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2382U - 采血针持针器 - Google Patents

采血针持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2382U
CN209032382U CN201721553556.9U CN201721553556U CN209032382U CN 209032382 U CN209032382 U CN 209032382U CN 201721553556 U CN201721553556 U CN 201721553556U CN 209032382 U CN209032382 U CN 209032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lot
hole
ring
blood t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35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梦露
刘艮英
杨洋
谭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5535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2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2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2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针持针器,包括套筒和位于套筒前端的采血针连接座,所述套筒后端开放,套筒前端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两侧各设有1个夹持耳座,套筒前端内壁设有环形橡胶垫,环形橡胶垫的内径与中心通孔的直径相等,环形橡胶垫的外径与该处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环形橡胶垫与中心通孔同轴;套筒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指槽和第二指槽,第一指槽与其中一个夹持耳座同侧,第二指槽与另一个夹持耳座同侧。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指槽用于容纳拇指,第二指槽用于容纳中指或无名指,指槽不仅具有防滑的作用,同时对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进行限制,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手势,降低针刺风险;环形橡胶垫对采血管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发出碰撞的声音,避免患者担心。

Description

采血针持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采血针持针器。
背景技术
血液采集、运用是重要的医疗活动,采血针、采血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器械。近年来,真空管一步式直接采血成为较先进的采血手段。真空管一步式直接采血采用的采血器具是双头采血针、持针器、真空采血管三套件。现有的持针器主要包括采血针连接座及中空的采血管套筒,头采血针安装固定后,一端位于持针器的前端,用于穿刺,另一端位于持针器的套筒中,用于和真空采血管连接配合采血。
专利文献CN200710013616.2公开了一种采血针持针器,其套筒前端设有两个固定耳座,固定耳座内侧设有凹槽,采血针连接座活动安装在两个固定耳座之间凹进的端面上,套筒端面还设有一中心通孔和若干个向前凸出的柱体,采血针连接座为中间带有弹性卡片的框架结构,长方形框架的两侧设有与固定耳座凹槽对应的凸块,框架内设有两个固定采血针用弹性卡片,弹性卡片跟部与框架相连,中间内侧设有与一凸出柱体对应的定位槽,前部为半圆型卡环,对称的两个半圆型卡环组成采血针固定环并与中心通孔相通,半圆型卡环外侧设有与相应凸出柱体对应的定位凹槽。该采血针持针器采血完毕后,小幅水平推动框架结构的采血针连接座,弹性卡片的半圆型卡环脱离限定,采血针固定环自动张开,采血针在其后部阻血套弹性的作用下弹出,可方便、快速地将采血针从采血针连接座上分离。
专利文献CN200910043565.7公开了一种直式采血针持针器,由真空采血管套筒和位于所述套筒前端的直式采血针装卸器组成,所述套筒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沉孔,所述沉孔内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沉孔外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通孔;所述直式采血针装卸器由固定环、定位块、锁定叉和复位环组成;所述固定环包括一体成型的环状基体和分别设于环状基体左右侧边下端的两个定位舌片,所述定位块、锁定叉和复位环从上至下依次套合装配在所述环状基体下方、两定位舌片之间;所述定位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下定位板和连接上、下定位板的半圆形槽体一,下定位板装置于所述套筒端面的沉孔内;上定位板装置于所述环状基体后端下部内侧的凹槽内;所述复位环后端设有推柄,与所述锁定叉及压柄前后相对;所述复位环的左右侧边活动套合在所述定位块的上下定位板之间,所述两弹性叉体之下;所述左右侧边上部设有复位凸块,与所述弹性叉体末端的卡扣相对应。
这两种采血针持针器是目前运用最多的持针器,但是这两种采血针持针器在真空采血管的插入持针器的套筒中时,会有清脆的碰撞声音发出,患者听到内心会不安;同时在拔针时,正确的操作是用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抱住套筒壁,使用食指按压推柄;但是由于套筒为圆形,没有定位装置,常有护理人员随意把持,增加了操作风险;同时由于手上的汗液,经常会发生打滑的情况,增加被采血针刺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采血针持针器,方便护理人员握持,同时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手势,降低针刺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血针持针器,包括套筒和位于套筒前端的采血针连接座,所述套筒后端开放,套筒前端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两侧各设有1个夹持耳座,所述套筒前端内壁设有环形橡胶垫,所述环形橡胶垫的内径与中心通孔的直径相等,环形橡胶垫的外径与该处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环形橡胶垫与中心通孔同轴;所述套筒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指槽和第二指槽,第一指槽与其中一个夹持耳座同侧,第二指槽与另一个夹持耳座同侧。
