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6541U -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6541U
CN209046541U CN201821984887.2U CN201821984887U CN209046541U CN 209046541 U CN209046541 U CN 209046541U CN 201821984887 U CN201821984887 U CN 201821984887U CN 209046541 U CN209046541 U CN 209046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inverter
sleeve
rectangle frame
transverse s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48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虎
张明强
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ud (guangzho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ud (guangzho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ud (guangzho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ud (guangzho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48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6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6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6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包括逆变器壳体,逆变器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套筒上均滑动套接有矩形框,套筒内滑动套接有倒置的T型杆,T型杆的竖直部上端穿过套筒并与矩形框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T型杆的竖直部杆壁上滑动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矩形框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逆变器壳体的下端设有横板,且横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槽,横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套接有倒置的L型杆。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逆变器安装后不易晃,而且也方便快速拆装逆变器,同时也能够使逆变器底部空气流动,有利于逆变器工作时散热。

Description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微型逆变器,一般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小于等于1000瓦、具组件级MPPT的逆变器,全称是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而言的。传统的光伏逆变方式是将所有的光伏电池在阳光照射下生成的直流电全部串并联在一起,再通过一个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接入电网,微型逆变器则对每块组件进行逆变。其优点是可以对每块组件进行独立的MPPT控制,能够大幅提高整体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集中式逆变器具有的直流高压、弱光效应差、木桶效应等。
现有技术中,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微型逆变器,在使用时直接使用螺栓固定在组件或者支架上,固定结构简单,如果螺栓拧的过紧会对逆变器造成损害,太松则容易晃动,而且逆变器的壳体与光伏组件或是支架贴合的过于紧密影响逆变器工作时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逆变器连接结构不够稳固,且影响逆变器散热的问题,而提出的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包括逆变器壳体,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上均滑动套接有矩形框,所述套筒内滑动套接有倒置的T型杆,所述T型杆的竖直部上端穿过套筒并与矩形框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T型杆的竖直部杆壁上滑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矩形框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逆变器壳体的下端设有横板,且横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槽,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滑动套接有倒置的L型杆,所述凹槽内设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与L型杆水平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竖直部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位于矩形框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逆变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与矩形框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逆变器壳体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横板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矩形块相配合,所述逆变器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横板的上端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杆水平部杆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远离T型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在矩形框的上的拉杆,用手按压拉杆,拉杆带动矩形框移动,矩形框移动挤压三角块,三角块移动使L型杆移动,同时拉力弹簧拉动L型杆使三角块与矩形框卡接,从而能够对逆变器进行固定,拆卸时用手拉动L型杆,L型杆带动三角块解除对矩形框的限位,弹簧推动套筒使矩形框移动,从而能够方便使用者拆卸逆变器。
2、该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在逆变器上的矩形块,矩形块与矩形槽配合对逆变器壳体进行限位,同时弹簧推动矩形框拉动三角块,三角块受力拉动L型杆,L型杆拉动横板与逆变器壳体共同挤压橡胶圈,橡胶圈受力产生形变,进而使逆变器连接稳固,不易晃动,同时橡胶圈能够使逆变器与横板分离,横板上的通风槽能够使逆变器底部的空气流动,有利于逆变器散热。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逆变器安装后不易晃,而且也方便快速拆装逆变器,同时也能够使逆变器底部空气流动,有利于逆变器工作时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L型杆、2T型杆、3套筒、4弹簧、5拉杆、6矩形框、7逆变器壳体、8橡胶圈、9矩形块、10三角块、11横板、12通风槽、13拉力弹簧、14安装块、15滑块、16滑槽、17 T型滑块、18T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包括逆变器壳体7,逆变器壳体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3,两个套筒3上均滑动套接有矩形框6,逆变器壳体7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18,T型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17,T型滑块17与矩形框6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增加矩形框6移动时的稳定性,矩形框6远离T型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5,拉杆5方便拉动矩形框6移动,套筒3内滑动套接有倒置的T型杆2,T型杆2的竖直部上端穿过套筒3并与矩形框6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T型杆2的竖直部杆壁上滑动套接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矩形框6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弹簧4的另一端与套筒3的上端固定连接,逆变器壳体7的下端设有横板11,且横板1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槽12,逆变器壳体7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9,横板11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与矩形块9相配合,逆变器壳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8,橡胶圈8与横板的上端接触连接,橡胶圈8能够使逆变器壳体7与横板11分离,使逆变器底部的空气流通,同时也能够使逆变器壳体7与横板11之间不会产生晃动,横板1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套接有倒置的L型杆1,L型