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3644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3644U
CN209083644U CN201821962518.3U CN201821962518U CN209083644U CN 209083644 U CN209083644 U CN 209083644U CN 201821962518 U CN201821962518 U CN 201821962518U CN 209083644 U CN209083644 U CN 209083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lifters
pitch regulation
nose assembly
loca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25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焕
王勇
陈宇强
黄燕宁
马先锋
李兆波
杨光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9625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3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3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3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支架;机头组件,机头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升降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需要单独操作,从而影响用户在调节时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风扇通过调节组件既能够实现风扇的升降调节,又能够实现风扇的俯仰调节,减少了风扇的零件数量,使风扇的装配更加方便,此外,将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集成为一个调节组件,还能够更加节省空间,使风扇的外观简洁、精致。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风扇的供风范围,需要风扇的机头组件可以升降调节或俯仰调节,但现有技术中风扇的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需要单独操作,导致风扇的操作复杂,从而影响用户在调节时的使用体验好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需要单独操作,导致风扇的操作复杂,从而影响用户在调节时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支架;机头组件,机头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升降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升降件,升降件相对于支架滑动并与机头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之间形成滑道,升降件位于滑道内,升降件包括:升降件本体;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设置在升降件本体的朝向立板一侧的表面上,且凸起结构的朝向立板的表面与立板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升降件本体的与两个立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各表面上的多个凸起结构呈矩阵分布。
进一步地,立板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相间隔的多个限位孔;升降件本体的朝向立板的表面上开设有安装孔,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通过第一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置在安装孔处;第一定位件选择性地伸入多个限位孔中的一个,以使机头组件在多个升降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停留。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第一定位件的远离第一弹性元件的表面为曲面。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俯仰调节件,俯仰调节件与升降件固定连接;机头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与俯仰调节件可枢转地连接。
进一步地,俯仰调节件呈圆盘状,俯仰调节件的周向表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槽,壳体具有装配孔,装配孔与限位槽相对设置,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置在装配孔处,第二定位件选择性地伸入多个限位槽中的一个,以使机头组件在多个俯仰调节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停留。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第二定位件的远离第二弹性元件的表面为曲面。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两个限位面;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俯仰调节件的轴向端面上,俯仰调节件的部分圆周表面具有多个限位槽,限位块位于远离限位槽的一侧,限位块在两个限位面之间转动并与两个限位面中的一个止挡配合,以限制机头组件转动的角度。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柱设置在升降件的朝向机头组件的表面上,俯仰调节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上开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一开口,后壳上开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二开口,前壳和后壳连接,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接形成与支撑柱配合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俯仰调节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以将俯仰调节件和升降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柱上开设有定位孔,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俯仰调节件上的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控制机头组件升降的结构和控制机头组件俯仰的结构集成在一起,从而使用户既能够通过调节组件实现对机头组件的升降调节,又能够通过调节组件实现对机头组件的俯仰调节。