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7107U - 一种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7107U
CN209027107U CN201821407050.1U CN201821407050U CN209027107U CN 209027107 U CN209027107 U CN 209027107U CN 201821407050 U CN201821407050 U CN 201821407050U CN 209027107 U CN209027107 U CN 209027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ow
igniting
burning
fir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70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启彬
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70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7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7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7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多个火排,各所述火排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引射管,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与各所述引射管相对应的燃气分配管(3)以及点火针(61);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排包括多个燃烧火排(4)和一个引火火排(5);各所述燃烧火排(4)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燃烧火排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通道(7);所述引火火排(5)垂直于各所述燃烧火排(4)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引火火排(5)的长度与壳体内腔的长度相适配,以对应所有的燃烧火排;所述点火针(6)对应于所述引火火排(5)设置。本实用新型传火速度快、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环境友好,且改善了燃烧器所加热的换热器的受热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热水器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器燃烧器室盒,主要包括燃烧室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火排,各火排在燃烧室外壳内平行布置,并且相邻火排之间具有供空气通过的间隙。每个火排的入口位置设置一个前管喷嘴口,通过电磁阀和前管选择机构选择接通燃气的火排,从而控制燃烧段位,获得不同段位的加热效果。
燃烧器的点火针通常放置在头部位置的火排的上方,燃烧器工作时,点火针将所对应的火排点火,其余火排的点火通过该已经点火的火排上的火焰进行传火,且段位之间的切换需要由快速、可靠的传火来保证。
要想传火成功或者传火的速度满足要求,则火排之间的间隙应尽量小;但另一方面,为了使燃气燃烧充分,则需给火焰提供足够的空气量,这样每个火排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间隔。这两者形成一对矛盾。目前的燃烧器是通过损失掉一部分传火速度、损失掉一部分空气补充量来获得两者之间的平衡,但这样设计的同时也会损失热水器的恒温性能;并且一旦有微小的结构改变很容易导致传火失败,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再者,由于传火的需要,各段位均需包含头端位置点火针所对应的火排,这导致各段位火排都靠一侧边设置,燃烧室内的温度很不均匀,影响到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和烟气的污染物含量;并且为保证空气量,小段位燃烧时,风机转速较大,但此时却有一大块进风区域无燃烧,导致这部分空气被浪费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不需要损失传火速度和空气补充量即能够快速传火、充分燃烧的燃烧器,并且各段位上的火排能够相对于热水器的换热管均匀布置,以改善换热管受热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烧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火排,各所述火排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引射管,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各所述引射管相对应的燃气分配管以及点火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排包括多个燃烧火排和一个引火火排;各所述燃烧火排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燃烧火排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通道;
所述引火火排垂直于各所述燃烧火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引火火排的长度与壳体内腔的长度相适配,以对应所有的燃烧火排;
所述点火针对应于所述引火火排设置。
考虑到燃烧稳定性,可以在各所述火排的火孔面板相对的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稳焰墙板,所述稳焰墙板高于所对应的火孔面板;各燃烧火排上的两稳焰墙板之间形成燃烧腔,引火火排上的两稳焰墙板之间想成引火腔;
所述引火火排对向所述燃烧火排的稳焰墙板上间隔设有多个对向各所述燃烧火排的引火槽,通过引火槽连通燃烧火排上的燃烧腔和引火火排上的引火腔。
上述各方法中的燃烧火排可以根据燃烧段位的设计分为多组,以获得不同的加热效果;优选各所述燃烧火排分为两组,包括由多个第一燃烧火排组成的第一组燃烧火排和多个第二燃烧火排组成的第二组燃烧火排;各所述第一燃烧火排沿所述壳体内腔的中心堆成布置,各第一燃烧火排均与第二燃烧火排相邻。燃烧火排分为两组,获得三个燃烧段位,即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热水器的日常加热要求,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同时将第一燃烧火排和第二燃烧火排间隔设置,使得燃烧器在不同段位时都能够均匀加热所对应的换热器,改善换热器受热的均衡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燃烧火排可以有奇数个第二燃烧火排,其中一个第二燃烧火排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的中心位置,其余的第二燃烧火排相对于壳体内腔中心位置对称布置。
