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2549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2549U
CN209042549U CN201821705786.7U CN201821705786U CN209042549U CN 209042549 U CN209042549 U CN 209042549U CN 201821705786 U CN201821705786 U CN 201821705786U CN 209042549 U CN209042549 U CN 209042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slot
shell
condition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057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宏亮
陈良锐
张滔
汪先送
闫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057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2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2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2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第一风道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侧向贯通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后方;所述第一风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便于空调室内机的搬运。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含有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典型代表有落地式和壁挂式两种,在搬运时,需要单人将整个室内机抱起,或者双人将室内机抬起。尤其是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在搬运时,比较困难,且由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质量较大,搬运时,容易失手,导致跌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搬运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侧向贯通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后方;
第一风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风道组件,所述壳体侧向贯通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间隔设置,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后方;所述第二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一导流圈,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包括第一导流筒和轴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筒,所述第一导流圈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筒的前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圈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轴流风机和第二导流圈,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包括第二导流筒和轴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筒的前端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圈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轴流风机,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流风叶;和/或
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轴流风机,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流风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和/或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内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两个所述轴流风叶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的轴流风机中,其中一个所述轴流风叶将气流吹向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端时的旋转方向,与另一个所述轴流风叶将气流吹向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端时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内的轴流风叶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内的轴流风叶数量为一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后壳,所述第一通槽形成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面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前衬板和后衬板,所述前衬板与所述后壳、所述后衬板和所述前面板至少之一连接,所述后衬板与所述后壳、所述前衬板和所述前面板至少之一连接,所述前衬板和所述后衬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的上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自下向上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一通槽的下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自上向下逐渐减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衬板在水平面上的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后衬板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后边缘位于所述第二投影的前边缘的后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衬板与所述后衬板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通槽上方和/或下方的适配槽,所述后壳左右两侧板上凸设有插入所述适配槽的适配尖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侧向贯通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后方;
第一风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壳体侧向贯通形成第一通槽,当工作人员或用户需要搬运空调室内机时,只需要双手深入第一通槽的槽口,将空调室内机把持,即可搬运,搬运方式简单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结构分体图;
图7为图6中壳体结构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壳体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1为图10中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0中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空调室内机 10 壳体 11
前面板 11a 后壳 11b
第一通槽 11c<sub>1</sub> 第二通槽 11c<sub>2</sub>
第一出风口 111 第二出风口 112
第一风道组件 12a 第二风道组件 12b
第一导流筒 121a 电机 122a、122b
轴流风叶 123a、123b 第一导流圈 124a
第二导流筒 121b 第二导流圈 124b
前衬板 113 后衬板 114
