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9912U -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9912U
CN209059912U CN201821200385.6U CN201821200385U CN209059912U CN 209059912 U CN209059912 U CN 209059912U CN 201821200385 U CN201821200385 U CN 201821200385U CN 209059912 U CN209059912 U CN 209059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head
hinge
axle
mating groove
suppor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03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迪
邱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 Kes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 Kes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 Kes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03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9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9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9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摩器及其按摩头浮动结构,按摩头浮动结构包括支撑件、按摩头单元;设于按摩头单元内的第一铰链,第一铰链内具有第一配合槽;第二铰链,其顶部具有置于第一配合槽内的配合部,第一配合槽与配合部之间设有限位结构,第二铰链的底部穿过第一铰链伸入安装于支撑件中;弹性件,穿过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按摩头单元与支撑件。当按摩头单元工作受皮肤挤压时,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的限位结构分离,弹性件被压缩以使第一铰链带动按摩头单元作360°转动,当施加于按摩头单元上的外力减小,弹性件弹性回复向上推动按摩头单元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按摩头单元的上下浮动,更能适应脸部曲线变化,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按摩器领域,如脸部按摩器或脸部美容仪中,大部分按摩头在皮肤表面移动时,按摩头单元与皮肤之间是生硬抵触,完全依靠人手持握力来调整按摩力度,当感觉按摩单元与皮肤接触较紧时,通过人手将按摩头按压松一点,反之,则按压紧一点,在整个按摩过程中,手部处于紧张状态,这样,虽然对脸部或颈部进行了放松按摩,但是手部却因此而酸痛,使用体验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按摩头浮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器中按摩头单元灵活度不高、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头浮动结构,包括,
支撑件;
按摩头单元,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方;
第一铰链,设于所述按摩头单元内,所述第一铰链内具有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的底部贯通所述第一铰链;
第二铰链,其顶部具有置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的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槽与所述配合部之间设有防止相对转动且可沿所述第一配合槽中心轴线方向上分离的限位结构,所述配合部内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二铰链底部的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二铰链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铰链伸入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中;
弹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及所述第二铰链的第一中心孔内,所述弹性件的顶端抵接于所述按摩头单元,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抵接于所述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单元包括按摩头及铰链盖板,所述按摩头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铰链通过所述铰链盖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第二铰链于所述安装孔处伸出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顶端抵接于所述铰链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具有第一球形弧面,所述配合部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球形弧面配合的第二球形弧面;或者,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具有第一平面,所述配合部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平面配合的第二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配合部外表面的第一限位平面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可与所述第一限位平面贴合的第二限位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槽内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平面设于所述定位块的内侧且朝向所述第一配合槽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上设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配合槽壁设有贯通的至少