更好地,各第一燃烧火排可以在壳体内腔内均匀布置,各第二燃烧火排在壳体内腔内均匀布置。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燃气分配管的结构可以有多重,较好的,所述燃气分配管可以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与各所述引射管相对应的喷嘴;
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引火引射管所对应的引火喷嘴相连通的引火通道、与第一组燃烧火排所对应的各第一喷嘴相连通的第一通道、与第二组燃烧火排所对应的各第二喷嘴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引火通道相互独立;
引火通道上设有引火电磁阀,第一通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通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引火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通断。
为方便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较好的,所述本体可以包括盖体和基体,所述盖体和基体对接后两者之间具有空腔;
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引火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各所述喷嘴设置在基体上;
对应于第二喷嘴,基体对向盖体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状第一凸缘,这些第一凸缘均密封连接盖体的内侧壁,以使第一凸缘的内腔独立于所述空腔;
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各第一凸缘的内腔,从而连通各所述第二喷嘴;
盖体上的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空腔连通各所述第一喷嘴;
所述引火通道连通所述引火喷嘴。
为方便引火喷嘴的设置,可以在所述基体的上边缘局部外凸形成凸块,所述引火喷嘴设置在该凸块上;所述引火喷嘴的出口方向垂直于各所述燃烧喷嘴的出口方向;
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布置成一排。
还可以在所述盖体和基体之间还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与第一通道相对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道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以及与引火通道相对应的引火通孔;
各所述第一凸缘均密封连接所述压板。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基体对向所述盖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环状的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与所述压板密封连接,第二凸缘的内腔独立于所述空腔并连通所述引火通道和引火喷嘴。
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压板与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压板与所述基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以在保证各通道密封性的前提下,降低各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烧器,通过引火火排的设计,能够同时引燃各燃烧火排,打破现有技术中囿于引火所导致的各段位集中布置、引火速度慢的弊端,传火速度极快,并且相邻火排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理想的补充空气的要求来设计,以保证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补入的空气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略燃气分配管和壳体前盖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火火排与引火引射管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火排与燃烧引射管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分配管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5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该燃烧器包括:
壳体1,用于容置燃烧器火排和引射管,并作为其它部件的安装基础,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腔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壳体上端敞口,供火焰燃烧,壳体的下盖板上设有进风口11,供风机(图中未示出)向壳体内鼓风。
火排,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内,有两种,包括燃烧火排4和引火火排5。
其中燃烧火排4有多个,沿壳体内腔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并平行于壳体的宽度方向;相邻燃烧火排之间的间距形成二次补气的空气通道7,各空气通道均连通进风口11。燃烧火排的数量可以根据燃烧器的规格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燃烧火排有十一个,分为两组,第一组燃烧火排由四个第一燃烧火排41组成,这四个第一燃烧火排41相对于壳体内腔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对称布置,相邻的第一燃烧火排41之间设有第二燃烧火排42。
第二组燃烧火排由七个第二燃烧火排42组成,一个第二燃烧火排位于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其余六个第二燃烧火排42相对于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对称布置,以使热交换器受热均匀。
第二燃烧火排与第一燃烧火排间隔布置,相邻的第一燃烧火排之间可以布置有一个第二燃烧火排,也可以布置有两个第二燃烧火排。
引火火排5,有一个,垂直于各燃烧火排4设置在壳体内,引火火排5的长度与壳体内腔的长度相适配,贴靠壳体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以涵盖所有的燃烧火排,便于传火。