适配槽 115 适配尖端 11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含有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该空调室内机可以是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等,空调器还包括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
关于空调室内机,下述内容及附图将主要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为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对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而言,没有视图展示,仅通过文字进行描述。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空调室内机10,包括壳体11和安装于壳体11的第一风道组件12a(第一风道组件12a可以直接固定于壳体11,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件间接固定在壳体11)。所述壳体11具有前面板11a,所述前面板11a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1,所述壳体11侧向贯通有第一通槽11c1,所述第一通槽11c1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后方。所述第一风道组件12a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11c1,所述第一风道组件12a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1连通。
第一风道组件12a是用于将外部气流吸入壳体内,然后通过第一出风口111排出的,第一风道组件12a内设置有风机,风机可以是贯流风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下述内容中将以轴流风机为例进行说明。
轴流风机通常包括导流筒、电机和轴流风叶,电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导流筒,轴流风叶安装于电机。
对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而言,壳体11通常包括前面板11a和后壳11b,后壳11b具有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盘(无论壳体11的形状如何,在几何方位上,壳体都具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可以是单个的板块,也可以是与后壳11b一体成型的,还可以是与前面板11a一体成型的,左侧板还可以是部分形成后壳11b,部分形成前面板11a的,同样,右侧板亦如此)。第一通槽11c1是侧向贯通壳体11的,其贯通方式可以是自顶板将底盘贯通,也可以是自左侧板将右侧边贯通。为了便于送风,一般情况下,第一风道组件12a安装于壳体11的上半部分,第一风道组件12a所在部分质量较大,所以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形。如果第一通槽11c1是沿上下向将壳体11贯通的,那么在搬运时,工作人员或用户只能双手伸入开设在顶板的槽口内,这种搬运方式容易导致空调室内机10从工作人员或用户手中脱离,从而导致空调室内机10摔损。鉴于这种情形,第一通槽11c1沿左右向较佳,如此,用户可以双手分别伸入第一通槽11c1的左槽口和右槽口,工作人员或用户在搬运时,更好把持空调室内机10。
另外,对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而言,用户在使用完遥控器之后,通常忘记遥控器放置位置,甚至导致遥控器丢失,用户会因寻找遥控器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部分用户会将遥控器放置在空调室内机10的顶部,但是由于其高度尺寸较大(1.7m~2.0m),所以,遥控器的位置一般也不可视,用户也难寻找遥控器。
设置第一通槽11c1后,用户可以将遥控器放置在第一通槽11c1内,解决了遥控器丢失或者不易寻找的问题。
对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而言,壳体通常也包括前面板和后壳,后壳具有左端盖、右端盖、上侧板和下侧板,第一通槽可以是沿左右向延伸,从而将左端盖和右端盖贯穿,第一通槽也可以是沿上下向延伸,从而将上侧板和下侧板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内机10壳体11上侧向贯通形成第一通槽11c1,当工作人员或用户需要搬运空调室内机10时,只需要双手深入第一通槽11c1的槽口,将空调室内机10把持,即可搬运,搬运方式简单舒适。
继续参阅图1至图3,对于单个轴流风机的空调室内机10而言,由于其重量尚且不是很大,第一通槽11c1的开设还不足以显示出其搬运优势。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和图9,所述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1的第二风道组件12b,所述第二风道组件12b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11c1,所述第二风道组件12b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相连通。
对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而言,第一风道组件12a与第二风道组件12b是呈上下设置的,也就是第一通槽11c1内设置有两个轴流风机,空调室内机10的重量增加较明显,如此,第一通槽11c1的搬运优势更明显。
对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而言,由于其在上下向的高度尺寸较小,在左右向的长度尺寸较大,为了便于布置,第一风道组件与第二风道组件的是呈左右排布的。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第一通槽11c1内可以设置一个轴流风机,也可以是设置两个轴流风机。对于通槽与轴流风机的位置关系,请参阅图10至图12,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空调室内机10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1的第二风道组件12b,所述壳体11上侧向贯通有第二通槽11c2,所述第二通槽11c2与所述第一通槽11c1间隔设置,所述前面板11a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12,所述第二通槽11c2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后方;所述第二风道组件12b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二通槽11c2,所述第二风道组件12b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相连通。
同样,对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而言,第一通槽11c1与第二通槽11c2均沿左右向贯穿所述壳体11,第一通槽11c1与第二通槽11c2是呈上下排布的,且第二通槽11c2位于第一通槽11c1的下方。
对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而言,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是呈左右排布的,且都是沿上下向贯穿壳体的。对于壁挂机而言,可以是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沿上下向延伸。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轴流风机(第一风道组件12a和第二风道组件12b)内的轴流风叶数量并没有限制,也就是第一风道组件12a内的轴流风叶123a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三个甚至以上。当然,考虑到重量和成本,以及必要性,通常,第一风道组件12a内的轴流风叶123a数量不会太多,会控制在三个及以下,当然,较佳的是不超过两个。
请参阅图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组件12a包括第一轴流风机(图中未标示)和第一导流圈124a,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包括第一导流筒121a和轴流风叶123a,所述轴流风叶123a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筒121a,所述第一导流圈124a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筒121a的前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在此,第一导流圈124a是起到过度作用的,气流从第一轴流风机的前端口吹出后,沿着第一导流圈124a流向第一出风口。在此第一导流筒121a和第一导流圈124a可以是一个结构件,也就是二者是一体成型的(二者为一体结构时,可以统程为第一导流筒);第一导流筒121a和第一导流圈124a也可以是两个结构件,两个结构件相互连接。
