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6394U - 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6394U
CN209036394U CN201821877275.3U CN201821877275U CN209036394U CN 209036394 U CN209036394 U CN 209036394U CN 201821877275 U CN201821877275 U CN 201821877275U CN 209036394 U CN209036394 U CN 209036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positioning
cover board
positioning mould
locating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72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春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772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6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6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6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装装置,能够用于移动终端的电池盖的组装,移动终端包括主体部,电池盖盖设所述主体部;组装装置包括:定位模,包括定位柱,能够固定主体部;及盖板,能够相对于定位模转动至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盖板包括相背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开设有与主体部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的槽底开设有与电池盖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贯穿外表面。盖板盖合定位模时,定位柱使得主体部固定至第一定位槽内,第二定位槽可以定位电池盖,使得电池盖可以精准地贴合在主体部上,避免电池盖装配过程中出现偏斜,该定位装置组装装置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电池盖的装配质量。

Description

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装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的生产过程中,人工贴合移动终端的电池盖时,操作者一手持待粘贴电池盖的移动终端的半成品,另一手持电池盖,由于人工不能精确定位,将电池盖容易产生偏斜,影响移动终端的装配质量,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电池盖装配至移动终端时容易发生偏斜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一种组装装置,能够用于移动终端的电池盖的组装,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体部,所述电池盖盖设所述主体部;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定位模,包括定位柱,能够固定所述主体部;及
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模转动至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盖板包括相背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开设有与主体部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电池盖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贯穿所述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底座,所述定位模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于底板上的活页,底座和盖板之间通过活页转动连接,使得盖板能够盖合和打开所述定位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页包括固定部、转动部和转轴,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转动部为L形结构,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盖板和底座由防静电材料制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不少于4个,所述主体部置于所述定位模时,多个所述定位柱围设所述主体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板的内表面设有卡合部,所述盖板与所述定位模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卡合部能够与定位柱一起卡置主体部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的部分结构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卡合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上所述定位柱所在一侧开设有避空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上所述定位柱所在一侧开设有第一扣手槽,使得主体部能够置于定位模上且能够从所述定位模上拆卸;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二扣手槽,所述第二扣手槽贯穿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
上述组装装置,通过在定位模上设置定位柱,以及在盖板的内表面开设第一定位槽、在盖板的外表面开设第二定位槽,盖板盖合定位模时,定位柱使得主体部固定至第一定位槽内,第二定位槽可以定位电池盖,使得电池盖可以精准地贴合在主体部上,避免电池盖装配过程中出现偏斜,该组装装置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电池盖的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组装装置的作业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组装装置的作业状态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组装装置的作业状态的立体图,其中,盖板被去除;
图4为图1所示组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组装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其中底座和定位模被去除;
图6为图5所示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盖板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参考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装装置10,能够用于移动终端20的电池盖22的定位。移动终端20包括主体部21,电池盖22盖设主体部21,形成外观完整的移动终端20。组装装置10包括定位模200、盖板300和底座100。底座100用于承载定位模200和盖板300,能够平衡整体结构的重心;定位模200位于底座100和盖板300之间,用于定位主体部21,使得主体部21的外周被固定;盖板300与底座100转动连接,能够盖合定位模200和打开定位模200,盖板300与定位模200盖合使,能够与定位模200一起固定主体部2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0包括底板110和固定在底板110上的活页120。底板110为方块结构,活页120固定于底板110的相邻的两个角处。活页120包括固定部121、转动部122和转轴123。固定部121对称地固定于底板110上,转动部122为L形结构,转动部122的一端通过销钉固定于所述盖板300的外表面310上,转动部122的另一端与固定部121通过转轴123转动连接,使得盖板300能够相对于底板110转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转轴123可以与转动部122一体成型,固定部121开设有轴孔,转轴123插入轴孔而与固定部121转动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转轴123可以与固定部121一体成型,转动部122上开设有轴孔,转轴123插入轴孔而与转动部122转动连接。再一实施例中,固定部121、转动部122和转轴123分别成型,固定部121和转动部122的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轴孔,转轴123的两端分别插入轴孔中,实现盖板300和底板110的转动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模200固定于底板110上,定位模200包括相背设置的上表面210和下表面,定位模200的下表面贴合底板110,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背向底板110。定位模200的靠近外周处开设有销钉孔,销钉穿设销钉孔使得定位模200固定于底板110上。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设有定位柱220,定位柱220的数量不小于4,主体部21置于定位模200时,定位柱220位于主体部21的外周,且主体部21的每一端处均至少有一个定位柱220,使得主体部21的四周能够被固定,防止主体部21在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上移动。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开设有避空槽230,避空槽230为条状槽,避空槽230的数量为多个,排列在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主体部21置于定位柱220时,主体部21的显示屏与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接触,上表面210存在碎屑等杂物时,能够落于避空槽230的槽底,避免刮伤主体部21的显示屏。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开设有第一扣手槽240,方便主体部21放置于定位模200和从定位模200上拆卸。第一扣手槽240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定位模200的两侧,远离活页120一侧的第一扣手槽240贯穿定位模200的外周,如图1和图4所示,给用户一个着力点,用户可以通过远离活页120一侧的第一扣手位抬起盖板300。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盖板300通过活页120与底板110转动连接,盖板300能够相对于定位模200转动至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转动部122通过销钉固定于盖板300的外表面310上,盖板300相对于底板110转动时,转动部122绕转轴123随着盖板300一起转动。盖板300包括相背设置的外表面310和内表面320,盖板300和定位模200在盖合状态下,内表面320与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贴合,外表面310外露。内表面320开设有与主体部21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321,第一定位槽321能够容纳主体部21,第一定位槽321的空间大于主体部21的外形,并通过设置卡合部322固定主体部21。该设置使得主体部21能够方便的置于第一定位槽321且能够从第一定位槽321拆卸。内表面320开设有与定位柱220相配合的定位孔323,盖板300和定位模200在盖合状态下,内表面320与上表面210贴合,定位柱220的凸出于上表面210的部分容置于定位孔323中;主体部21位于第一定位槽321内,第一定位槽321与定位模200的定位柱220的位置相配合,卡合部322与定位柱220共同固定主体部21。
