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4345U - 一种真空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4345U
CN208994345U CN201821439798.XU CN201821439798U CN208994345U CN 208994345 U CN208994345 U CN 208994345U CN 201821439798 U CN201821439798 U CN 201821439798U CN 208994345 U CN208994345 U CN 208994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vacuum tank
mounting groove
gland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97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丘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397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4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4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4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真空容器包括一容器本体,该容器本体包括一开放端、一封闭端及一容置空间,一结合件设于该开放端上具有一第一阀件,一活塞容设在该容置空间,该活塞与该结合件形成一第一腔室,该活塞与该封闭端形成一第二腔室,一受压盖设置于该开放端,该受压盖包括一受压部及一第二安装孔,一上盖罩盖于该受压盖上,该上盖具有一顶壁,该顶壁具有一第二安装槽具有一第二阀件,该顶壁具有一抵压环接触该受压部,一连接件的第一端抵顶在该顶壁内侧的该第二安装槽外缘,该第二端设置于该第二安装孔内,一流道连通该第二安装槽及该第二安装孔。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真空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达到容器密封性佳及固定出料量及减少残留的包装罐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因交际频繁以及环境关系,人们逐渐重视皮肤及气色的保养,大多会通过卸妆水、洗面奶、唇膏、保养品与化妆品等化妆品或保养用品洁净皮肤或是润饰让自己的气色更佳,而这些卸妆水、化妆品、保养用品等,通常储存在瓶罐之中。
现有包装罐结构包括一凹设有一容置空间的容器本体,该容器本体底部具有一通孔,以一结合件罩盖该容置空间,该结合件设有一第一阀件,该容置空间内活动设置有一活塞,该结合件上方还设有一按压盖,该结合件及该按压盖之间形成一腔室,该按压盖分设有一按压部及一第二阀件,该按压部具有弹性。在使用时,使用者往下按压该按压盖的按压部,该腔室内的一妆料被挤出该按压盖的第二阀件,当使用者放开该按压盖的按压部,该按压部往上回复原状时该腔室内压力较小,该容置空间内的妆料被挤出该第二阀件,进入该腔室,使该容置空间内压力较小,通过通孔的设置使该活塞可以向上移动以平衡该容置空间的压力。
然而,现有包装罐结构是由用户手动按压该按压盖的按压部,根据使用者每次按压的力道大小不同,造成妆料的出料量不同,挤出过多造成浪费,挤出过少则还需再次进行按压,再者每次使用现有包装罐结构,用户都需手动出力按压才能将妆料挤出,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且现有包装罐结构为了保持气密及不让使用者直接用手指在容置空间内取用妆料而产生妆料污染、变质的问题,在该按压盖及该结合件分别设置第一阀件、第二阀件来保持该容置空间的气密性,但也因此无法打开该按压盖及该结合件使该容置空间内的妆料会大量残留,因而造成浪费的问题。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陷,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达到密封性佳的真空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固定出料量的真空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在不破坏气密性的情况下减少容置空间内的内容物残留的真空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令使用者省力的真空容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提供一种真空容器,其包括:一容器本体,其包括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开放端及该封闭端