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1531U - 体内异物抓取器 - Google Patents

体内异物抓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1531U
CN209091531U CN201820580093.3U CN201820580093U CN209091531U CN 209091531 U CN209091531 U CN 209091531U CN 201820580093 U CN201820580093 U CN 201820580093U CN 209091531 U CN209091531 U CN 209091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pipe
sleeve
casing
foreign body
internal fore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00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杰
杨奕
赵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5800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1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1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15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内异物抓取器,包括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芯管的上部,并且两者之间无滑动;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芯管的外部,并且第二套管滑动于芯管和第一套管之间;所述芯管的下端开口均匀分布多个具有弹性的抓片,通过第二套管上下滑动进而控制多个抓片从第二套管的下端开口中伸出张开和缩回合拢。本实用新型提高取石的准确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抓取异物的效率,同时减小手术对人体的伤害,提高对人体的保护。

Description

体内异物抓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内异物抓取器。
背景技术
结石是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主要见于胆囊及膀胱、肾盂中,也可见于胰导管、涎腺导管等的腔中。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一般有一核心,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核心之上。由于受累器官的不同,结石形成的机制所含的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结石可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继发性感染等症状。
目前对于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根据结石的大小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比如结石较小,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多喝水多运动,慢慢将结石排出。结石较大,可以采用体外碎石,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通过体外碎石机产生冲击波,由机器聚焦后对准结石,经过多次释放能量而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当结石过大,则需要通过开刀手术将结石取出。
对于通过手术取石的治疗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胆囊结石手术,目前国内外胆囊结石手术90%为开胸方式,手术创口大,病人痛苦。我国近年有高价引进国外设备进行胆囊结石微创手术,采用绳套式取石方法,在套管内设有一根绳套,将套管伸入体内,通过拉伸绳套将结石套住并取出来。但由于结石外表面十分光滑,采用绳套式取石方法效率太低,抓石慢不牢固,小结石抓不住,一次只能抓一个,如有多个结石反复操作繁琐费时,现已极少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内异物抓取器,以提高取石的准确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抓取异物的效率,同时减小手术对人体的伤害,提高对人体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内异物抓取器,包括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芯管的上部,并且两者之间无滑动;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芯管的外部,并且第二套管滑动于芯管和第一套管之间;
所述芯管的下端开口均匀分布多个具有弹性的抓片,通过第二套管上下滑动进而控制多个抓片从第二套管的下端开口中伸出张开和缩回合拢。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顶壁之间设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抓片设有四个,并且四个所述抓片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芯管的下端开口。经过反复试验,将抓片设计为四个,相邻抓片之间的缝隙非常小,在抓取过程中异物不容易滑落,提高了异物的成功率。
优选地,四个所述抓片的中部均向外侧弯曲;四个所述抓片合拢后在四个抓片之间形成通光孔。抓片张开和缩回的过程中,抓片的弯曲部与第二套管的内壁接触,控制抓片的张开程度。这种设计既可以扩大四个抓片之间的空间,一次性抓取更多的异物,又可以在缩回过程中使四个抓片的下端紧紧合拢,避免异物滑落。窥视镜插入芯管中,其观察端通过通光孔寻找体内异物的具体位置,寻找方式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此外,将窥视镜设计在芯管中,避免了单独将窥视镜插入人体而重新开孔,增加额外的伤口,从而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安装窥视镜的侧孔。侧孔的宽度根据和窥视镜的大小而定,从侧孔插入,操作十分方便,避免了复杂的安装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孔沿轴向的长度大于芯管和第一套管的侧孔沿轴向的长度。第二套管在芯管和第一套管之间滑动时,第二套管的侧孔将与芯管和第一套管的侧孔错开,由于窥视镜从侧孔插入第二套管中,第二套管的侧孔大于芯管和第一套管侧孔的这种设计,避免了窥视镜阻碍第二套管的滑动,使第二套管的滑动更加灵活。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管和芯管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连接。第一套管和芯管拆分后方便消毒处理,避免了第一套管套在芯管外使消毒不彻底导致感染率增加。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管的顶壁上设有螺栓,所述芯管的内壁设有螺纹,通过第一套管的螺栓与芯管的螺纹相适配,进而使第一套管套设在芯管的外表面。