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1780U -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1780U
CN209091780U CN201820815075.9U CN201820815075U CN209091780U CN 209091780 U CN209091780 U CN 209091780U CN 201820815075 U CN201820815075 U CN 201820815075U CN 209091780 U CN209091780 U CN 209091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infant
contracture
banda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150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妍杰
缑百妮
黄钦如
尚晓燕
宋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08150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1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1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17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转轴、紧固螺栓、第二支撑板、转动板、第一绑带、第二绑带、气垫、气管,该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首先通过旋转扩展机构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满足患儿不同关节部位的护理需要,有效避免传统固定装置通用性不高,只能对单一关节部位进行固定,降低患儿的治疗效率,加上支撑固定机构的配合效果,实现对重症患儿腕关节、足部和肩关节的支撑固定,有效避免因重症患儿长期卧床造成关节部位挛缩情况的发生,利于患儿后续的康复治疗,最终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临床上重症患儿因需要长时间的卧床,而患儿因不正确的卧位姿势可诱发加重痉挛,进而引发关节挛缩,导致患儿关节部位严重的功能障碍,如:肩部下沉脱位、腕关节掌屈、足部关节挛缩等综合征,传统应对挛缩的护理方式为采用固定装置对患者的关节部位进行固定,预防患儿因不正确的卧姿导致关节挛缩问题的发生,但此类固定装置功能单一,针对患儿不同的关节部位需专用的固定装置,造成医护人员操作不便,降低患儿的治疗效率,鉴于以上缺陷,需设计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转轴、紧固螺栓、第二支撑板、转动板、第一绑带、第二绑带、气垫、气管,所述的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板右侧,所述的转轴与第一支撑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紧固螺栓贯穿于转轴前端,所述的紧固螺栓与转轴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右侧,且所述的第二支撑板贯穿于转轴中端,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与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的转动板前端与第一支撑板前端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绑带位于转动板顶部,所述的第一绑带后端与转动板铆钉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绑带前端与转动板采用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二绑带位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二绑带后端与第二支撑板铆钉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绑带前端与第二支撑板采用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转动板内部底端,所述的气垫与转动板胶水相连,所述的气管贯穿气垫左侧中端,所述的气管与气垫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板顶部还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转动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板底部后端还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的第一磁铁与转动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顶部还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的第二磁铁与第一支撑板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磁性吸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气管末端还设有气阀,所述的气阀与气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板左侧外壁还设有卡环,所述的卡环与转动板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当医护人员需对危重患儿的腕关节进行固定时,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患儿的手腕下方,使患儿的手掌贴合第二支撑板顶部、患儿的前臂贴合转动板顶部,再拉动第二绑带,使第二绑带绕过患儿手掌上方与第二支撑板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然后医护人员拉动第一绑带,使第一绑带绕过患儿前臂上方与转动板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使患儿的手掌以及手腕部分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有效避免危重患儿因长期卧床造成腕关节下垂、挛缩情况的发生,当医护人员需对危重患儿的足部进行固定时,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逆时针转动紧固螺栓,即取消紧固螺栓对第一支撑板的顶紧力,以此让第一支撑板取消对第二支撑板的顶紧力,再转动第二支撑板,使第二支撑板绕着转轴逆时针转动90度,然后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紧固螺栓,使紧固螺栓顶紧在第一支撑板上,通过对第一支撑板的顶紧力作用,使第一支撑板1对第二支撑板4实行压紧力,以此让第二支撑板4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状态被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该装置放置在患儿足部下方,使患儿的脚掌贴合第二支撑板、患儿的外踝贴合第一支撑板,接着医护人员将第二绑带绕过患儿脚背与第二支撑板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将第一绑带绕过患儿的小腿与转动板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通过上述操作,实现对患儿的足部摆放姿势的有效固定,从而避