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0061U -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0061U
CN209070061U CN201821742159.0U CN201821742159U CN209070061U CN 209070061 U CN209070061 U CN 209070061U CN 201821742159 U CN201821742159 U CN 201821742159U CN 209070061 U CN209070061 U CN 209070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
insulating stand
withstand voltage
voltage test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421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东方
殷宏斌
喻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ngyech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yech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yech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yech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421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0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0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00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包括耐压测试机,还包括两个可开闭的绝缘的夹持盒、第一绝缘台、铜板和第二绝缘台,两个夹持盒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导电片,两个夹持盒安装在第一绝缘台上,铜板安装在第二绝缘台上,铜板接地,耐压测试机的两个接线探头分别与一个导电片电连接。通过设置导电片和铜板,再将导电片和铜板分别安装在第一绝缘台和第二绝缘台上,使得测量风机的耐压性能时,可以直接将风机的正、负极的导线通过夹持盒固定,使得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耐压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耐压测试仪对风机的耐受电压能力进行测试,测试风机内的火线与机壳之间的漏电流值。
现有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包括操作台、耐压测试仪和固定架,耐压测试仪和固定架均固定在操作台上,固定架包括槽座和固定夹,槽座内安装有导电片,槽座接地。测试时,将风机的正、负极导线使用固定夹固定在槽座上,然后将耐压测试仪的两个接线探头与风机的正、负极导线接通,停留三到五秒,如果耐压测试仪上的显示灯闪亮,则表示测试的风机的耐压力和绝缘性为合格。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测试时需要将风机的正、负极接线先固定到槽座上,然后再将耐压测量仪的接线探头与正、负极接线接通,操作时需要操作者将接线探头和风机的正、负极对准,使得操作者接线时接线处可能会出现漏电,使得操作者触电,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使得测量时可以处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包括耐压测试机,还包括两个可开闭的绝缘的夹持盒、第一绝缘台、铜板和第二绝缘台,两个所述夹持盒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导电片,两个所述夹持盒安装在第一绝缘台上,所述铜板安装在第二绝缘台上,所述铜板接地,所述耐压测试机的两个接线探头分别与一个导电片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风机的机体放置在铜板上,风机接电导通时,风机机体存在较小的漏电现象,铜板将电引入大地;第一绝缘台和第二绝缘台对铜板和导电片起到支撑的作用;测试时,打开夹持盒,将风机的正、负极导线伸进夹持盒内,接电线与夹持盒内的导电片接触,盖上夹持盒,使得夹持盒将接电线固定住,此时,风机开始进行测量操作。使用夹持盒,只需将夹持盒打开,将接电线与夹持盒内的导电片连接,使得操作者无需用手将接线电路与导片对接;而且可以在测量的过程中夹持盒将接电线与导电片封闭在夹持盒内,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碰到,造成触电。使用夹持盒将风机的正极和负极夹持固定,风机放在铜板上,测量完毕后直接将风机从铜板上取下,方便对下一个风机进行测试,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风机测试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盒包括下夹体和上夹体,所述上夹体和所述下夹体转动连接配合,导电片设置于下夹体的与上夹体相对的一面且其转动轴的轴向与第一绝缘台的上表面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夹体与下夹体转动连接,使得上夹体在打开时无需将上夹体整个拿起使其与下夹体脱离,只需将上夹体打开,与下夹体形成一个小角度,便可将接电线从上夹体和下夹体的缝隙处放进或取出,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体和所述下夹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下夹体设置成可拆卸,方便对上、下夹体单个进行维护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夹体一侧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凸柱,下夹体设置有供凸柱插入并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条卡入卡槽内,使得上夹体可以与下夹体实现固定,便可实现将卡条与上夹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体面向所述下夹体的一端设有弹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夹体在打开或闭合的时候,弹性块在上夹体与下夹体的接触端产生缓冲的作用,减少上夹体与下夹体的损坏;当放下上夹体将接电线固定在上夹体和下夹体之间时,弹性块对接电线具有保护作用,使得接电线不易被压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台和所述第二绝缘台上均设有防护罩,两个所述防护罩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未进行测试工作时,将两个防护罩分别插接在第一绝缘台和第二绝缘台上,使得安装在两个安装台上的铜板和夹持盒得到保护,使得其不易被他物件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台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具有导电性的固定夹,两个所述固定夹与一所述导电片电连接,两个所述接线探头分别与一固定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电环,在进行测试工作时,将耐压测试仪上的两个接线探头分别直接放进导电环内,便可使得耐压测试仪与导电片电连通,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另外将接线探头与导电片使用导线连接,当全部风机测试完毕之后,将接线探头从导电环上拿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盒上设有握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盒为矩形设置,设置握把,方便打开或者闭合上夹体时可以握住握把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台和所述第二绝缘台上的边均呈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倒角,使得操作者从第一绝缘台取下风机和将接电线接到第二绝缘台上时,不易被两个安装台的边角割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导电片和铜板,再将导电片和铜板分别安装在第一绝缘台和第二绝缘台上,使得测量风机的耐压性能时,可以直接将风机的正、负极的导线通过夹持盒固定,使得操作简单方便;
2.通过设置卡条,使得需要更换上夹体时,可以直接将上夹体取下更换;
3.通过将上夹体与卡条卡接,使得在打开夹持盒时,通过翻动上夹体便可以将接电线放入夹持盒内,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测试测试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夹持盒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施例防护罩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第二绝缘台的爆炸图。
