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2849U -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2849U
CN209032849U CN201820824352.2U CN201820824352U CN209032849U CN 209032849 U CN209032849 U CN 209032849U CN 201820824352 U CN201820824352 U CN 201820824352U CN 209032849 U CN209032849 U CN 209032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plate
tapped
hole
elastic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43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AJOR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AJOR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AJOR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AJOR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43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2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2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28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包括两个第一弹力带,两个第一弹力带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两个第一弹力带的一端共同安装有一个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内的两端均螺合有U型连接杆,两个U型连接杆的上均设有外螺纹,两个U型连接杆的一端共同螺合有另一个套管,所述第一弹力带上设有U型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医用绷带的改进,在对病人止血包扎的同时,还可以对肢体损伤患者进行支撑固定,解决了外出急救绷带无法肢体固定的问题,并且放置板采取折叠设置,方便携带和使用,为患者送医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救援和康复效率,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绷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肢体损伤等类似的情况发生,通常人们对肢体损伤进行治疗时,会采取急救、治疗和康复理疗三种医疗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在进行治疗时,由于肢体的损伤情况不同,导致损伤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对肢体损伤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然而,相比于肢体损伤的治疗,如何对肢体损伤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急救措施,才是实施治疗的首要关健之一。目前在对肢体损伤患者进行急救时,通常是先对伤口进行包扎或压迫止血,然后采用固定支架对患处进行支撑固定,但是目前医用绷带都是属于软包扎,无法用于肢体固定,另外,在对患肢进行固定时,不但固定方式较为繁琐,而且也不稳固,容易出现设施位移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急救效果,严重的话还是加重患者创伤,不利于患者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包括两个第一弹力带,两个第一弹力带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第一弹力带的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两个第一弹力带的一端共同安装有一个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内的两端均螺合有U型连接杆,两个U型连接杆的上均设有外螺纹,两个U型连接杆的一端共同螺合有另一个套管,所述第一弹力带上设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上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块,两个滑块的上端均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延伸至另一个移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其中一个移动板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的正向螺纹上,另一个移动板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的反向螺纹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铰接有摇把,两个移动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铰接有封盖,两个封盖的一端侧壁相互抵触,两个移动板的上端共同设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一端抵触在固定块的一端,两个固定块上均贯穿设有两个第一螺杆,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三放置板,所述第三放置板上安装有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弹力带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二弹力带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母面,其中一个固定块的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
优选地,其中一个封盖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侧壁抵触在另一个封盖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上贯穿设有第四螺杆,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三螺纹通孔,其中一个封盖上设有与第三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四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三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力带通过安装扣安装在第三放置板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卡扣,且限位卡扣与摇把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U型块、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均采用轻型铝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力带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相对应的第一魔术贴母面。