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7125U - 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27125U CN209027125U CN201821422296.6U CN201821422296U CN209027125U CN 209027125 U CN209027125 U CN 209027125U CN 201821422296 U CN201821422296 U CN 201821422296U CN 209027125 U CN209027125 U CN 2090271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beam
- engineering system
- sectional shelf
- lower beam
- solar engine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组合支架,该组合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相互平行的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位于同一侧,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位于同一侧。该组合支架还包括连接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连接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的支撑件;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设置连接部,以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联机箱;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的两端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的两端尾翼;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支撑件均预制生产,以允许在现场进行组合。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与建筑更加贴合,环境友好性强,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是一种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当前,太阳能工程系统的支架主要为现场焊接制作的支架。在现场制作过程中,按照太阳能系统的形式有较大的倾斜角度。尤其是应用在民用住宅建筑上的太阳能工程支架,其现场制作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且造成边角料的浪费;同时,由于支架倾斜角度的存在(如目前工程中用到的支架倾斜角度通常在在15-45°之间),承受的风载较大(尤其在风级较大的天气集热器会承受较大的风载),其使用寿命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当前支架一般为现场焊接制作,焊点处理程度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与建筑更加贴合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相互平行的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位于同一侧,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位于同一侧;所述组合支架还包括连接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连接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的支撑件;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设置连接部,以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联机箱;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的两端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的两端尾翼;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支撑件均预制生产,以允许在现场进行组合。
所述支撑件包括竖直撑和横梁斜撑。
在上横梁和下横梁的每个连接处,均设置一个所述竖直撑和两个所述横梁斜撑。
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竖直撑和所述横梁斜撑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竖直撑和所述横梁斜撑均由铝合金材料或者角钢制成。
所述组合支架还包括直撑斜撑,以用于连接和支撑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竖直撑。
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竖直撑,采用两个所述直撑斜撑连接支撑,且所述两个所述直撑斜撑交叉布置。
第一下横梁位位于第一上横梁的正下方;第二下横梁位于第二上横梁的正下方。
设置所述竖直撑上为连接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预留的螺栓孔的高度,以控制所述太阳能工程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角度。
所述角度在0到5度的范围内。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组合支架制作简单,为与建筑更加贴合的实用型支架,其尤其是适用于太阳能集热器按照角度为为 0-5°的工程系统,该太阳能集热器尤其是真空管型集热器。该组合支架能够在工厂预制生产,之后在现场组合安装,避免了现有支架现场制作所造成的边角料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其使用寿命相对较高,安全性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该组合支架的侧视图;
图3为该组合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图1所示为其主视图;图2为其侧视图;图3为其俯视图。
该组合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横梁101和第二上横梁102、相互平行的第一下横梁201和第二下横梁;第一上横梁101和第一下横梁201位于同一侧,第二上横梁102和第二下横梁位于同一侧,且第一下横梁位201位于第一上横梁101的正下方,第二下横梁位于第二上横梁102的正下方。
该组合支架还包括连接第一上横梁101和第一下横梁201,连接第二上横梁102和第二下横梁的支撑件,具体地该支撑件包括竖直撑3和横梁斜撑4。本实施例中,在上横梁和下横梁的每个连接处,均设置一个竖直撑3和两个横梁斜撑4。
第一上横梁101和第二上横梁102上设置连接部,以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联机箱;具体地,中间联机箱通过螺栓8与连接部连接在上横梁上;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为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该螺栓孔可以在安装现场打孔,也可以设置为预留螺栓孔供现场组合。第一上横梁101和第二上横梁102的两端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的两端尾翼,太阳能集热器的两端尾翼通过钻尾丝连接在上横梁的两端上或者通过预留螺栓孔进行现场组合。
第一上横梁101、第二上横梁102、第一下横梁201、第二下横梁、竖直撑3和横梁斜撑4等该组合支架的型材均预制生产,以允许在现场进行组合。同时,各型材均可设置预留螺栓孔,在现场通过螺栓连接。
第一上横梁101、第二上横梁102、第一下横梁201、第二下横梁、竖直撑3和横梁斜撑 4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如均可由铝合金材料或者角钢制成。
该组合支架还包括直撑斜撑5,以用于连接和支撑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竖直撑3。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竖直撑3,采用两个直撑斜撑5连接支撑,且这两个直撑斜撑5交叉布置。
调节竖直撑3上为连接上横梁(包括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预留的螺栓孔的高度,以控制太阳能工程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角度。该角度在0到5度的范围内。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相互平行的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位于同一侧,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位于同一侧;
所述组合支架还包括连接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连接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的支撑件;
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上设置连接部,以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联机箱;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的两端用于连接太阳能工程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的两端尾翼;
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支撑件均预制生产,以允许在现场进行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竖直撑和横梁斜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上横梁和下横梁的每个连接处,均设置一个所述竖直撑和两个所述横梁斜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竖直撑和所述横梁斜撑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所述竖直撑和所述横梁斜撑均由铝合金材料或者角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支架还包括直撑斜撑,以用于连接和支撑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竖直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竖直撑,采用两个所述直撑斜撑连接支撑,且所述两个所述直撑斜撑交叉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横梁位位于第一上横梁的正下方;第二下横梁位于第二上横梁的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竖直撑上为连接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预留的螺栓孔的高度,以控制所述太阳能工程系统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在0到5度的范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22296.6U CN209027125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22296.6U CN209027125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27125U true CN209027125U (zh) | 2019-06-25 |
Family
ID=6687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22296.6U Active CN209027125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27125U (zh) |
-
2018
- 2018-08-31 CN CN201821422296.6U patent/CN2090271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37781B (zh) | 工具式组合附着升降脚手架 | |
CN109518850B (zh) | 一种单元式穿孔铝板幕墙连接结构 | |
CN209027125U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工程系统的组合支架 | |
CN214498388U (zh) | 组装式悬挑模板支撑排架 | |
CN205921551U (zh) |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安装支架 | |
CN204168211U (zh) | 太阳能光伏支架及其构成的支架组件和车棚 | |
CN205142094U (zh) | 一种倾角可调的太阳能支架 | |
CN206467892U (zh) | 钢屋架 | |
CN201714055U (zh) | 工具式组合附着升降脚手架 | |
CN214512894U (zh) | 一种以屋面钢网架结构外延作为龙骨的檐口造型 | |
CN204096957U (zh) | 一种改进的爬升架系统 | |
CN213542875U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和高度的装配式太阳能热水工程支架 | |
CN203922531U (zh) | 一种改进的爬升架支撑结构 | |
CN207211909U (zh)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 | |
CN204780483U (zh) | 一种用于在管桁架上固定临时结构的工装 | |
CN221399581U (zh) | 一种天窗桁架结构 | |
CN204801792U (zh) | 轨道车辆防积水平顶结构 | |
CN209282610U (zh) | 一种山区水电站可调高度格构支架式避雷针 | |
CN205348384U (zh) | 抗震民居钢构架 | |
CN218678909U (zh) | 结合女儿墙安装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203260600U (zh) | 可调构件式太阳能板支架系统 | |
CN210561678U (zh) | 一种箱型杆件焊接结构 | |
CN218264947U (zh) | 钢结构外檐节点角钢支撑结构 | |
CN204721285U (zh) | 可调节组合式挂钩 | |
CN103352547B (zh) | 可调构件式太阳能板支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