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2898U -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2898U
CN209032898U CN201820289908.2U CN201820289908U CN209032898U CN 209032898 U CN209032898 U CN 209032898U CN 201820289908 U CN201820289908 U CN 201820289908U CN 209032898 U CN209032898 U CN 209032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rame
screw
plate
emergency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99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of Hubei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of Hubei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of Hubei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of Hubei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02899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2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2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28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包括充气垫、移动架、固定架和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未充气的左侧垫和右侧垫放置到病人的身下,并迅速充气,将左侧架和右侧架的连接杆通过限位气囊和支撑气囊之间的空隙处对应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杆和连接筒固定,并将移动架放置到固定架上,通过U形卡槽固定,然后移动至手术室,无需直接搬动病人,通过反向操作,即可将病人放置到手术台上,整个过程,无需直接搬动或抬起病人,减小搬运时的动作幅度,避免二次伤害,同时充气垫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保护病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背景技术
目前,急诊室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经常需要转移患者进行治疗,可能需要将病人从病床上转移到担架床上,再从担架床上转移至手术床等,转移时,通常是直接搬动病人,搬动幅度较大,容易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给病人造成痛苦;且现有的担架床因结构和设计上的限制,一般都没有缓冲元件,在移动病人的过程中很容易对病人造成硬性震荡。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包括充气垫、移动架、固定架和底板,所述充气垫包括左侧垫和右侧垫,且右侧垫的结构与左侧垫相同,所述左侧垫的底部的两侧设有限位气囊,两限位气囊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气囊,且限位气囊、支撑气囊均与充气垫连通;所述移动架包括左侧架和右侧架,且右侧架的机构与左侧架的结构相同,所述左侧架包括主杆,主杆的两端垂直设有固定柄,中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连接杆,两侧的连接杆位于限位气囊与支撑气囊之间,中部的连接杆位于两支撑气囊之间,所述连接杆的外侧端穿过主杆并固定有两个限位轮,内侧端设有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为矩形,内侧设有圆形的螺纹孔,两端分别位于左侧架和右侧架的连接孔中,并通过螺纹孔套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沿连接杆的轴心线方向穿过连接杆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蜗杆,且第一蜗杆与右侧架的主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对应左侧架和右侧架的限位轮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U形卡槽,所述限位板位于两个限位轮之间,并通过U形卡槽与连接杆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四角均固定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中心处设有固定筒,固定板通过固定筒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对称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之间设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中心两侧固定有移动螺杆,顶侧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移动螺杆的一端与放置板的内侧边套接,第二蜗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底板的顶部对应固定筒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顶部套接于固定筒的内侧,底板通过升降螺杆和固定筒与固定架对应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固定有带轮,带轮上设有传动带,升降螺杆之间通过传动带和带轮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侧端垂直固定有辅助杆,并通过辅助杆与相邻的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侧垫和右侧垫的底部内侧对应辅助杆设有辅助气囊,所述辅助杆位于辅助气囊和支撑气囊之间。
