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0586U - 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0586U
CN209100586U CN201821529688.2U CN201821529688U CN209100586U CN 209100586 U CN209100586 U CN 209100586U CN 201821529688 U CN201821529688 U CN 201821529688U CN 209100586 U CN209100586 U CN 209100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worm screw
driver
shel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96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汀·伽斯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os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mos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os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mos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96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0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0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0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器,包括机壳,以及与机壳固定连接的马达,驱动器还包括传动连接于马达的齿轮组件,连接于齿轮组件并能随齿轮组件转动的蜗杆,套设于蜗杆外周并与蜗杆螺纹配合的蜗杆螺母,以及固定连接于蜗杆螺母且用于驱动外部构件沿直线运动的运动组件;齿轮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器,将马达的旋转运动通过多级齿轮传动和蜗杆螺母传动,转化成运动组件的直线运动,相较于传统的仅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的方式更加稳定且抗振动性能更强,进而有效缓解噪音问题。

Description

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驱动器。
背景技术
用于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执行装置,也称为驱动器,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可调节式家具中,比如沙发、座椅等,还被应用在医疗床等医疗设备中。
目前的驱动器,一般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将马达的旋转运动经过蜗轮转换为蜗杆的直线运动,进而驱动与蜗杆连接的外部构件;然而,现有的驱动器通过蜗轮带动蜗杆运动的传动方式摩擦相对剧烈,抗振性和稳定性差,引起的噪音问题严重,导致用户在调整沙发、座椅、医疗床时总是受到较大程度的噪音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器,以解决传统的驱动器工作过程中噪音问题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驱动器,包括机壳,以及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的马达,所述驱动器还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马达的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齿轮组件并能随所述齿轮组件转动的蜗杆,套设于所述蜗杆外周并与所述蜗杆螺纹配合的蜗杆螺母,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蜗杆螺母且用于驱动外部构件沿直线运动的运动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壳且具有通腔的外壳,以及容设于所述通腔内的运动杆;所述蜗杆螺母容设于所述通腔内且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运动杆与所述蜗杆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内壁的滑道,所述蜗杆螺母包括套设于所述蜗杆外周的螺母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螺母本体外周且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杆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并能随所述输出轴旋转的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组,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三齿轮组,以及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还包括穿过所述蜗杆的传动销轴,所述传动销轴沿所述第四齿轮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第四齿轮插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上齿轮和第三下齿轮,所述第二上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下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三下齿轮,所述第三上齿轮啮合于所述第四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上齿轮、所述第二下齿轮、所述第三上齿轮、所述第三下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机壳之间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马达与所述机壳之间的防水板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驱动器,通过齿轮组件将马达的动力经多级齿轮传动,传递至蜗杆处使蜗杆旋转,并带动套设于蜗杆外周并与其螺纹传动配合的蜗杆螺母沿蜗杆的轴向运动,进而使连接于蜗杆螺母的运动组件沿蜗杆的延伸方向做直线运动,如此,将马达的旋转运动通过多级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转化成运动组件的直线运动,相较于传统的仅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的方式更加稳定且抗振动性能更强,进而有效缓解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三;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机壳;20、马达;30、齿轮组件;40、蜗杆;50、蜗杆螺母;60、运动组件;H1、容置空腔;11、底壳部;12、盖壳部;H2、通腔;61、外壳;62、运动杆;S、壳盖;611、壳本体;612、滑道;613、凸条;51、螺母本体;52、滑动部;W、通孔;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组;33、第三齿轮组;34、第四齿轮;70、传动销轴;321、第二上齿轮;322、第二下齿轮;331、第三上齿轮;332、第三下齿轮;80、供电单元;81、电连接器;82、导线;90、密封圈;100、防水板体;K1、第一穿孔;K2、第二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进行说明。