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0306U -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0306U
CN209060306U CN201820654905.4U CN201820654905U CN209060306U CN 209060306 U CN209060306 U CN 209060306U CN 201820654905 U CN201820654905 U CN 201820654905U CN 209060306 U CN209060306 U CN 209060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r
tube
hole
shell
se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549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宏
左玉星
鲁艳
杨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uga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uga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uga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uga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549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0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0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0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包括植入装置、推送组件、固定线和释放线,植入装置包括收纳管壳、释放体、膜管和支架,释放体由能够被人体肠道消化吸收或溶解的材料制成,释放体含有显影材料。本实用新型的释放体可以在X光下显影,便于手术过程中观察释放体在人体内的位置。

Description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的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贰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糖尿病分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全球性工业化,快节奏的生活,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糖尿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威胁人类的健康。
二型糖尿病(T2DM)在内科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等综合方案,然而上述内科治疗不能使病人血糖完全恢复正常,也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及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目前国内外少数医院正在开展为治疗糖尿病和减肥而做胃转流手术(GBP)。胃转流手术对T2DM有确切疗效,但由于要实行手术,因此对人体的创伤比较大,而且糖尿病患者手术后伤口不容易愈合。同时还存在手术费用高,造成患者经济上的负担大的问题,因此采用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障碍。
目前,国外也有通过在胃肠道中植入类似胃导流器等结构治疗糖尿病。例如公开号为CN202751415U公开的胃食物导流器,其中球释放线的一端通过活结将膜管的一端和推送管的一端分别与膜释放球连接,球释放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口腔外,通过拉动球释放线位于口腔外的一端能打开活结使膜管、推送管和膜释放球三者分开。采用这样一根线来固定的方式,在释放膜释放球后,很容易会有较长的一段进入肠道和膜管的间隙处,在肠道的挤压下,球释放线线从膜管脱离非常困难,在撤离球释放线时很容易将膜管重新拉扯回来,影响手术的进行。并且,这种绑线结构,容易出现误扯到球释放线使膜释放球提前脱离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使用的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包括植入装置、推送组件、固定线和释放线,其特征在于,植入装置包括收纳管壳(40)、释放体(10)、膜管(20)和支架(60),收纳壳体为管状,收纳管壳具有一近端开口和一远端开口,待释放的膜管(20)和支架(60)呈折叠状态设置在收纳壳体(40)中,膜管(20)近端与支架(60)远端连接,释放体(10)设置在收纳管壳(40)的远端开口处与膜管(20)远端连接;推送组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套设并且相互之间能够相对运动的推拉导丝(74)、内管(73)、中管(72)和外管(71),所述推拉导丝(74)的远端顶住释放体(10);所述内管(73)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管壳(40)内并与所述释放体(10)连接;所述中管(72)的一端经收纳管壳(40)的近端开口伸入所述收纳管壳(40)内,且所述中管的该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收纳管壳中的用于推抵所述支架的推块(41);外管(71)位于所述收纳管壳(40)外且其一端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于收纳管壳的近端开口上;释放线(50)一端固定在内管(73)上,释放线(5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线(30)一端固定在中管(72)上,固定线(30)另一端与释放线(50)的自由端配合形成活扣连接膜管(20)和释放体(10);推送组件中,中管(72)的近端从外管(71)的近端伸出,在外管(71)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中管相对于外管位置的中管锁定装置(71);内管(73)的近端从中管(72)的近端伸出,在中管(72)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内管相对于中管位置的内管锁定装置(82);推拉导线(74)的近端从内管的近端伸出,在内管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推拉导丝相对于内管位置的导丝锁定装置(83),释放体(10)含有显影材料。