本申请优化了风扇的结构,简化了风扇的操作,从而使用户能够同时对风扇进行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提升了用户在调节时的使用体验好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风扇的一个角度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另一个角度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风扇的拆解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升降件、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定位件和立板之间的配合关系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俯仰调节件、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俯仰调节件、前壳和后壳之间的配合关系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升降件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俯仰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的风扇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架;11、立板;111、限位孔;12、滑道;13、支撑框;14、装饰板;20、机头组件;21、壳体;211、装配孔;212、限位面;213、前壳;214、后壳;215、第一开口;216、第二开口;30、调节组件;31、升降件;311、升降件本体;312、凸起结构;313、安装孔;32、第一弹性元件;33、第一定位件;34、俯仰调节件;341、限位槽;342、第二连接孔;35、第二弹性元件;36、第二定位件;37、限位块;38、支撑柱;381、第一连接孔;382、定位孔;39、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需要单独操作,导致风扇的操作复杂,从而影响用户在调节时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
如图1和图2所示,风扇包括支架10和机头组件20,机头组件20通过调节组件30可升降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0上。
在本申请中,将控制机头组件20升降的结构和控制机头组件20俯仰的结构集成在一起,从而使用户既能够通过调节组件实现对机头组件的升降调节,又能够通过调节组件30实现对机头组件20的俯仰调节。本申请优化了风扇的结构,简化了风扇的操作,从而使用户能够同时对风扇进行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提升了用户在调节时的使用体验好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升降调节是指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俯仰调节是指机头组件20在上下方向相对于支架10转动。
本申请提供的风扇在进行升降调节和/或俯仰调节时操作方便,即可通过单手掰动机头组件20实现机头组件20的升降调节和/或俯仰调节。
如图1和图6所示,调节组件30包括升降件31,升降件31相对于支架10滑动并与机头组件20连接。这样,用户用手拉动机头组件20从而克服升降件31与支架10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机头组件20的升降调节,当用户调节到合适的升降位置时松开机头组件20,机头组件20可以通过升降件31与支架10之间的摩擦力停留在该升降位置。
如图1和图6所示,支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板11,两个立板11之间形成滑道12,升降件31位于滑道12内,升降件31包括升降件本体311和凸起结构312,凸起结构312设置在升降件本体311的朝向立板11一侧的表面上,且凸起结构312的朝向立板11的表面与立板11接触配合。这样,通过在升降件本体311上设置凸起结构312,从而减小升降件31与立板11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升降件31与立板1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摩擦力过大导致用户操作费力,使用户在对风扇进行升降调节时手感更好。
如图6和图9所示,升降件本体311的与两个立板1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312,各表面上的多个凸起结构312呈矩阵分布。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凸起结构312的数量,从而在保证升降件31能够相对于立板11滑动的同时,提升用户的调节手感。
在图6和图9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凸起结构312的数量为12个,升降件本体311的两个立板1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6个。
如图6所示,立板1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相间隔的多个限位孔111;升降件本体311的朝向立板11的表面上开设有安装孔313,调节组件3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32和第一定位件33,第一定位件33通过第一弹性元件32可伸缩地设置在安装孔313处;第一定位件33选择性地伸入多个限位孔111中的一个,以使机头组件20在多个升降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停留。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33,保证机头组件20能够在需要的升降位置处稳定地停留。
具体来说,用户在对风扇进行升降调节时,用户拉动风扇的机头组件20,机头组件20带动升降件31在滑道12内滑动,第一定位件33在安装孔313的孔壁的抵推作用下退出限位孔111,当运动至下一个限位孔111时,第一定位件33在第一弹性元件32的弹性作用下伸入限位孔111,用户不再拉动机头组件20,机头组件20停留在该升降位置。
可选地,第一弹性元件32为弹簧,第一定位件33的远离第一弹性元件32的表面为曲面。
如图6所示,第一定位件33为碰珠。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调节组件30还包括俯仰调节件34,俯仰调节件34与升降件31固定连接;机头组件20包括壳体21,壳体21与俯仰调节件34可枢转地连接。将俯仰调节件34与升降件31固定连接,从而将风扇的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集成在一起。
如图7和图10所示,俯仰调节件34呈圆盘状,俯仰调节件34的周向表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槽341,壳体21具有装配孔211,装配孔211与限位槽341相对设置,调节组件30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35和第二定位件36,第二定位件36通过第二弹性元件35可伸缩地设置在装配孔211处,第二定位件36选择性地伸入多个限位槽341中的一个,以使机头组件20在多个俯仰调节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停留。