考虑到轴流风机质量较大,为了空调室内机10放置较稳定,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圈121a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槽11c1,如此,第一风道组件12a的重心相当于后置了,空调室内机10不宜向前倾倒。
请参阅图9和图12,对于第二风道组件12b也一样,所述第二风道组件12b包括第二轴流风机和第二导流圈124b,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包括第二导流筒121b和轴流风叶123b,所述轴流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流筒121b,所述第二导流圈124b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筒121b的前端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12。
同样考虑到轴流风机质量较大,为了空调室内机10放置较稳定,所述第二导流圈121b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槽11c2,如此,第一风道组件12b的重心也相当于后置了,空调室内机10不宜向前倾倒。
第二风道组件12b内的轴流风叶123b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三个甚至以上。当然,同样考虑到重量和成本,以及必要性,通常,第二风道组件12b内的轴流风叶123b数量也不会太多,会控制在三个及以下,当然,较佳的是不超过两个。
参照图3和图10,对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而言,由于其壳体是沿上下向延伸的,考虑到两轴流风机的布置,较佳的布置方式是第二风道组件12b位于第一风道组件12a的下方。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轴流风机内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123的情形,两个所述轴流风叶123a沿所述第一导流筒121的轴向排布(也就是沿前后向布置)。
对于同一个导流筒内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123的情形,将两个轴流风叶命名为前风叶和后风叶,空调室内机10在执行送风时,假定位于前风叶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此时,外部空气穿过换热器并流向前风叶的前方,气流具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动能和沿第一风道组件12a轴向上的动能。如果后风叶在向前主动送风时,其转动方向与后风叶的转动方向一致,那么最终由前风叶导出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旋转动能,如此,会导致送风距离缩短。
鉴于此,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9,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123的轴流风机中,其中一个所述轴流风叶将气流吹向所述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端时的旋转方向,与另一个所述轴流风叶将气流吹向所述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端时的旋转方向相反。
如此,位于两轴流风叶之间的气流流出时,其绝大部分旋转动能会转化为轴向动能,如此,送风距离就更远。
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2,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第一风道组件12a内的轴流风叶123a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风道组件12b内的轴流风叶123b数量为一个。也就是第一风道组件12a为对旋风机,第二风道组件12b为普通的单轴流风机。另外,由于第一风道组件12a位于第二风道组件12b的上方,所以,在空调室内机10执行制冷功能时,第一风道组件12a可以将气流送得更远,实现室内快速冷循环,可以使室内空气温度迅速降低。
请参阅图7和图8,对于第一通槽11c1的形成方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还包括后壳11b,所述第一通槽11c1形成于所述后壳11b与所述前面板11a之间。也就是后壳11b是一个结构件,前面板11a是一个结构件,二者拼接安装后,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槽11c1。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后壳11b上设置有供第一风道组件12a安装的结构,例如支架或安装板等。
当然,还可以是所述壳体11还包括位于所述后壳11b与所述前面板11a之间的前衬板113和后衬板114,所述前衬板113与所述后壳11b、所述后衬板114和所述前面板11a至少之一连接,所述后衬板114与所述后壳11b、所述前衬板113和所述前面板11a至少之一连接。所述前衬板113和所述后衬板114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槽11c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包括自后向前的四个结构件:后壳11b、后衬板114、前衬板113和前面板11a。还可以是前衬板113与后衬板114为一体成型的,二者共同形成一个结构件。如此,装配简单。
请参阅图2、图5、图6和图11,上述实施例中没有对第一通槽11c1的结构进行限定,也就是,第一通槽11c1的结构不受限制。
对于第一通槽11c1的结构,从纵切面看(沿上下向延伸的切面)第一通槽11c1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跑到形,还可以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图形。
但是对于第一通槽11c1的截面为矩形的情形,一方面在制造成型时,次品率较高;另外,一体成型难度较大;再者,会多出一块顶板(第一通槽11c1的槽顶),如此,成本也会增加;再一方面,第一通槽11c1的截面为矩形时,矩形结构的角部受到的应力较大,容易导致壳体11变形。
鉴于此,请继续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11c1的上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自下向上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一通槽11c1的下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自上向下逐渐减小。如此,可以降低壳体11的应力,降低制造成本,成型也较容易。
前衬板113与后衬板114围合形成第一通槽11c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前衬板113与后衬板114呈对称设置,二者拼接后,形成有上下两端都呈尖端设置的第一通槽11c1。也可以是前衬板113与后衬板114一体成型。还可以是前衬板113大致呈U行设置,后衬板114容置于前衬板113内,还可以是后衬板114呈U形设置,前衬板113容置于后衬板114内。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图7和图8,为了使前衬板113与后衬板114拼合形成的结构件装配更稳定,且不易上下错位,所述前衬板113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后衬板114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后边缘位于所述第二投影的前边缘的后方。如此,所述前衬板113与所述后衬板114之间形成有位于第一通槽11c1上方和/或下方的适配槽115,该适配槽115可以是U形槽,也可以是V形槽。后壳上设置有与该适配槽115适配的凸起,如此,在该适配槽115的卡持作用下,前衬板113与后衬板114拼合结构不易上下错位。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后壳11b左右两侧板上凸设有插入所述适配槽115的适配尖端116。也就是该所述凸起呈尖端设置。
由于凸起是与适配槽115相配合的,二者之间不能具有较大间隙,所以,一般情况下,二者装配相对较紧,二者之间不会保持明显的间隙。
由于前衬板113和后衬板114在热胀冷缩时,会膨胀或者收缩,如此,一旦后壳11b、前衬板113和后衬板114的热胀冷缩率不一致,待空调器使用时间偏久时,壳体的各项性能下降,那么在热障冷缩时,就容易导致整个壳体开裂。
将所述凸起作尖端设置,如此,增加了凸起的柔性,在热胀冷缩时,适配尖端116会适应适配槽115的形变,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侧向贯通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后方;