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配合槽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且贯通的至少一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件内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二铰链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及所述安装柱内的紧固件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边缘设有至少一挡块,所述第一配合槽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置于所述安装孔边缘,所述环状凸缘上对应所述挡块处设有第一避位槽,所述铰链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且所述铰链盖板的边缘上设有至少一可卡止于所述挡块处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与所述安装孔边缘之间设有可供所述卡块水平转动时卡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有抵挡所述卡块的限位块,所述铰链盖板边缘设有可避让所述挡块的第二避位槽,所述卡块设于所述第二避位槽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包裹于所述第二铰链外的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的顶部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铰链压设于所述柔性支架的顶部边缘,所述柔性支架的底部套设于所述支撑件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按摩器,包括按摩器本体,还包括设于按摩器本体上的上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头浮动结构,第一铰链固定于按摩头单元内,第一铰链与按摩头单元即组成一整体;而第二铰链与支撑件固定连接,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通过第一配合槽与配合部呈配合状态,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设置限位结构,同时设置有弹性件,当按摩器工作时,按摩头单元与脸部接触受脸部作用力挤压时,按摩头单元向下移动挤压弹性件,同时第一铰链也随之向下移动,当向下作用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时,弹性件被压缩,在此过程中,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防转动的限位结构分离以使按摩头单元可随第一铰链绕第一配合槽的中心转动,从而实现按摩头单元360°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弹性件为按摩头单元与支撑件之间起到柔性连接,使得按摩头单元360°转动更顺畅;而当按摩头单元作用于脸部不同部位时,脸部反作用于按摩器的外力改变,当施加于按摩头单元上的外力减小,即外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时,弹性件弹性回复向上推动按摩头单元,第一铰链及按摩头单元向上移动,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的限位结构重新配合阻止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相对转动,在此过程中,按摩头单元沿中心轴线L上下浮动,更能适应脸部曲线变化,避免与脸部的硬性接触,从而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第一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第二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及弹性件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装配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装配后纵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铰链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外壳中挡块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按摩器中按摩头浮动结构中的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及弹性件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机身;200-按摩头浮动结构;210-柔性支架;211-环状凸边;220-限位结构;300-支撑件;310-安装柱;320-台阶面;330-第二中心孔;340-第二环状凸起;350-环状卡槽;400-按摩头单元;410-外壳;411-安装孔;412-挡块;414-卡槽;415-限位块;500-第一铰链;510-第一配合槽;511-第二限位平面;512-定位块;513-第二连接孔;514-环状凸缘;515-第一避位槽;516-半圆形定位孔;517-第一球形弧面;518-第一平面;600-第二铰链;610-配合部;611-第一限位平面;612-第二平面;620-第二配合槽;621-第一中心孔;622-第一连接孔;630-连接部;640-定位凸台;641-半圆形孔;650-凹陷;700-铰链盖板;710-第一环状凸起;720-卡块;730-第二避位槽;800-弹性件;90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头浮动结构,主要应用于按摩器,以下以脸部按摩器为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按摩头浮动结构也可以适用于按摩器,如颈部按摩器、脸部美容仪、头部按摩器等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包括支撑件、按摩头单元,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及弹性件。其中,按摩头单元设于支撑件上方,第一铰链设于按摩头单元内,第一铰链内具有第一配合槽,第一配合槽的底部贯通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其顶部具有置于第一配合槽内的配合部,第一配合槽与配合部之间设有防止相对转动且可沿第一配合槽中心轴线方向上分离的限位结构,配合部内设有贯通至第二铰链底部的第一中心孔,第二铰链的底部穿过第一铰链伸入固定于支撑件中;而弹性件,穿设于第一配合槽及第二铰链的第一中心孔内,弹性件的顶端抵接于按摩头单元,弹性件的底端抵接于支撑件。