优选的,所述左侧垫和右侧垫的外侧边均设有充气口,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两个充气泵,且充气泵上设有充气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一侧的固定筒上对应充气管设有束管夹,所述充气管通过束管夹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有放置槽,底部对称设有导向凸条,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对应设有导向槽,导向凸条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固定有转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上设有刹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未充气的左侧垫和右侧垫放置到病人的身下,并迅速充气,将左侧架和右侧架的连接杆通过限位气囊和支撑气囊之间的空隙处对应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杆和连接筒固定,并将移动架放置到固定架上,通过U 形卡槽固定,然后移动至手术室,无需直接搬动病人,通过反向操作,即可将病人放置到手术台上,整个过程,无需直接搬动或抬起病人,减小搬运时的动作幅度,避免二次伤害同时充气垫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保护病人;通过第二蜗杆、第二蜗轮使移动螺杆转动,从而使放置板能够向两侧移动,以便放置或拿取急救物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垫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架与固定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充气垫,101-左侧垫,102-右侧垫,103-限位气囊,104-支撑气囊,105-辅助气囊,106-充气口,2-移动架,201-左侧架,202-右侧架, 203-主杆,204-固定柄,205-连接杆,206-限位轮,207-连接筒,208- 辅助杆,3-固定架,301-限位板,302-固定筒,303-固定板,304-导向槽,305-束管夹,306-限位台,4-放置板,401-第二蜗轮,402-第二蜗杆,403-第二电机,404-放置槽,5-充气泵,501-充气管,6-底板,601- 移动轮,602-升降螺杆,603-带轮,604-传动带,7-连接螺杆,701-第一蜗轮,702-第一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包括充气垫1、移动架2、固定架3和底板6,所述充气垫1 包括左侧垫101和右侧垫102,且右侧垫102的结构与左侧垫101相同,所述左侧垫101的底部的两侧设有限位气囊103,两限位气囊103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气囊104,且限位气囊103、支撑气囊104均与充气垫1连通;所述移动架2包括左侧架201和右侧架202,且右侧架202 的机构与左侧架201的结构相同,所述左侧架201包括主杆203,主杆 203的两端垂直设有固定柄204,中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连接杆205,两侧的连接杆205位于限位气囊103与支撑气囊104之间,中部的连接杆205位于两支撑气囊104之间,所述连接杆205的外侧端穿过主杆 203并固定有两个限位轮206,内侧端设有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设有连接筒207,所述连接筒207的外侧为矩形,内侧设有圆形的螺纹孔,两端分别位于左侧架201和右侧架202的连接孔中,并通过螺纹孔套接有连接螺杆7,所述连接螺杆7的一端沿连接杆205的轴心线方向穿过连接杆205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一蜗轮701,所述第一蜗轮701 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蜗杆702,且第一蜗杆702与右侧架202的主杆 20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3上对应左侧架201和右侧架202的限位轮 206设有限位板301,限位板301上设有U形卡槽,所述限位板301位于两个限位轮206之间,并通过U形卡槽与连接杆205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架3的下方设有固定板303,固定板303的顶部四角均固定有限位台306,所述限位台306的中心处设有固定筒302,固定板303通过固定筒302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03的上对称设有放置板4,放置板4之间设有第二蜗轮401,所述第二蜗轮401的中心两侧固定有移动螺杆,顶侧连接有第二蜗杆402,所述移动螺杆的一端与放置板4的内侧边套接,第二蜗杆40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403,所述底板6的顶部对应固定筒302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602,所述升降螺杆 602的顶部套接于固定筒302的内侧,底板6通过升降螺杆602和固定筒302与固定架3对应连接,所述升降螺杆602的底部固定有带轮603,带轮603上设有传动带604,升降螺杆602之间通过传动带604和带轮 603对应连接。
其中,连接杆205的内侧端垂直固定有辅助杆208,并通过辅助杆 208与相邻的连接杆205固定连接,增加连接杆205的稳固性;左侧垫 101和右侧垫102的底部内侧对应辅助杆208设有辅助气囊105,辅助杆208位于辅助气囊105和支撑气囊104之间,增加充气垫1的支撑稳定性;左侧垫101和右侧垫102的外侧边均设有充气口106,固定板 303的一端设有两个充气泵5,且充气泵5上设有充气管501,使充气垫1使用时能迅速充气;固定架3一侧的固定筒302上对应充气管501 设有束管夹305,充气管501通过束管夹305与固定筒302固定连接,不用充气时,通过束管夹305使充气管501固定,保护充气管501;放置板4的顶部设有放置槽404,将物品放置在其放置槽404中,防止移动时物品滑落,放置板4的底部对称设有导向凸条,固定板303的顶面对应设有导向槽304,导向凸条与导向槽304滑动连接,使放置板4移动时方向保持稳定;第一蜗杆702的一端固定有转柄,便于转动第一蜗杆702;底板6的底部四角处设有移动601,移动601上设有刹车,便于时担架床移动或停止。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将未充气的左侧垫101和右侧垫102放置到病人的身下,并迅速充气,将左侧架201和右侧架 202的连接杆205通过限位气囊103和支撑气囊104之间的空隙处对应连接,旋转第一蜗杆702使第一蜗轮701带动连接螺杆7转动,连接筒207的圆周方向位置限定,从而通过连接螺杆7的转动使连接筒207 移动至两个连接杆205之间,使左侧架201和右侧架202固定,并通过固定柄204将移动架2放置到固定架3上,通过限位板301上的U 形卡槽固定,然后移动至手术室,无需直接搬动病人,通过反向操作,即可将病人放置到手术台上,整个过程,无需直接搬动或抬起病人,减小搬运时的动作幅度,避免二次伤害同时充气垫1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保护病人;通过第二蜗杆402、第二蜗轮401使移动螺杆转动,从而使放置板4能够向两侧移动,以便放置或拿取急救物品;通过升降螺杆602的转动,使固定架3带动移动架2和充气垫1沿高度方向移动,以便调节至合适高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包括充气垫、移动架、固定架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包括左侧垫和右侧垫,且右侧垫的结构与左侧垫相同,所述左侧垫的底部的两侧设有限位气囊,两限位气囊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气囊,且限位气囊、支撑气囊均与充气垫连通;所述移动架包括左侧架和右侧架,且右侧架的机构与左侧架的结构相同,所述左侧架包括主杆,主杆的两端垂直设有固定柄,中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