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4666U -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4666U
CN209004666U CN201820360098.5U CN201820360098U CN209004666U CN 209004666 U CN209004666 U CN 209004666U CN 201820360098 U CN201820360098 U CN 201820360098U CN 209004666 U CN209004666 U CN 209004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ve tissue
physical therapy
stimulation
electrical components
therapy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00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3600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4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4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46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电动部件,用于以一定频率输出动力;以及与电动部件可拆卸连接的理疗头,所述理疗头在电动部件动力带动下做往复运动,且所述理疗头呈薄片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提升对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的刺激精度,刺激效果明显,见效快;可以适用于身体的各部位结缔组织,适用范围广;还可以不受场地限制,不依赖专业人员,使用较为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康复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刺激身体结缔组织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针灸疗法、按摩疗法已经广泛为世界所接受,但其机理一直不明确。近年来,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meridians to connective tissue planes”(Langevin H M,Yandow J A. Anat Rec,2002,269(6)∶257~265)、《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原林,姚大卫等,解剖学报,2004年8月))等多篇研究成果显示:通过大量解剖实验三维重建的人体筋膜结缔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与中医所记载的经络穴位位置图保持高度一致,经络穴位与人体的筋膜结缔组织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由筋膜结缔组织所组成的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系统是针灸、按摩疗法的解剖学基础。
结缔组织是人体内的四大基本组织之一,通过图1所示的全身冠状结缔组织支架可见,人体结缔组织广泛分布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结缔组织支架,人体器官均被结缔组织所包绕,它不但包绕器官的表面,还深入到所有器官的内部(中枢神经系统除外),形成器官的间隔。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血液、淋巴,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筋膜和脂肪)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骼。根据结缔组织分布的部位不同从浅到深可分为:真皮致密结缔组织层、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浅筋膜)、肌间隔疏松结缔组织(深筋膜)、神经血管束周围结缔组织及器官门和被膜结缔组织。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面临诸如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的困扰。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是泛指结缔组织受累的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及干燥综合征等,发病率比较高,其中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指因为损伤的肌筋膜局部粘连挛缩而引起的长期疼痛。调研数据显示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30-93%,运动员发病率更高达100%,而且85%的疼痛门诊患者都涉及肌筋膜疼痛。临床上,肌筋膜功能不良是许多疼痛症状的起源,比如骨骼肌疼痛、关节痛、肌损伤或疲劳、炎症等,并降低了人的身体笔直度、和许多正常功能,严重影响了人的形体美观和身体健康。
为降低结缔组织疾病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开始把注意力投入到结缔组织机理的研究与实践中来,研究结果表明:对结缔组织,尤其对筋膜实施适量的物理刺激将有利于加速或抑制细胞生长周期、改变基质粘度,对于缓解筋膜疼痛综合征、改善姿态笔直度,增加人关节内的灵活性等具有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人的形体美观,身体健康。《体外不同压力刺激对筋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基和微丝表达的影响》(刘峰,胡铁汉,罗明鸿,陈波,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年1月)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压力导致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细胞膜integrinβ1表达和细胞骨架MF形态学改变的现象可能从细胞力学角度揭示了针灸推拿机械力刺激对筋膜结缔组织Fb物理学信号感受和传导改变的细胞生物学原理。