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1875U -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1875U
CN209011875U CN201821585169.8U CN201821585169U CN209011875U CN 209011875 U CN209011875 U CN 209011875U CN 201821585169 U CN201821585169 U CN 201821585169U CN 209011875 U CN209011875 U CN 209011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hamber
coolant liquid
recyclable device
coa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51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显赫
程伟
孟保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851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11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1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1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从采煤工作面排出的冷却液;第二水箱,具有用于存储待利用的冷却液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以测量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的液位;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以测量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的液位。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排放冷却液导致采煤生产的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煤工作面用的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与电机轴承的冷却液直接排放。直接排放的冷却液聚集在采煤工作面,给采煤生产造成困难,需要不停清除采煤工作面的积水,才能正常进行采煤工作,耗时耗工,降低采煤生产的效率。即现有技术中存在直接排放冷却液导致采煤生产的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直接排放冷却液导致采煤生产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第二水箱,具有用于存储待利用的冷却液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以测量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的液位;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以测量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冷却液的液位。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三容纳腔的第三水箱,第三容纳腔分别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三容纳腔,和/或使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入水口和第一容纳腔连通,第一水泵的出水口和第三容纳腔连通,以将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三容纳腔;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入水口和第三容纳腔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和第二容纳腔连通,以将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水泵和第一液位传感器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水泵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均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第一水泵将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三容纳腔,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第二水泵将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排水设备;第三水泵,第三水泵的入水口和第三容纳腔连通,第三水泵的出水口和排水设备连通,以将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排水设备。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以测量位于第三容纳腔内的液体的液位。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器,第三水泵和第三液位传感器均与第三控制器电连接,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三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液位信号控制第三水泵将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排水设备。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第三水泵的出水口连通,且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水设备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包括采煤机,用于将煤矿采出煤层;冷却液回收装置,冷却液回收装置为前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具有第三容纳腔的第三水箱,第三容纳腔分别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三容纳腔,以及使第三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还包括:运输机,用于运输矿石;转载机,用于转运矿石;破碎机,设置在转载机上,用于破碎矿石;设备列车段,第一水箱设置在转载机上,第三水箱和第二水箱均设置在设备列车段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采煤工作面用的采煤设备工作时,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流入第一水箱的第一容纳腔内,接着从第一容纳腔排至第二容纳腔,这样从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被集中收集在冷却液回收装置中,避免将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直接排放至在采煤工作面,进而避免采煤工作面积水,这样在采煤生产时无需清除采煤工作面的积水,采煤生产的工作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排放冷却液导致采煤生产的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水箱;11、第一容纳腔;20、第三水箱;21、第三容纳腔;30、第二水箱;31、第二容纳腔;40、第一水泵;50、第二水泵;60、第一液位传感器;70、第二液位传感器;80、第一管道;90、第二管道;100、第三水泵;110、第三液位传感器;120、第三管道;130、排水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冷却液为冷却水。当然,在未给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的冷却液。
现有技术中,采煤工作面用的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与电机轴承的冷却液直接排放。冷却液直接排放至采煤工作面有以下缺点:
1、冷却水没有重复使用,浪费水资源;
2、冷却液进入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并聚集在采煤工作面,造成采煤工作面积水,积水影响煤质,这样增加采煤工作的洗选煤矿的工序难度,提高洗选成本;
3、采煤工作面及采煤巷道积水,给采煤生产造成困难,需要不停排出积水,才能正常进行采煤工作,耗时耗工;