基于上述按摩头浮动结构,由于第一铰链固定于按摩头单元内,第一铰链与按摩头单元即组成一整体;而第二铰链与支撑件固定连接,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通过第一配合槽与配合部呈配合状态,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设置限位结构,同时设置有弹性件,当按摩器工作时,按摩头单元与脸部接触受脸部作用力挤压时,按摩头单元向下移动挤压弹性件,同时第一铰链也随之向下移动,当向下作用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时,弹性件被压缩,在此过程中,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防转动的限位结构分离以使按摩头单元可随第一铰链绕第一配合槽的中心转动,从而实现按摩头单元360°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弹性件为按摩头单元与支撑件之间起到柔性连接,使得按摩头单元360°转动更顺畅;而当按摩头单元作用于脸部不同部位时,脸部反作用于按摩器的外力改变,当施加于按摩头单元上的外力减小,即外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时,弹性件弹性回复向上推动按摩头单元,第一铰链及按摩头单元向上移动,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的限位结构重新配合阻止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相对转动,在此过程中,按摩头单元沿中心轴线L上下浮动,更能适应脸部曲线变化,避免与脸部的硬性接触,从而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而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上述结构可以由不同的实施例来实现,以下结合附图对按摩头浮动结构进行详述。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摩器包括机身100以及设于机身100上的按摩头浮动结构200。其中,按摩头浮动结构200为两个。每个按摩头浮动结构200包括支撑件300、设于支撑件300上方的按摩头单元400、设于按摩头单元400内的第一铰链500、与第一铰链500配合的第二铰链600、以及弹性件800。第二铰链600的顶端与第一铰链500配合且二者之间设有防转动的限位结构220,而第二铰链600的底端与支撑件300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铰链500内具有第一配合槽510,第一配合槽510内具有第一球形弧面517,第一球形弧面517的球心为O,第一配合槽510具有中心轴线L,第一配合槽510的底部贯通第一铰链500,即第一铰链500中空状。
而第二铰链600,其顶部具有置于第一配合槽510内的配合部610,配合部610呈球形状,配合部610外壁面与第一球形弧面517的弧面匹配,这样,配合部610置于第一配合槽510时,配合部610的外壁面能更好地与第一球形弧面517贴合。配合部610与第一配合槽510之间设有防止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220。配合部610内设有第二配合槽620,第二配合槽620底部设有贯通至第二铰链600底部的第一中心孔621,第二铰链600的底部穿过第一铰链500伸入固定于支撑件300中,这样,第二铰链600即与支撑件300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按摩头单元400包括外壳410及铰链盖板700。其中,外壳410中心具有安装孔411,第一铰链500通过铰链盖板700固定于安装孔411处,与第一铰链500配合的第二铰链600于安装孔411处伸出并与支撑件300连接。弹性件800的顶端抵接于铰链盖板7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铰链500通过铰链盖板700固定于安装孔411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铰链盖板700,采用第一铰链500自身结构设计或其他零件将其固定于安装孔411处。
弹性件800,由第二铰链600的第一中心孔621、第二配合槽620及第一配合槽510穿过,且弹性件800的顶端抵接在铰链盖板700的底部,弹性件800的底端抵接在支撑件300顶部。
非工作状态下,弹性件800的弹力分别沿中心轴线L向两端推顶铰链盖板700及支撑件300,从而使与铰链盖板700固定连接的第一铰链500及与支撑件300固定连接的第二铰链600之间更紧密地以球形弧面贴合。
当按摩器工作时,按摩头单元400与脸部接触受脸部作用力挤压时,按摩头单元400带动铰链盖板700向下移动挤压弹性件800,同时第一铰链500也随之向下移动,当向下作用力大于弹性件800的弹力时,弹性件800被压缩,在此过程中,第一铰链500与第二铰链600之间防转动的限位结构220分离以使铰链盖板700及按摩头单元400可随第一铰链500绕第一球形弧面517的球心O转动,从而实现按摩头单元400在360°范围内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弹性件800为按摩头单元400与支撑件300之间起到柔性连接,使得按摩头单元400的360°转动更顺畅;而当按摩头单元400作用于脸部不同部位时,脸部反作用于按摩器的外力改变,当施加于按摩头单元400上的外力减小,即外力小于弹性件800的弹力时,弹性件800弹性回复向上推动铰链盖板700,第一铰链500及按摩头单元400向上移动,第一铰链500与第二铰链600之间的限位结构220重新配合阻止第一铰链500与第二铰链600相对转动,在此过程中,按摩头单元400沿中心轴线L上下浮动,更能适应脸部曲线变化,避免与脸部的硬性接触,从而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按摩体验。
进一步地,为便于第一铰链500与第二铰链600之间限位不能相互转动,同时也便于第一铰链500与第二铰链600分离时,限位结构220不阻挡第一铰链50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20设计的简单、巧妙,即防止圆周方向的转动,又不影响轴向方向的分离。
具体地,参照图5至图7,限位结构220包括设于配合部610外壁面上的第一限位平面611以及设于第一配合槽510内可与第一限位平面611贴合的第二限位平面511。由于第一球形弧面517与配合部610外壁面均为球形弧面,二者直接配合时无摩擦无阻力可相互转动,而设置的第一限位平面611与第二限位平面511之间为平面贴合,第一铰链500与配合部610之间相互转动时,第一限位平面611与第二限位平面511受两平面之间摩擦力作用无法转动,从而在圆周方向上实现限位。同时,在轴向上两平面贴合并不妨碍第一铰链500的上移或下移。