驱动器包括机壳10,以及与机壳10固定连接的马达20,驱动器还包括传动连接于马达20的齿轮组件30,连接于齿轮组件30并能随齿轮组件30转动的蜗杆40,套设于蜗杆40外周并与蜗杆40螺纹配合的蜗杆螺母50,以及固定连接于蜗杆螺母50且用于驱动外部构件直线运动的运动组件60;齿轮组件30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具体地,机壳10包括底壳部11和盖壳部12,底壳部11和盖壳部12围合形成有容置空腔H1,齿轮组件30容设于容置空腔H1内,马达20连接于机壳10的外壁,马达20的输出轴伸入容置空腔H1内部并与齿轮组件30传动连接,用于将旋转动能传递给齿轮组件30,蜗杆40的一端也伸入到容置空腔H1内与齿轮组件30传动连接,齿轮组件30通过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将动能传递到蜗杆40处,使蜗杆40绕自身轴线转动,蜗杆40转动从而带动蜗杆螺母50运动,进而使得与蜗杆螺母50固定连接的运动组件60沿蜗杆40的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通过齿轮组件30将马达20的动力经过多级齿轮传动,传递至蜗杆40处使蜗杆40旋转,并带动套设于蜗杆40外周并与其螺纹传动配合的蜗杆螺母50沿蜗杆40的轴向运动,进而使连接于蜗杆螺母50的运动组件60做沿蜗杆40的延伸方向的直线运动,如此,将马达20的旋转运动通过多级齿轮传动和蜗杆40传动,转化成运动组件60的直线运动,相较于传统的仅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的方式更加稳定且抗振动性能更强,进而有效缓解噪音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运动组件60包括固定连接于机壳10且具有通腔H2的外壳61,以及容设于通腔H2内的运动杆62;蜗杆螺母50容设于通腔H2内且与外壳61的内壁滑动配合,运动杆62的一端与蜗杆螺母50固定连接。具体地,外壳61大致呈圆柱形壳体状,其通腔H2亦呈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状,在蜗杆40旋转带动蜗杆螺母50运动时,蜗杆螺母50便能够稳定地沿蜗杆40的轴向运动,而不会有沿蜗杆40的径向方向上的任何位移,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减少了传动过程中的振动现象,从而顺利地推动运动杆62沿蜗杆40的轴向运动。更具体地,运动杆62优选为空心管状体,这样可以减少重量,该运动杆62的长度略大于外壳61,在蜗杆螺母50的带动下能沿蜗杆40的轴向运动至外壳61之外,如此,便于运动杆62与外部构件进行连接配合。
一实施例中,在运动杆62的远离机壳10的一端设置有杆塞(图未示),用于将运动杆62的端部开口盖封,以避免水分和尘垢入侵到运动杆62的内部形成不必要的绣化或污染;此处,杆塞与运动杆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或可根据环境需要省略杆塞。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在外壳61的远离机壳10的一端设置有壳盖S,该壳盖S上开设有供运动杆62伸出的通孔(图未示),用于将外壳61的端部开口和运动杆之间的间隙盖封,以避免水分和尘垢进入外壳61内部,引起不必要的绣化或污染。
请参阅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61包括壳本体611,以及设置于壳本体611内壁的滑道612,蜗杆螺母50包括套设于蜗杆40外周的螺母本体51,以及固定连接与螺母本体51且与滑道612滑动配合的滑动部52。具体地,滑道612由凸设于壳本体611内壁的呈长条状的多个凸条613围合形成,各凸条613均沿蜗杆40的轴向延伸至壳本体611的相对两端的边缘;滑动部52为凸设于螺母本体51外缘面的多个凸块,各凸块配合于相邻两凸条之间,并与各凸条形成沿蜗杆40轴向的滑动配合,如此,蜗杆螺母50的沿蜗杆40周向的自由度便被限制。
请参阅图2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运动杆62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通孔W。在本实施例中,通孔开设于运动杆62的另一端的远离机壳的一端,通过该通孔W与外部其他构件形成连接配合,从而将动力传递出去。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通孔W还可以为其他连接结构,此处不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3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齿轮组件30包括固定连接于马达20的输出轴并能随输出轴旋转的第一齿轮31,啮合于第一齿轮31的第二齿轮组32,啮合于第二齿轮组32的第三齿轮组33,以及啮合于第三齿轮组33的第四齿轮34;第四齿轮34与蜗杆40固定连接。具体地,齿轮组件30包括的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通过多级齿轮传动将马达20的动力传递至蜗杆40处,使蜗杆40与第四齿轮34同轴转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齿轮组件30包括的齿轮数量还可进行增减,以能传递动能而不占据过多空间为准,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器还包括穿过蜗杆40的传动销轴70,传动销轴70沿第四齿轮34的径向延伸并与第四齿轮34插接相连。具体地,传动销轴70沿蜗杆40的径向延伸,穿设于蜗杆40并且传动销轴70的相对两端伸出于蜗杆外缘面之外,伸出的端部与第四齿轮34插接相连,如此,可避免第四齿轮34与蜗杆40表面打滑,确保第四齿轮34带动蜗杆40做等角速度的转动。
请参阅图3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齿轮组3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上齿轮321和第二下齿轮322,第二上齿轮321和第二下齿轮322的径向尺寸不同且第二上齿轮32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下齿轮322的径向尺寸;第三齿轮组33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上齿轮331和第三下齿轮332,第三上齿轮331和第三下齿轮332的径向尺寸不同且第三上齿轮321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三下齿轮322的径向尺寸,以此来增加整个传动齿轮组件的紧凑性;第二上齿轮321啮合于第一齿轮31,第二下齿轮322啮合于第三下齿轮332,第三上齿轮331啮合于第四齿轮34。具体地,第二上齿轮321设置于第二下齿轮322的上方,并套设于同一转轴的外周,通过该转轴与机壳10相连;第三上齿轮331设置于第三下齿轮332的上方,并套设于同一转轴的外周,通过该转轴与机壳10相连。这里,第一齿轮31、第二上齿轮321、第二下齿轮322、第三上齿轮331、第三下齿轮332,以及第四齿轮34,这些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且各齿轮均通过轴承和转轴与机壳10连接于一体,并位于机壳10的容置空腔H1内,各齿轮的直径大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进而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以获取蜗杆40不同的转速,此处不做唯一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器还包括电性连接于马达20的供电单元80。供电单元80包括电连接器81和导线82。优选地,此处的供电单元80为马达20供应直流电。
