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2364U - 悬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悬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2364U
CN209052364U CN201821316395.6U CN201821316395U CN209052364U CN 209052364 U CN209052364 U CN 209052364U CN 201821316395 U CN201821316395 U CN 201821316395U CN 209052364 U CN209052364 U CN 209052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spension
suspension apparatus
short transverse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163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163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2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2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23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悬吊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沿所述悬吊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架,适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且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可调;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适于悬吊重物的悬吊件。通过调整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的高度位置,即能够改变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悬吊件的高度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伺服作动器的要求和不同的耐久疲劳试验的要求,无需设置多种不同高度的悬吊装置,容易规范管理,同时也能够减少试验成本。

Description

悬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挂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汽车的各种零部件进行耐久疲劳试验,以验证零部件的可靠性。在进行耐久疲劳试验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到伺服作动器对零部件进行载荷输入。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支架,使支架悬吊伺服作动器,以克服伺服作动器自身的重力,从而使伺服作动器对待检测的零部件施加更加精确的载荷;并且,还可以在非实验状态下用以存放伺服作动器。
但是,现有技术中支架的可悬吊高度较为单一,通常需要设计不同高度的支架以对应不同的耐久疲劳试验以及不同的伺服作动器。因而会导致支架结构多样,增加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导致不容易规范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耐久疲劳试验过程中用于悬吊伺服作动器的支架的悬吊高度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同伺服作动器以及不同耐久疲劳试验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吊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沿所述悬吊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架,适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且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可调;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适于悬吊重物的悬吊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连接臂,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且适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臂的悬臂,所述悬吊件设置于所述悬臂,且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对所述悬臂位置可调。
可选的,所述悬臂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贯穿所述悬臂的调节孔;所述悬吊件包括:螺纹杆,可活动的插设于所述调节孔;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适于将所述螺纹杆固定至所述悬臂。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臂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悬吊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呈中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臂可活动的插设在所述第一支架内。
可选的,所述悬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悬臂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悬吊件还包括第一吊环,所述第一吊环固定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的悬吊装置还包括第二吊环,所述第二吊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焊接固定于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基座呈平板状结构,所述基座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基座上设有贯穿所述基座的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悬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基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悬吊件,且第二支架沿高度方向相对第一支架位置可调。通过调整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的高度位置,即能够改变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悬吊件的高度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伺服作动器的要求和不同的耐久疲劳试验的要求,无需设置多种不同高度的悬吊装置,容易规范管理,同时也能够减少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悬吊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悬吊装置沿A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悬吊装置中第二支架和悬吊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第二支架与第二吊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3所示悬吊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悬吊装置中基座和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悬吊装置调整至最低位置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图1所示悬吊装置调整至最高位置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悬吊装置100,包括基座10、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30。