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该封闭端开设有至少一通孔;一结合件,设于该开放端上,该结合件包括一第一安装槽,一第一阀件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槽;一活塞,可活动地容设在该容置空间内且随该第一阀件运动而位移,该活塞与对应该结合件之间形成连通该第一安装槽的一第一腔室,该活塞与对应该封闭端之间形成连通该至少一通孔的一第二腔室,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相互隔离;一受压盖,与该结合件对应设置于该容器本体的开放端,该受压盖与该结合件共同界定一第三腔室,该受压盖具有一受压部及一第二安装孔,该受压部设于该受压盖的一侧上,该第二安装孔贯穿该受压盖连通该第三腔室;一上盖,罩盖于该受压盖上,该上盖包括一顶壁及从该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一侧壁,该顶壁具有一对应该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安装槽,一第二阀件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槽,该顶壁内侧具有一抵压环,该抵压环的一端接触该受压部,该受压部经该抵压环抵压而弹性变形使该第二阀件随着运动;及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贯穿该第一端、第二端的一流道,该第一端抵顶在该顶壁内侧的该第二安装槽外缘,该第二端设置于该受压盖的第二安装孔内,该流道连通该第二安装槽及该第二安装孔。
优选的,该第一安装槽包括一第一底座、一第一安装孔及多个第一穿孔,该第一安装孔及这些第一穿孔贯穿该第一底座,该第二安装槽包括一第二底座、一第三安装孔及多个第二穿孔,该第三安装孔及这些第二穿孔贯穿该第二底座。
优选的,该第一阀件设于该第一安装槽的一侧上,该第一阀件具有一第一支撑阀座及一第一阀片,该第一支撑阀座从该第一阀片的一侧朝该第一腔室凸伸构成,该第一支撑阀座具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由沿该第一支撑阀座的外侧向内凹设构成,该第一支撑阀座穿设于该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安装孔,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底座相互卡接,该第二阀件设于该第二安装槽的一侧上,该第二阀件包括一第二支撑阀座及一第二阀片,该第二支撑阀座由该第二阀片的一侧朝该受压盖凸伸构成,该第二支撑阀座具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由沿该第二支撑阀座的外侧向内凹设构成,该第二支撑阀座穿设于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三安装孔,该第二凹槽与该第二底座相互卡接。
进一步优选的,该第一阀片包括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可分离地贴附在该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底座,该第一接触面经弹性变形与该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底座分离,该第二阀片包括一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可分离地贴附在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二底座,该第二接触面经弹性变形与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二底座分离。
优选的,该活塞设有一止密环,该止密环设置在该活塞的外周侧上,且该止密环的一侧紧贴在该容器本体的内侧上,用以隔离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
优选的,该受压盖的受压部包括多个第一谷部及多个第一峰部,这些第一峰部向该上盖突出,这些第一谷部及这些第一峰部彼此互相间隔排列,该上盖的抵压环包括多个第二谷部及多个第二峰部,这些第二峰部向该受压盖突出,这些第二谷部及这些第二峰部彼此互相间隔排列。
优选的,该活塞对应该第一支撑阀座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向该第二腔室下凹,该第一支撑阀座与该第一凹部对应可分离地结合。
进一步优选的,该结合件在该第一安装槽的对称位置处形成有一平衡块向该第一腔室凸出,该平衡块具有一凸部,该活塞在该第一凹部对称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向该第二腔室下凹,该平衡块与该第二凹部对应可分离地结合。
优选的,该结合件形成有一环状凸部向该第一腔室凸出,该安装槽位于该环状凸部的中,该活塞对应该环状凸部形成有有一环状凹部,该环状凹部对应该第一阀件的第一支撑阀座及该环状凸部,该第一支撑阀座及该环状凸部与该环状凹部对应能够分离地结合。