具体地,第一限位平面611可看作沿配合部610外壁面纵向切削形成的平面。而由于第一球形弧面517为弧面,为便于设置第二限位平面511,在第一配合槽510内设置定位块512,第二限位平面511设于定位块512的内侧朝向第一配合槽510的中心。本实施例中,定位块512呈立方体块状结构,第二限位平面511即为立方体靠内侧的一个表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平面611为三个,三个第一限位平面611均匀分布于配合部610外壁面;第二限位平面511为三个,三个第二限位平面511均匀设置于第一配合槽510内。通过三组平面贴合,能很好地将第一铰链500与第二铰链600之间进行限位。而且,由于呈立方体状的定位块512顶面也为平面,这样,三个定位块512之间形成三角设置,三个定位块512的顶面即形成稳定的支撑面,用于更可靠地支撑铰链盖板700。当然,第一限位平面611与第二限位平面51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四个,或更多个等等。
本实施例中,第二铰链600与支撑件300固定连接为一体时,通过紧固件900将二者组装固定。通过紧固件900的组装,使得第二铰链600与支撑件300之间的固定连接为可拆卸式,这样,便于拆卸维修,也方便产品生产时的组装。当然,在保证第二铰链600与支撑件300连接可靠的前提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如卡扣连接等。
具体地,第二铰链600的配合部610的第二配合槽620内设有第一连接孔622,与配合部610贴合的第一配合槽510内设有与第一连接孔62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513。紧固件900具体为螺钉。而在支撑件300内设有安装柱310,安装柱310内设有螺孔(图中未标号)。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622、第二连接孔513旋拧至安装柱310的螺孔内。采用螺钉旋拧的方式固定第二铰链600,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装配也容易。
如图8所示,支撑件300大体呈圆柱状结构,其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台阶面320,台阶面320上设有贯通支撑件300的第二中心孔330,安装柱310设于台阶面320上,这样,台阶面320向下凹进的深度填补安装柱310的高度,避免安装柱310凸出于支撑件300顶面而占用更多的空间或形成连接缝隙。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622为三个,第二连接孔513对应也为三个,安装柱310对应也为三个,紧固件900也为三个,三个紧固件900呈三角形设置将第二铰链600与支撑件300固定连接地更稳固。而且,对于第二铰链600而言,其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平面611与第一连接孔622数量相同,均为三个,第一连接孔622与第一限位平面611交替间隔设置,即是,两个第一限位平面611之间设置一第一连接孔622,两个第一连接孔622之间具有第一限位平面611。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第二铰链600的顶部为配合部610,且底部具有连接部630,连接部630具体为圆筒状结构。圆筒的直径略大于配合部610底部直径。由于球头内的第二球形弧面的内壁面由下至上是逐渐增大,将圆筒的直径设计呈略大于配合部610底部直径,这样,一方面保持第二铰链600零件的小巧性,另一方面,也使紧固件900由第一连接孔622穿出配合部610时能穿过连接部630,从而通过紧固件900将第二铰链600的配合部610与连接部630之间连接为整体,避免仅配合部610与支撑件300连接时与连接部630脱离而造成不稳的情况。具体地,连接部630上对应第一连接孔622处设置用于限位紧固件900的定位结构。
具体地,如图5所示,定位结构包括设于连接部630的外壁上可供紧固件900穿过的定位凸台640,以及位于定位凸台640下方沿连接部630高度方向设置的用于容置紧固件900的凹陷650。本实施例中,在定位凸台640上设置半圆形孔641供紧固件900穿过,也可以设置圆形孔,或者直接将定位凸台640设计为定位环供紧固件900穿过。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00优选为弹簧。弹簧呈预压缩状设置于铰链盖板700与支撑件300之间。弹簧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铰链盖板700底部中心环绕中心孔延伸形成一第一环状凸起710,同时,在支撑件300的台阶面320上且位于中心孔边缘设有第二环状凸起340,弹簧的顶部套设于第一环状凸起710上,弹簧的底部套设于第二环状凸起34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在铰链盖板700底部与支撑件300的台阶面320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凹孔,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凹孔内。
在其他实施例里,弹簧也可以采用其它可收缩、可复位的弹性部件替代。如弹片。
请再参照图3,第一铰链500的第一配合槽510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环状凸缘514,在安装时,环状凸缘514叠置于安装孔411边缘,安装孔411的边缘设有至少一挡块412,环状凸缘514上对应挡块412处设有第一避位槽515,铰链盖板700盖设于第一配合槽510,且铰链盖板700的边缘向外凸伸至少一可卡止于挡块412处的卡块720。这样,通过卡块720与挡块412的卡接,将铰链盖板700固定于外壳410上,同时,由于铰链盖板700盖设于第一铰链500上,从而使得第一铰链500被限位于外壳410与铰链盖板700之间,使第一铰链500、外壳410及铰链盖板700连接为一整体。
第一铰链500在安装时,为了快速定位,安装孔411边缘还设置有至少一定位柱(图中未示出),环状凸缘514上设有当环状凸缘514转动时可供至少一定位柱卡入的半圆形定位孔516。定位柱与半圆形定位孔516不仅起到定位作用,也可以对外壳410内传动结构起到支撑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参照图9、图10,挡块412位置高于安装孔411边缘,这样,挡块412与安装孔411边缘之间的缝隙即形成可供卡块720水平转动时卡入的卡槽414,在卡槽414的一侧设有限位块415,当卡块720在卡槽414内转动一定角度时抵止于限位块415不再继续转动,此时,铰链盖板700安装到位,同时,为便于铰链盖板700转动,在铰链盖板700边缘还设置有避让挡块412的第二避位槽730,卡块720设置在第二避位槽730处。这样,在安装时,首先将铰链盖板700盖设在第一铰链500上,具体地说,将铰链盖板700置于三个定位块512的顶面上,将第二避位槽730对应卡块720处,再转动铰链盖板700,使卡块720转动至卡槽414内直至抵止在限位块415处即完成铰链盖板700的安装。此时,卡槽414在中心轴L方向上对卡块720限位,而在圆周方向上由限位块415及第二避位槽730限制卡块720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挡块412设置有三个,三个挡块412均匀分布于安装孔411边缘,定位柱也为三个,三个定位柱与三个挡块412交替间隔且均匀分布于安装孔411边缘。即是,两个定位柱之间设置一挡块412,两个挡块412之间设置一定位柱。这样交替间隔设置的结构,使第一铰链500的固定更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铰链盖板700采用上述旋拧并卡入的可拆卸方式固定,其他实施例中,铰链盖板700也可以采用螺钉固定、胶粘合、或超声波焊接等方式固定。