作为优选,显影材料可以直接作为加工释放体的一部分原材料,也可以是通过涂覆在释放体表面,或者可以设置成显影标志,通过医用胶水粘贴在释放体上。
作为优选,收纳管壳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释放体(10)具有内腔,释放体(10)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一个孔A(111)和至少两个孔C(112),在释放体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槽A(113),所述槽A(113)连接孔A(111)和其中一个孔C(112),用于孔A(111)到孔C(112)之间的走线通道,相邻的孔C(112)之间设有槽B(114),槽B(114)用于连接相邻的孔C(112)之间的走线通道;释放线(50)一端固定在内管(73)的远端,释放线(50)另一端进入释放体的内腔并从释放体顶端的孔A(111)引出,依次经过槽A(113)和槽B(114)后沿多个孔C(112)的周向分布方向缠绕在释放体(10)外侧壁;膜管(20)远端的外周壁上对应孔C(112)设有孔B(201),固定线(30)的一端从膜管(20)的内腔穿过,经过膜管上的孔B(201)和释放体上与其对应的孔C(112),绕过释放线再经过该孔C和孔B穿回膜管(20)内腔,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将固定线的这端依次穿过膜管上其余孔B以及释放体上对应的孔C。
作为优选,固定线(30)连接孔C和孔B的一端从中管中与内管的间隙处穿出中管。
作为优选,中管锁定装置(81)、内管锁定装置(82)和导丝锁定装置(8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壳(811),外壳内设有套设在外管(71)、中管(72)或内管(73)上且在外壳(811)内安装位置固定的密封圈(813),外壳上设有调节旋钮(812),调节旋钮具有延伸至外壳内腔朝向密封圈的延伸端(8121)。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释放线和固定线配合连接内管、膜管和释放体,只要相对释放体后撤内管即可带动释放线的自由端与固定线之间脱离,操作简单,并且由于通过释放线和固定线共同连接,可以尽可能减少释放体脱离收纳管壳后释放线和固定线在肠体与膜管间隙内的长度,避免撤回释放线和固定线时将膜管拉回。
(2)在植入装置植入完成后,上述释放线的两端全部对操作者隐藏,而固定有释放线的内管可以保持锁紧状态不可相对于释放体发生位移,从而能减小由于操作者的失误使释放体提前脱离收纳管壳。
(3)释放体可以在X光下显影,便于手术完成后观察释放体在人体内的位置,以判断释放体是否排出体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N-N的剖面图。
图5为膜管与释放球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释放球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膜管与释放球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释放球上释放线和固定线的绑线结构示意图。
图9内管和释放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线与膜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0、释放体,11、外周壁,111、孔A,112、孔C,113、槽A,114、槽B,115、导丝槽,116、导丝快速交换通道,1161、通道开口,12、内腔,20、膜管,201、孔B,30、固定线,40、收纳管壳,401、连接套,41、推块,50、释放线,60、支架,71、外管,72、中管,73、内管,74、推拉导丝,81、中管锁定装置,811、外壳,8111、限位台阶,812、调节旋钮,8121、延伸端,813、密封圈,814、热缩套管,815、拉线旋钮,82、内管锁定装置,83、导丝锁定装置,84、鲁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其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从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为前端,反之为近端。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十二指肠内置空肠管释放系统,包括植入装置、推送组件、固定线30和释放线50。
植入装置用于人体内,通过胃镜经过人体的口腔植入到人体靠近胃幽门的十二指肠和/或胃幽门上部。植入装置包括收纳管壳40、释放体10、膜管20和支架60,收纳壳体40为管状,收纳管壳40具有一近端开口和一远端开口,待释放的膜管20和支架60呈折叠状态设置在收纳壳体40中,膜管20近端与支架60远端连接。
释放体10设置在收纳管壳40的远端开口处与膜管20远端连接,释放体10由能够被人体肠道消化吸收或溶解的材料制成。释放体10具有外周壁11以及能连通收纳管壳内部的内腔12,释放体外周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一个孔A111和至少两个孔C112,孔A111位于释放体10的顶部或靠近释放体的顶部设置,所述顶部指的是释放体在其轴线上的远离操作者方向上的最远端,多个孔C112以释放体10的轴线为中心在释放体外周面等距分布,在释放体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槽A113,所述槽A113连接孔A111和其中一个孔C112,用于孔A111到孔C112之间的走线通道,相邻的孔C112之间设有槽B114,槽B114用于连接相邻的孔C112之间的走线通道;外周壁大体呈球形或半球型的弧形结构,防止释放体划伤肠道。