4、冷却液进入采空区,造成采空区积水,积水的采空区对下层煤层的开采工作增加水害隐患,需要增加防水投入,采空区积水增加防水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本实施例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水箱10、第二水箱30、第一液位传感器60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70。其中,第一水箱10具有第一容纳腔11,第一容纳腔11用于容纳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第二水箱30具有用于存储待利用的冷却液的第二容纳腔31,第二容纳腔31和第一容纳腔11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31;第一液位传感器6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内以检测位于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体的液位;第二液位传感器7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31内以检测位于第二容纳腔31内的液体的液位。
本实施例中,在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工作时,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流入第一水箱10的第一容纳腔11内,接着从第一容纳腔11排至第二容纳腔31,这样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被集中收集在冷却液回收装置中,避免将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直接排放至在采煤工作面,进而避免采煤工作面积水,这样在采煤生产时无需清除采煤工作面的积水,采煤生产的工作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排放冷却液导致采煤生产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容纳腔11内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60,第一液位传感器能够检测位于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体的液位,当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位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31,避免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位过高而溢出第一水箱10;在第二容纳腔31内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70,第二液位传感器70能够检测位于第二容纳腔31内的液体的液位,当第二容纳腔31内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则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31,避免第二容纳腔31内的液位过低。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的冷却液被集中在冷却液回收装置,避免在采煤工作面直接排放冷却液。集中在回收装置的冷却水可以被重复利用于采煤工作面的其它位置,例如将冷却液集中至喷雾泵箱中,用于喷雾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液没有重复使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避免在采煤工作面直接排放冷却液,进而避免造成采煤工作面积水。因此煤层的煤质不会受到积水影响,降低采煤工作的洗选煤矿的工序难度,降低洗选成本;由于采煤工作面没有积水,采煤生产无需不停排出积水,工作效率高;由于采煤工作面没有积水,下层煤层的开采工作的水害隐患降低,降低防水投入,降低防水成本。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三容纳腔21的第三水箱20,第三容纳腔21分别与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31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三容纳腔21,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31。
本实施例中,第三水箱20的第三容纳腔21分别和第一容纳腔11与第二容纳腔31连通,冷却液分别存储在第一水箱10、第三水箱20与第二水箱30,增加了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存水总量。由于从采煤工作面设备排出的冷却液直接进入第一容纳腔11内,因此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温度较高。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先排至第三容纳腔21,接着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31,在此过程中,冷却液的温度降低后排至第二容纳腔31,避免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进入第二容纳腔31而无法直接被重复利用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水泵40和第二水泵50;第一水泵40的入水口和第一容纳腔11连通,第一水泵40的出水口和第三容纳腔21连通,以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三容纳腔21;第二水泵50的入水口和第三容纳腔21连通,第二水泵50的出水口和第二容纳腔31连通,以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容纳腔31。
上述设置中,通过第一水泵40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三容纳腔21,通过第二水泵50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容纳腔31,操作简单。
优选地,第一水泵40和第二水泵50均为潜水泵,第一水泵4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内,第二水泵50设置在第三容纳腔21内。上述设置的冷却液回收装置中,由于潜水泵设置在水箱内,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水泵40和第一液位传感器60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水泵50和第二液位传感器70均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60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第一水泵40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三容纳腔21,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70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第二水泵50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容纳腔31。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液位传感器60检测到位于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体的液位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40开启,以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三容纳腔21,进而降低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位,避免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位过高而溢出第一水箱10;当第一液位传感器60检测到位于第一容纳腔11内的液体的液位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40关闭,即第一水泵40在高水位启动,低水位停止。
当第二液位传感器70检测到位于第二容纳腔31内的液体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50开启,以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容纳腔31,避免第二容纳腔31内的液体的液位过低;当第二液位传感器70检测到位于第二容纳腔31内的液体的液位大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50关闭,即第二水泵50高水位停止,低水位启动。
在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预设值设为小于第一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40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三容纳腔21,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50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容纳腔31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控制第一水箱10和第二水箱30的水位。