《体外压力刺激对大鼠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增殖指数影响的研究》(陈波,李佳霖,谢西梅,李小玉,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第21卷第2期)的研究结果显示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接受压力作用后,细胞周期发生阻滞,休止期和DNA合成前期(G0/G1期)细胞增多,分裂前期(S期)细胞减少,P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压力刺激对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周期与PI的抑制性调节,可能是推拿“舒筋散结”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关节软骨的修复》(张世松,张志峰,黄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9卷第11期)的研究发现,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软骨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呈现明显相关性增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通过对关节软骨组织的信号通路及与其他组织内的细胞因子彼此作用对关节软骨细胞及基质发挥作用。Robert Schleip在其论文“Fascial plasticity–anew neurobiological explanation”以及“Active fascial contractility:Fascia maybe able to contract in a smooth muscle-like manner and thereby influencemusculoskeletal dynamics”中通过各种理论推导和实验证明来说明筋膜主动收缩并影响肌肉骨骼动力学特性的可能性,并认为通过按摩刺激筋膜,使得筋膜中的感受器被触发并改变周围基质的粘度,这种粘度变化通过筋膜中的亲水细胞脱水和吸水来调节,可以作为筋膜损伤的治疗手段。
但当前对结缔组织的刺激方法及设备还存在诸多不足:
传统的按摩方法需要按摩者持续的向被按摩者的各个身体部位施加足够的力量,才能达到刺激人体组织的效果,但由于受到按摩者力量和耐力的限制,一般即耗时费力,又难以刺激到人体较深层的组织(如骨骼和内脏筋膜等),缺乏针对性,效果不明显。
传统的针灸技术是通过对穴位和经络进行点、线的刺激来调节人体内循环,要求实施者熟悉人体经络穴位,同时还能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对实施者的要求很高,不具有普适性,且针灸的刺激面比较小,刺激效果有限。
CN200780018796.1则给出了一种利用人体自重产生滚压来刺激结缔组织的方法,该方法降低了体力消耗,但对于人体四肢方面的肌筋膜的刺激却明显达不到效果。
CN206499261U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正骨枪,以器械代替徒手,利用接近人体共振频率的脉冲及接近人体共振效应的脉冲强度,对身体各骨骼及肌肉部位进行安全无痛的外力冲击,以达到祛病强身矫正的目的。但为了防止对脊椎部位的冲击造成对人体脊椎神经的伤害,正骨枪的接触人体的材料采用塑料或者橡胶等软性材料,并且头部的形状呈圆柱型或球型,难以对较深层的筋膜形成有效刺激。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专业人工实施而导致的耗时费力、实施不方便的问题,由于施工器具的刺激精度差而导致的见效不明显的问题,以及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包括:
电动部件,用于以一定频率输出动力;以及
与电动部件可拆卸连接的理疗头,所述理疗头在电动部件动力带动下做往复运动,且所述理疗头呈薄片状;
其中,所述理疗头设有物理接口;电动部件包括将电能转化成机械动能的电机,以及可与理疗头物理接口可拆卸连接的推杆,所述物理连接方式为卡接、铆接、或插接;电机上设有主动齿以及与所述主动齿相配合的从动偏心齿,所述从动偏心齿在电机主动齿带动下推动推杆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理疗头底端接触面积的长度为8mm —860mm,宽度为0.3mm—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理疗头由特定硬度材质制成,材质的莫式硬度为3.5-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部件包括频率调节单元,用于在100Hz—3000Hz范围内调节往复运动的频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部件包括动力调节单元,用于在50N-1000N范围内调节输出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定时部件,用于预设电动部件工作时长,以及在电动部件的工作时长达到所设阈值时,触发电动部件停止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或者通过电池、或者通过外部电源连接与电池相结合的方式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缔组织包括筋膜、脂肪、软骨、骨骼、血液和淋巴中的一种或多种。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如下效果:1、通过采用薄片状的理疗头与身体进行接触,提升了对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的刺激精度,刺激效果明显,见效快;2、针对身体各部位的结缔组织均适用,一套设备便可解决全身各处因结缔组织疾病引用的疼痛,适用范围广泛;3、该仪器不受场地限制,无需专业人员参与,用户可在家中、旅途中随时使用,使用便利,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全身冠状结缔组织支架图;
图2a为现有结缔组织刺激工具的工作原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缔组织刺激工具的工作原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片状理疗装置;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锯齿状理疗装置;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角矩形状理疗装置;