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需要包扎止血时,通过第一弹力带穿过U型连接杆,再利用第一魔术贴公面和第一魔术贴母面进行拉伸和固定,为患者进行压迫性止血,当创伤面进比较大时,转动套管利用套管内的内螺纹和U型连接杆上的外螺纹,将两个U型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变长,拉开拉链将两个第一弹力带分开,对创伤面积进行压迫性止血,再对两个第一弹力带之间的创伤面进行消毒处理,当患者因为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要肢体固定时,将第一弹力带穿过U型块,松动第四螺杆,打开封盖,将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取出,利用第一螺杆和安装块将第一放置板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打开第二弹力带,利用第二魔术贴公面和第二魔术贴母面进行肢体固定,当肢体固定的部位过大时,通过摇把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板相向移动,松开第一螺杆,更换更大更宽的肢体固定板,对患者进行肢体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医用绷带的改进,在对病人止血包扎的同时,还可以对肢体损伤患者进行支撑固定,解决了外出急救绷带无法肢体固定的问题,并且采取折叠设置,方便携带和使用,为患者送医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救援和康复效率,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的第一弹力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U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第二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第一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魔术贴公面、2拉链、3第一弹力带、4套管、5U型连接杆、6第一螺杆、7第二放置板、8第二魔术贴母面、9安装扣、10第二弹力带、11第二魔术贴公面、12封盖、13限位板、14摇把、15U型块、16安装块、17固定块、18第二螺杆、19第一放置板、20滑槽、21滑块、22限位块、23第四螺杆、24横板、25移动板、26第三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包括两个第一弹力带3,需要包扎止血时,通过第一弹力带3穿过U型连接杆5,再利用第一魔术贴公面1和第一魔术贴母面进行拉伸和固定,为患者进行压迫性止血,两个第一弹力带3之间通过拉链2连接,第一弹力带3的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1,两个第一弹力带3的一端共同安装有一个套管4,套管4内设有内螺纹,套管4内的两端均螺合有U型连接杆5,两个U型连接杆5的上均设有外螺纹,两个U型连接杆5的一端共同螺合有另一个套管4,当创伤面进比较大时,转动套管4利用套管4内的内螺纹和U型连接杆5上的外螺纹,将两个U型连接杆5之间的距离变长,拉开拉链2将两个第一弹力带3分开,对创伤面积进行压迫性止血,再对两个第一弹力带3之间的创伤面进行消毒处理,第一弹力带3上设有U型块15,U型块15的上端固定有横板24,横板24上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块21,两个滑块21的上端均固定有移动板25,移动板25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螺杆18,第二螺杆18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延伸至另一个移动板25的一侧,第二螺杆18上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其中一个移动板25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18的正向螺纹上,另一个移动板25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18的反向螺纹上,第二螺杆18的一端铰接有摇把14,两个移动板25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上端铰接有封盖12,两个封盖12的一端侧壁相互抵触,两个移动板25的上端共同设有第一放置板19,第一放置板19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块16,且安装块16的一端抵触在固定块17的一端,两个固定块17上均贯穿设有两个第一螺杆6,固定块17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安装板16上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第一螺杆6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第一放置板19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二放置板7,第二放置板7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三放置板26,第三放置板26上安装有第二弹力带10,第二弹力带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公面11,第二弹力带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母面8,其中一个固定块17的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三螺杆,第三螺杆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22,当患者因为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要肢体固定时,将第一弹力带3穿过U型块15,松动第四螺杆23,打开封盖12,将第一放置板19、第二放置板7和第三放置板26取出,利用第一螺杆6和安装块16将第一放置板19固定在两个固定块17之间,打开第二弹力带10,利用第二魔术贴公面11和第二魔术贴母面8进行肢体固定,当肢体固定的部位过大时,通过摇把14带动第二螺杆18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板25相向移动,松开第一螺杆6,更换更大更宽的肢体固定板,对患者进行肢体固定,医用绷带作为应急必备品,必须方便携带,但是现有的医用绷带只有压迫止血和其他的一些辅助性的作用,当我们在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时,对于轻微骨折或中度骨折需要对其固定时,我们的第一放置板19、第二放置板7和第三放置板26配合医用绷带的使用,可以对患者的受伤处进行肢体固定,并且为折叠放置,所以十分方便携带,而且通过第一螺杆6的调节,可以更换更宽更大的肢体固定板来满足救援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封盖1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的一端侧壁抵触在另一个封盖12的一端,限位板13上贯穿设有第四螺杆23,限位板13上设有第三螺纹通孔,其中一个封盖12上设有与第三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第四螺杆23的一端贯穿第三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第二弹力带10通过安装扣9安装在第三放置板26上,限位块22上设有限位卡扣,且限位卡扣与摇把14相对应,U型块15、第一放置板19、第二放置板7和第三放置板26均采用轻型铝材制成,第一弹力带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相对应的第一魔术贴母面。