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9355U -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9355U
CN209089355U CN201821833000.XU CN201821833000U CN209089355U CN 209089355 U CN209089355 U CN 209089355U CN 201821833000 U CN201821833000 U CN 201821833000U CN 209089355 U CN209089355 U CN 209089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face
mounting groove
die assembl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30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天民
梁芳
陈小文
侯倩
张天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nong Futong Garde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nong Futong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nong Futong Garde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nong Futong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30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9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9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9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和支撑座,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侧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侧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置于支撑座安装槽内,且使第一侧板的第一端面与第二侧板的第一端面重合,使用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将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和支撑座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人工建造高畦耗时长、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蔬菜的种植效率,使用方便、快捷,同时提高了人工建造高畦的效率。

Description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背景技术
高畦栽培技术是我国温室蔬菜栽培的一种先进栽培方式,主要适用于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以及草莓等作物,已经被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高畦栽培的基本模式为高畦覆膜、大垄双行、膜下滴灌,其原理是在日光温室的蔬菜栽培中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这即使得栽培畦面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又可以充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避免因大水漫灌造成地表温度降低以及温室内空气湿度增加,而引起的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北方日光温室的跨度多为7.5m,活动长度有限,不适用于机械建造高畦,而人工建造日光温室高畦,不仅费时费力,且不容易达到高畦建造标准,同时在较大的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往往因为人工建造日光温室高畦进度太慢而影响蔬菜的及时栽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通过对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和支撑座的结构设计,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建造高畦耗时长、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和支撑座,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侧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底座安装槽,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凸耳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三端面重合,所述第一凸耳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一端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凸耳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板安装槽,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所述第一侧板,并将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槽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三端面;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侧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底座安装槽,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凸耳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三端面重合,所述第二凸耳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第一端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二凸耳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板安装槽,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所述第二侧板,并将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槽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三端面;以及所述支撑座的第一端均设有支撑座安装槽,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四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三端面;所述第二把手四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三端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中央的通孔,且所述连接螺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耳的第一端,所述连接螺母设于所述连接螺栓的第二端,且所述连接螺母紧贴所述第二凸耳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安装槽、第一连接杆安装槽的端面均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均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支撑座安装槽的端面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的端面均呈梯形截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通过对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和支撑座的结构设计,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建造高畦耗时长、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蔬菜的种植效率,使用方便、快捷,同时提高了人工建造高畦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造高畦用模具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造高畦用模具的第一模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建造高畦用模具的第一连接板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建造高畦用模具的第一底座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建造高畦用模具的第二模具组件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建造高畦用模具的支撑座主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
第一模具组件1;第一底座11;第一底座安装槽111;第一侧板12;第一凸耳121;第一把手122;第一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安装槽131;第二模具组件2;第二底座21;第二底座安装槽211;第二侧板22;第二凸耳221;第二把手222;第二连接板23;第二连接板安装槽231;支撑座3;支撑座安装槽31;连接螺栓4;连接螺母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第一模具组件1、第二模具组件2、支撑座3、连接螺栓4和连接螺母5,第一模具组件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侧板12和第一连接板13,第一底座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底座安装槽111,第一侧板12共两个,均包括第一凸耳121和第一把手122,第一侧板12分别安装于第一底座安装槽111内,且与第一底座11的第三端面重合,第一底座安装槽111的端面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均与第一侧板12的厚度尺寸相同,这有利于第一侧板正好嵌入第一底座安装槽内,第一凸耳121设于第一侧板12第一端的中间位置,且第一凸耳121的中央设有通孔,第一把手122四个,分别设于第一侧板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靠近第一侧板12的第三端面,这有利于方便移动模具,第一连接板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板安装槽 131,且第一连接板13共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侧板12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第一侧板12,并将第一连接板安装槽131安装于第一侧板12的第三端面,第一连接杆安装槽131 的端面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均与第一侧板12的厚度尺寸相同,这有利于第一侧板正好嵌入第一连接板安装槽内,使第一模具组件更加牢固。