图3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圆角矩形状理疗装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结缔组织的理疗设备。
图中:
1-接触工具头;2-皮肤;3-浅层筋膜;
4-中层筋膜;5-深层筋膜和骨膜;6-骨骼;
7-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F;8-工具头与人体的接触面S;
9-工作头;10-快换接头;11-推杆;12-推杆座;
13-从动偏心齿;14-主动齿;15-电机;16-多档位旋钮开关;
17-防滑落台阶;18-电池;19-塑料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a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筋膜刺激工具的工作原理图,工具头1通过接触面S与人体进行接触,通过对工具头1施加垂直于接触面S的压力F来实现对人体浅层筋膜3、中层筋膜4、深层筋膜和骨膜5、以及骨骼6等结缔组织的刺激,从而起到缓解筋膜疼痛综合征、改善姿态笔直度,增加人关节内的灵活性等积极作用。
根据力学原理可知,p=F/S,其中,p为压强,F为物体所受的压力,S 为物体的受力面积,压强p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于现有的工具头1与人体的基础面S一般呈矩形、椭圆形等平面形状,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施加在S上的压力F产生的效果压强P不太明显,导致施加到工具头1上的力F很难有效传递到中层筋膜4、深层筋膜和骨膜5、以及骨骼6,刺激效果不明显;另外,与工具头1接触的皮肤2及浅层筋膜3等组织较软,且与工具头接触部位的皮肤呈弧状,并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内,使得与工具头1中心接触的皮肤和与工具头周围接触的皮肤受力不均匀,降低筋膜刺激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力学原理出发,结合人体的特定结构,提出一种刺激人体结缔组织的理疗器具。如图3a-3d所示,所述器具:
呈薄片状,其上设有与外部电动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物理接口,以在外部电动装置的带动下做反复运动。
所述理疗器具是一种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理疗头,理疗头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与外部电动装置连接的部分,上部较窄,且设有可与外部电动装置连接的接头,所述连接方式包括铆接、卡接、插接等各种物理连接方式;下部为与人体接触的部分,下部较宽,下部底端直接与人体接触。当所述理疗头与外部电动装置连接后,能在电动装置动力带动下做垂直于人体接触面的往复运动。
为了起到刺激包括深层筋膜在内的各层结缔组织的目的,将所述理疗头整体设计呈薄片状,即理疗头下部底端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宽度明显小于其长度,一是尽可能减小受力面积,提升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P,如图2b所示,薄片状的理疗头在压力作用下对人体组织有较好的力度渗透作用,在力度渗透时,各层组织会发生相应的弯曲变形,从而使电动部件的动力尽可能传递至人体较深层的组织;二是能更好的适应人体的皮肤表面,使理疗头更好的与人体皮肤贴合,确保受力均匀,提升动力传动效果。
另外,为了满足对身体不同部位及不同深度的结缔组织的按摩刺激的需求,所述理疗头整体可设计呈刀片状、锯齿状、圆角矩形状等各种薄片形状 (如图3a-3d所示),其中,理疗头下部低端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底边可呈直线形、弧型等。其中,所述刀片状理疗头的底边较长,圆角据形状理疗头底边较短,锯齿状理疗头底边长度居中。当用于刺激的结缔组织处于表层且刺激面较为平坦,受力较均匀时,如所需刺激的部位为腹部的脂肪或背部等相对平坦的人体部位时,可选用边长较长的刀片状理疗头(如图3a所示);当用于刺激的结缔组织虽处于表层,但受力面呈曲面,如头部、手部、脚部筋膜或骨膜时,选择长度较短的圆角矩形状理疗头(如图3c,3d所示);当用于刺激较深层筋膜或骨膜时,可选择锯齿形的理疗头(如图3b所示)。
如图3a-3d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理疗头大体呈平面状,近似于二维结构,因为该理疗头的改进主要在于其平面结构,而不在于其立体结构,但是并不意味着该平面状的结构是没有厚度的,我们通常可以根据理疗的手段对理疗头的厚度进行设置,比如厚度控制在0.3-3mm之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理疗头必须限定于此厚度,而是通常情况下限定于此厚度具有对设备和功能的普适性,当然,我们也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将该理疗头设置成为立体的结构,这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想到的。但在本文中,我们仅对于近似于二维结构的理疗头结构进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理疗头应至少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如图3c-3d最左边区域所示)应包括两对平行设置的边,该两对平行设置的边可组成一近似于矩形的结构,该近似于矩形结构的基板的四个顶角采用圆角设置。该基板至少包括沿基板第一边向一侧延伸的第一凸起(如图3c-3d 中间区域所示),并且该第一凸起上还包括向同侧外延延伸的第二凸起(如图3c-3d最右边区域所示),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与基板共同呈平面状结构,因此,该基板连同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结合可视为近似二维结构。
作为改进方案之一,该基板包括沿基板第一边向一侧延伸的第一凸起,以及与所述基板第一边平行的第二边上设置的第三凸起(如图3a最左边区域所示),该第一凸起上还包括向同侧外延延伸的第二凸起(如图3a最右边区域所示),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与基板共同呈平面状结构,也上述结合也可视为近似于二维结构。