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需要包扎止血时,通过第一弹力带3穿过U型连接杆5,再利用第一魔术贴公面1和第一魔术贴母面进行拉伸和固定,为患者进行压迫性止血,当创伤面进比较大时,转动套管4利用套管4内的内螺纹和U型连接杆5上的外螺纹,将两个U型连接杆5之间的距离变长,拉开拉链2将两个第一弹力带3分开,对创伤面积进行压迫性止血,再对两个第一弹力带3之间的创伤面进行消毒处理,当患者因为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要肢体固定时,将第一弹力带3穿过U型块15,松动第四螺杆23,打开封盖12,将第一放置板19、第二放置板7和第三放置板26取出,利用第一螺杆6和安装块16将第一放置板19固定在两个固定块17之间,打开第二弹力带10,利用第二魔术贴公面11和第二魔术贴母面8进行肢体固定,当肢体固定的部位过大时,通过摇把14带动第二螺杆18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板25相向移动,松开第一螺杆6,更换更大更宽的肢体固定板,对患者进行肢体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包括两个第一弹力带(3),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弹力带(3)之间通过拉链(2)连接,所述第一弹力带(3)的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1),两个第一弹力带(3)的一端共同安装有一个套管(4),所述套管(4)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4)内的两端均螺合有U型连接杆(5),两个U型连接杆(5)上均设有外螺纹,两个U型连接杆(5)的一端共同螺合有另一个套管(4),所述第一弹力带(3)上设有U型块(15),所述U型块(15)的上端固定有横板(24),所述横板(24)上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内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块(21),两个滑块(21)的上端均固定有移动板(25),所述移动板(25)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螺杆(18),所述第二螺杆(18)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延伸至另一个移动板(25)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杆(18)上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其中一个移动板(25)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18)的正向螺纹上,另一个移动板(25)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18)的反向螺纹上,所述第二螺杆(18)的一端铰接有摇把(14),两个移动板(25)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上端铰接有封盖(12),两个封盖(12)的一端侧壁相互抵触,两个移动板(25)的上端共同设有第一放置板(19),所述第一放置板(19)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块(16),且安装块(16)的一端抵触在固定块(17)的一端,两个固定块(17)上均贯穿设有两个第一螺杆(6),所述固定块(17)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安装块(16)上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所述第一放置板(19)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二放置板(7),所述第二放置板(7)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三放置板(26),所述第三放置板(26)上安装有第二弹力带(10),所述第二弹力带(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公面(11),所述第二弹力带(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母面(8),其中一个固定块(17)的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封盖(1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的一端侧壁抵触在另一个封盖(12)的一端,所述限位板(13)上贯穿设有第四螺杆(23),所述限位板(13)上设有第三螺纹通孔,其中一个封盖(12)上设有与第三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四螺杆(23)的一端贯穿第三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带(10)通过安装扣(9)安装在第三放置板(2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2)上设有限位卡扣,且限位卡扣与摇把(14)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块(15)、第一放置板(19)、第二放置板(7)和第三放置板(26)均采用轻型铝材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带(3)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面相对应的第一魔术贴母面。
CN201820824352.2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32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4352.2U CN20903284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4352.2U CN20903284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2849U true CN209032849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2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435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3284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2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5754A (zh) 一种医疗用手部复健仪器
CN207575413U (zh) 可穿戴下肢康复助行机械装置
CN108969323A (zh) 一种专用于医疗下肢瘫痪病人按摩器材
CN209032849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医用绷带
CN209564354U (zh) 一种妇幼保健儿童手术用可调节约束装置
CN208893087U (zh) 一种手泵治疗装置
CN206304011U (zh) 一种肘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
CN211797514U (zh) 一种用于肛肠检查的诊疗床结构
CN209951715U (zh) 一种新型膝关节康复器
CN113425552A (zh) 一种手外伤骨折康复护理架
CN210020244U (zh) 一种中医妇科痛经病人治疗装置
CN210749737U (zh) 一种辅助安装骨折固定夹板的装置
CN211723597U (zh) 一种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CN208552176U (zh) 一种急诊外科颈部固定装置
CN208974258U (zh) 一种骨折矫正固定装置
CN209611597U (zh) 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
CN111067687A (zh) 一种骨科用牵引设备
CN209574976U (zh) 一种改进型可调下肢固定矫形器
CN219579188U (zh) 一种造口术后便携式护理装置
CN217186658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固定支架
CN213697413U (zh) 骨科用固定装置
CN216294392U (zh)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07708062U (zh) 石膏托
CN209107780U (zh) 一种妇科用护理带
CN205386161U (zh) 皮肤伤口减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