请再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按摩头浮动结构200还包括一柔性支架210。柔性支架210包裹于第二铰链600外侧。即,柔性支架210呈中空的圆筒状结构,第二铰链600位于柔性支架210中空结构内。具体地,柔性支架210的顶部也向外延伸形成环状凸边211,环状凸边211置于安装孔411边缘,第一铰链500的环状凸缘514压设于环状凸边211上,而支撑件300顶部外壁设有环形卡槽350,柔性支架210的底部套设于支撑件环形卡槽350上,从而实现柔性支架210顶部与底部的固定。在此处设置柔性支架210,对外壳410与支撑件300之间裸露的部分进行遮挡,提升按摩器的外观效果,也对内部元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按摩头单元400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实施例二
参照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按摩头浮动结构200与实施例一中按摩头浮动结构200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配合槽510与配合部610的形状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槽510内具有第一平面518,第一平面沿第一配合槽510底部边缘向内水平延伸,配合部610表面具有与第一平面518配合的第二平面612。第二平面612为配合部610的底部平面。当第二铰链600的配合部610伸入第一铰链500的第一配合槽510时,配合部610的第二平面612叠置在第一配合槽510内的第一平面518,当限位结构220分离时,第二平面612与第一平面518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从而也可以实现第一铰链500与第二铰链600之间的相对转动,同样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按摩头单元400在360°范围内转动的要求。
本实施例其他未列举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
按摩头单元,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方;
第一铰链,设于所述按摩头单元内,所述第一铰链内具有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的底部贯通所述第一铰链;
第二铰链,其顶部具有置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的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槽与所述配合部之间设有防止相对转动且可沿所述第一配合槽中心轴线方向上分离的限位结构,所述配合部内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二铰链底部的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二铰链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铰链伸入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中;
弹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及所述第二铰链的第一中心孔内,所述弹性件的顶端抵接于所述按摩头单元,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抵接于所述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单元包括按摩头及铰链盖板,所述按摩头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铰链通过所述铰链盖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第二铰链于所述安装孔处伸出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顶端抵接于所述铰链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具有第一球形弧面,所述配合部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球形弧面配合的第二球形弧面;或者,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具有第一平面,所述配合部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平面配合的第二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配合部外表面的第一限位平面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可与所述第一限位平面贴合的第二限位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平面设于所述定位块的内侧且朝向所述第一配合槽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上设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配合槽壁设有贯通的至少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配合槽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且贯通的至少一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件内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二铰链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及所述安装柱内的紧固件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设有至少一挡块,所述第一配合槽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置于所述安装孔边缘,所述环状凸缘上对应所述挡块处设有第一避位槽,所述铰链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且所述铰链盖板的边缘上设有至少一可卡止于所述挡块处的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与所述安装孔边缘之间设有可供所述卡块水平转动时卡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有抵挡所述卡块的限位块,所述铰链盖板边缘设有可避让所述挡块的第二避位槽,所述卡块设于所述第二避位槽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包裹于所述第二铰链外的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的顶部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铰链压设于所述柔性支架的顶部边缘,所述柔性支架的底部套设于所述支撑件外壁上。
