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3307U -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 Google Patents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3307U
CN209023307U CN201821775662.6U CN201821775662U CN209023307U CN 209023307 U CN209023307 U CN 209023307U CN 201821775662 U CN201821775662 U CN 201821775662U CN 209023307 U CN209023307 U CN 209023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side plate
folding
liner
integrally form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56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RONG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RONG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RONG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RONG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56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3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3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3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包括一体折叠而成的盒体及内衬,所述内衬折叠后安装在盒体内;所述盒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折翼,第二侧板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外底盖;所述第四侧板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衬,第四侧板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底盖,第四侧板的右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四侧板粘贴襟片,第四侧板粘贴襟片粘贴在第一侧板的左边而围成筒状盒体的主体结构;所述内衬包括上内衬和下内衬,且折叠后下内衬位于上内衬的正下方。该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带有与盒体为一体式结构的内衬,结构简单,可以平张运输。

Description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背景技术
折叠纸盒具有加工成本低、储运方便、适合自动化生产等优点,但目前折叠纸盒结构形式比较简单,功能单一。在保健品、药品(针剂瓶)等瓶装产品包装领域,为了保护包装盒内的物品不在储运过程中受损坏,需要设置其缓冲和固定作用的内衬结构,然而一般的内衬结构都是独立的形式存在,不便于运输和使用,而且还增加了包装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有与盒体为一体式结构的内衬,结构简单,可以平张运输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包括一体折叠而成的盒体及内衬,所述内衬折叠后安装在盒体内;
所述盒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折翼,第二侧板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外底盖;所述第四侧板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衬,第四侧板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底盖,第四侧板的右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四侧板粘贴襟片,第四侧板粘贴襟片粘贴在第一侧板的左边而围成筒状盒体的主体结构;
所述内衬包括上内衬和下内衬,且折叠后下内衬位于上内衬的正下方;所述第四侧板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一连接襟片,所述第一连接襟片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内衬;所述上内衬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卡住物品的上内衬卡孔,上内衬卡孔的周侧均布制有若干条切断线;所述上内衬的右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内衬粘贴襟片,所述上内衬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二连接襟片,所述第二连接襟片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三连接襟片;所述第三连接襟片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下内衬,所述下内衬上设有与上内衬卡孔一一对应的下内衬卡孔,下内衬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下内衬粘贴襟片。
进一步,所述内底盖的下边的中部设有固定缺口,所述第三连接襟片的中部设有长方形的第三镂空切口,且第三镂空切口的高度等于第三连接襟片的高度;所述第三镂空切口处设有固定插舌,且固定插舌的下边与第三镂空切口的下边一体连接(即固定插舌与第三连接襟片一体连接),固定插舌插设在固定缺口处。
进一步,所述上盖折翼的上边的中部制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竖直的切断线,两条切断线之间的纸片结构形成上插舌;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第一镂空切口,所述第一连接襟片上设有第二镂空切口,且第一连接襟片折叠后使得第二镂空切口正对第一镂空切口,所述上插舌插设在第一镂空切口和第二镂空切口共同形成的孔洞内。
或上盖折翼的上边的中部制有两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狭长的缺口,两个缺口之间形成了上插舌。
进一步,所述上盖折翼上还设有呈八字状的撕拉线,撕拉线的上端与切断线的下端相接,撕拉线的下端至上盖折翼的下边缘。
所述撕拉线为一组线性盲孔或镂空孔。