优选的,该容器本体的开放端外侧具有一第一卡接部,该上盖内侧具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对应该第二卡接部能够旋转地卡接。
进一步优选的,该第一卡接部为一环状凸体或一环状凹槽,该第二卡接部为一环状凸体或一环状凹槽。
优选的,该连接件外侧具有一台阶位于该第一端、第二端之间,该第二端插设于该受压盖的第二安装孔内,该台阶抵顶在该受压盖上侧的该第二安装孔外缘。
优选的,该容器本体包括一外层及一内层,该外层及该内层之间具有一空心层,该内层及该开放端及该封闭端共同界定该容置腔室,该内层的该至少一通孔及该外层的该至少一通孔连通该空心层及该第二腔室。
优选的,该真空容器还包括一密封件,该密封件设置在该第三腔室内的该结合件及该滑压盖结合位置处。
通过本实用新型此设计,可达到密封性佳的包装罐结构、固定出料量及在不破坏气密性的情况下减少容置空间内的内容物残留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组合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结合件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真空容器1;容置空间114;容器本体11;第一腔室1141;
开放端111;第二腔室1142;封闭端112;第一卡接部115;
通孔1121;外层116;内层117;受压部151;空心层118;
第一谷部1511;
结合件12;第一峰部1512;第一安装槽121;第二安装孔152;
第一底座1211;上盖16;第一安装孔1212;顶壁161;
第一穿孔1213;侧璧162;第三腔室122;第二安装槽163;
平衡块123;第二底座1631;凸部1231;第三安装孔1632;
环状凸部125;第二穿孔1633;第一阀件13;抵压环164;
第一支撑阀座131;第二谷部1641;第一凹槽1312;第二峰部1642;
第一阀片133;第二卡接部165;第一接触面1332;第二阀件17;
活塞14;第二支撑阀座171;止密环142;第二凹槽1712;
第一凹部144;第二阀片173;第二凹部146;第二接触面1732;
环状凹部148;密封件18;受压盖15;孔洞181;连接件19;
第一端191;第二端192;流道193;台阶194;内容物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说明书附图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立体分解另一视角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空容器1包括一容器本体11、一结合件12、一第一阀件13、一活塞14、一受压盖15、一上盖16、一第二阀件17及一连接件19,该真空容器1可例如为卸妆水、洗面奶、唇膏、保养品与化妆品等化妆品或保养用品的容器。
该容器本体11具有一开放端111及一封闭端112,该开放端111及该封闭端112分别位于该容器本体11的上端与下端处,该开放端111及该封闭端112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114,该封闭端112开设有至少一通孔1121,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为两个通孔1121,但不局限于此,在具体实施时也可表示为两个以上的通孔1121或一个通孔1121,该容器本体11的开放端111外侧具有一第一卡接部115。
该结合件12设于该开放端111上,以罩盖该容置空间114,该结合件12具有一第一安装槽121,该第一安装槽121具有一第一底座1211及一第一安装孔1212及多个第一穿孔1213,该第一安装孔1212及这些第一穿孔1213贯穿该第一底座1211,该第一阀件13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槽121。
该第一阀件13设于该第一安装槽121相反该容置空间114的一侧上,该第一阀件13具有一第一支撑阀座131及一第一阀片133,该第一支撑阀座131从该第一阀片133的一侧朝该容置空间114凸伸构成,该第一支撑阀座131具有一第一凹槽1312,该第一凹槽1312沿该第一支撑阀座131的外侧向内凹设构成,该第一支撑阀座131穿设于该第一安装槽121的第一安装孔1212,使该第一凹槽1312与该第一底座1211相互卡接。而该第一阀片133以一具弹性的塑料材质或一具弹性的橡胶所构成,该第一阀片133具有一第一接触面1332,该第一接触面1332可分离地贴附在该第一安装槽121的第一底座1211,该第一接触面1332经弹性变形与该第一安装槽121的第一底座1211分离。
该活塞14可活动容设在该容置空间114内且随该第一阀件13作动而位移,该活塞14的一上侧与对应该结合件12之间形成连通该第一安装槽121的这些第一穿孔1213的该第一腔室1141,该活塞14的一下侧与对应该容器本体11的封闭端112之间形成连通该至少一通孔1121的一第二腔室1142,该第一腔室1141、第二腔室1142相互隔离且不连通。该第一腔室1141用以供容置一内容物2(例如保养乳液)。该活塞14设有一止密环142,该止密环142设置在该活塞14的外周侧上,且该止密环142的一侧紧贴在该容器本体11的内侧上,用以隔离该第一腔室1141、第二腔室1142,令空气被该止密环142隔绝无法流入到第一腔室1141内,以有效达到避免空气与该内容物2接触而变质的效果。
