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4741U -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 Google Patents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4741U
CN209074741U CN201820466068.2U CN201820466068U CN209074741U CN 209074741 U CN209074741 U CN 209074741U CN 201820466068 U CN201820466068 U CN 201820466068U CN 209074741 U CN209074741 U CN 209074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t
clamping
external splint
piece
left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60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琴
刘业海
刘宇洁
吴开乐
童步升
高潮兵
赵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filed Critic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Priority to CN2018204660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4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4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47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管切开手术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本封口器包括两组夹持部;夹持部包括内夹板及外夹板;夹持部还包括U型卡,U型卡沿平行气管切开口剖切方向插入和卡紧上述翼片,且U型卡的弹性夹持力方向垂直内夹板的相应翼片所在板面;本封口器还包括弹性卡,从而在弹性卡的弹性力作用下迫使两片外夹板彼此作相近动作;内夹板的顶缘处布置便于向上拔出内夹板以使得内夹板脱离夹持部的拉拔孔或拉拔销或拉拔绳或把手,拉拔孔或拉拔销或拉拔绳或把手的布置高度高于外夹板的顶缘高度。本实用新型可使气管切开处切口在封口时牢靠且难以松开,同时又可以防止皮缘内卷,以使得气管切开口愈合后十分美观。

Description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管切开手术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背景技术
患者因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留或者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等需行气管切开术。随疾病的好转,患者自主呼吸与排痰功能恢复,经过试堵管、完全堵管后可拔除气管套管,此时尚残留气管切开口。临床上气管切开口通常不予缝合,而是用蝶形胶布固定后直至伤口愈合。目前使用的蝶形胶布通常由硬纱布或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网为基材,涂以氧化锌与橡胶为原料的胶浆制成,使用时需裁剪,然后将接触伤口的部分剪成缺口后使粘胶对折,避免粘胶与伤口接触。因伤口接触面的胶布无吸收性,使用时需护理人员反复更换,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有鉴于此,公告号为CN 205515888 U的专利名称为“一种气管切开封口贴”的实用新型文本中提供了一种粘贴条,可用于气管切开口的快速粘合,以促进伤口的愈合。从上述结构可看出,在行蝶形胶布或封口贴固定操作时,现有通常是将气管切开口两侧的皮肤直接向内牵拉后再固定,由于蝶形胶布或封口贴因遇水或咳痰而粘连性变差,常常导致双侧皮肤回位,影响气管切开口愈合。更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双侧皮肤回位,会导致皮缘在切口处内卷,这使得即使气管切开口完全愈合,上述内卷的皮肤也会“长”在肉内,导致愈合后切口处疤痕十分明显,从而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可使气管切开处切口在封口时牢靠且难以松开,同时又可以防止皮缘内卷,以使得气管切开口愈合后十分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其特征在于:本封口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且彼此对称布置的两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内夹板及外夹板,所