各火排的火孔面板43、53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用于稳焰的稳焰墙板44、54,稳焰墙板44、54高于所对应的火孔面板43、53;各燃烧火排上两稳焰墙板之间形成燃烧腔45,引火火排上两稳焰墙板之间想成引火腔55。
引火火排5对向燃烧火排4的稳焰墙板52上间隔设有多个引火槽52,各引火槽分别连通各自对应的燃烧火排4的燃烧腔。
相邻引火槽之间的隔板51阻挡在相邻火排之间的空气通道7上。
点火针61和火焰感应针62对应于引火火排5设置。
各火排均连接各自对应的引射管。其中各第一燃烧火排41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第一燃烧引射管211,各第二燃烧火排42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第二燃烧引射管212,引火火排连接引火引射管22。
燃气分配管3,用于将燃气管道送来的燃气分配到各引射管内,设置在壳体的前侧盖板上或连接在壳体两侧的侧板之间;包括本体35和设置在本体35上对应于各引射管的喷嘴36。喷嘴36包括与各第一引射管相对应的四个第一喷嘴361、与各第二引射管相对应的七个第二喷嘴362以及与引火引射管对应的引火喷嘴363。
本体35包括相互对接的盖体351和基体352,盖体351和基体352对接后两者之间具有空腔37。
盖体351上设有连通燃气管道的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和引火通道33;第一通道3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图中未示出)、第二通道3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图中未示出),引火通道33上设有引火电磁阀73。
各喷嘴设置在基体325上,其中第一燃烧喷嘴和第二燃烧喷嘴对应于燃烧引射管成一排布置。基体352的上边缘局部外凸形成凸块354,引火喷嘴363设置在该凸块354 上,引火喷嘴363垂直于各燃烧喷嘴。
对应于第二喷嘴362,基体352对向盖体351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状第一凸缘353,这些第一凸缘353均密封连接盖体351的内侧壁,以隔离盖体351与本体352之间的空腔37,第二通道32连通各第一凸缘353所围成的空间,从而连通各第二喷嘴362。
盖体上的第一通道31通过空腔37连通各第一喷嘴361。
引火通道33连通引火喷嘴363。
本实施例在盖体351和基体352之间还设置在压板355,压板355上设有与第一通道31相对应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道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2’以及与引火通道相对应的引火通孔33’。各第一凸缘均密封连接压板355。
所述基体352对向所述盖体351的侧壁上还设有环状的第二凸缘358,第二凸缘358与所述压板355密封连接,第二凸缘358的内腔独立于所述空腔37并连通所述引火通道33和引火喷嘴363。
压板355与盖体351之间、压板355与基体35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垫356和第二密封垫357,以进一步保证密封要求,降低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燃烧器工作时,燃烧器的控制系统打开引火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或第二电磁阀,燃气经由引火通道进入引火喷嘴,鼓风机吹入的空气随引火喷嘴内的燃气一起进入引火引射管内,从引火火排喷出;点火针打火,引燃引火火排喷出的燃气。
与此同时,燃气从燃气喷嘴喷出,携带周围的空气一起进入燃烧引射管内,从燃烧火排喷出。引火火排上已经点燃的火焰经由各引火槽引燃各燃烧火排上的燃气,各燃烧火排被同时引燃,传火速度快。
引火电磁阀可以常开,也可以根据设计在完成引火后关闭;关闭引火电磁阀,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换热器的受热均匀性。
当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时,第一组燃烧火排工作,该燃烧器处于第一段位;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仅第二组燃烧火排工作,燃烧器处于第二段位;当第一、第二电磁阀同时打开,燃烧火排全部工作,燃烧器处于第三段位。
由于引火火排涵盖所有的燃烧火排,因此,第一组燃烧火排中的各第一燃烧火排可以沿壳体空腔长度方向相对均匀地布置;同理,各第二燃烧火排要可以如此布置,以使所对应的换热器能够均匀受热;而由各空气通道来的空气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降低风机噪音;同时各火排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理想的补气要求来设计,不再受到引火的局限;使得燃烧更充分,燃烧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NOx等不完全燃烧物的生成,环境友好。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多个火排,各所述火排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引射管,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与各所述引射管相对应的燃气分配管(3)以及点火针(6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排包括多个燃烧火排(4)和一个引火火排(5);各所述燃烧火排(4)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燃烧火排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通道(7);
所述引火火排(5)垂直于各所述燃烧火排(4)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引火火排(5)的长度与壳体内腔的长度相适配,以对应所有的燃烧火排;
所述点火针(61)对应于所述引火火排(5)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火排的火孔面板(43、53)相对的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稳焰墙板(44、54),所述稳焰墙板(44、54)高于所对应的火孔面板(43、53);各燃烧火排上的两稳焰墙板之间形成燃烧腔(45),引火火排上的两稳焰墙板之间想成引火腔(55);