进一步,所述上盖折翼上正对上插舌还制有“凵”字型的切断线,切断线间形成了下插舌,下插舌也插设在第一镂空切口和第二镂空切口共同形成的孔洞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下两边分别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一侧板上折翼和第一侧板下折翼;所述第三侧板的上下两边分别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三侧板上折翼和第三侧板下折翼。
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接襟片的左右两边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弧状凸起,所述第二连接襟片的左右两边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弧状凸起的尺寸和形状均相等的第二弧状凸起,且第二连接襟片和第三连接襟片对折后使得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完全重合,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的连接处形成弧形缺口。
进一步,所述上内衬卡孔的尺寸小于下内衬卡孔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襟片和第三连接襟片的高度相等,且第一连接襟片和第三连接襟片的高度均小于第二连接襟片的高度。
第二连接襟片的高度与第三连接襟片的高度之和等于第四侧板的高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实现平张运输,而且盒体组装方便,通过折叠、糊盒即可成型;而且盒内还设有上下正对的上内衬和下内衬,上内衬设有上内衬卡孔,下内衬设有正对的下内衬卡孔,可以有效固定内装物,使其无法晃动,适合包装针剂、疫苗等玻璃瓶制品。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底盖的下边的中部设有固定缺口,第三连接襟片的第三镂空切口处设有固定插舌,当盒体折叠完成后,固定插舌可以插设在固定缺口处以固定内底盖,防止盒体散开,增加盒体稳固。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盖折翼的上设有上插舌,上插舌可插在第一镂空切口和第二镂空切口共同形成的孔洞内,以实现上盖的封闭。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盖折翼上还设有呈八字状的撕拉线,撕拉线可方便上盖打开。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盖折翼上还设有与上插舌正对的下插舌,当上插舌和下插舌均插设在第一镂空切口和第二镂空切口共同形成的孔洞内时,可增强上盖扣合的稳固性。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连接襟片的左右两边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弧状凸起,第二连接襟片的左右两边的上部设有第二弧状凸起,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增长了第三连接襟片和第二连接襟片的长度,使得第三连接襟片和第二连接襟片折叠后可以卡在盒体内部,起到支撑上内衬和下内衬的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的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侧板;2-第一侧板上折翼;3-第一侧板下折翼;4-第二侧板;5-上盖; 6-上盖折翼;7-撕拉线;8-下插舌;9-上插舌;10-插接缺口;11-外底盖;12-第三侧板;13-第三侧板上折翼;14-第三侧板下折翼;15-第四侧板;16-第一镂空切口;17-第一连接襟片;18-第二镂空切口;19-上内衬;20-上内衬卡孔;21-切断线;22-上内衬粘贴襟片;23-第二连接襟片;24-第三连接襟片;25-弧形缺口; 26-固定插舌;27-第三镂空切口;28-下内衬;29-下内衬卡孔;30-下内衬粘贴襟片;31-内底盖;32-固定缺口;33-第四侧板粘贴襟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包括一体折叠而成的盒体及内衬,所述内衬折叠后安装在盒体内;
所述盒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12 和第四侧板15;所述第二侧板4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5,所述上盖5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折翼6,第二侧板4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外底盖11;所述第四侧板15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衬,第四侧板15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底盖31,第四侧板15的右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四侧板粘贴襟片33,第四侧板粘贴襟片33粘贴在第一侧板1的左边而围成筒状盒体的主体结构;
所述内衬包括上内衬19和下内衬28,且折叠后下内衬28位于上内衬19的正下方;所述第四侧板15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一连接襟片17,所述第一连接襟片17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内衬19;所述上内衬19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卡住物品的上内衬卡孔20,上内衬卡孔20的周侧均布制有若干条切断线21;所述上内衬19的右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内衬粘贴襟片22,所述上内衬19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二连接襟片23,所述第二连接襟片23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三连接襟片24;所述第三连接襟片24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下内衬28,所述下内衬28上设有与上内衬卡孔20一一对应的下内衬卡孔29,下内衬28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下内衬粘贴襟片30。
各个折叠结构处均设有折叠压痕线。
本实施例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的使用原理:
使用时,将第一连接襟片17沿折叠压痕线折叠,并将第一连接襟片17粘贴到第四侧板15上;再沿第一连接襟片17和上内衬19之间的折叠压痕线、上内衬19和第二连接襟片23之间的折叠压痕线折叠,使上内衬19能够水平设置在盒体内;再将第三连接襟片24与第二连接襟片23对折,并将第三连接襟片24 粘到第二连接襟片23上;之后再沿第三连接襟片24和下内衬28之间的折叠压痕线、下内衬28和下内衬粘贴襟片30之间的折叠压痕线折叠,使下内衬28平行设置在上内衬19的正下方,上内衬19上的上内衬卡孔20一一对应下内衬28上的下内衬卡孔29;最后将下内衬粘贴襟片30粘贴在第四侧板15上,将第二连接襟片23粘贴在第二侧板4上,将上内衬粘贴襟片22粘贴在第一侧板1上,以此固定住上内衬19和下内衬28。