述内夹板外形呈“T”字板状而外夹板外形呈“工”字板状,当内夹板与外夹板彼此板面贴合时,两夹板之间间隙构成用于夹持气管切开口一侧皮肤的夹持间隙,且内夹板的底边长度小于或等于气管切开口长度;所述夹持部还包括用于实现内夹板的上方左翼片与外夹板的上部左翼片之间夹持固定以及内夹板的上方右翼片以及外夹板的上部右翼片之间夹持固定的U型卡,所述U型卡沿平行气管切开口剖切方向插入和卡紧上述翼片,且U型卡的弹性夹持力方向垂直内夹板的相应翼片所在板面;本封口器还包括用于实现两组夹持部处两片外夹板的下部左翼片之间夹持固定和两片外夹板的下部右翼片之间夹持固定的弹性卡,从而在弹性卡的弹性力作用下迫使两片外夹板彼此作相近动作;内夹板的顶缘处布置便于向上拔出内夹板以使得内夹板脱离夹持部的拉拔孔或拉拔销或拉拔绳或把手,拉拔孔或拉拔销或拉拔绳或把手的布置高度高于外夹板的顶缘高度。
优选的,外夹板的上部左翼片与上部右翼片均朝外夹板的外侧板面处倾斜,以使得所述外夹板的上部左翼片与上部右翼片均与外夹板的板面间存有角度一致的夹角;内夹板的上方左翼片与上方右翼片板面贴合于所配合的相应的外夹板的翼片上;外夹板的下部左翼片与下部右翼片均朝外夹板的外侧板面处倾斜,且其倾斜方向与外夹板的上部左翼片和上部右翼片倾斜方向同向,以使得所述外夹板的下部左翼片与下部右翼片均与外夹板的板面间存有角度一致的夹角;以所述外夹板的上部左翼片和上部右翼片与外夹板的板面间存有的夹角为α,而所述外夹板的下部左翼片和下部右翼片与外夹板的板面间存有的夹角为β,则α>β。
优选的,所述内夹板的顶缘处还布置有贯穿内夹板板体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为两组且分置于内夹板的顶缘所在边的两角端处;U型卡处固接有铰链且该铰链的锚固端延伸并固定于内夹板的相应贯穿孔处。
优选的,所述内夹板的上方左翼片及上方右翼片上均设置用于提升其拉拔性能和相对U型卡的卡嵌固定能力的纵向凹槽或纵向凸棱,所述纵向凹槽或纵向凸棱的槽长方向平行内夹板的拉拔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的采用粘胶的蝶形胶布以及封口贴方式所导致的一系列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了弹性夹板结构。由于气管切开口都为纵向刀口,封口目的为使得该纵向刀口对合。因此,首先以气管切开口为对象,在气管切开口的一侧分别以内夹板置于皮内而外夹板置于皮外,通过U型卡而实现对气管切开口的刀口一侧皮肤的夹紧目的,同理的将另一组夹持部来夹持刀口另一侧皮肤。再后,靠合两夹持部,以弹性卡来卡紧两夹持部。由于U型卡的卡接方向平行气管切开口,因此,此时通过拉拔孔或拉拔销或拉拔绳或把手而铅垂向拔出内夹板,内夹板就能直接脱离外夹板,而外夹板则因弹性卡的夹持力而迅速弥补内夹板拔出后所留空间,最终实现两片外夹板对气管切开口的夹紧目的,直至伤口愈合而去处外夹板。
实际上,上述操作的重点不在于外夹板如何对夹和内夹板及外夹板之间如何依靠U型卡固定,这其中的U型卡和弹性卡均可依靠现有的弹性卡钳或卡夹等方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气管切开口合拢后,再拔出内夹板,从而可在摩擦力作用下通过内夹板板面带动气管切开口的皮缘而产生向上翻动的动作,进而避免皮缘内翻并陷入伤口内部,以使气管切开处切口在封口时牢靠且难以松开的同时,又可以防止皮缘内卷,使得气管切开口愈合后十分美观,这对提升患者心情愉悦度、维持患者康复主动性显然有着有利影响。
2)、对于内夹板和外夹板而言,其两者合拢并搭配U型卡从而形成夹持部。然而,当两组夹持部合拢时,如何实现外夹板的下部左翼片之间以及外夹板的下部右翼片之间的快速夹持成为难题。具体而言,可能存在U型卡阻挡弹性卡的夹持路径或者影响到夹持时的视野等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有翼片全部朝外倾斜,且外夹板的上部翼片与下部翼片的倾斜角度彼此相异,从而确保了各翼片处进行卡夹操作时的术野最大化。此外的,由于外夹板的下部左翼片与下部右翼片均向外倾斜,也使得外夹板的超出气管切开口部分翼片直接远离患者皮肤,从而避免翼片部分也夹紧患者正常皮肤而出现正常皮肤夹伤问题。更为有利的是,外夹板的下部左翼片与下部右翼片均向外侧倾斜,也使得当两片外夹板靠合后依靠弹性卡夹紧时,不仅弹性卡会提供两块夹板以相向的夹持力,同时各所配合的翼片之间因自身倾斜和受力问题也会产生相向夹持力,最终有效确保两片外夹板之间的夹持牢固程度及可靠性。
3)、贯穿孔的布置,目的在于当将两组独立的夹持部均夹持在气管切开口的一侧皮肤处时,可通过铰链而将U型卡锚固于内夹板上。当进行内夹板的拔出操作时,首先卸除各U型卡,此时U型卡会因铰链的存在而不会胡乱掉落,并在后期拔出内夹板时可一并带出各U型卡。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计可避免体积相对小巧的U型卡掉落到患者的气管内,最终极大的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可靠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外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1-外夹板
11a-上部左翼片 11b-上部右翼片
11c-下部左翼片 11d-下部右翼片