其中,所述套筒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沉孔,所述中心通孔设于沉孔中央,所述沉孔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通孔,固定通孔位于中心通孔与夹持耳座之间。
进一步的,套筒从后往前内径逐渐减小。
其中,沉孔为矩形。
进一步的,套筒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第二指槽旁设有第三指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指槽用于容纳拇指,第二指槽用于容纳中指或无名指,指槽不仅具有防滑的作用,同时对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进行限制,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手势,降低针刺风险;
2.环形橡胶垫对采血管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发出碰撞的声音,避免患者担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套筒的三维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套筒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环形橡胶垫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套筒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套筒的剖视图;
图7是固定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固定环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定位块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定位块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锁定叉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锁定叉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复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6-环形橡胶垫、7-第一指槽、8-第二指槽、9-第三指槽、10-套筒、20-固定环、30-定位块、40-锁定叉、50-复位环、60-采血针固定孔、101-中心通孔、102-沉孔、103-夹持耳座、104-固定通孔、201-环状基体、202-定位舌片、203-外凸条、204-锁定凸条、205-凹槽、301-下定位板、302-定位孔、303-上定位板、304-半圆形槽体一、401-弹性叉体、402-卡扣、403-压柄、404-半圆形槽体二、405-加厚体、501-推柄、502-复位凸块、503-左右侧边、601-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采血针持针器,包括套筒10和位于套筒10前端的采血针连接座,套筒10后端开放,套筒10前端设有中心通孔101,中心通孔101两侧各设有1个夹持耳座103,套筒10前端内壁设有环形橡胶垫6,环形橡胶垫6的内径与中心通孔101的直径相等,环形橡胶垫6的外径与该处套筒10的内径相等,如图4所示,环形橡胶垫6内圈形成供采血针穿过的圆孔601,环形橡胶垫6与中心通孔101同轴。套筒1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指槽7和第二指槽8,第一指槽7与其中一个夹持耳座103同侧,第二指槽8与另一个夹持耳座103同侧。第一指槽7用于容纳拇指,第二指槽8用于容纳中指或无名指,指槽不仅具有防滑的作用,同时对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进行限制,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手势,降低针刺风险。
其中,套筒10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沉孔102,中心通孔101设于沉孔102中央,沉孔102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通孔104,固定通孔104位于中心通孔101与夹持耳座103之间。其中,沉孔102为矩形。套筒10为透明材质。
采血针连接座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如图7-13所示,采血针连接座由固定环20、定位块30、锁定叉40和复位环50组成。如图7、8所示,固定环20包括一体成型的环状基体201和分别设于环状基体左右侧边下端的两个定位舌片202:定位块30、锁定叉40和复位环50从上至下依次套合装配在环状基体201下方、两定位舌片202之间;定位舌片202下缘设有前后方向摆布的外凸条203,两个定位舌片202分别插入两个固定通孔104内,在外凸条203的作用下,将直式采血针装卸器整体固定于套筒10前端;两定位舌片202内侧对应位置设有上下方向摆布的两个锁定凸条204;环状基体201后端下部内侧设有凹槽205。
如图9、10所示,定位块30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定位板303、下定位板301和连接上定位板303、下定位板301的半圆形槽体一304,下定位板301装置于套筒10端面的沉孔102内;上定位板303装置于凹槽205内;半圆形槽体一304中心位置设有定位孔302。
如图11、12所示,锁定叉40前端是压柄403,后端为两个弹性叉体401;弹性叉体401末端设有卡扣402;两弹性叉体401之间设有半圆形槽体二404,与半圆形槽体一304对称,对称的两个半圆型槽体组成的采血针固定孔60位于中心通孔101正上方,半圆形槽体一304和半圆形槽体二404内设有相对应的内螺纹;两弹性叉体401插在定位块30的上、下定位板303、301之间;压柄403前缘设有加厚体405。
如图13所示,复位环50后端设有推柄501,与锁定叉40及压柄403前后相对;复位环50的左右侧边503活动套合在定位块30的上定位板303下定位板301之间,位于弹性叉体40之下;左右侧边503上部设有复位凸块502,与弹性叉体401末端的卡扣402相对应;推柄501后缘设有纹路。