粘贴完内衬之后,将第四侧板粘贴襟片33粘贴在第一侧板1的左边,围成筒状盒体的主体结构。
然后,折叠外底盖11和内底盖31,将外底盖11覆盖在内底盖31的外部;最后折叠上盖5和上盖折翼6,并将上盖折翼6插在盒体的顶部,以封住盒顶。
本实施例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实现平张运输,而且盒体组装方便,通过折叠、糊盒即可成型;而且盒内还设有上下正对的上内衬和下内衬,上内衬设有上内衬卡孔,下内衬设有正对的下内衬卡孔,可以有效固定内装物,使其无法晃动,适合包装针剂、疫苗等玻璃瓶制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示例性的,所述内底盖31的下边的中部设有固定缺口32,所述第三连接襟片24的中部设有长方形的第三镂空切口27,且第三镂空切口27的高度等于第三连接襟片24的高度;所述第三镂空切口27处设有固定插舌26,且固定插舌26的下边与第三镂空切口27的下边一体连接,即固定插舌与第三连接襟片一体连接,固定插舌26插设在固定缺口32处。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襟片17和第三连接襟片24的高度相等,且第一连接襟片17和第三连接襟片24的高度均小于第二连接襟片23的高度,第二连接襟片23的高度与第三连接襟片24的高度之和等于第四侧板15的高度。
当盒体折叠完成后,固定插舌26可以插设在固定缺口32处以固定内底盖 31,防止盒体散开,增加盒体稳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盖5的密封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扣式,示例性的,所述上盖折翼6的上边的中部制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竖直的切断线,两条切断线之间的纸片结构形成上插舌9;所述第四侧板15上设有第一镂空切口16,所述第一连接襟片17上设有第二镂空切口18,且第一连接襟片17折叠后使得第二镂空切口18正对第一镂空切口16,所述上插舌9插设在第一镂空切口16和第二镂空切口18共同形成的孔洞内。
或上盖折翼6的上边的中部制有两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狭长的插接缺口10,两个缺口之间形成了上插舌9。
优选的,所述上盖折翼6上还设有呈八字状的撕拉线7,撕拉线7的上端与切断线的下端相接,撕拉线7的下端至上盖折翼6的下边缘。
所述撕拉线7为一组线性盲孔或镂空孔。
所述上盖折翼6上正对上插舌9还制有“凵”字型的切断线,切断线间形成了下插舌8,下插舌8也插设在第一镂空切口16和第二镂空切口18共同形成的孔洞内。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12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第二侧板4和第四侧板15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侧板1的上下两边分别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一侧板上折翼 2和第一侧板下折翼3;所述第三侧板12的上下两边分别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三侧板上折翼13和第三侧板下折翼14。
封闭盒体顶部时,先将第一侧板上折翼2和第三侧板上折翼13折叠,再盖上盖;同理,封闭盒体底部时,先将第一侧板下折翼3和第三侧板下折翼14折叠,再合上内底盖31和外底盖11。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襟片24的左右两边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弧状凸起,所述第二连接襟片23的左右两边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弧状凸起的尺寸和形状均相等的第二弧状凸起,且第二连接襟片23和第三连接襟片24对折后使得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完全重合,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的连接处形成弧形缺口25。
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增长了第三连接襟片24和第二连接襟片23 的长度,使得第三连接襟片24和第二连接襟片23折叠后可以卡在盒体内部,起到支撑上内衬和下内衬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固定内装物,所述上内衬卡孔20的尺寸小于下内衬卡孔29的尺寸。
在此实施例中,当需要密封上盖5时,将上插舌9和下插舌8均插在第一镂空切口16和第二镂空切口18共同形成的孔洞内,以实现上盖的封闭。
同时,还可以将撕拉线7外侧部分的上盖折翼6粘贴在第一侧板上折翼2 和第三侧板上折翼13上,进一步密封盒体。
当需要拆开盒体时,拆开上插舌9和下插舌8,沿着撕拉线7撕拉上盖折翼 6即可,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折叠而成的盒体及内衬,所述内衬折叠后安装在盒体内;
所述盒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12)和第四侧板(15);所述第二侧板(4)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5),所述上盖(5)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盖折翼(6),第二侧板(4)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外底盖(11);所述第四侧板(15)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衬,第四侧板(15)的下边一体制有折叠的内底盖(31),第四侧板(15)的右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四侧板粘贴襟片(33),第四侧板粘贴襟片(33)粘贴在第一侧板(1)的左边而围成筒状盒体的主体结构;