连接杆,两侧的连接杆位于限位气囊与支撑气囊之间,中部的连接杆位于两支撑气囊之间,所述连接杆的外侧端穿过主杆并固定有两个限位轮,内侧端设有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为矩形,内侧设有圆形的螺纹孔,两端分别位于左侧架和右侧架的连接孔中,并通过螺纹孔套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沿连接杆的轴心线方向穿过连接杆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蜗杆,且第一蜗杆与右侧架的主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对应左侧架和右侧架的限位轮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U形卡槽,所述限位板位于两个限位轮之间,并通过U形卡槽与连接杆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四角均固定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中心处设有固定筒,固定板通过固定筒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对称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之间设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中心两侧固定有移动螺杆,顶侧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移动螺杆的一端与放置板的内侧边套接,第二蜗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底板的顶部对应固定筒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顶部套接于固定筒的内侧,底板通过升降螺杆和固定筒与固定架对应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固定有带轮,带轮上设有传动带,升降螺杆之间通过传动带和带轮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内侧端垂直固定有辅助杆,并通过辅助杆与相邻的连接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垫和右侧垫的底部内侧对应辅助杆设有辅助气囊,所述辅助杆位于辅助气囊和支撑气囊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垫和右侧垫的外侧边均设有充气口,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两个充气泵,且充气泵上设有充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一侧的固定筒上对应充气管设有束管夹,所述充气管通过束管夹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有放置槽,底部对称设有导向凸条,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对应设有导向槽,导向凸条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固定有转柄。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上设有刹车。
CN201820289908.2U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32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9908.2U CN209032898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9908.2U CN209032898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2898U true CN209032898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2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990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32898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28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692A (zh) * 2021-10-25 2022-01-14 王海燕 一种避免二次伤害的救护车急救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692A (zh) * 2021-10-25 2022-01-14 王海燕 一种避免二次伤害的救护车急救床
CN113925692B (zh) * 2021-10-25 2023-08-25 杨寻柱 一种避免二次伤害的救护车急救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1153A (zh) 一种急诊科病人转移用病床
CN209253391U (zh) 一种自动翻身床
CN207306803U (zh) 一种急救用上车担架
CN209032898U (zh) 一种新型急诊医用担架床
CN204274872U (zh) 病人换床吊车
CN107981993B (zh) 救护车用担架支撑结构
CN109394436A (zh) 一种可分离式担架车
CN108253292A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氧气瓶固定装置
CN214105068U (zh) 一种烧伤整形用便携式工作台
CN207693797U (zh) 一种带收纳筐的平移式升降医疗平车
CN108340826B (zh) 一种超重器械包钳夹转运车
CN114261550A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中积液处理装置及其处理系统
CN212195578U (zh) 一种便于装卸医用氧气瓶的运输小车
CN206777573U (zh) 一种输液架
CN108283546A (zh) 一种医疗病床的升降床架装置
CN208081449U (zh) 一种可调节急诊用手术床
CN202397715U (zh) 急救医用平车
CN112220656A (zh) 一种适用于神经科的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CN111658346A (zh) 心内科护理转运床
CN215994525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设有配合滑动结构的转运装置
CN210612401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高度可调的加压护理垫
CN204319087U (zh) 一种多功能伤员骨折固定担架
CN117503514A (zh) 一种血液透析管的体外固定装置
CN208636575U (zh) 一种ct阅片用支架
CN218338663U (zh) 一种麻醉手术头颈肩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