12-内夹板
12a-上方左翼片 12b-上方右翼片 12c-拉拔孔 12d-贯穿孔
12e-纵向凹槽
13-U型卡 14-铰链
20-弹性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4所示,其主体结构包括两组夹持部以及维持两组夹持部产生相向力的弹性卡20。两组夹持部的功能在于分别布置于直线剖开的气管切开口的刀口两侧,从而用于分别夹持气管切开口一侧处的皮肤,进而在两组夹持部合拢时能够随之带动两侧皮肤合拢,最终实现气管切开口的非缝合式贴合和后期愈合操作。其中:
两组夹持部彼此对称布置以便于后续操作。而每一组夹持部均包括如图3所示的外夹板11及如图4所示的内夹板12。内夹板12与外夹板11之间依靠U型卡13彼此板面贴合,以便于实现对气管切开口一侧皮肤的展平和夹紧功能。为具体实现夹持部的动作,如图3所示的,外夹板11外形呈“工”字板状,包括主板体以及布置于主板体的上下左右的四片翼片,此处以上部左翼片11a、上部右翼片11b、下部左翼片11d与下部右翼片11d来命名。同理的,如图4所示的,内夹板12外形呈“T”字板状,包括主板以及布置于主板上方左侧及上方右侧处的两片翼片,此处以上方左翼片12a与上方右翼片12b来区分。具体操作时,上部左翼片11a与上方左翼片12a彼此翼面贴合,而上部右翼片11b与上方右翼片12b彼此翼面贴合,最终确保内夹板12与外夹板11的板面贴合性和相对患者皮肤的展平夹持性。如图3-4所示的,上部左翼片11a与上部右翼片11b的倾斜角度与下部左翼片11d及下部右翼片11d的倾斜角度彼此相异,且上部左翼片11a与上部右翼片11b的倾斜角度应当与上方左翼片12a与下方左翼片的倾斜角度一致。以所述外夹板11的上部左翼片11a和上部右翼片11b与外夹板11的板面间存有的夹角为α,而所述外夹板11的下部左翼片11c和下部右翼片11d与外夹板的板面间存有的夹角为β,则α>β。由于α>β,实际进行弹性卡20的卡嵌操作时,上部左翼片11a和上部右翼片11b会如图1所示的空出术野,以便于目视进行弹性卡20的快速卡嵌。
实际进行操作时,如图4所示的,内夹板12的顶缘处板边应当布置贯穿孔12d,目的在于当将两组独立的夹持部均夹持在气管切开口的一侧皮肤处时,可通过铰链14而将U型卡13锚固于内夹板12上。当进行内夹板12的拔出操作时,首先卸除各U型卡13,此时U型卡13会因铰链14的存在而不会胡乱掉落,并在后期拔出内夹板12时可一并带出各U型卡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计可避免体积相对小巧的U型卡13掉落到患者的气管内,最终极大的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可靠性和便捷性。内夹板12的厚度应当尽量薄的同时又能确保U型卡13对其的展平夹持性,甚至可考虑在内夹板12的翼片处布置纵向凹槽12e等,以提升U型卡13沿平行气管切开口方向插入上方左翼片12a或上方右翼片12b处时的卡嵌固接能力。
为便于理解,此处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以气管切开口为对象,在气管切开口的一侧分别以内夹板12置于皮内而外夹板11置于皮外,通过U型卡13而实现对气管切开口的刀口一侧皮肤的展平和夹紧目的,同理的将另一组夹持部来夹持气管切开口的另一侧皮肤。可事先通过铰链14而将U型卡13分别锚固于内夹板11处贯穿孔12d内,以确保U型卡13不至于发生意外掉落和失踪问题。
2)、靠合两组两夹持部,直至两组夹持部的内夹板12彼此板面贴合,之后,如图1-2所示的,以弹性卡20来卡紧两夹持部。
3)、通过图4所示的拉拔孔12c,将镊子等随手可得的医疗器械穿过拉拔孔12c而向上施力,从而铅垂向拉拔内夹板12。此时内夹板12开始脱离外夹板11,同时在摩擦力作用下气管切开口处皮肤受拉而发生皮缘上翻现象,而外夹板11则因弹性卡20的夹持力而迅速弥补内夹板12拔出后所留空间。由于外夹板11的弥补动作发生在皮缘上翻之后,因此可确保皮肤不会因皮缘内卷而陷入气管切开口内。

Claims (4)

1.一种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其特征在于:本封口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且彼此对称布置的两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内夹板(12)及外夹板(11),所述内夹板(12)外形呈“T”字板状而外夹板(11)外形呈“工”字板状,当内夹板(12)与外夹板(11)彼此板面贴合时,两夹板之间间隙构成用于夹持气管切开口一侧皮肤的夹持间隙,且内夹板(12)的底边长度小于或等于气管切开口长度;所述夹持部还包括用于实现内夹板(12)的上方左翼片(12a)与外夹板(11)的上部左翼片(11a)之间夹持固定以及内夹板(12)的上方右翼片(12b)以及外夹板(11)的上部右翼片(11b)之间夹持固定的U型卡(13),所述U型卡(13)沿平行气管切开口剖切方向插入和卡紧上述翼片,且U型卡(13)的弹性夹持力方向垂直内夹板(12)的相应翼片所在板面;本封口器还包括用于实现两组夹持部处两片外夹板(11)的下部左翼片(11c)之间夹持固定和两片外夹板(11)的下部右翼片(11d)之间夹持固定的弹性卡(20),从而在弹性卡(20)的弹性力作用下迫使两片外夹板(11)彼此作相