释放体10与膜管20远端通过释放线50和固定线30连接,膜管20远端的外周壁上对应孔C112设有孔B201。
如图1、图2、图4和图8-10所示,推送组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套设并且相互之间能够相对运动的推拉导丝74、内管73、中管72和外管71。所述推拉导丝74的远端顶住释放体10;所述内管73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管壳40内并与所述释放体10连接;释放线50一端固定在内管73的远端,释放线50另一端进入释放体10的内腔并从释放体顶端的孔A111引出,依次经过槽A113和槽B114沿孔C112的周向分布方向缠绕在释放体10外侧壁。固定线30的一端固定在中管上,一般固定在中管远端,固定线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从膜管20的内腔穿过,经过膜管20上的孔B201和释放体10上与其对应的孔C112,绕过释放线50再经过该孔C112和孔B201穿回膜管20内腔,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将固定线的这端依次穿过膜管上其余孔B201以及释放体上对应的孔C112。通过固定线30和释放线配合连接释放体和膜管,在释放线释放后,固定线30只有几个很小的线圈从孔C中露出,这样,固定线撤回时从膜管内腔走线,不会出线带回膜管的情况。进一步,由于固定线30的自由端以线圈的形式两两连接孔C和孔B后,该自由端的线头悬空没有任何连接结构,这样可能会出现部分已连接在孔C和孔B中的线圈脱开,这样一方面会影响释放体10和膜管20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能会有一段较长的线头进入膜管与肠体之间,从而在拉回固定线时可能将膜管一起带回,因此,优选为将固定线的自由端从中管72中与内管的间隙处引出,这样设置能保证撤回固定线时,固定线30全部从膜管20内腔撤回。并优选将该自由端固定在拉线旋钮815上,以便于拉回固定线50。
所述中管72的一端经收纳管壳的近端开口伸入所述收纳管壳40内,且所述中管的该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收纳管壳中的用于推抵所述支架60的推块。具体的,推块41与支架60近端相抵,支架60远端与膜管20近端连接,推块41推动支架60和膜管20一起运动。外管71位于所述收纳管壳40外且其一端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于收纳管壳40的近端开口上;本实施例中,外管71通过连接在收纳管壳40近端开口的连接套401固定在收纳管壳40上并与收纳管壳内腔连通,收纳管壳40与连接套401之间螺纹连接。
推送组件中,中管72的近端从外管71的近端伸出,在外管71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中管相对于外管位置的中管锁定装置71;内管73的近端从中管72的近端伸出,在中管72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内管相对于中管位置的内管锁定装置82;推拉导线74的近端从内管的近端伸出,在内管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推拉导丝相对于内管位置的导丝锁定装置83。中管锁定装置81、内管锁定装置82和导丝锁定装置83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实现锁定或解锁的功能。该结构包括外壳811,外壳一端收缩固定在外管、中管或内管近端,外壳内具有从其近端开口至其远端开口的通道,外壳上设有调节旋钮812,调节旋钮具有延伸端8121,通道内设有能受调节旋钮的延伸端8121挤压压紧从通道内经过的中管72、内管73或推拉导丝74的密封圈813,其中,中管锁定装置81中的密封圈套设在中管外周,内管锁定装置82的密封圈套设在内管外周,导丝锁定装置83中的密封圈套设在推拉导丝外周。外壳811内壁成型有限制密封圈在外壳内位置的限位台阶8111,这样可保证通过调节旋钮的延伸端8121挤压密封圈813的过程中,密封圈813始终对准延伸端8121,从而实现密封圈受挤压增大与中管、内管或推拉导丝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锁定;反之,减小调节旋钮对密封圈之间的压力可减小密封圈与中管、内管或推拉导丝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解锁。
本实施例中,中管锁定装置、内管锁定装置和/或导丝锁定装置的远端通过热缩套管814连接在外管71、中管72和/或内管74上,以便于上述锁定装置与推送组件中内管、中管和外管等推送管之间的组装。
作为优选,拉线旋钮815设置在中管锁定装置81或内管锁定装置82的外壳上。
上述十二指肠内置空肠套释放系统,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导丝经内镜钳道穿入人体肠道后将导丝保持在原位置撤出内镜;
2、通过导丝引导植入装置进入十二指肠;
3、解锁中管锁定装置81推动中管73,使中管73带动推块41前进,此时内管74和推拉导丝75由于内管锁定装置82和导丝锁定装置83的锁紧情况下向前推进,从而使释放体10与收纳管壳40脱开,内管74由于与释放体10并不发生位移,所以释放线50也不会轻易与释放体脱离;
4、继续推动中管72至释放体10和膜管20进入肠道而支架60仍位于收纳管壳内,停止推动中管72,这一步骤是为膜管20在肠道中的展开做准备;
5、解锁内管锁定装置82,推动内管73使释放体10前进带动膜管20展开,同时推拉导丝74由于导丝锁定装置83的锁紧情况下向前推进;这一步骤中,推动内管73直至无法继续推动释放体10后,停止推动内管73,此时说明膜管20在其长度方向上已完全展开;
6、解锁导丝锁定83装置,使内管73和推拉导丝74可相互运动,用推拉导丝74顶住释放体10,缓慢往后撤内管73而释放体10不会随内管73退回,使释放线50能与释放体10脱开;
7、操作拉线旋钮815拉动固定线30完全进入中管72内,此时释放体10和膜管20分离;固定线30从中管72和内管73的间隙处穿过;