免患儿足部因长期卧床导致足部下垂、踝关节挛缩情况的发生,当医护人员需对危重患儿的肩部进行支撑时,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向上拉动转动板,使转动板绕着第一支撑板前端旋转180度展开,即实现气垫的露出,再将该装置放入到患儿肩部下方,使气垫贴合患儿的肩胛骨部位,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患儿手臂下方,然后医护人员将气管与现有技术中的充气装置相连,如充气球囊,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阀901并操作充气球囊,是充气球囊内的充气气体排入气垫8,使气垫8膨胀,所述的气垫8的充盈状态为长方形,从而支撑起患儿的肩胛骨,当患儿的肩胛骨支撑高度达到医护人员所需高度时,医护人员停止操作充气球囊并关闭气阀即可,然后将患儿的手臂通过第二绑带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从而实现该装置与患儿的固定,避免气垫发生移位,通过上述操作,利用气垫对肩胛骨的支撑作用,使患儿肩部上抬前挺,从而有效避免患儿因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肩关节挛缩脱位情况的发生,利于患儿后续的康复治疗,该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首先通过旋转扩展机构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满足患儿不同关节部位的护理需要,有效避免传统固定装置通用性不高,只能对单一关节部位进行固定,降低患儿的治疗效率,加上支撑固定机构的配合效果,实现对重症患儿腕关节、足部和肩关节的支撑固定,有效避免因重症患儿长期卧床造成关节部位挛缩情况的发生,利于患儿后续的康复治疗,最终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软垫实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转动板与患儿的软接触,,提高患儿使用时的舒适性,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实现关闭状态下,转动板和第一支撑板的相连固定,卡环可对气管进行固定,提高该装置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主视图;
图2是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俯视图;
图3是转动板展开状态图;
图4是第二支撑板逆时针转动90°状态图。
第一支撑板1、转轴2、紧固螺栓3、第二支撑板4、转动板5、第一绑带6、第二绑带7、气垫8、气管9、软垫101、第一磁铁501、第二磁铁502、卡环503、气阀9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转轴2、紧固螺栓3、第二支撑板4、转动板5、第一绑带6、第二绑带7、气垫8、气管9、软垫101、第一磁铁501、第二磁铁502、卡环503、气阀901,所述的转轴2贯穿第一支撑板1右侧,所述的转轴2与第一支撑板1 转动相连,所述的紧固螺栓3贯穿于转轴2前端,所述的紧固螺栓3与转轴2 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位于第一支撑板1右侧,且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 贯穿于转轴2中端,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与转轴2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板5 位于第一支撑板1顶部,所述的转动板5前端与第一支撑板1前端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绑带6位于转动板5顶部,所述的第一绑带6后端与转动板5铆钉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绑带6前端与转动板5采用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二绑带7位于第二支撑板4顶部,所述的第二绑带7后端与第二支撑板4铆钉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绑带7前端与第二支撑板4采用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气垫8位于转动板5内部底端,所述的气垫8与转动板5胶水相连,所述的气管9 贯穿气垫8左侧中端,所述的气管9与气垫8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4、转动板5顶部还设有软垫101,所述的软垫101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4和转动板5胶水相连,所述的转动板5底部后端还设有第一磁铁501,所述的第一磁铁501与转动板5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撑板1顶部还设有第二磁铁502,所述的第二磁铁502与第一支撑板1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磁铁502与第一磁铁501磁性吸合相连,所述的气管9末端还设有气阀901,所述的气阀901与气管9胶水相连,所述的转动板5左侧外壁还设有卡环503,所述的卡环503与转动板5胶水相连。
该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当医护人员需对危重患儿的腕关节进行固定时,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患儿的手腕下方,使患儿的手掌贴合第二支撑板4顶部、患儿的前臂贴合转动板5顶部,再拉动第二绑带7,使第二绑带7绕过患儿手掌上方与第二支撑板4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然后医护人员拉动第一绑带6,使第一绑带6绕过患儿前臂上方与转动板5 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使患儿的手掌以及手腕部分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上,有效避免危重患儿因长期卧床造成腕关节下垂、挛缩情况的发生,当医护人员需对危重患儿的足部进行固定时,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逆时针转动紧固螺栓3,即取消紧固螺栓3对第一支撑板1的顶紧力,以此让第一支撑板1取消对第二支撑板4的顶紧力,再转动第二支撑板4,使第二支撑板4绕着转轴2逆时针转动90度,然后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紧固螺栓3,使紧固螺栓3顶紧在第一支撑板1上,通过对第一支撑板1的顶紧力作用,使第一支撑板1对第二支撑板4实行压紧力,以此让第二支撑板4逆时针旋转 90度后的状态被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该装置放置在患儿足部下方,使患儿的脚掌贴合第二支撑板4、患儿的外踝贴合第一支撑板1,接着医护人员将第二绑带7绕过患儿脚背与第二支撑板4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将第一绑带6绕过患儿的小腿与转动板5进行魔术贴粘贴固定,通过上述操作,实现对患儿的足部摆放姿势的有效固定,从而避免患儿足部因长期卧床导致足部下垂、踝关节挛缩情况的发生,当医护人员需对危重患儿的肩部进行支撑时,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向上拉动转动板5,使转动板5绕着第一支撑板1前端旋转180度展开,即实现气垫8的露出,再将该装置放入到患儿肩部下方,使气垫8贴合患儿的肩胛骨部位,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位于患儿手臂下方,然后医护人员将气管9与现有技术中的充气装置相连,如充气球囊,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阀901并操作充气球囊,是充气球囊内的充气气体排入气垫8,使气垫8膨胀,所述的气垫8的充盈状态为长方形,从而支撑起患儿的肩胛骨,当患儿的肩胛骨支撑高度达到医护人员所需高度时,医护人员停止操作充气球囊并关闭气阀9即可,然后将患儿的手臂通过第二绑带7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上,从而实现该装置与患儿的固定,避免气垫8发生移位,通过上述操作,利用气垫8 