具体来说,用户在对风扇进行俯仰调节时,用户通过掰动风扇的机头组件20,机头组件20相对于俯仰调节件34转动,第二定位件36随机头组件20相对于俯仰调节件34转动,第二定位件36在限位槽341的槽壁的抵推作用下由限位槽341退出,当第二定位件36随机头组件20转动至下一个限位槽341时,第二定位件36在第二弹性元件35的弹性作用下伸入该限位槽341,用户不再掰动机头组件20,机头组件20停留在该俯仰调节位置。
可选地,第二弹性元件35为弹簧,第二定位件36的远离第二弹性元件35的表面为曲面。
如图7所示,第一定位件33为碰珠。
如图8所示,壳体21具有两个限位面212;调节组件30还包括限位块37,限位块37设置在俯仰调节件34的轴向端面上,俯仰调节件34的部分圆周表面具有多个限位槽341,限位块37位于远离限位槽341的一侧,限位块37在两个限位面212之间转动并与两个限位面212中的一个止挡配合,以限制机头组件20转动的角度。这样,通过调整两个限位面212之间的距离,从而对机头组件20的极限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如图4、图5、图9、图11和图12所示,调节组件30还包括支撑柱38,支撑柱38设置在升降件31的朝向机头组件20的表面上,俯仰调节件34与支撑柱38固定连接;壳体21包括前壳213和后壳214,前壳213上开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一开口215,后壳214上开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二开口216,前壳213和后壳214连接,且第一开口215和第二开口216对接形成与支撑柱38配合的连接孔。这样,通过设置支撑柱38,方便俯仰调节件34与升降件31的连接,同时为机头组件20提供支撑转轴,具体来说,前壳213和后壳214装配后形成壳体21,壳体21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柱38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调节组件30还包括连接件,支撑柱38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81,俯仰调节件34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42,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342和第一连接孔381,以将俯仰调节件34和升降件31固定连接。这样,俯仰调节件34通过支撑柱38与升降件31固定连接。
如图9所示,支撑柱38上开设有定位孔382,调节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俯仰调节件34上的与定位孔382配合的定位柱39。这样,通过设置定位柱39进行定位,不需要费时费力地将第一连接孔381和第二连接孔342对准,从而提升了俯仰调节件34和支撑柱38之间的装配效率。
如图1所示,支架10还包括支撑框13和装饰板14,两个立板安装在支撑框13内,支撑框13和装饰板14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扣合结构,使支撑框13与装饰板14扣合在一起,并将立板11压紧。通过设置装饰板14,使风扇的外观更为整洁和时尚。
可选地,立板11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与支撑框13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匹配。
将立板11装配在支撑框13上,然后将第一定位件33装在第一弹性元件32上,将第一弹性元件32安装在升降件31的安装孔313内,然后将升降件31安装在滑道12内,支撑柱38伸出至支撑框13外,俯仰调节件34与支撑柱38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二定位件36安装在第二弹性元件35上,第二弹性元件35安装在后壳214的装配孔211内,将第二定位件36对准俯仰调节件34的限位槽341,将前壳213和后壳214安装在支撑柱38上,最后,将装饰板14盖设在支撑框13上。
机头组件20的两侧均通过调节组件30可升降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0上,支架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框13,机头组件20安装在两个支撑框13之间。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拧开升降调节螺母,对风扇的机头组件进行升降调节,当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拧紧调节螺母将机头组件固定在机架上,在风扇的使用过程中,调节螺母容易丢失,而在本申请中,用户操作风扇的机头组件20升降和俯仰时,不需要操作螺钉等额外零件,使风扇的操作简单,避免螺钉丢失。
本申请提供的风扇通过调节组件既能够实现风扇的升降调节,又能够实现风扇的俯仰调节,减少了风扇的零件数量,使风扇的装配更加方便,此外,将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集成为一个调节组件,还能够更加节省空间,使风扇的外观简洁、精致。风扇的升降调节和俯仰调节可以是单独操作,也可以是同步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
机头组件(20),所述机头组件(20)通过调节组件(30)可升降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升降件(31),所述升降件(31)相对于所述支架(10)滑动并与所述机头组件(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板(11),所述两个立板(11)之间形成滑道(12),所述升降件(31)位于所述滑道(12)内,所述升降件(31)包括:
升降件本体(311);
凸起结构(312),所述凸起结构(312)设置在所述升降件本体(311)的朝向所述立板(11)一侧的表面上,且所述凸起结构(312)的朝向所述立板(11)的表面与所述立板(11)接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本体(311)的与所述两个立板(1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结构(312),各表面上的多个所述凸起结构(312)呈矩阵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相间隔的多个限位孔(111);所述升降件本体(311)的朝向所述立板(11)的表面上开设有安装孔(313),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32)和第一定位件(33),所述第一定位件(33)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313)处;所述第一定位件(33)选择性地伸入多个所述限位孔(111)中的一个,以使所述机头组件(20)在多个升降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停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2)为弹簧,所述第一定位件(33)的远离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2)的表面为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俯仰调节