8、撤出推拉导丝74;
9、推动中管72前进使推块41推动支架60,或通过中管72远端的推块41保持支架60位置,同时后拉外管71使支架60脱离收纳管壳40;
10、撤出内管73、中管72和外管71。
作为优选,上述十二指肠内置空肠套释放系统中,中管锁定装置81、内管锁定装置82和导丝锁定装置83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结构,只要能实现上述锁定和解锁的功能即可。其中,导丝锁定装置83可包括与内管连通的鲁尔接头84,用于控制是否能推动拉线导丝的调节旋钮可拆卸连接在鲁尔接头上,调节旋钮上设有供推拉导丝穿过的通道。这样,在上述释放系统的使用方法中,在支架60脱离收纳管壳40之前,可先撤出推拉导丝,卸下导丝锁定装置上的调节旋钮,然后通过导丝锁定装置上的鲁尔接头注射生理盐水到内管73,从而帮助尽可能展开膜管20。
优选为,释放体10含有显影材料,例如硫酸钡、碳酸铋或钨等,可以在X光下显影,在X光下可以准确的示出释放体的位置。以便于在手术完成后观察释放体是否排出体外。该显影材料可以直接作为加工释放体的一部分原材料,也可以是通过涂覆在释放体表面,或者可以设置成显影标志,通过医用胶水粘贴在释放体上。并且,收纳管壳40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这样,操作者能实时观察到位于收纳管壳内的支架60和推块41的位置,便于在操纵中管推动推块时更直观的确定推块的停止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内管撤回带动释放线释放的过程中,需要推拉导丝顶住释放体以限制释放体的位置,因此,为了防止这个过程中推拉导丝从释放体脱落而划伤肠道,释放体10上设有与推拉导丝插接配合的导丝槽115,推拉导丝74的远端插设在该导丝槽115中。
上述步骤2中,导丝引导植入装置进入十二指肠的结构是,在释放体上设有与释放体内腔连通的孔,该孔位于释放体的中轴线上,导丝依次从该孔穿入释放体内腔,然后从内管远端进入内管后从内管近端穿出,从而实现通过导丝引导植入装置进入预定位置,这样的结构,操作时长较长。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中,在释放体10上设置导丝快速交换通道116导丝快速交换通道116是由释放体上的两个通道开口1161直线导通形成的,这两个通道开口均位于外周壁暴露于收纳管壳的外表面上,导丝快速交换通道不经过释放体的内腔,从而能与伸入内腔的推送组件间实现避让。本实施例中,导丝快速交换通道116倾斜设置,优选为导丝快速交换通道116与释放体10的中轴线呈一定夹角。设置导丝快速交换通道116,能方便的与植入装置之间形成连接以在前期引导植入装置进入预定位置,并且,在释放体10和收纳管壳40脱开后,还可以继续使释放体沿导丝继续深入到肠道深处,以快速完成手术,降低操作者的操作难度,也减轻病人的痛苦。

Claims (5)

1.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包括植入装置、推送组件、固定线和释放线,其特征在于,植入装置包括收纳管壳(40)、释放体(10)、膜管(20)和支架(60),收纳壳体为管状,收纳管壳具有一近端开口和一远端开口,待释放的膜管(20)和支架(60)呈折叠状态设置在收纳管壳(40)中,膜管(20)近端与支架(60)远端连接,释放体(10)设置在收纳管壳(40)的远端开口处与膜管(20)远端连接;推送组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套设并且相互之间能够相对运动的推拉导丝(74)、内管(73)、中管(72)和外管(71),所述推拉导丝(74)的远端顶住释放体(10);所述内管(73)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管壳(40)内并与所述释放体(10)连接;所述中管(72)的一端经收纳管壳(40)的近端开口伸入所述收纳管壳(40)内,且所述中管的该端固定设有位于所述收纳管壳中的用于推抵所述支架的推块(41);外管(71)位于所述收纳管壳(40)外且其一端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于收纳管壳的近端开口上;释放线(50)一端固定在内管(73)上,释放线(5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线(30)一端固定在中管(72)上,固定线(30)另一端与释放线(50)的自由端配合形成活扣连接膜管(20)、释放体(10)和内管(73)后从中管(72)引出并固定在拉线旋钮(815)上;推送组件中,中管(72)的近端从外管(71)的近端伸出,在外管(71)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中管相对于外管位置的中管锁定装置(81);内管(73)的近端从中管(72)的近端伸出,在中管(72)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内管相对于中管位置的内管锁定装置(82);推拉导丝(74)的近端从内管的近端伸出,在内管的近端连接有用于锁定或解锁推拉导丝相对于内管位置的导丝锁定装置(83),释放体(10)由能够被人体肠道消化吸收或溶解的材料制成,释放体含有显影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显影材料直接作为加工释放体的一部分原材料;或通过涂覆在释放体表面;或设置成显影标志,通过医用胶水粘贴在释放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收纳管壳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释放体(10)具有内腔,释放体(10)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一个孔A(111)和至少两个孔C(112),在释放体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槽A(113),所述槽A(113)连接孔A(111)和其中一个孔C(112),用于孔A(111)到孔C(112)之间的走线通道,相邻的孔C(112)之间设有槽B(114),槽B(114)用于连接相邻的孔C(112)之间的走线通道;释放线(50)一端固定在内管(73)的远端,释放线(50)另一端进入释放体的内腔并从释放体顶端的孔A(111)引出,依次经过槽A(113)和槽B(114)后沿多个孔C(112)的