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5045U - 关节面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关节面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5045U
CN209075045U CN201821507887.3U CN201821507887U CN209075045U CN 209075045 U CN209075045 U CN 209075045U CN 201821507887 U CN201821507887 U CN 201821507887U CN 209075045 U CN209075045 U CN 209075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r surface
mesh
fusion device
structured
surface 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78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78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5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5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5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关节面融合器,包括网孔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网孔结构外周的定位实体,所述定位实体与所述网孔结构一体成型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通过3D打印加工成型,通过将关节面融合器设置为网孔结构和定位实体,网孔结构在厚度方向上不存在任何限制,可以做成全网孔状结构,便于增大关节面融合器与关节面的接触面积,通过定位实体的定位作用,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的强度,防止网孔结构的外侧边缘出现毛刺,便于对网孔结构进行支撑和定位,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与关节面的结合强度。

Description

关节面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假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关节面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内植入椎间融合器,对相邻椎体进行融合。但是椎间融合器的融合往往是过度治疗,极大限制了相邻椎体的活动度,与融合椎体相邻的椎体需要更大的活动度来对椎体进行代偿,这就容易引发相邻椎体的退行性病变。
目前应用的小关节面融合器多为机加工成型,表面为实体结构,固定方式为机械固定。机械固定方式存在滑脱或固定装置脱落的情况,存在融合失败或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表面应用了多孔结构的融合器,其多孔结构多为多孔涂层结构。多孔涂层为骨长入提供了生长空间,能够有效提高融合效率,增加融合器与骨表面的结合强度。但是涂层与基体之间多为机械结合,其结合强度受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结合强度不足而造成涂层脱落的风险。此外,多孔结构的厚度和孔隙率受涂层加工工艺的限制,其调节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面融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孔结构融合器的结合强度不够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关节面融合器,包括网孔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网孔结构外周的定位实体,所述定位实体与所述网孔结构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网孔结构的中部设置有植骨孔。
进一步地,所述植骨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网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0%至95%,所述网孔结构上网孔的孔径为800±400μm。
进一步地,所述网孔结构为骨小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实体包括关节面块和定位框,所述网孔结构垂直于所述关节面块设置,所述定位框围设在所述网孔结构的外周并与所述关节面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关节面块呈圆弧块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关节面块上设置有夹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为夹持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框的厚度从靠近所述关节面块到远离所述关节面块的方向逐渐减小或不变,所述定位框上设置有网格。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际加工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通过3D打印加工成型,通过将关节面融合器设置为网孔结构和定位实体,网孔结构在厚度方向上不存在任何限制,可以做成全网孔状结构,便于增大关节面融合器与关节面的接触面积,通过定位实体的定位作用,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的强度,防止网孔结构的外侧边缘出现毛刺,便于对网孔结构进行支撑和定位,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与关节面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关节面融合器去掉网孔结构后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关节面融合器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关节面融合器的侧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关节面融合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关节面融合器去掉网孔结构后的俯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关节面融合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网孔结构;11、植骨孔;20、定位实体;21、关节面块;211、夹持部;22、定位框;221、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节面融合器,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包括网孔结构10以及设置在网孔结构10外周的定位实体20。定位实体20与网孔结构10一体成型设置。
实际加工时,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通过3D打印加工成型,通过将关节面融合器设置为网孔结构10和定位实体20,网孔结构10在厚度方向上不存在任何限制,可以做成全网孔状结构,便于增大关节面融合器与关节面的接触面积,通过定位实体20的定位作用,能够提高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的强度,防止网孔结构10的外侧边缘出现毛刺,便于对网孔结构10进行支撑和定位,提高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与关节面的结合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与关节面的结合强度,本实施例中的网孔结构10的中部设置有植骨孔11,便于骨骼生长融合。实际设计时,本实施例中的植骨孔11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植骨孔1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植骨孔11的横截面设置其他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具体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和选择。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网孔结构10的孔隙率为40%至95%,例如60%、80%,网孔结构10上网孔的孔径为800±400μm,该孔径与人体骨组织相近,为骨长入提供了支撑和空隙。