优选地,如图1所示,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80和第二管道90;第一管道80的内部通道连通第三容纳腔21和第一容纳腔11;第二管道90的内部通道连通第二容纳腔31和第三容纳腔21。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管道80连通第三容纳腔21和第一容纳腔11,通过第二管道90连通第二容纳腔31和第三容纳腔21。当第一管道80和第二管道90损坏时,方便更换。优选地第一管道80和第二管道90为软管。上述设置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由于软管的方向可随意设置,因此,方便搬运第一水箱10、第三水箱20与第二水箱3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水泵100,第三水泵100的入水口和第三容纳腔21连通,第三水泵100的出水口和排水设备130连通,以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排水设备130。
本实施例中,当位于第三容纳腔21内的液体的液位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时,启动第三水泵100即可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排至排水设备130,避免冷却液溢出第三水箱20,进而流至采煤工作面。其中,第三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优选地,第三水泵100为潜水泵,第三水泵100设置在第三容纳腔21内。上述设置的冷却液回收装置中,由于第三水泵100设置在第三水箱20内,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结构紧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110,第三液位传感器110设置在第三容纳腔21内以测量位于第三容纳腔21内的液体的液位。
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容纳腔21内设置第三液位传感器110,通过第三液位传感器110实时测量第三容纳腔21内的液位,避免第三容纳腔21内的液位过高,冷却液溢出第三水箱20,进而流至采煤工作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器,第三水泵100和第三液位传感器110均与第三控制器电连接,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三液位传感器110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第三水泵100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排水设备130。
本实施例中,当第三液位传感器110检测到第三容纳腔21的液位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三水泵100开启,以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排水设备130,当第三液位传感器110检测到位于第三容纳腔21内的液体的液位小于第三预设值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三水泵100关闭,即第三水泵100高液位启动,低液位停止。避免第三容纳腔21内的液位过高,冷却液溢出第三水箱20,进而流至采煤工作面。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控制器控制第三水泵100,以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排水设备130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控制第三水箱20的液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管道120,第三管道120的一端与第三水泵100的出水口连通,第三管道120的另一端与排水设备130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三管道120连通第三水泵100的出水口,在第三管道120损坏时,方便更换。优选地,第三管道120为软管。
上述设置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由于软管的方向可随意设置,因此,方便搬运第三水箱20。
本使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其中,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包括采煤机和冷却液回收装置;采煤机用于将煤矿采出煤层;冷却液回收装置为前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在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工作时,从上述设备排出的冷却液流入第一水箱10的第一容纳腔11内,接着从第一容纳腔11排至第二容纳腔31,这样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被集中收集在冷却液回收装置中,避免将排出的冷却液直接排放至在采煤工作面,进而避免采煤工作面积水,这样在采煤生产时无需清除采煤工作面的积水,采煤生产的工作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排放冷却液导致采煤生产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具有第三容纳腔21的第三水箱20,第三容纳腔21分别和第一容纳腔11与第二容纳腔31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三容纳腔21,以及使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排至第二容纳腔31,采煤设备包括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和设备列车段;运输机用于运输矿石;转载机用于转运矿石;破碎机设置在转载机上,用于破碎矿石;第一水箱10设置在转载机上,第三水箱20和第二水箱30均设置在设备列车段上。
具体地,在采煤设备中,运输机,转载机距离较近,采煤工作面上的需要冷却的设备都集中在运输机和转载机上,将第一水箱10设置在转载机上,方便冷却液进入第一容纳腔11;第二水箱30用于存放待重复利用的冷却液,利用第二水箱30内的冷却液的设备均和第三水箱设置在一起,这样第三水箱20、第二水箱30与及各种利用冷却液的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均大,而转载机上的空间小,不能满足放置上述第三水箱20、第二水箱30与及各种利用冷却液的设备。因此本申请将第三水箱20和第二水箱30设置在设备列车段,以方便对第三水箱20和第二水箱30进行转运。
优选地,第二水箱30为清水泵用水箱。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以下优点:
1、将采煤工作面设备的冷却液自动加注到第一水箱10的第一容纳腔11中,进而排至第二水箱30的第二容纳腔31中,以待重新利用,实现冷却液的重复利用,节约用水。
2、冷却液回收装置与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组装在一起,因此冷却液回收装置能够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而自行移动;并且利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回收冷却液的过程为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
3、降低工程造价,高效易行。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采煤设备工作时,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流入第一水箱的第一容纳腔内,接着从第一容纳腔排至第三容纳腔,这样从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被集中收集在冷却液回收装置中,避免将上述设备排出的冷却液直接排放至在采煤工作面,进而避免采煤工作面积水,这样在采煤生产时无需清除采煤工作面的积水,采煤生产的工作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排放冷却液导致采煤生产的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
第一水箱(10),具有第一容纳腔(11),所述第一容纳腔(11)用于容纳从采煤设备排出的冷却液;
第二水箱(30),具有用于存储待利用的冷却液的第二容纳腔(31),所述第二容纳腔(31)和所述第一容纳腔(11)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所述第二容纳腔(31);
第一液位传感器(6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以测量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的液位;