其中,第一支架20固定设置于基座10,且沿高度方向x延伸;第二支架30适于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0,且第二支架30上设有悬吊件40。悬吊件40用于悬吊重物,例如悬吊汽车零部件耐久疲劳试验中的伺服作动器等。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30沿高度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20位置可调,即能够调整悬吊件40相对基座10的高度。因此,通过调整第二支架30相对第一支架20的高度位置,即能够改变悬吊件40的高度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伺服作动器的要求和不同的耐久疲劳试验的要求。因而无需设置多种不同高度的悬吊装置,容易规范管理,同时也能够减少试验成本。
结合参照图3、图4,第二支架30包括沿高度方向x延伸的连接臂31和固定设置于连接臂31的悬臂32。连接臂31适于和第一支架20固定连接,沿高度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20位置可调。悬吊件40固定设置于悬臂32,并且,悬吊件40能够沿高度方向x相对悬臂32位置可调。
也就是说,第二支架30能够相对第一支架20调整其高度,此为第一级高度调节。悬吊件40能够相对第二支架30调整其高度,此为第二级高度调节。通过两级高度调节,使得悬吊件40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广,从而能够满足更多的伺服作动器和更多零部件的耐久疲劳试验。
以下对第一级高度调节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4和图6,第一支架20呈中空柱状结构,连接臂31沿高度方向x可活动的插设在第一支架20内。其中,第一支架20上设有沿高度方向x排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20a,连接臂31上设有沿高度方向x排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31a,第一安装孔20a能够对准第二安装孔31a,使连接件50(图1、图2所示)穿过相对准的第一安装孔20a、第二安装孔31a以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
具体的,连接件50为螺栓,以螺接固定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
通过使同一第一安装孔20a和不同的第二安装孔31a相对准并通过连接件50固定连接,或者使不同的第一安装孔20a和同一第二安装孔31a相对准并通过连接件50固定连接,则能够沿高度方向x调整第二支架30相对第一支架20的位置,实现第一级高度调节。
如图6所示,多个第一安装孔20a沿高度方向x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孔20a之间均具有相同的间距L1。如图4所示,多个第二安装孔31a沿高度方向x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第二安装孔31a之间均具有相同的间距L2。并且,间距L1、L2满足:L1=L2。
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同时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0a对准多个第二安装孔31a,因而可以使多个连接件50插入至多对对准的第一安装孔20a和第二安装孔31a,保证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连接件50以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
其中,间距L1、L2决定了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之间最小的高度调节单位。即,连接臂31可以相对第一支架20上升距离L1、2L1、……、nL1,连接臂31可以相对第一支架20下降距离L1、2L1、……、nL1。可选的,L1、L2控制在30mm-70mm之间,第一安装孔20a和第二安装孔31a的孔径控制在25mm以下,以避免因第一安装孔20a和第二安装孔31a过密而降低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的强度,同时避免第一安装孔20a和第二安装孔31a过疏无法将第二支架30调整至合适的距离。
具体的,间距L1=L2=50mm。即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之间最小的高度调节单位为50mm。第一安装孔20a和第二安装孔31a的孔径均为21mm。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均采用金属材料,具体为金属钢。第一支架20呈方管形状,第一支架20的壁厚可选在5mm-15mm之间,具体为8mm;连接臂也呈方管状,连接臂31的壁厚可选在5mm-15mm之间,具体为10mm。因此,使得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具有相对较大的强度,以防止悬吊装置悬吊重物时,第一支架20和连接臂31发生变形。
以下对第二级高度调节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3至图5,悬臂32上设有调节孔32a,调节孔32a沿高度方向x贯穿悬臂32。其中,悬臂32采用与连接臂31相同的材料,与连接臂31一体成型或与连接臂31焊接固定。悬吊件40包括螺纹杆41和与螺纹杆41相配合的调节螺母42,螺纹杆41可活动的插设于调节孔32a内,调节螺母42为两个,分别位于悬臂32的上下两侧,以将螺纹杆41固定至悬臂32。
在一般情况下,两个调节螺母42分别位于悬臂32的上下两侧,且均贴合于悬臂32的上下两个表面,以将螺纹杆41固定在悬臂32上。当需要沿高度方向x调节螺纹杆41相对悬臂32的位置时,通过拧松调节螺母42,上下移动螺纹杆41,待将螺纹杆41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旋拧调节螺母42,使两个调节螺母42分别贴合于悬臂32的上下两个表面,以重新固定螺纹杆41。实现螺纹杆41沿高度方向x的调节。
其中,悬吊件40还包括第一吊环43,第一吊环43固定设置在螺纹杆41的底部,第一吊环43适于悬吊伺服作动器等重物。通过调节螺纹杆41在高度方向x上的位置,即调节第一吊环43在高度方向x上的位置,调节了悬吊装置100的悬吊高度。具体的,螺纹杆41的底部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吊环43螺接固定于螺纹杆41。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级高度调节中,存在最小高度调节单位L1。在第二级高度调节中,则不存在最小高度调节单位。因此,第一级高度调节可以作为初级调节,以大致上调节悬吊装置100的悬吊高度;第二级高度调节可以作为次级调节,以精确的调节悬吊装置100的悬吊高度。
如图7所示,示出了悬吊装置100通过两级调节,以使第一吊环43处于最低位置时的状态图。此时,连接臂31最大程度上伸入至第一支架20内,螺纹杆41最大程度上伸出至悬臂32的下方,悬吊装置100的悬吊高度最低。如图8所示,示出了悬吊装置100通过两级调节,以使第一吊环43处于最高位置时的状态图。此时,连接臂31最大程度上伸出至第一支架20外,螺纹杆41最大程度上伸出至悬臂32的上方,悬吊装置100的悬吊高度最高。
参照图2,悬臂3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高度方向x。也就是说,当悬吊装置100固定放置于水平面时,悬臂32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于悬臂32的调节孔32a沿高度方向x延伸,即,螺纹杆41沿高度方向x延伸,使得位于螺纹杆41下方的第一吊环43更适于悬吊伺服作动器等重物。