采用常用的螺纹连接方式,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优选地,还包括手柄和连接杆;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杆贯穿的通孔,所述芯管和第一套管的侧壁均设有与所述通孔正对的滑槽;所述连接杆沿所述通孔和滑槽贯穿所述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后,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手柄一一对应连接。手柄套在连接杆上,拉动手柄便带动第二套管的在第一套管和芯管之间滑动,避免了用手指伸入滑槽中拨动第二套管,大大降低了滑动第二套管的难度,方便了抓片的张开和合拢。这里的连接杆还起到了限制第二套管下滑的最大位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手柄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将手柄从连接杆上拆分后,连接杆便可以与第二套管分离,再第一套管和芯管拆分后,整个设备便完全拆开,反之将第一套管和芯管锁紧,连接杆径向插入第二套管中,最后再将手柄与连接杆连接。整个设备结构简单,装配和拆卸十分方便,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便于大面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包括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将这三个管体依次套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非常低,有利于手术过程的正常进行。在使用该设备时,将窥视镜插入芯管中,再将本设备伸入体内寻找异物的具体位置。由于本设备直径小,只需要在人体上开一个长于10毫米的口,避免了产生大伤口,从而大大降低了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大大加快了术后恢复速度,提高对人体的保护。找到异物后,将本设备的下端开口对准异物,再往上滑动第二套管,芯管的抓片便伸出并张开,再移动本设备的使异物位于抓片之间,慢慢下滑第二套管使芯管的抓片慢慢缩回第二套管,抓片便合拢将异物抓住,最后将本设备慢慢从人体内抽出,抓取异物成功。相比绳套式取石方法,本设备的整个抓取流程简单,准确度高,用时短,操作难度非常低,并且成功率非常高,同时成功率不受异物的形成、光滑度影响。此外,根据异物大小,本设备可以一次性抓取多个异物,进一步提高了异物抓取的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二套管往上滑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芯管和抓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附图中,1-芯管,2-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螺栓,5-手柄,6-连接杆,7-通孔,8-滑槽,9-侧孔,10-弹簧,11-抓片,12-通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6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内异物抓取器,包括芯管1、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芯管1、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均为空心管。第一套管2套设在芯管1的上部,并且两者之间无滑动。第一套管2比芯管1短,芯管1下部露在第一套管2外。为了避免第一套管2套在芯管1外使消毒不彻底导致感染率增加,这里将第一套管2和芯管1设计为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连接,第一套管2和芯管1拆分后方便消毒处理。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套管2和芯管1的具体的连接方式,优选方案为:第一套管2的顶壁上设有螺栓4,芯管1的内壁设有螺纹,通过第一套管2的螺栓4与芯管1的螺纹相适配,进而使第一套管2套设在芯管1的外表面。采用常用的螺纹连接方式,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第二套管3套设在芯管1的外部,并且第二套管3滑动于芯管1和第一套管2之间。第二套管3比芯管1短,第二套管3套设在芯管1的下部并且第二套管3的上部伸入第一套管2中。为了方便第二套管3的在第一套管2和芯管1之间滑动,本实施例还包括手柄5和连接杆6;第二套管3的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杆6贯穿的通孔7,芯管1和第一套管2的侧壁均设有与通孔7正对的滑槽8;连接杆6沿通孔7和滑槽8贯穿芯管1、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后,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手柄5一一对应连接。手柄5套在连接杆6上,拉动手柄5便带动第二套管3的在第一套管2和芯管1之间滑动,避免了用手指伸入滑槽8中拨动第二套管3,大大降低了滑动第二套管3的难度,方便了抓片11的张开和合拢。这里的连接杆6还起到了限制第二套管3下滑的最大位置。两个手柄5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与连接杆6连接。将手柄5从连接杆6上拆分后,连接杆6便可以与第二套管3分离,再第一套管2和芯管1拆分后,整个设备便完全拆开,反之将第一套管2和芯管1锁紧,连接杆6径向插入第二套管3中,最后再将手柄5与连接杆6连接。整个设备结构简单,装配和拆卸十分方便,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便于大面推广。手动将第二套管3往上滑动后方便第二套管3往下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在第二套管3的顶端与第一套管2的顶壁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为弹簧10。通过手柄5带动第二套管3往上滑动将压缩弹簧10,缓慢释放手柄5后,第二套管3将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自动使抓片11缩回合拢。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减少手术伤口,减小对人体的伤害,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为:将窥视镜插入芯管1中,随着芯管1、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的插入体内,窥视镜也进入体内。因而在芯管1、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安装窥视镜的侧孔9。侧孔9的宽度根据和窥视镜的大小而定,从侧孔9插入,操作十分方便,避免了复杂的安装操作。其中,第二套管3的侧孔9沿轴向的长度大于芯管1和第一套管2的侧孔9沿轴向的长度。第二套管3在芯管1和第一套管2之间滑动时,第二套管3的侧孔9将与芯管1和第一套管2的侧孔9错开,由于窥视镜从侧孔9插入第二套管3中,第二套管3的侧孔9大于芯管1和第一套管2侧孔9的这种设计,避免了窥视镜阻碍第二套管3的滑动,使第二套管3的滑动更加灵活。
体内的异物的外表面存在粘液,十分光滑,异物多数为结石类的异物,不仅外表面光滑,其形状多数为球形,普通的抓取工具非常难抓取。为了提高抓取的成功率,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芯管1的下端开口均匀分布多个具有弹性的抓片11,通过第二套管3上下滑动进而控制多个抓片11从第二套管3的下端开口中伸出张开和缩回合拢。抓片11的材料为金属,可以发生的弹性形变。经过反复试验,将抓片11设计为四个,相邻抓片11之间的缝隙非常小,在抓取过程中异物不容易滑落、侧漏出来,提高了异物的成功率。四个抓片1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于芯管1的下端开口,这里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四个抓片11的中部均向外侧弯曲。抓片11张开和缩回的过程中,抓片11的弯曲部与第二套管3的内壁接触,控制抓片11的张开程度。这种设计既可以扩大四个抓片11之间的空间,一次性抓取更多的异物,又可以在缩回过程中使四个抓片11的下端紧紧合拢,避免异物滑落。