第一风道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风道组件,所述壳体侧向贯通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间隔设置,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后方;所述第二风道组件沿前后向穿过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一导流圈,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包括第一导流筒和轴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筒,所述第一导流圈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筒的前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圈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槽。
7.如权利要求3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轴流风机和第二导流圈,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包括第二导流筒和轴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筒的前端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圈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槽。
9.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轴流风机,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流风叶;和/或
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轴流风机,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流风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包括第一导流筒,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内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两个所述轴流风叶沿所述第一导流筒的轴向排布;和/或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包括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内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两个所述轴流风叶沿所述第二导流筒的轴向排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轴流风叶的轴流风机中,其中一个所述轴流风叶将气流吹向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端时的旋转方向,与另一个所述轴流风叶将气流吹向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端时的旋转方向相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内的轴流风叶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内的轴流风叶数量为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壳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后壳,所述第一通槽形成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面板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前衬板和后衬板,所述前衬板与所述后壳、所述后衬板和所述前面板至少之一连接,所述后衬板与所述后壳、所述前衬板和所述前面板至少之一连接,所述前衬板和所述后衬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上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自下向上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一通槽的下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自上向下逐渐减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衬板在水平面上的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后衬板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后边缘位于所述第二投影的前边缘的后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衬板与所述后衬板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通槽上方和/或下方的适配槽,所述后壳左右两侧板上凸设有插入所述适配槽的适配尖端。
19.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2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
CN201821705786.7U 2018-10-19 2018-10-1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09042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5786.7U CN209042549U (zh) 2018-10-19 2018-10-1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5786.7U CN209042549U (zh) 2018-10-19 2018-10-1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2549U true CN209042549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6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05786.7U Active CN209042549U (zh) 2018-10-19 2018-10-1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2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7430A (zh)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CN105864899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27927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US10670298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9084368B (zh) 空调器
CN1120664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4764093A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904257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263165U (zh) 空调器
CN208671170U (zh) 空调器
CN208936310U (zh) 空调器
CN20904254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196666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56688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8418972U (zh) 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
CN207438743U (zh) 一种天花机和空调器
CN107062572B (zh) 挂吊式空调内机
CN215112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82724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0419573C (zh) 具有网孔构造的冷却装置
CN20989353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82273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630695U (zh) 送风设备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