘尾塞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尾端;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上,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均位于插接孔中;本产品中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为同一套五金模具一次冲压形成,并配合将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上,以大幅度减少组装工序,提升生产效率及降低模具投资,使得产品结构更为小巧紧凑,并且,本产品仅具有四个焊接部,四个焊接部间隔排列形成一排,既满足手工焊接生产需要,又兼顾自动化焊接的需要,为焊接安装带来了便利。

Description

耳机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耳机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音频耳机插头从第1接触环到第4接触环接线顺序,有两种讯号回路设计标准:G(接地)M(麦克风)R(右声道)L(左声道)跟M(接地)G(麦克风)R(右声道)L(左声道)其分别对应国内与国际两种不同标准。为使对应的耳机插座既能满足国内标准,又能兼容国际标准,需在耳机插头第1第2接触环对应的耳机插座信号端子上分别焊接两根信号线以满足国内与国际两种不同标准的切换。
目前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各信号端子都是单独采用模具制成,然后各自独立组装于塑胶本体上,由于各信号端子单独一套模具,需要逐一组装在一起,因此,存在组装效率低、模具投资大的问题,并且目前的焊线式的耳机插座连接器,业界有两种生产制程:人工焊接和机器自动焊接:人工焊接要求焊接面足够宽,机器自动焊接,要求焊接面在同一个平面,目前业界的通用做法是:a.人工焊接的产品焊接面分两个平面排布,机器自动焊接的,焊盘在同一个平面,但焊盘宽度设计的很小无法自动焊接。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耳机插座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耳机插座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耳机插座连接器组装效率低、模具投资大并且无法手工焊接及自动焊接兼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一绝缘尾塞、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以及一个第二信号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前端面凹设有插接孔;该绝缘尾塞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尾端;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为同一套五金模具一次冲压形成,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上,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均位于插接孔中;该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弹片位于插接孔的后端,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间隔排列形成一排。
优选的,所述绝缘尾塞的后端形成有一台阶面,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均位于台阶面上。
优选的,所述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前后间隔排布,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分布,第一焊接部的焊接面与接触部的接触面同向。
优选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位于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之第二焊接部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之第一焊接部的宽度均为0.7mm以上。
优选的,所述插接孔内具有一前后延伸出的直通容置槽,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之接触部的凸包均位于直通容置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弹片为两个,两接触弹片分别位于插接孔之后端的两侧,每一接触弹片均与一框体一体成型连接,每一框体的后端均折弯形成一挡板,该绝缘本体后端开设有连通插接孔的让位孔,该挡板封盖住让位孔,该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于其中一挡板延伸出。
优选的,两框体彼此独立分开或者通过一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该连接部连接于两框体之后端的部位。
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套设有金属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产品中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为同一套五金模具一次冲压形成,并配合将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上,以大幅度减少组装工序,提升生产效率及降低模具投资,使得产品结构更为小巧紧凑,并且,本产品仅具有四个焊接部,四个焊接部间隔排列形成一排,既满足手工焊接生产需要,又兼顾自动化焊接的需要,为焊接安装带来了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绝缘尾塞与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固定在一起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绝缘尾塞与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和一个第二信号端子固定在一起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二信号端子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一种第二信号端子与音频插头接触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二种第二信号端子与音频插头接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1、插接孔
12、直通容置槽 13、让位孔
20、绝缘尾塞 21、台阶面
30、第一信号端子 31、接触部
32、第一焊接部 40、第二信号端子
41、接触弹片 42、第二焊接部
43、框体 44、挡板
45、连接部 50、金属环
60、音频插头 61、第一接触环
62、第二接触环 63、第三接触环
64、第四接触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0、一绝缘尾塞20、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以及一个第二信号端子40。
该绝缘本体10的前端面凹设有插接孔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孔11内具有一前后延伸出的直通容置槽12,该绝缘本体10后端开设有连通插接孔11的让位孔13,让位孔13为左右设置的两个;所述绝缘本体10的前端套设有金属环50;该绝缘尾塞20设置于绝缘本体10的尾端,所述绝缘尾塞20的后端形成有一台阶面21。
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为同一套五金模具一次冲压形成,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20上,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接触部31均位于插接孔11中。
该第二信号端子40的接触弹片41位于插接孔11的后端,第二信号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2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2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2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2均位于台阶面21上。
以及,所述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接触部31位于同一平面上前后间隔排布,且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之接触部31的凸包均位于直通容置槽12中,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2位于同一平面分布,第一焊接部32的焊接面与接触部31的接触面同向;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2位于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2之间;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0之第二焊接部42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之第一焊接部32的宽度均为0.7mm以上,既满足手工焊接生产需要,又兼顾自动化焊接的需要。