周向分布方向缠绕在释放体(10)外侧壁;膜管(20)远端的外周壁上对应孔C(112)设有孔B(201),固定线(30)的一端从膜管(20)的内腔穿过,经过膜管上的孔B(201)和释放体上与其对应的孔C(112),绕过释放线再经过该孔C和孔B穿回膜管(20)内腔,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将固定线的这端依次穿过膜管上其余孔B以及释放体上对应的孔C后穿过膜管内腔固定到中管(72)远端,固定线(30)另一端从中管引出并固定在拉线旋钮(8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管锁定装置(81)、内管锁定装置(82)和导丝锁定装置(8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壳(811),外壳内设有套设在外管(71)、中管(72)或内管(73)上且在外壳(811)内安装位置固定的密封圈(813),外壳上设有调节旋钮(812),调节旋钮具有延伸至外壳内腔朝向密封圈的延伸端(8121)。
CN201820654905.4U 2018-05-03 2018-05-03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Active CN209060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4905.4U CN209060306U (zh) 2018-05-03 2018-05-03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4905.4U CN209060306U (zh) 2018-05-03 2018-05-03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0306U true CN209060306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88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54905.4U Active CN209060306U (zh) 2018-05-03 2018-05-03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0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4945A (zh) * 2018-05-03 2018-08-31 杭州糖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十二指肠内置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4945A (zh) * 2018-05-03 2018-08-31 杭州糖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十二指肠内置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464945B (zh) * 2018-05-03 2024-03-22 杭州糖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十二指肠内置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9299B (zh) 旋转前进式导管插入系统
US859145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CN209405462U (zh) 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及其操控机构
EP2501332B1 (en)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US2011000432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CN103327881B (zh) 旋转前进导管插入系统
US2011000414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US849660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ITMI980130A1 (it) Tubo per l'alimentazione intestinale in particolare per il trattamento nutrizionale o medicinale di un paziente
CN103479454B (zh) 胃食物导流器
CN209060306U (zh) 具有显影功能的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CN209405286U (zh) 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及其释放体
CN209075516U (zh) 一种十二指肠内置空肠套管释放系统
CN209422031U (zh) 一种取石网篮及用于取石网篮的双腔端帽
CN110403567B (zh) 一种磁体与“麦芒”仿生联合动力下行逆向结肠检查的装置
CN209019071U (zh) 具有快速交换功能的空肠管道释放系统
CN108464945A (zh) 一种十二指肠内置空肠套管释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235528U (zh) 经胃胃空肠吻合装置
US201302678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CN210992534U (zh) 一种食道扩张器
US929557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CN106923944B (zh) 肠道隔离膜管释放器
CN202751415U (zh) 胃食物导流器
US89113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CN212438970U (zh) 体内减肥组件及体内减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