在连接臂31和悬臂32之间还设有第一加强筋33,第一加强筋33焊接固定于连接臂31和悬臂32,以提升连接臂31和悬臂32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悬吊装置100在悬吊重物时,在连接臂31和悬臂32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悬吊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架30顶部的第二吊环34、设置于螺纹杆41顶部的第三吊环44。第二吊环34的作用在于悬吊悬吊装置100本身,以移动悬吊装置100。第三吊环44的作用在于悬吊悬吊件40,以移动悬吊件40。同时,第二吊环34和第三吊环44也能够相配合,以共同悬吊悬吊装置100本身,改变悬吊装置100的位置。
其中,第二支架30的顶部设有螺纹孔34a(图4所示),第二吊环34螺接固定于第二支架30;螺纹杆41的顶壁设有螺纹孔44a(图5所示),第三吊环44螺接固定于螺纹杆41。从而方便第二吊环34、第三吊环44的拆卸。
继续参照图1、图6,基座10具体呈平板状结构,且基座10所在平面垂直于高度方向x。第一支架20焊接固定于基座10,且第一支架20和基座10之间还设有第二加强筋60。第二加强筋60焊接固定于基座10和第一支架20,以提升基座10和第一支架20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悬吊装置100在悬吊重物时,在基座10和第一支架20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基座10上还设有固定孔10a,固定孔10a具体为腰形孔。螺钉等连接件适于穿过固定孔10a,以将基座10固定至置物平台上,防止悬吊装置100在悬吊重物时发生倾倒。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沿所述悬吊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
第二支架,适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且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可调;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适于悬吊重物的悬吊件;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连接臂,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且适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
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臂的悬臂,所述悬吊件设置于所述悬臂,且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对所述悬臂位置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贯穿所述悬臂的调节孔;所述悬吊件包括:
螺纹杆,可活动的插设于所述调节孔;
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适于将所述螺纹杆固定至所述悬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臂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悬吊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呈中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臂可活动的插设在所述第一支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悬臂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件还包括第一吊环,所述第一吊环固定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吊环,所述第二吊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焊接固定于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呈平板状结构,所述基座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基座上设有贯穿所述基座的固定孔。
CN201821316395.6U 2018-08-15 2018-08-15 悬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52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6395.6U CN209052364U (zh) 2018-08-15 2018-08-15 悬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6395.6U CN209052364U (zh) 2018-08-15 2018-08-15 悬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2364U true CN209052364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4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1639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52364U (zh) 2018-08-15 2018-08-15 悬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23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3982A (zh) * 2022-11-21 2022-12-23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动机吊挂调节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3982A (zh) * 2022-11-21 2022-12-23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动机吊挂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50112U (zh) 微动疲劳试验专用夹持载荷施加装置
CN103228536B (zh) 用于组装大型结构物的组装夹具
CN103696373A (zh) 一种可调式三角托架的施工方法
CN106768754A (zh) 振动试验夹具
CN209484061U (zh) 一种用于圆管和方管的抗震支吊架
CN209052364U (zh) 悬吊装置
CN104675179B (zh) 自升式钢塔安装用吊架装置及钢塔施工方法
CN208476548U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试验加载支架
CN102226734B (zh) 通用型cab冲击振动试验装置
CN207366219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测试装置
CN203546621U (zh) 可调式三角托架
CN204027795U (zh) 一种sincotec悬臂振动试验工装
CN206321428U (zh) 一种传声器的安装装置
CN106404029A (zh) 卫星用复合材料平面框架悬挂调试工装
CN107504127B (zh) 一种基于多弧度导轨的多级减震平台
CN215326407U (zh) 焊接球网架辅助安装装置
CN106368322B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转换层之间的双向对称倾斜钢柱的安装方法
CN209411141U (zh) 一种轻质模块化多功能装配运输用装置
CN109707046B (zh) 一种用于纵向网壳结构的支座连接系统
CN106477300B (zh) 底板中转台
CN208487590U (zh) 一种万能灯具试验支架
CN208629313U (zh) 一种金属波纹管膨胀节安装限位架
CN207112099U (zh) 一种汽车内部管路研究实验装置
CN206169546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工装夹具
US20200227898A1 (en) Seismic suppor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