如图3所示,此外,为了窥视镜方便观察体内异物,优选地方案为:四个抓片11合拢后在四个抓片11之间形成通光孔12。这里的通光孔12是指四个抓片11合拢后,四个抓片11的下端不完全闭合形成一个缝隙,窥视镜的通过该缝隙寻找异物的具体位置。窥视镜插入芯管1中,其观察端通过通光孔12寻找体内异物的具体位置,寻找方式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施例中的体内异物抓取器的使用方法为:以抓取胆囊结石为例,术中先确定患者胆囊位置后在附近胸腔开一个10毫米孔,确定胆囊位置后视病情切开胆囊,将本设备探入胆囊中,在窥视镜的引导下确定结石位置,大小和多少,用手心顶住第一套管2的上端,用食指和中指勾住手柄5使抓片11伸出并张开,再调整抓片11的位置,使结石位于抓片11中,慢慢松开食指和中指,使抓片11缩回合拢,进而将结石抓住,这里一次可取出多枚结石。抓片11取石直径范围为1—15毫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芯管的上部,并且两者之间无滑动;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芯管的外部,并且第二套管滑动于芯管和第一套管之间;
所述芯管的下端开口均匀分布多个具有弹性的抓片,通过第二套管上下滑动进而控制多个抓片从第二套管的下端开口中伸出张开和缩回合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顶壁之间设有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片设有四个,并且四个所述抓片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芯管的下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抓片的中部均向外侧弯曲;四个所述抓片合拢后在四个抓片之间形成通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安装窥视镜的侧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孔沿轴向的长度大于芯管和第一套管的侧孔沿轴向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和芯管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顶壁上设有螺栓,所述芯管的内壁设有螺纹,通过第一套管的螺栓与芯管的螺纹相适配,进而使第一套管套设在芯管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和连接杆;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设有用于所述连接杆贯穿的通孔,所述芯管和第一套管的侧壁均设有与所述通孔正对的滑槽;所述连接杆沿所述通孔和滑槽贯穿所述芯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后,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手柄一一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内异物抓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手柄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CN201820580093.3U 2018-04-23 2018-04-23 体内异物抓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1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0093.3U CN209091531U (zh) 2018-04-23 2018-04-23 体内异物抓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0093.3U CN209091531U (zh) 2018-04-23 2018-04-23 体内异物抓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1531U true CN209091531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4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00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1531U (zh) 2018-04-23 2018-04-23 体内异物抓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15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3783A (zh) * 2018-04-23 2018-08-24 郑伟杰 体内异物抓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3783A (zh) * 2018-04-23 2018-08-24 郑伟杰 体内异物抓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1200B (zh) 用于提供组织访问和闭合的系统和方法
WO2000067649A1 (en) A surgical forceps
AU2011335890B2 (en) Device for retrieving a body from a tubular structure
CN205268236U (zh) 一种新型取石网篮
CN112842468A (zh) 一种肝胆外科手术用结石取出装置
CN205411257U (zh) 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取石网篮
CN209091531U (zh) 体内异物抓取器
CN107157546A (zh) 一种敞口式网篮胆道取石器
CN106236154A (zh) 一种内腔镜标本取物系统
CN205307020U (zh) 一种专用于精密外科手术的靶向导入装置
CN108433783A (zh) 体内异物抓取器
TW201811280A (zh) 用於插入青光眼分流器之工具
CN206852619U (zh) 胸腔镜活检钳
CN209032477U (zh) 一种手术切口适形弹力牵引装置
CN215349306U (zh) 一种可视化防脱钩的胸腔穿刺定位针
CN109303964B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置管用分离钳
CN213249515U (zh) 一种取石网篮
Hernandez-Divers et al. A review of reptile diagnostic coelioscopy
CN204600541U (zh) 结构灵活的一次性内窥镜活体取样钳
CN207152613U (zh) 内镜手术牵拉装置
KR102043528B1 (ko) 복수의 조직 수집 장치
CN209404877U (zh) 鞘管头端变径取石网篮
CN208541374U (zh) 一种医院检验科用结石抓取装置
CN219439313U (zh) 一种结石抓取装置
CN206453803U (zh) 血管切口撑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