所述内衬包括上内衬(19)和下内衬(28),且折叠后下内衬(28)位于上内衬(19)的正下方;所述第四侧板(15)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一连接襟片(17),所述第一连接襟片(17)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内衬(19);所述上内衬(19)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卡住物品的上内衬卡孔(20),上内衬卡孔(20)的周侧均布制有若干条切断线(21);所述上内衬(19)的右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上内衬粘贴襟片(22),所述上内衬(19)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二连接襟片(23),所述第二连接襟片(23)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三连接襟片(24);所述第三连接襟片(24)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下内衬(28),所述下内衬(28)上设有与上内衬卡孔(20)一一对应的下内衬卡孔(29),下内衬(28)的上边一体制有折叠的下内衬粘贴襟片(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盖(31)的下边的中部设有固定缺口(32),所述第三连接襟片(24)的中部设有长方形的第三镂空切口(27),且第三镂空切口(27)的高度等于第三连接襟片(24)的高度;所述第三镂空切口(27)处设有固定插舌(26),且固定插舌(26)的下边与第三镂空切口(27)的下边一体连接,固定插舌(26)插设在固定缺口(32)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折翼(6)的上边的中部制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竖直的切断线,两条切断线之间的纸片结构形成上插舌(9);所述第四侧板(15)上设有第一镂空切口(16),所述第一连接襟片(17)上设有第二镂空切口(18),且第一连接襟片(17)折叠后使得第二镂空切口(18)正对第一镂空切口(16),所述上插舌(9)插设在第一镂空切口(16)和第二镂空切口(18)共同形成的孔洞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折翼(6)上还设有呈八字状的撕拉线(7),撕拉线(7)的上端与切断线的下端相接,撕拉线(7)的下端至上盖折翼(6)的下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折翼(6)上正对上插舌(9)还制有“凵”字型的切断线,切断线间形成了下插舌(8),下插舌(8)也插设在第一镂空切口(16)和第二镂空切口(18)共同形成的孔洞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12)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第二侧板(4)和第四侧板(15)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上下两边分别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一侧板上折翼(2)和第一侧板下折翼(3);所述第三侧板(12)的上下两边分别一体制有折叠的第三侧板上折翼(13)和第三侧板下折翼(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襟片(24)的左右两边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弧状凸起,所述第二连接襟片(23)的左右两边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弧状凸起的尺寸和形状均相等的第二弧状凸起,且第二连接襟片(23)和第三连接襟片(24)对折后使得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完全重合,第一弧状凸起和第二弧状凸起的连接处形成弧形缺口(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衬卡孔(20)的尺寸小于下内衬卡孔(29)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折叠内卡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襟片(17)和第三连接襟片(24)的高度相等,且第一连接襟片(17)和第三连接襟片(24)的高度均小于第二连接襟片(23)的高度。
CN201821775662.6U 2018-10-30 2018-10-30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Active CN209023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5662.6U CN209023307U (zh) 2018-10-30 2018-10-30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5662.6U CN209023307U (zh) 2018-10-30 2018-10-30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3307U true CN209023307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5662.6U Active CN209023307U (zh) 2018-10-30 2018-10-30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3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5217B2 (en) Dual dispensing configuration carton
CN209192470U (zh) 对开式展示一体盒
CN2883187Y (zh) 内设隔层限位装置的防碰撞包装箱盒
CN209023307U (zh) 连体折叠内卡纸盒
US20100327048A1 (en) Packaging Container
CN207725823U (zh) 一种用于产品展示的四连包装盒
CN105775310B (zh) 一种衬垫一体包装盒
CN205087244U (zh) 一种储运、运输、展示箱及其坯件
CN205203597U (zh) 一种新型包装展示盒
CN208560012U (zh) 零施胶、易装卸、便携式的快递包装盒
CN203682218U (zh) 一种2u型直灯管的包装
CN213324168U (zh) 联动抽拉式呈现展示结构纸盒
CN210556117U (zh) 一种防震药品包装盒
CN208602872U (zh) 一种一纸成型的兼具展示与保护作用的酒瓶包装盒
CN108528902B (zh) 一种集运输与销售一体的连供饮料包装的瓦楞纸箱
CN105540045A (zh) 灯具包装盒
CN207791405U (zh) 自带底托卡盒
CN208007481U (zh) 一种用于圆柱形商品的包装盒
CN209051726U (zh) 一种具有限位槽的瓦楞纸箱
CN216301795U (zh) 一种用于外卖包装的纸盒
CN206569393U (zh) 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结构的纸箱
CN202593978U (zh) 活动盒底采用挡板的正方形折叠式包装盒
CN220448375U (zh) 五面缓冲防伪包装盒
CN211845280U (zh) 一种儿童教学用品的包装盒
CN220843351U (zh) 一种抽拉式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