所述引火火排(5)对向所述燃烧火排(4)的稳焰墙板(54)上间隔设有多个对向各所述燃烧火排(4)的引火槽(52),通过引火槽(52)连通燃烧火排上的燃烧腔(45)和引火火排上的引火腔(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燃烧火排(4)分为两组,包括由多个第一燃烧火排(41)组成的第一组燃烧火排和多个第二燃烧火排(42)组成的第二组燃烧火排;各所述第一燃烧火排沿所述壳体内腔的中心堆成布置,各第一燃烧火排(41)均与第二燃烧火排(42)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燃烧火排有奇数个第二燃烧火排(42),其中一个第二燃烧火排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的中心位置,其余的第二燃烧火排相对于壳体内腔中心位置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分配管(3)包括本体(35)和设置在所述本体(35)上与各所述引射管相对应的喷嘴(36);
所述本体(35)上设有与引火引射管所对应的引火喷嘴(363)相连通的引火通道(33)、与第一组燃烧火排所对应的各第一喷嘴(361)相连通的第一通道(31)、与第二组燃烧火排所对应的各第二喷嘴(362)相连通的第二通道(32);
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和引火通道(33)相互独立;
引火通道(33)上设有引火电磁阀(73),第一通道(3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通道(3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引火通道(33)、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5)包括盖体(351)和基体(352),所述盖体(351)和基体(352)对接后两者之间具有空腔(37);
所述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和引火通道(33)设置在所述盖体(351)上;各所述喷嘴(36)设置在基体(352)上;
对应于第二喷嘴(362),基体(352)对向盖体(351)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状第一凸缘(353),这些第一凸缘(353)均密封连接盖体(351)的内侧壁,以使第一凸缘的内腔独立于所述空腔(37);
所述第二通道(32)连通各第一凸缘(353)的内腔,从而连通各所述第二喷嘴(362);
盖体上的第一通道(31)通过所述空腔(37)连通各所述第一喷嘴(361);
所述引火通道(33)连通所述引火喷嘴(3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52)的上边缘局部外凸形成凸块(354),所述引火喷嘴(363)设置在该凸块(354)上;所述引火喷嘴(363)的出口方向垂直于各燃烧喷嘴的出口方向;
所述第一喷嘴(361)和所述第二喷嘴(362)布置成一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51)和基体(352)之间还设有压板(355);所述压板(355)上设有与第一通道(31)相对应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道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2’)以及与引火通道相对应的引火通孔(33’);
各所述第一凸缘均密封连接所述压板(3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55)与所述盖体(35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356),所述压板(355)与所述基体(35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35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52)对向所述盖体(351)的侧壁上还设有环状的第二凸缘(358),第二凸缘(358)与所述压板(355)密封连接,第二凸缘(358)的内腔独立于所述空腔(37)并连通所述引火通道(33)和引火喷嘴(363)。
CN201821407050.1U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燃烧器 Active CN209027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7050.1U CN209027107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7050.1U CN209027107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7107U true CN209027107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6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7050.1U Active CN209027107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7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6557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09404905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06257138A (zh) 输出热源温度可控的燃烧装置
CN207230545U (zh)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9027107U (zh) 一种燃烧器
CN111594873B (zh) 一种燃烧室的气体导流控制装置
CN109723554B (zh) 一种中心分布等离子体裂解活化补油装置及方法
CN109307270B (zh) 一种内部烟气回流低NOx自身预热式烧嘴
CN211925752U (zh) 一种多功能脉冲烧嘴
CN110873328A (zh) 一种燃烧器
CN211040964U (zh) 浓淡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0553258B (zh) 一种燃烧器、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热水器以及控制方法
CN101769599A (zh) 负压红外燃烧装置
CN206682929U (zh) 一种低NOx燃烧器
WO2020045755A1 (ko) 고로용 열풍로
CN219414870U (zh) 一种方便打火的热力锅炉
CN111197743B (zh) 一种蓄热式m形辐射管单元及其燃烧方法
CN221005042U (zh) 一种适用于天然气和煤粉燃料切换的四角切圆燃烧器
CN219510799U (zh) 低NOx、节能型两用蓄热式燃烧器
CN216448157U (zh) 一种燃烧器及热水器
CN211781065U (zh) 一种烟气自循环高温低氧蓄热式自身预热燃烧器
CN220152729U (zh) 一种渐扩式引射燃烧器
US4063872A (en) Universal burner
CN217899865U (zh) 一种恒温燃烧器的火排
CN210601600U (zh) 一种油枪前置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