另外,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0的接触弹片41为两个,两接触弹片41分别位于插接孔11之后端的两侧,每一接触弹片41均与一框体43一体成型连接,每一框体43的后端均折弯形成一挡板44,该挡板44封盖住让位孔13,防止液态塑胶及异物流入插接孔11中,该第二信号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2于其中一挡板44延伸出;以及,两框体43彼此独立分开(如图9所示)或者通过一连接部45一体成型连接(如图8所示),该连接部45连接于两框体43之后端的部位。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组装时,首先,通过同一套五金模具一次冲压成型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并采用另一套五金模具冲压成型出第二信号端子40,接着,将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放入注塑模具中成型出绝缘尾塞20,使得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20上,并将第二信号端子40固定在绝缘本体10上,接着将组装在一起的一绝缘尾塞20、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装配到绝缘本体10上,各接触部31伸入插接孔11内,接触弹片41通过让位孔13伸入插接孔11的后端。
使用时,采用人工焊接或机器自动焊接将本产品与线缆焊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2和第二信号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2分别线缆对应的信号线焊接导通;使用过程中,当音频插头60插入到位后,三个第一信号端子30的接触部31分别与音频插头60的第一接触环61、第二接触环62和第三接触环63接触导通,而第二信号端子40的两接触弹片41夹住音频插头60的第四接触部而导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本产品中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为同一套五金模具一次冲压形成,并配合将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上,以大幅度减少组装工序,提升生产效率及降低模具投资,使得产品结构更为小巧紧凑,并且,本产品仅具有四个焊接部,四个焊接部间隔排列形成一排,既满足手工焊接生产需要,又兼顾自动化焊接的需要,为焊接安装带来了便利。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绝缘本体、一绝缘尾塞、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以及一个第二信号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前端面凹设有插接孔;该绝缘尾塞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尾端;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为同一套五金模具一次冲压形成,三个第一信号端子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尾塞上,每一个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均位于插接孔中;该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弹片位于插接孔的后端,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间隔排列形成一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尾塞的后端形成有一台阶面,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均位于台阶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前后间隔排布,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分布,第一焊接部的焊接面与接触部的接触面同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位于三个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之第二焊接部和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之第一焊接部的宽度均为0.7mm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内具有一前后延伸出的直通容置槽,该三个第一信号端子之接触部的凸包均位于直通容置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弹片为两个,两接触弹片分别位于插接孔之后端的两侧,每一接触弹片均与一框体一体成型连接,每一框体的后端均折弯形成一挡板,该绝缘本体后端开设有连通插接孔的让位孔,该挡板封盖住让位孔,该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于其中一挡板延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框体彼此独立分开或者通过一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该连接部连接于两框体之后端的部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套设有金属环。
CN201822248087.0U 2018-12-29 2018-12-29 耳机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209104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8087.0U CN209104435U (zh) 2018-12-29 2018-12-29 耳机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8087.0U CN209104435U (zh) 2018-12-29 2018-12-29 耳机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4435U true CN209104435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8087.0U Active CN209104435U (zh) 2018-12-29 2018-12-29 耳机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4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4218U (zh) 电连接器
CN204333399U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05178083U (zh) 插头端子
CN203733991U (zh) Hdmi插座连接器及其撕裂成型的端子料带
CN104617419A (zh) 连接器
CN209104435U (zh) 耳机插座连接器
CN205355368U (zh) USB Type-C连接器
CN204497439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09037999A (zh) 插座用铜条、插座及插座用铜条加工工艺
CN204497438U (zh) 连接器
CN204011841U (zh) 一种用于led照明灯具的电连接器
CN211404849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CN101882733A (zh) 电连接器
CN203733996U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CN209981539U (zh) 一种卧式连接器
CN210722928U (zh) 免压接线端子
CN2862407Y (zh) 电连接器插座及与其对接的电连接器插头
CN208723174U (zh) 一种改良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CN206685570U (zh) 连接器端子
CN201498808U (zh) 电连接器
CN206850090U (zh) 一体式三脚电源插座
CN102801060B (zh) 磁性模组的制造方法及利用此种磁性模组制造的电连接器
CN205051032U (zh) 一种组合转换端子及汽车继电器
CN206992421U (zh) Type‑C 插座连接器
CN21171983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