作为改进方案之二,该基板至少包括沿基板第一边向一侧延伸的第一凸起,并且在与第一边平行的第二边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三凸起(如图3b最上部区域所示),该第一凸起上还包括向同侧外延延伸的不少于一个的第二凸起(如图3b最下部区域所示),上述所提及的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可呈现出类似于相同大小、相同间距排列的齿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与基板共同呈平面状结构,上述结合可视为近似于二维结构。
为了进一步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重现,对于基板的尺寸进行解释,其基板在纵向的长度为1-100mm,横向的长度为 1-100mm。对于第一凸起的尺寸,在纵向的长度为1-50mm,横向的长度为 1-50mm。对于第二凸起的尺寸,在纵向的长度为1-10mm,横向的长度为 1-10mm。对于第三凸起的尺寸,在纵向的长度为1-500mm,在横向的长度为 1-500mm。而对于各部件的比例,在纵向上相比,基板、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长度比例优选为10-20:3-5:2-3:1-50;在横向上相比,基板、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的长度比例优选为10-20:3-5:2-3:1-50。但上述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对于各部件的作用,基板部是作为受力部分,并且起到连接各凸起的作用。第一凸起的作用将理疗头与电动部件连接,其中在第一凸起可设置固定孔或定位孔实现与电动部件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夹持的手段来实现。其中第二凸起的作用是稳定作用,避免理疗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非预期的晃动。其中第三凸起需根据与所述理疗头接触的身体部位来确定。
为了进一步描述,下面对理疗头的结构再进一步进行说明,另外,在此声明,下文所提及的面积,是指侧视图所呈现的理疗头或理疗头各部件的面积。
对于基板的顶角,通常采用圆角设置,即可理解为该圆角采用一段与原直角的两边相切的圆弧替换原来的直角,并且,对于圆角大小的圆弧半径的下限值应介于近似于矩形结构的基板的中心到相邻两边的垂直距离的最近端和最远端之间,圆角大小的圆弧半径的上限值不超过近似于矩形结构的基板的中心到相邻两边延长线交点的距离。且应满足连接部的平滑连接,而不应有断裂或角度存在。
对于第一凸起,通常其面积小于基板的面积,在为实现理疗头与电动部件连接更稳定的目的时,可在第一凸起上设置有一定位孔(固定孔),该孔一般设置靠近中间位置,也可根据理疗头整体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第一凸起也近似于矩形结构,其顶角可采用直角结构或者圆角结构,第一凸起与基板的连接处采用平滑角度过渡。
对于第二凸起,通常其面积小于第一凸起的面积,其一边可与第一凸起的一边的延长线重合,其顶角可采用直角或圆角。在例如图3b所示的改进方案中,也可采用包括两个第二凸起的方案,其两个第二凸起均有一边与第一凸起的平行两边延长线重合。对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连接处可采用直角或平滑角度过渡的方式。
对于第三凸起的面积,可采用小于基板的方案,或者采用大于基板的方案,在图3a中示出第三凸起面积大于基板的实施方式,在图3a中,第三凸起采用近似于刀片状结构、或弓形结构的方案,在图3b中示出了第三凸起面积小于基板的实施方式,在图3b中,第三凸起采用近似于锯齿状的结构分布,但齿尖采用圆角过渡。
优选的,所述理疗头底端接触面积的长度为8mm—860mm,宽度为0.3mm—3mm,以确保人体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使用需求。
另外,材料的硬度与冲击力的渗透性密切相关,人体在不同硬度材质的作用下所受到的刺激效果也不尽相同,软性材料对于冲击力的吸收阻碍了外力传递到深层筋膜的力度大小,从而导致达不到刺激深层筋膜等结缔组织的目的,而较硬的材质由于刺激较强,可能划伤皮肤,给人体造成损害。因此,优选的,所述理疗头由特定硬度材质制成,材质的莫式硬度介于3.5-7之间。
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刀片状、锯齿状等薄片状的理疗头与身体进行接触,将理疗头与人体的接触面积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理疗头的硬度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在确保人体安全的情况下,增强了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P,从而提升了对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的刺激精度,可快速松解肌肉、筋膜、骨膜、调理气血、达到筋柔骨正平衡的效果,刺激效果明显,见效快;而且针对身体各部位的结缔组织均适用,一套设备便可解决全身各处因结缔组织疾病引用的疼痛,适用范围较广。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力学原理出发,结合人体的特定结构,还提出一种刺激人体结缔组织的理疗仪器。如图4所示,所述仪器包括:
用于以一定频率输出动力的一电动部件,以及实施例一中的理疗头。
所述电动部件主要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是指一种利用电磁作用原理,将电能直接转换成机械动能的驱动装置,是一种能实现反复运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两个主要部分,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子带动外部负载做反复运动。
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电动部件还设有一个推杆和与推杆相适应的一推杆座,推杆插接入推杆座中,并在推杆的头部处与理疗头的上部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可以为铆接、卡接、插接等各种物理连接方式;所述电机上设有一主动齿、以及与所述主动齿相配合的从动偏心齿,从动偏心齿在电机主动齿的带动下推动所述推杆及其连接的理疗头做往复运动。以带动所述理疗头做反复运动。
在人工按摩过程中,按摩人员往往会以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向被按摩者的身体提供稳定的刺激力量,但受到按摩人员精力和能力的限制,这种周期性可持续性不强,且频率较低。优选的,为了按照一定频率稳定的提供刺激动力,并实现频率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调整,所述电动部件还可包括一频率调节单元,所述频率调节单元可通过图4中的多档位旋钮开关实现,用户可根据使用受力需求旋转所述多档位旋钮开关来调节电机输出的旋转频率,从而调整理疗头往复运动的频率,以达到最优的刺激效果,所述频率范围为 100Hz—3000Hz。