10.一种按摩器,包括按摩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按摩器本体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头浮动结构。
CN201821200385.6U 2018-07-25 2018-07-25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Active CN209059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0385.6U CN209059912U (zh) 2018-07-25 2018-07-25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0385.6U CN209059912U (zh) 2018-07-25 2018-07-25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9912U true CN209059912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8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0385.6U Active CN209059912U (zh) 2018-07-25 2018-07-25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99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4767A (zh) * 2019-11-29 2020-08-18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RU2779062C1 (ru) * 2019-07-10 2022-08-31 Шэньчжэнь Брео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 Лтд. Блок массажной головки,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узел для достижения массажного эффекта и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е носим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стижения массажного эффект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79062C1 (ru) * 2019-07-10 2022-08-31 Шэньчжэнь Брео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 Лтд. Блок массажной головки,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узел для достижения массажного эффекта и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е носим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стижения массажного эффекта
CN111544767A (zh) * 2019-11-29 2020-08-18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N111544767B (zh) * 2019-11-29 2022-11-22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7493U (zh) 浮动旋转结构、个人护理装置及按摩器
US9486064B2 (en) Brush head component connection system
CN208626154U (zh) 头皮按摩器
CN109394487B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设备及制造方法
CN201481750U (zh) 小型电动按摩器
CN209059912U (zh)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CN208770335U (zh) 头皮按摩器
US11779510B2 (en) Neck and shoulder massaging mechanism
CN208697492U (zh) 剃须刀及刀头浮动结构
CN1907251B (zh) 振动按摩器
CN110802638A (zh) 一种剃须刀
CN208914180U (zh) 一种剃须刀
CN207076116U (zh) 一种玩具积木
CN110755249A (zh) 按摩器及按摩头浮动结构
CN211326659U (zh) 按摩器
CN109968412A (zh) 刀头浮动结构及个人护理装置
CN209596159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设备
CN102518994A (zh) 一种可转动灯头的展柜灯
CN209422403U (zh) 一种头部按摩器
WO2017031749A1 (zh) 一种按摩棒
EP3827939B1 (en) Shaver and blade floating structure
CN112089608A (zh) 按摩器
CN220110213U (zh) 一种输液用的手腕固定板
CN210872891U (zh) 滚珠式按摩装置
KR200199870Y1 (ko) 훌라후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101, 1102, 1103, 1104, Room 401, 402, building 2, Chongwen Park, Nanshan wisdom Park, No. 3370 Liuxian Avenue, Fu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he 5 floor of Hua Hua 8, 32 lane, 32 Sha Li Road, Xili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