件(34),所述俯仰调节件(34)与所述升降件(31)固定连接;所述机头组件(20)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与所述俯仰调节件(34)可枢转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调节件(34)呈圆盘状,所述俯仰调节件(34)的周向表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槽(341),所述壳体(21)具有装配孔(211),所述装配孔(211)与所述限位槽(341)相对设置,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35)和第二定位件(36),所述第二定位件(36)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5)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装配孔(211)处,所述第二定位件(36)选择性地伸入多个所述限位槽(341)中的一个,以使所述机头组件(20)在多个俯仰调节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停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5)为弹簧,所述第二定位件(36)的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5)的表面为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具有两个限位面(212);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限位块(37),所述限位块(37)设置在所述俯仰调节件(34)的轴向端面上,所述俯仰调节件(34)的部分圆周表面具有多个所述限位槽(341),所述限位块(37)位于远离所述限位槽(341)的一侧,所述限位块(37)在所述两个限位面(212)之间转动并与所述两个限位面(212)中的一个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机头组件(20)转动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支撑柱(38),所述支撑柱(38)设置在所述升降件(31)的朝向所述机头组件(20)的表面上,所述俯仰调节件(34)与所述支撑柱(38)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1)包括前壳(213)和后壳(214),所述前壳(213)上开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一开口(215),所述后壳(214)上开设有呈半圆形的第二开口(216),所述前壳(213)和所述后壳(214)连接,且所述第一开口(215)和所述第二开口(216)对接形成与所述支撑柱(38)配合的连接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支撑柱(38)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81),所述俯仰调节件(34)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42),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342)和所述第一连接孔(381),以将所述俯仰调节件(34)和所述升降件(31)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8)上开设有定位孔(382),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俯仰调节件(34)上的与所述定位孔(382)配合的定位柱(39)。
CN201821962518.3U 2018-11-26 2018-11-26 风扇 Active CN209083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2518.3U CN209083644U (zh) 2018-11-26 2018-11-26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2518.3U CN209083644U (zh) 2018-11-26 2018-11-26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3644U true CN209083644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2518.3U Active CN209083644U (zh) 2018-11-26 2018-11-26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36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709A (zh) * 2018-11-26 2019-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709A (zh) * 2018-11-26 2019-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6709A (zh) 风扇
CN109990179A (zh) 显示器升降装置
CN101382228B (zh) 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装置
CN209083644U (zh) 风扇
CN209083642U (zh) 风扇
CN112034949A (zh) 一种便于快速拼装的计算机硬件用机箱
WO2023202057A1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升降桌
CN109686275B (zh) 一种便于多方位观看的经济分析用辅助装置
CN209083643U (zh) 风扇
WO2022267484A1 (zh) 一种转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22349A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财务咨询智能机器
CN209195789U (zh) 风扇
CN209083640U (zh) 风扇
CN209883365U (zh) 气动升降桌
CN209509851U (zh) 一种用于家具推拉门的转动轮集成优化调节结构
CN208985239U (zh) 一种银行大厅用自助叫号机
CN2565071Y (zh) 液晶显示器与主机箱一体式电脑
CN205563372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显示器及底座
CN212298289U (zh) 一种触摸查询一体机显示终端的角度调节装置
CN211319324U (zh) 一种智慧办公基于人脸识别打开装置
CN218550028U (zh) 触摸一体机后方可升降的摄像头
CN214175212U (zh)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及自助设备
CN116268769A (zh) 一种可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讲台
CN211600035U (zh) 半联动支架和一体机
CN220623340U (zh) 一种信息技术服务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