因每个人肌肉骨骼生长的差异,每个人的受力情况以及人体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或有的部位对受力较为敏感,较小的力度就感到不适,而有的人或有的部位对受力较为迟钝,需要给予较强的力度才能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优选的,为满足不同人群以及人体不同部位的受力需求,所述电动部件可设置有一动力调节单元,所述动力调节单元可通过图4中的多档位旋钮开关实现,供用户在50N-1000N范围内调节电机的输出动力。
一般而言,物理理疗都有一个合理的理疗时长,时间太长,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时间太短又难以达到理疗效果。优选的,为了省去人工记录理疗时长的麻烦,所述仪器还设置有一个定时部件,用于预设电动部件工作时长,以及在电动部件的工作时长达到所设阈值时,触发电动部件停止工作。
为了提升该仪器的使用便利性,满足人们在居家、旅行、乘车等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优选的,所述仪器还可设置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获得电动部件所需的电源,当人们处于有外接电源的环境时,可通过该方式进行仪器操作;也可以通过内置电池的方式(如图 4所示)为电动部件供电,当人们出于没有外接电源的环境时,通过内置的电池进行仪器操作,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此外,所述电动部件还设有一外壳,将电机、推杆、电池等设备封装在内,并在外壳手持部位设置有台阶状的防滑条。
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刀片状、锯齿状等薄片状的理疗头与身体进行接触,将理疗头与人体的接触面积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理疗头的硬度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并对使用的力度、频率、使用时长进行按需设计,在确保人体安全的情况下,增强了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P,从而提升了对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的刺激精度,可快速松解肌肉、筋膜、骨膜、调理气血、达到筋柔骨正平衡的效果,刺激效果明显,见效快;而且针对身体各部位的结缔组织均适用,一套设备便可解决全身各处因结缔组织疾病引用的疼痛,具备较强的适用范围;另外,该仪器不受场地限制,用户可在家中、旅途中随时使用,使用较为便利,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且不依赖特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省时省力。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举例说明如何利用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理疗仪器对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结缔组织进行刺激。
首先,应根据所需刺激的结缔组织的部位及深度,选择与之对应的理疗头。
由于身体各部位受力面大小以及内部结缔组织结构的不同,达到相关刺激效果所需的力度和接触面大小也不尽相同。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理疗仪器配备有多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理疗头,以适应不同部位的刺激需求。所以在开始理疗之初,首先应根据所需刺激的结缔组织的部位及深度,选择与之对应的理疗头。
比如当需要刺激的结缔组织是大腿或腋下等部位深层的筋膜组织时,宜选用下部底端长度适中,且呈锯齿状的理疗头(如图3b所示);当需要刺激的是手部、脚部、或者头部等部位的浅层筋膜时,宜选用下部底端长度较短,且呈圆角矩形状的理疗头(如图3c-d所示);当需要刺激的是腹部的脂肪以达到减肥目的,或者背部脊椎附近的筋膜或骨膜时,宜选用下部底端长度较长,呈刀片状的理疗头(如图3a所示)。
其次,根据用户的受力情况、伤病程度,以及所需刺激的结缔组织的部位及深度,选择刺激所需的频率、力度、以及刺激时长。
用户会随着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不同,以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生长发育的不同,在受力上有所差异,比如,对运动员所需施加的力度应高于一般女性、或老人;而且,随着伤病程度的不同,所需提供的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长也相应变化,损伤越严重,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长均相应增长;另外,人体不同部位的受力大小和频率也有所差异,比如对腹部脂肪的刺激、或者头部、脚部、手部筋膜骨膜的刺激,可选择较高的频率和较小的力度,而对于腿部、腋下深层筋膜进行刺激时,可选择较低的频率和较大的力度。
最后,采用所选择的理疗头并按照所设定的频率、力度、以及刺激时长对各部位的结缔组织进行接触性刺激。在刺激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主观感受对频率、力度以及刺激时长进行调整。
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电源进行操作,当身处家庭、办公场所等能提供外接电源的环境时,可以直接通过连接外接电源进行操作,所述连接方式既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当身处列车、飞机等暂时无法提供外接电源的环境时,可以通过内置电池供电并进行操作。