使用时,采血针的瓶塞穿刺针经过采血针固定孔60和中心通孔101到达套筒10内,按压锁定叉40的压柄403,半圆形槽体二404与半圆形槽体一304紧密对接,锁定采血针的结合部外螺纹处;同时两弹性叉体401上的卡扣402与锁定凸条204相互勾扣锁定;然后从套筒10后端插入采血管,环形橡胶垫6对采血管具有缓冲作用,防止采血管与管壁发出碰撞的声音,缓解患者采血中交替管子产生的疼痛。
采血后,拇指置于第一指槽7内,中指或无名指置于第二指槽8内,用食指按压复位环50的推柄501,复位凸块502推动弹性叉体401上的卡扣402后退脱离锁定凸条204,解除勾扣锁定;同时半圆形槽体二404与半圆形槽体一304分离,对采血针的锁定解除。
本实施例中指槽不仅具有防滑的作用,同时对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进行限制,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手势,降低针刺风险;环形橡胶垫对采血管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发出碰撞的声音,缓解患者采血中交替管子产生的疼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第二指槽8旁设有第三指槽9。第二指槽8与第三指槽9分别用于容纳中指和无名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套筒10从后往前内径逐渐减小,方便采血管的插入。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采血针持针器,包括套筒(10)和位于套筒(10)前端的采血针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后端开放,套筒(10)前端设有中心通孔(101),所述中心通孔(101)两侧各设有1个夹持耳座(103),所述套筒(10)前端内壁设有环形橡胶垫(6),所述环形橡胶垫(6)的内径与中心通孔(101)的直径相等,环形橡胶垫(6)的外径与该处套筒(10)的内径相等,所述环形橡胶垫(6)与中心通孔(101)同轴;所述套筒(1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指槽(7)和第二指槽(8),第一指槽(7)与其中一个夹持耳座(103)同侧,第二指槽(8)与另一个夹持耳座(103)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沉孔(102),所述中心通孔(101)设于沉孔(102)中央,所述沉孔(102)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通孔(104),固定通孔(104)位于中心通孔(101)与夹持耳座(1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持针器,其特征在于:套筒(10)从后往前内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针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沉孔(102)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持针器,其特征在于:套筒(10)为透明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持针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指槽(8)旁设有第三指槽(9)。
CN201721553556.9U 2017-11-20 2017-11-20 采血针持针器 Active CN209032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3556.9U CN209032382U (zh) 2017-11-20 2017-11-20 采血针持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3556.9U CN209032382U (zh) 2017-11-20 2017-11-20 采血针持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2382U true CN209032382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2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3556.9U Active CN209032382U (zh) 2017-11-20 2017-11-20 采血针持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2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77589U (zh) 一种采血针
CN209032382U (zh) 采血针持针器
CN203609428U (zh) 一次性采血器
CN211132465U (zh) 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
CN106390233B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弹出式医用针
CN211408963U (zh) 一种超细胸腔镜
CN204072110U (zh)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采血针
CN204133478U (zh) 检验科用采血管
CN103549964A (zh) 一次性采血器
CN209391951U (zh) 一种具有止液功能的静脉采血针
CN207444954U (zh) 防回弹持针器
CN205867204U (zh) 一种输液辅助用具
CN206007260U (zh) 一种儿童安全采血器
CN110075389B (zh) 一种多功能留置针
CN204158865U (zh) 一种输液港固定器
CN216417260U (zh) 一种便携式按压止血器
CN203169193U (zh) 防弹出采血输液两用针
CN202908711U (zh) 末梢血液采集装置
CN215017526U (zh) 一种快速弹射式采血针
CN213883416U (zh) 一种小儿内科用穿刺探针
CN215995086U (zh) 一种新型防输液器滑脱安全夹
CN215191620U (zh) 门诊安全釆血针
CN211658157U (zh) 一种安全型输液采血针头
CN211609808U (zh) 一种新型防弹出的静脉采血针
CN210749238U (zh) 一种儿童用静脉采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