杆1水平部杆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15,凹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与滑块15相配合,对L型杆1进行限位,放置L型杆1掉落,凹槽内设有拉力弹簧13,拉力弹簧13的一端与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拉力弹簧13的另一端与L型杆1水平部一端固定连接,L型杆1竖直部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0,三角块10位于矩形框6的下方,横板1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4,安装块14使用螺栓与机架或者光伏组件进行固定,避免直接连接对逆变器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逆变器壳体7放置在横板11上,矩形块9与矩形槽配合对逆变器壳体7进行限位,用手按压拉杆5,拉杆5带动矩形框6移动,矩形框6移动挤压三角块10,三角块10移动使L型杆1移动,同时拉力弹簧13拉动L型杆1使三角块10与矩形框6卡接,同时弹簧4推动矩形框6拉动三角块10,三角块10受力拉动L型杆1,L型杆1拉动横板11与逆变器壳体7共同挤压橡胶圈8,橡胶圈8受力产生形变,进而使逆变器连接稳固,不易晃动,同时橡胶圈8能够使逆变器与横板11分离,横板11上的通风槽12能够使逆变器底部的空气流动,有利于逆变器散热,拆卸时用手拉动L型杆1,L型杆1带动三角块10解除对矩形框6的限位,弹簧4推动套筒3使矩形框6移动,方便使用者拆装逆变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包括逆变器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壳体(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3),两个所述套筒(3)上均滑动套接有矩形框(6),所述套筒(3)内滑动套接有倒置的T型杆(2),所述T型杆(2)的竖直部上端穿过套筒(3)并与矩形框(6)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T型杆(2)的竖直部杆壁上滑动套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矩形框(6)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套筒(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逆变器壳体(7)的下端设有横板(11),且横板(1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槽(12),所述横板(1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滑动套接有倒置的L型杆(1),所述凹槽内设有拉力弹簧(13),所述拉力弹簧(13)的一端与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弹簧(13)的另一端与L型杆(1)水平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1)竖直部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0),所述三角块(10)位于矩形框(6)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壳体(7)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18),所述T型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17),所述T型滑块(17)与矩形框(6)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壳体(7)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9),所述横板(11)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矩形块(9)相配合,所述逆变器壳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8),所述橡胶圈(8)与横板的上端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杆(1)水平部杆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凹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与滑块(15)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6)远离T型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4)。
CN201821984887.2U 2018-11-29 2018-11-29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Active CN209046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4887.2U CN209046541U (zh) 2018-11-29 2018-11-29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4887.2U CN209046541U (zh) 2018-11-29 2018-11-29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6541U true CN209046541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4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4887.2U Active CN209046541U (zh) 2018-11-29 2018-11-29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6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662A (zh) * 2020-09-09 2020-12-04 濮阳市立圆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逆变器可调节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662A (zh) * 2020-09-09 2020-12-04 濮阳市立圆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逆变器可调节支架
CN112026662B (zh) * 2020-09-09 2022-06-17 濮阳市立圆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逆变器可调节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8258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进风门
CN207321169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安装支架
CN2084795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支架
CN209046541U (zh) 微型逆变器的固定结构
CN210113714U (zh) 一种拆卸式太阳能板支撑装置
CN207926497U (zh) 一种具有翻转折叠机构的易收纳式光伏支架
CN212935838U (zh) 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
CN20996398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新能源光伏电池板
CN208971223U (zh) 一种交直流充电电源
CN206865401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便携式支架
CN210899031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模组
CN206540329U (zh) 夹凹太阳能热水器装配支架
CN210373681U (zh) 一种具有备用电源的可移动式电暖装置
CN216252588U (zh) 一种便携折叠式离网发电装置
CN205595350U (zh) 具有自动降温功能的光伏组件
CN208386463U (zh) 一种拼接式光伏支撑架
CN210140708U (zh) 一种带有磁石吸附装置的晾被杆
CN21410124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固定结构
CN218781265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壁挂式电热锅炉
CN210536553U (zh) 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光电转换装置
CN216046520U (zh) 一种电力设备监测装置
CN216252591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插接式铝型材
CN216077524U (zh) 一种用于高纯氘气充装时搬运隔膜压缩机的装置
CN216667787U (zh) 一种频率稳定的高频电磁感应取暖器
CN216897160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导光柱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00 No. 49 Wantai Road,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2 Workshop) 401

Patentee after: Guangfei Digit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2 Cole Road (Factory Building 7) 202

Patentee before: SCUD (Guangzho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