如图5所示,第二模具组件2包括第二底座21、第二侧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第二底座 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底座安装槽211,第二侧板22共两个,均包括第二凸耳221 和第二把手222,第二侧板22分别安装于第二底座安装槽211内,且与第二底座21的第三端面重合,第二底座安装槽211的端面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均与第二侧板22的厚度尺寸相同,这有利于第二侧板正好嵌入第二底座安装槽内,第二凸耳221设于第二侧板22第一端的中间位置,且第二凸耳221的中央设有通孔,第二把手222四个,分别设于第二侧板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靠近第二侧板22的第三端面,这有利于方便移动模具,第二连接板2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板安装槽231,且第二连接板23共两个,分别位于第二侧板22 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第二侧板22,并将第二连接板安装槽231安装于第二侧板 22的第三端面,第二连接杆安装槽231的端面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均与第二侧板22的厚度尺寸相同,这有利于第二侧板正好嵌入第二连接板安装槽内,使第二模具组件更加牢固。
如图6所示,支撑座3的第一端均设有支撑座安装槽3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22分别安装于支撑座安装槽31内,且第一侧板12的第一端面与第二侧板22的第一端面重合,支撑座安装槽31的端面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22的厚度均相同,这有利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嵌入支撑座安装槽内,连接螺栓4穿过第一凸耳121和第二凸耳221 中央的通孔,且连接螺栓4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凸耳121的第一端,连接螺母5设于连接螺栓4 的第二端,且连接螺母4紧贴第二凸耳221的第一端,用于将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使建造高畦用模具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在操作过程中,将第一模具组件中的第一侧板分别置于第一底座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底座安装槽内,第一连接板分别设于第一侧板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第一侧板,并将第一连接板安装槽安装于第一侧板的第三端面,均使用螺栓连接固定;同时,将第二模具组件中的第二侧板分别置于第二底座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底座安装槽内,第二连接板分别设于第二侧板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第二侧板,并将第二连接板安装槽安装于第二侧板的第三端面,均使用螺栓连接固定;然后,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置于支撑座安装槽内,且第一侧板的第一端面与第二侧板的第一端面重合,连接螺栓穿过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中央的通孔,并与连接螺母螺纹副连接,用于将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使建造高畦用模具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和支撑座,
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侧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底座安装槽,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凸耳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三端面重合,所述第一凸耳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一端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凸耳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板安装槽,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所述第一侧板,并将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槽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三端面;
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侧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一底座安装槽,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凸耳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三端面重合,所述第二凸耳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第一端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二凸耳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板安装槽,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第三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横跨所述第二侧板,并将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槽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三端面;以及
所述支撑座的第一端均设有支撑座安装槽,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面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四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三端面;所述第二把手四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三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中央的通孔,且所述连接螺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耳的第一端,连接螺母设于所述连接螺栓的第二端,且所述连接螺母紧贴所述第二凸耳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安装槽、第一连接杆安装槽的端面均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均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座安装槽的端面呈U型截面形状,且宽度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的端面均呈梯形截面形状。
CN201821833000.XU 2018-11-07 2018-11-07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Active CN209089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000.XU CN209089355U (zh) 2018-11-07 2018-11-07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000.XU CN209089355U (zh) 2018-11-07 2018-11-07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9355U true CN209089355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3000.XU Active CN209089355U (zh) 2018-11-07 2018-11-07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9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861B (zh) 植物育苗机
CN201571378U (zh) 植物育苗机
CN203661757U (zh) 一种金线莲水培装置
CN204443387U (zh) 一种多功能通用型塑料扦插棚架
CN209089355U (zh) 日光温室建造高畦用模具
CN202759883U (zh) 立式种植墙
CN202503963U (zh) 一种菌-蔬共作日光温室
CN205408845U (zh) 一种保育用植物培养箱
CN203951955U (zh) 一种潮汐式灌溉育苗槽
CN203388110U (zh) 一种新型蚯蚓养殖装置
CN202738526U (zh) 石斛离地栽培架
CN203608591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的大棚
CN208210979U (zh) 一种香果树幼苗越冬保温辅助装置
CN201821726U (zh) 立体无土草莓栽培架
CN206165313U (zh) 一种小麦增产种植大棚
CN106069708B (zh) 一种阳台蔬菜种植设施
CN207574115U (zh) 一种集雨水收集与日光杀虫灯装置的恒温葡萄种植大棚
CN209170973U (zh) 一种新型农业栽培装置
CN204377522U (zh) 种植灌溉引流板专用型材
CN211532144U (zh) 一种冬天育菌种植用培养箱
CN215872678U (zh) 一种园艺用自动施肥控制器
CN207626226U (zh) 一种黄芪育苗栽培装置
CN206866190U (zh) 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
CN201101034Y (zh) 五位一体组合式生态温室大棚
CN220402622U (zh) 一种生态农场农作物滴灌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