第二液位传感器(7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31)内以测量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31)内的冷却液的液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三容纳腔(21)的第三水箱(20),所述第三容纳腔(21)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31)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所述第三容纳腔(21),和/或使所述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排至所述第二容纳腔(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
第一水泵(40),所述第一水泵(40)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一容纳腔(11)连通,所述第一水泵(40)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1)连通,以将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第三容纳腔(21);
第二水泵(50),所述第二水泵(50)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1)连通,所述第二水泵(50)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容纳腔(31)连通,以将所述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容纳腔(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水泵(40)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60)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50)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70)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60)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水泵(40)将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第三容纳腔(21),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70)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水泵(50)将所述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容纳腔(31)。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
排水设备(130);
第三水泵(100),所述第三水泵(100)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1)连通,所述第三水泵(100)的出水口和所述排水设备(130)连通,以将所述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排水设备(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110),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110)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腔(21)内以测量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21)内的液体的液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水泵(100)和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110)均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110)检测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第三水泵(100)将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排水设备(13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管道(120),所述第三管道(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水泵(100)的出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三管道(120)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设备(130)连通。
9.一种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煤机,用于将煤矿采出煤层;
冷却液回收装置,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具有第三容纳腔(21)的第三水箱(20),所述第三容纳腔(21)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31)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排至所述第三容纳腔(21),以及使所述第三容纳腔(21)内的冷却液排至所述第二容纳腔(31),所述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还包括:
运输机,用于运输矿石;
转载机,用于转运矿石;
破碎机,设置在所述转载机上,用于破碎所述矿石;
设备列车段,所述第一水箱(10)设置在所述转载机上,所述第三水箱(20)和所述第二水箱(30)均设置在所述设备列车段上。
CN201821585169.8U 2018-09-27 2018-09-27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Active CN209011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5169.8U CN209011875U (zh) 2018-09-27 2018-09-27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5169.8U CN209011875U (zh) 2018-09-27 2018-09-27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1875U true CN209011875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5169.8U Active CN209011875U (zh) 2018-09-27 2018-09-27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1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76541C2 (ru) Очис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бурового раствора при бурении с отбором образцов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CN104727795B (zh) 低透性软煤层极薄分层水射流开采增透方法
CN101825226B (zh) 一种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61697B (zh) 泥浆分离循环装置
CN206456344U (zh) 一种矿用行车自动喷雾降尘系统
CN108661704A (zh) 一种浓密机加砂仓分离布置充填系统及工艺
CN205557810U (zh) 一种可移动式煤矿井底水仓淤泥清理装置
CN209011875U (zh) 采煤工作面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及采煤工作面用采煤设备
CN205779012U (zh) 一种巷道自动排水装置
CN210980710U (zh) 一种尾矿用脱水装置
CN207102875U (zh) 砂石分离机
CN105065913A (zh) 一种管道输送实验平台
CN206972293U (zh) 具有煤渣称重功能的汽水渣分离箱
CN104555878A (zh) 槽车卸车系统
CN208901090U (zh) 选矿的回用水系统
CN209205981U (zh) 一种液位自控式冲矿装置
CN208764667U (zh) 一种选矿尾砂输送系统
CN207727160U (zh) 一种环保的脱脂装置
CN203081362U (zh) 泥浆分离循环装置
CN206549308U (zh) 一种砂石浆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205253326U (zh) 混凝土砂石分离机
CN205024097U (zh) 一种石灰消化加药送料装置
CN204901347U (zh) 一种管道输送实验平台
CN217130986U (zh) 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
CN218596201U (zh) 全地下式零排放砂石分离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