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刀片状、锯齿状等薄片状的理疗头与身体进行接触,将理疗头与人体的接触面积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理疗头的硬度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并对使用的力度、频率、使用时长进行按需设计,在确保人体安全的情况下,增强了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P,从而提升了对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的刺激精度,可快速松解肌肉、筋膜、骨膜、调理气血、达到筋柔骨正平衡的效果,刺激效果明显,见效快;而且针对身体各部位的结缔组织均适用,一套设备便可解决全身各处因结缔组织疾病引用的疼痛,具备较强的适用范围;另外,该仪器不受场地限制,用户可在家中、旅途中随时使用,使用较为便利,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且不依赖特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省时省力。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以一定频率输出动力的电动部件;以及
与电动部件可拆卸连接的理疗头,所述理疗头在电动部件动力带动下做往复运动,且所述理疗头呈薄片状;
其中,所述理疗头设有物理接口;电动部件包括将电能转化成机械动能的电机,以及可与理疗头物理接口可拆卸连接的推杆,所述物理连接方式为卡接、铆接、或插接;电机上设有主动齿以及与所述主动齿相配合的从动偏心齿,所述从动偏心齿在电机主动齿带动下推动推杆做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疗头底端接触面积的长度为8mm—860mm,宽度为0.3mm—3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疗头材质的莫式硬度为3.5-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部件包括频率调节单元,用于在100Hz—3000Hz范围内调节往复运动的频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部件包括动力调节单元,用于在50N-1000N范围内调节输出动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定时部件,用于预设电动部件工作时长,以及在电动部件的工作时长达到所设阈值时,触发电动部件停止工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或者通过电池、或者通过外部电源连接与电池相结合的方式供电。
CN201820360098.5U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04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0098.5U CN209004666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0098.5U CN209004666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4666U true CN209004666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28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00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04666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46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4825A (zh) * 2018-03-15 2018-08-03 王宇明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和装置
CN110538061A (zh) * 2019-09-30 2019-12-06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往复运动机芯及往复式肌肉放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4825A (zh) * 2018-03-15 2018-08-03 王宇明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和装置
CN110538061A (zh) * 2019-09-30 2019-12-06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往复运动机芯及往复式肌肉放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4825A (zh)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和装置
CN205322736U (zh) 简易按摩器
CN209004666U (zh) 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的设备
CN202105168U (zh) 颈背按摩垫
CN205924463U (zh) 拨筋棒
KR100902500B1 (ko) 기능성 피부미용마사지기구
KR200486384Y1 (ko) 마사지 기구
CN201235059Y (zh) 设有磁性机构的按摩头装置
CN201930228U (zh) 穴位按摩工具
CN203121825U (zh) 多功能护腰枕
CN207506762U (zh) 一种灸疗按摩足疗器
RU8212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нятия боли в мышцах
RU11961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арно-волнового массажа различных частей тела
Sinha et al. Abhyanga: Different contemporary massage technique and its importance in Ayurveda
CN2286633Y (zh) 穴位定位仪
CN201727222U (zh) 砭石保健枕
CN210170414U (zh) 八位一体刮痧器
CN206777499U (zh) 一种肩部按摩靠枕
CN2180241Y (zh) 多功能保健治疗器
RU112040U1 (ru) Масса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2223516U (zh) 多功能按摩器
CN209900052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KR101398011B1 (ko) 휴대용 다기능 마사지 기구
CN217091346U (zh) 一种古医按跷推拿器
CN206499639U (zh) 一种新型超薄颈部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