第一定位槽321的槽底开设有与电池盖2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311,第二定位槽311贯穿外表面310。第二定位槽311的尺寸小于第一定位槽321的尺寸,使得主体部21不会通过第二定位槽311掉出,而是被第一定位槽321的槽底和卡合部322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卡合部322固定于内表面320上,且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定位槽321内,能够卡置主体部21的外周,与第一定位槽321的槽底一起固定主体部21。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卡合部322的位于第一定位槽321内的拐角处通过弧形过渡,方便主体部21容置于第一定位槽321。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盖板300开设有第二扣手槽312,所述第二扣手槽312贯穿所述外表面310和所述内表面320。第二扣手槽312位于盖板300的两侧,用户通过第二扣手槽312能够方便的将电池盖22置于第二定位槽311内以及将电池盖22从第二定位槽311内取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200、盖板300和底座100由防静电材料制作,外表平整光滑。防静电材料制作的定位模200、盖板300和底座100具有优秀的防静电功能、卓越的表面硬度和抗化学溶剂侵蚀性能、不易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加工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需将电池盖22与主体部21装配时,转动盖板300,使盖板300相对于定位模200处于打开状态,将主体部21放置于定位模200,主体部21的设有显示屏的一侧贴合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主体部21的待组装电池盖22的一侧朝上,定位柱220贴合主体部21的外周,放置主体部21移动;将盖板300转动,使盖板300盖合定位模200,盖板300的内表面320与定位模200的上表面210贴合,主体部21位于第一定位槽321内,且主体部21的四周由定位柱220和卡合部322一起固定;将电池盖22上或主体部21的待贴合面上设置胶黏剂,将电池盖22的待贴合面朝下放入第二定位槽311内,按压电池盖22,使电池盖22的待贴合面与主体部21的待贴合面贴合,将电池盖22固定于主体部21上,完成移动终端20的电池盖22的装配。
定位柱220和卡合部322将主体部21固定,主体部21的待贴合部位由第二定位槽311露出;电池盖22通过第二定位槽311置于主体部21的待贴合面,第二定位槽311能够将电池盖22精准定位,避免将电池盖22贴歪。该组装装置10能够提高电池盖22的粘贴效率,且保证了粘贴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组装装置,能够用于移动终端的电池盖的组装,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体部,所述电池盖盖设所述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定位模,包括定位柱,能够固定所述主体部;及
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模转动至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盖板包括相背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开设有与主体部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电池盖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贯穿所述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定位模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于底板上的活页,底座和盖板之间通过活页转动连接,使得盖板能够盖合和打开所述定位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页包括固定部、转动部和转轴,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转动部为L形结构,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盖板和底座由防静电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不少于4个,所述主体部置于所述定位模时,多个所述定位柱围设所述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的内表面设有卡合部,所述盖板与所述定位模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卡合部能够与定位柱一起卡置主体部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的部分结构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卡合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上所述定位柱所在一侧开设有避空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上所述定位柱所在一侧开设有第一扣手槽,使得主体部能够置于定位模上且能够从所述定位模上拆卸;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二扣手槽,所述第二扣手槽贯穿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
CN201821877275.3U 2018-11-13 2018-11-13 组装装置 Active CN209036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7275.3U CN209036394U (zh) 2018-11-13 2018-11-13 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7275.3U CN209036394U (zh) 2018-11-13 2018-11-13 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6394U true CN209036394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4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7275.3U Active CN209036394U (zh) 2018-11-13 2018-11-13 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63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8607A (zh) * 2020-01-19 2020-05-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电子设备壳体组装的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8607A (zh) * 2020-01-19 2020-05-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电子设备壳体组装的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3031B (zh) 具有转动结构的显示装置
CN1773769B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天线装置
CN103457019B (zh) 电子设备中的具有铰链外壳的天线结构
CN100418337C (zh) 具有改进的输入数据能力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00518463C (zh) 用于旋转型移动电话的显示器的铰链装置
CN101005523A (zh) 便携式通信设备
CN100405802C (zh) 便携式终端的摆动铰链设备
US867022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fixture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070087744A (ko) 복수의 액정을 갖는 이동단말기
US20070062002A1 (en) Multi-section hinge mechanism
CN209036394U (zh) 组装装置
CN111697315A (zh)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EP1871079B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hinge stopper
US20060172761A1 (en) Mobile phone having dual ou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20110157781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idable cover
CN101730411A (zh) 电子装置
CN208369660U (zh) 壳体和电子装置
US7949378B2 (en) Rotatable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339328B (en) Slide typ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407552B2 (en) Accommodation structure and apparatus kit
CN108650352A (zh)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
CN110445893B (zh) 移动终端
CN208369657U (zh) 壳体和电子装置
CN209390168U (zh)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组合件和壳体装置
US8014839B2 (en) Mobile teleph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