近动作;内夹板(12)的顶缘处布置便于向上拔出内夹板(12)以使得内夹板(12)脱离夹持部的拉拔孔(12c)或拉拔销或拉拔绳或把手,拉拔孔(12c)或拉拔销或拉拔绳或把手的布置高度高于外夹板(11)的顶缘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其特征在于:外夹板(11)的上部左翼片(11a)与上部右翼片(11b)均朝外夹板(11)的外侧板面处倾斜,以使得所述外夹板(11)的上部左翼片(11a)与上部右翼片(11b)均与外夹板(11)的板面间存有角度一致的夹角;内夹板(12)的上方左翼片(12a)与上方右翼片(12b)板面贴合于所配合的外夹板(11)的相应翼片上;外夹板(11)的下部左翼片(11c)与下部右翼片(11d)均朝外夹板(11)的外侧板面处倾斜,且其倾斜方向与外夹板(11)的上部左翼片(11a)和上部右翼片(11b)倾斜方向同向,以使得所述外夹板(11)的下部左翼片(11c)与下部右翼片(11d)均与外夹板(11)的板面间存有角度一致的夹角;以所述外夹板(11)的上部左翼片(11a)和上部右翼片(11b)与外夹板(11)的板面间存有的夹角为α,而所述外夹板(11)的下部左翼片(11c)和下部右翼片(11d)与外夹板(11)的板面间存有的夹角为β,则α>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板(12)的顶缘处还布置有贯穿内夹板(12)板体的贯穿孔(12d),所述贯穿孔(12d)为两组且分置于内夹板(12)的顶缘所在边的两角端处;U型卡(13)处固接有铰链(14)且该铰链(14)的锚固端延伸并固定于内夹板(12)的相应贯穿孔(12d)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板(12)的上方左翼片(11a)及上方右翼片(11b)上均设置用于提升其拉拔性能和相对U型卡(13)的卡嵌固定能力的纵向凹槽(12e)或纵向凸棱,所述纵向凹槽(12e)或纵向凸棱的槽长方向平行内夹板(12)的拉拔方向。
CN201820466068.2U 2018-03-30 2018-03-30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74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6068.2U CN209074741U (zh) 2018-03-30 2018-03-30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6068.2U CN209074741U (zh) 2018-03-30 2018-03-30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4741U true CN209074741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606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74741U (zh) 2018-03-30 2018-03-30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4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1962B (zh) 一种微创拔牙装置
CN209074741U (zh)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CN105361961B (zh) 一种拔除根管钉的装置
CN108338813A (zh) 可防止皮缘内翻的气管切开口用封口器
CN204394671U (zh) 一种多功能鼻中隔剥离子
CN207666683U (zh) 一种具有辅助植骨功能的缺损性下颌骨骨折重建钛板件
CN216221482U (zh) 一种听诊用拾音装置
CN205198660U (zh) 一种胃管固定贴
CN206324844U (zh) 一种腔镜下骨折处固定用肋骨板
CN201414826Y (zh) 分离式止血钳
CN213189861U (zh) 一种柔性防撞闭合夹
CN113679406A (zh) 一种听诊用拾音装置
CN206333937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止血钳
CN202714958U (zh) 一种矫形骨科用固定装置
CN220917505U (zh) 后牙腭侧龈瓣分离刀
CN211214845U (zh) 一种气管插管开口器
CN210383989U (zh) 一种简易的穿刺定位贴
CN208741042U (zh) 下颌骨髁突骨折开放复位术撑开器
CN211609890U (zh) 一种鼻基底内外结合固定器
CN217567001U (zh) 一种易于固定留置针的敷贴
CN220801660U (zh) 一种心血管插管护理夹持器
CN205964194U (zh) 带吸盘的瓷贴面夹持器
CN209004118U (zh) 镊子
CN213030793U (zh) 一种包皮切割吻合器缝合钉
CN216628651U (zh) 一种粘连分离手术器械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