图中,1、耐压测试机;2、夹持盒;211、下夹体;212、上夹体;3、第一绝缘台;4、第二绝缘台;5、导电片;6、铜板;7、卡槽;8、卡条;9、弹性块;10、防护罩;11、接线探头;12、握把;13、凹槽;14、凸柱;15、凸圈;16、连接板;17、风机;18、导线;19、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包括耐压测试机1、第一绝缘台3、第二绝缘台4、绝缘的夹持盒2和铜板6,两个夹持盒2固定在第一绝缘台3上,第一绝缘台3固定在第二绝缘台4的一侧,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并列放置。铜板6安装在第二绝缘台4上,铜板6经接地线连接大地。夹持盒2、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均为木质材料制作。
下夹体211远离4的一侧连接有导线18,导线18一端电连接导电片5,另一点连接有固定夹19,耐压测试机1上的两个接线探头11分别与一固定夹19电连接,固定夹19的导电部分夹住接线探头11的导电部分。
参照图2,夹持盒2有两个,并并列固定在第一绝缘台3上。夹持盒2为可开合设置,夹持盒2包括上夹体212和下夹体211,下夹体211固定在第一绝缘台3上,上夹体212远离第二绝缘台4的一面的底端通过合叶铰接有连接板16,合叶的铰接轴的轴方向与第一绝缘台3的的上表面平行,夹持盒2的打开后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绝缘台4。
参照图3,连接板16的底端固定有凸柱14,凸柱14远离连接板16的一端凸起有截面呈半圆形的凸圈15,下夹体与凸柱14相对处凹陷有与连接板16卡接配合的卡槽7。
上夹体212面向下夹体211的一面固定有弹性块9;上夹体212的顶板背向地面的一面上固定有倒U形的握把12。
参照图4和图5,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上均安装有防护罩10,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背离地面的一面上设有凹槽13,防护罩10的开口端凸起有四个与凹槽13插接配合的连接板16,当连接板16插入凹槽13内时,两个防护罩10分别固定在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上。
参照图5,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背向地面的一面的边均呈倒角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打开耐压测试机1,将风机17的机体放在铜板6上,打开夹持盒2,将风机17的正、负机的两根导电线分别放进两个夹持盒2内,放下夹持盒2,耐压测试机1开始将电压通过导电线传送到风机17上,进行耐压测试,测试完成后,将风机17的接电线从夹持盒2内取出,如此重复操作。当全部工作完毕之后,将两个防护罩10分别盖在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上。通过设置导电片5和铜板6,再将导电片5和铜板6分别安装在第一绝缘台3和第二绝缘台4上,使得测量风机17的耐压性能时,可以直接将风机17的正、负极的导线通过夹持盒2固定,使得操作简单方便,减少操作者直接接触接线探头11而发生触电的情况,提高操作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包括耐压测试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可开闭的绝缘的夹持盒(2)、第一绝缘台(3)、铜板(6)和第二绝缘台(4),两个所述夹持盒(2)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导电片(5),两个所述夹持盒(2)安装在第一绝缘台(3)上,所述铜板(6)安装在第二绝缘台(4)上,所述铜板(6)接地,所述耐压测试机(1)的两个接线探头(11)分别与一个导电片(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盒(2)包括下夹体(211)和上夹体(212),所述上夹体(212)和所述下夹体(211)转动连接配合,导电片(5)设置于下夹体(211)的与上夹体(212)相对的一面,且其转动轴的轴向与第一绝缘台(3)的上表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体(212)和所述下夹体(21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夹体(212)一侧铰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设置有凸柱(14),下夹体(211)设置有供凸柱(14)插入并卡接配合的卡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体(212)面向所述下夹体(21)的一端设有弹性块(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台(3)和所述第二绝缘台(4)上均设有防护罩(10),两个所述防护罩(10)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台(3)或第二绝缘台(4)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台(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具有导电性的固定夹(19),两个所述固定夹(19)与一所述导电片(5)电连接,两个所述接线探头(11)分别与一固定夹(1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盒(2)上设有握把(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台(3)和所述第二绝缘台(4)背向地面的一面的边均呈倒角设置。
CN201821742159.0U 2018-10-25 2018-10-25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70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2159.0U CN209070061U (zh) 2018-10-25 2018-10-25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2159.0U CN209070061U (zh) 2018-10-25 2018-10-25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0061U true CN209070061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4215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70061U (zh) 2018-10-25 2018-10-25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0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2320B (zh)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6353645B (zh) 一种开关插座绝缘耐压检测装置及耐压测试方法
CN210347712U (zh) 一种四线快速测试绝缘电阻测试仪
CN203772783U (zh)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CN209070061U (zh) 匝间冲击耐压测试系统
CN205643411U (zh) 一种用于电缆极化/去极化测量的夹持装置
CN107167637A (zh) 继电保护测试线连接结构
CN210294450U (zh) 一种绝缘拉杆的电气检测装置
CN205749838U (zh) 电池外部短路试验机
CN211928068U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电缆故障定位仪
CN210432335U (zh) 一种适用于钳型电流传感器的屏蔽装置
CN214374977U (zh) 一种可伸缩式发电机轴电压测量装置
CN207946502U (zh) 一种航空接触器测试装置
CN210863998U (zh) 一种0.4kV线路接地故障查找仪
CN210051819U (zh) 一种便携式相位检测仪
CN217112506U (zh) 一种高压直流电阻试验接线夹
CN106054103A (zh) 一种三相电能表现场检验电压接线装置
CN208588772U (zh) 一种回转型高压验电器
CN209342814U (zh) 一种建筑接地装置检测设备
CN208297611U (zh) 一种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
CN203310868U (zh) 电能表电压测量一体式接线装置
CN205643413U (zh) 一种防静电避雷器带电测试夹
CN215218882U (zh) 一种检测定子的线卡的装置
CN109633347A (zh) 一种绝缘工器具缺陷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
CN216646706U (zh) 一种新型快速绝缘工具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