对肩胛骨的支撑作用,使患儿肩部上抬前挺,从而有效避免患儿因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肩关节挛缩脱位情况的发生,利于患儿后续的康复治疗,同时,软垫101 实现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4以及转动板5与患儿的软接触,提高患儿使用时的舒适性,第一磁铁501和第二磁铁502实现关闭状态下,转动板5和第一支撑板1的相连固定,卡环503可对气管9进行固定,提高该装置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转轴、紧固螺栓、第二支撑板、转动板、第一绑带、第二绑带、气垫、气管,所述的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板右侧,所述的转轴与第一支撑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紧固螺栓贯穿于转轴前端,所述的紧固螺栓与转轴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右侧,且所述的第二支撑板贯穿于转轴中端,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与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的转动板前端与第一支撑板前端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绑带位于转动板顶部,所述的第一绑带后端与转动板铆钉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绑带前端与转动板采用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第二绑带位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二绑带后端与第二支撑板铆钉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绑带前端与第二支撑板采用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转动板内部底端,所述的气垫与转动板胶水相连,所述的气管贯穿气垫左侧中端,所述的气管与气垫胶水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板顶部还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转动板胶水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板底部后端还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的第一磁铁与转动板胶水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顶部还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的第二磁铁与第一支撑板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磁性吸合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末端还设有气阀,所述的气阀与气管胶水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板左侧外壁还设有卡环,所述的卡环与转动板胶水相连。
CN201820815075.9U 2018-05-29 2018-05-29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1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5075.9U CN209091780U (zh) 2018-05-29 2018-05-29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5075.9U CN209091780U (zh) 2018-05-29 2018-05-29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1780U true CN209091780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4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150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1780U (zh) 2018-05-29 2018-05-29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1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051289A (ja) 介護用筋力補助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空気圧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8744422A (zh) 一种自由度优化的四自由度穿戴式上肢运动辅助装置
CN206080817U (zh) 一种重症多发伤病人断肢固定装置
CN106551765B (zh) 上肢腹部皮瓣术后抬高锻炼装置及锻炼管理系统
CN104523405A (zh) 储能式前置刚性支架截瘫助行外骨骼
CN2933379Y (zh) 气动手功能康复器
CN209091780U (zh) 防患儿关节挛缩用康复体位控制装置
CN208823257U (zh) 预防下肢血栓活动仪
CN206660067U (zh) 一种妇产科用便于调节高度的固定架
CN107789111A (zh) 一种肩关节外展固定矫形器
CN211023367U (zh) 一种儿外科四肢骨折复位术后护理支架
CN213666016U (zh) 一种多功能膝关节支架
CN212817063U (zh) 一种手指康复装置
CN201135527Y (zh) 蛙式位固定器
CN207627532U (zh) 带有防压疮功能的消肿装置
CN111407593B (zh) 一种适用于骨关节外科的术后护理的辅助装置
CN210633678U (zh) 仿真机器人构架
CN203874008U (zh) 经桡动脉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臂托板
CN109172207A (zh) 防下肢血栓用烧伤科患者治疗装置
CN209033072U (zh) 一种作用于患者腿部的自主康复训练器
CN209187853U (zh) 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8319463U (zh) 防褥疮护理裤
CN208756287U (zh) 一种肩关节外展固定矫形器
CN205515119U (zh) 儿科上肢治疗吊带
CN112587289A (zh) 一种具有辅助骨折复位功能的一体化石膏固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