请参阅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器还包括设于外壳61与机壳10之间的密封圈90。具体地,密封圈90呈环状,优选为弹性塑胶材质,其大小与外壳61的径向尺寸大抵一致,以能够使外壳61的端面与机壳10形成无缝结合为准,以起到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2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器还包括设置于马达20与机壳10之间的防水板体100。具体地,防水板体100优选为弹性软胶材质,该防水板体100夹设于马达20端面和机壳10端面之间,使机壳10与马达20端面的结合更加紧密,起到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在防水板体100上开设有供连接马达20与机壳10连接的螺钉通过的第一穿孔K1,在其中部还开设有供马达20的输出轴穿过的第二穿孔K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驱动器,包括机壳,以及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马达的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齿轮组件并能随所述齿轮组件转动的蜗杆,套设于所述蜗杆外周并与所述蜗杆螺纹配合的蜗杆螺母,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蜗杆螺母且用于驱动外部构件而沿直线运动的运动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壳且具有通腔的外壳,以及容设于所述通腔内的运动杆;所述蜗杆螺母容设于所述通腔内且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运动杆与所述蜗杆螺母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内壁的滑道,所述蜗杆螺母包括套设于所述蜗杆外周的螺母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螺母本体外周且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并能随所述输出轴旋转的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组,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三齿轮组,以及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套设于所述蜗杆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穿过所述蜗杆的传动销轴,所述传动销轴沿所述第四齿轮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第四齿轮插接相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上齿轮和第二下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上齿轮和第三下齿轮,所述第二上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下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三下齿轮,所述第三上齿轮啮合于所述第四齿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上齿轮、所述第二下齿轮、所述第三上齿轮、所述第三下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嵌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机壳之间的密封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马达与所述机壳之间的防水板体。
CN201821529688.2U 2018-09-18 2018-09-18 驱动器 Active CN209100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9688.2U CN209100586U (zh) 2018-09-18 2018-09-18 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9688.2U CN209100586U (zh) 2018-09-18 2018-09-18 驱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0586U true CN209100586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9688.2U Active CN209100586U (zh) 2018-09-18 2018-09-18 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0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850000058B1 (ko) 산업로보트
CN106678283A (zh) 一种带位置反馈的小型直线驱动器
TWM466990U (zh) 具有多段式齒輪件的致動器
CN110307299A (zh) 行星谐波组合减速器
CN209100586U (zh) 驱动器
CN207965366U (zh) 一种可调的vr眼镜
CN207910226U (zh) 一种能自动夹线的扭线机
CN203243179U (zh) 一种新型减速电机
CN206377224U (zh) 一种具备离合保护作用的减速器
CN107127749A (zh) 关节型机器人及其直线驱动器
CN101811514A (zh) 弧齿锥齿轮转向传动总成
CN217874437U (zh) 一种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
CN207018460U (zh) 一种丝杆传动电动推杆结构
CN206128958U (zh) 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CN105538337A (zh) 一种高精度钢丝绳垂直传动关节
CN210205883U (zh) 一种玩具的驱动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玩具
CN206777129U (zh) 改良型电动伸缩装置
CN210978427U (zh) 一种一字型推杆电机
CN211018537U (zh) 前输出超速比减速大扭矩电机
CN208557480U (zh) 动力外骨骼驱动装置
CN208525369U (zh) 多段式按摩器
CN208369394U (zh) 智能锁电机总成
CN209422408U (zh) 一种护理设备
CN207830488U (zh) 一种适用于圆周运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CN206091843U (zh) 一种窗帘卷轴单向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