本实施例中的网孔结构10为骨小梁结构,孔隙结构与人体骨结构相同,有利于骨长入。
再次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实体20包括关节面块21和定位框22,网孔结构10垂直于关节面块21,为骨长入提供空隙和支撑,定位框22围设在网孔结构10的外周,便于提高整个关节面融合器的强度,并能够防止网孔结构10的边缘出现毛刺等。
为了便于将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安装在对应的关节处,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块21呈圆弧块状结构。实际使用时,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融合器用于脊柱小关节面的融合,通过关节面块21的作用,便于与小关节面外形匹配。
本实施例中的关节面块21上设置有夹持部211,便于将关节面融合器植入人体。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夹持部211为夹持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位框22的厚度从靠近关节面块21到远离关节面块21的方向不发生变化,定位框22上设置有网格221,便于骨长入,还便于降低整个关节面融合器的重量。
参见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位框22的厚度从靠近关节面块21到远离关节面块21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关节面融合器靠近关节面块21的方向厚,远离关节面块21的方向薄,便于将关节面融合器植入人体,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框22上也设置有网格221,便于骨长入,还便于降低整个关节面融合器的重量。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关节面融合器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加工而成,从而避免了多孔结构与基体结合不牢而脱落的情况发生。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关节面融合器,孔隙率为40%至95%,网孔的孔径尺寸为800±400μm。且网孔结构的厚度不存在任何限制,厚度方向可以做成全网格结构。全网格的多孔结构为骨小梁结构,有利于骨长入,理论上骨组织能够通过多孔结构长穿融合器,实现真正意义的小关节面融合。关节面融合器中间的植骨孔的设计,为两个小关节面的融合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融合后的结合强度。
采用小关节面融合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相邻椎体的限制度,能够有效避免椎体过度融合而造成的椎体退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孔结构(10)以及设置在所述网孔结构(10)外周的定位实体(20),所述定位实体(20)与所述网孔结构(10)一体成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结构(10)的中部设置有植骨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孔(1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结构(10)的孔隙率为40%至95%,所述网孔结构(10)上网孔的孔径为800±4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结构(10)为骨小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实体(20)包括关节面块(21)和定位框(22),所述网孔结构(10)垂直于所述关节面块(21)设置,所述定位框(22)围设在所述网孔结构(10)的外周并与所述关节面块(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面块(21)呈圆弧块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面块(21)上设置有夹持部(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11)为夹持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节面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22)的厚度从靠近所述关节面块(21)到远离所述关节面块(21)的方向逐渐减小或不变,所述定位框(22)上设置有网格(221)。
CN201821507887.3U 2018-09-14 2018-09-14 关节面融合器 Active CN209075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7887.3U CN209075045U (zh) 2018-09-14 2018-09-14 关节面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7887.3U CN209075045U (zh) 2018-09-14 2018-09-14 关节面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5045U true CN209075045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7887.3U Active CN209075045U (zh) 2018-09-14 2018-09-14 关节面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50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8389A (zh) * 2018-09-14 2018-11-27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关节面融合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8389A (zh) * 2018-09-14 2018-11-27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关节面融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19150B2 (en) Spinal implants with engineered cellular structure and internal imaging markers
CN204501113U (zh) 一种多孔仿生骨小梁的椎间融合装置
US9943416B2 (en) Intervertebral spacer that dynamically promotes bone growth
CN209075045U (zh) 关节面融合器
CN104546228A (zh)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
TWI578976B (zh) 骨修復物
CN107753157A (zh) 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06510906B (zh) 多孔钛椎间融合器的支撑结构部
CN108670507B (zh) 自适应的椎间融合器
CN113749830A (zh) 一种3d打印多孔型椎间融合器
CN108888389A (zh) 关节面融合器
CN210843638U (zh) 一种椎间融合器
CN107569308B (zh) 多孔一体化颈椎融合器
CN110464515A (zh) 一种椎间融合器
CN113081406A (zh) 椎间融合器
CN115192272A (zh) 一种无规则多孔椎间融合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00987698Y (zh)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CN201977964U (zh) 一种人工椎间盘
CN107625564A (zh) 腰椎椎间融合器
CN107669377A (zh) 具有骨长入微孔的颈椎用椎间融合器
CN208511268U (zh) 椎间盘假体持器
CN208145083U (zh) 偏心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
CN219271241U (zh) 一种可撑开融合器
CN202537711U (zh) 骶骨人工假体
MXPA02001032A (es) Portesis de disco mejorad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