该受压盖15与该结合件12对应设置于该容器本体11的开放端111,在本实施例中,该结合件12设置于该容器本体11的开放端111,然后该受压盖15再罩盖于该结合件12的外侧与该容器本体11的开放端111结合,令该受压盖15与该结合件12共同界定一第三腔室122。
该受压盖15以一具弹性的塑料材质或一具弹性的橡胶所构成,该受压盖15具有一受压部151及一第二安装孔152,该受压部151设于该受压盖15的一侧上,该第二安装孔152贯穿该受压盖15连通该第三腔室122。该受压盖15的受压部151具有多个第一谷部1511及多个第一峰部1512,这些第一峰部1512向该上盖16突出,这些第一谷部1511及这些第一峰部1512彼此互相间隔排列。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谷部1511及这些第一峰部1512表示为四个第一谷部1511及四个第一峰部1512,但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第一谷部1511及这些第一峰部1512也可以表示为其他数量的第一谷部1511及第一峰部1512。
该上盖16罩盖于该受压盖15上,具有一顶壁161及从该顶壁161周缘向下延伸的一侧壁162,该顶壁161具有一对应该第二安装孔152的第二安装槽163,该第二安装槽163具有一第二底座1631及一第三安装孔1632及多个第二穿孔1633,该第三安装孔1632及这些第二穿孔1633贯穿该第二底座1631,该第二阀件17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槽163,该顶壁161内侧具有一抵压环164,该抵压环164的一端接触该受压部151,该受压部151经该抵压环164抵压而弹性变形使该第二阀件17随着运动,该上盖16内侧具有一第二卡接部165,该容器本体11的第一卡接部115对应该第二卡接部165可旋转地卡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卡接部115表示为一环状凸体,该第二卡接部165表示为一环状凹槽,但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卡接部115也可以表示为一环状凹槽,该第二卡接部165也可以表示为一环状凸体。此外,虽然图式中第一卡接部115、第二卡接部165之间未绘示间隙,实际上该第一卡接部115、第二卡接部165之间可设有间隙以利该上盖16对应该容器本体11及该受压盖15旋转。并该上盖16及该容器本体11是以例如卡扣方式使该第一卡接部115及该第二卡接部165可对应旋转地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上盖16的抵压环164具有多个第二谷部1641及多个第二峰部1642,这些第二峰部1642向该受压盖15突出,这些第二峰部1642的一端用以抵压该受压部151,这些第二谷部1641及这些第二峰部1642彼此互相间隔排列。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谷部1641及这些第二峰部1642表示为对应这些第一谷部1511及这些第一峰部1512的四个第二谷部1641及四个第二峰部1642,但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第二谷部1641及这些第二峰部1642也可以表示为对应这些第一谷部1511及这些第一峰部1512的其他数量的第二谷部1641及第二峰部1642。
该第二阀件17设于该第二安装槽163的一侧上,该第二阀件17具有一第二支撑阀座171及一第二阀片173,该第二支撑阀座171从该第二阀片173的一侧朝该受压盖15凸伸构成,该第二支撑阀座171具有一第二凹槽1712,该第二凹槽1712沿该第二支撑阀座171的外侧向内凹设构成,该第二支撑阀座171穿设于该第二安装槽163的第三安装孔1632,该第二凹槽163与该第二底座1631相互卡接。而该第二阀片173以一具弹性的塑料材质或一具弹性的橡胶所构成,该第二阀片173具有一第二接触面1732,该第二接触面1732可分离地贴附在该第二安装槽163的第二底座1631,该第二接触面1732经弹性变形与该第二安装槽163的第二底座1631分离。
该连接件19以一具弹性的塑料材质或一具弹性的橡胶所构成,该连接件19具有一第一端191、一第二端192及贯穿该第一端191、第二端192的一流道193,该第一端191抵顶在该顶壁161内侧的该第二安装槽163外缘,该第二端192设置于该受压盖15的第二安装孔152内,该流道193连通该第二安装槽163及该第二安装孔152。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19外侧具有一台阶194位于该第一端191、第二端192之间,该第二端192插设于该受压盖15的第二安装孔152内,该台阶194抵顶在该受压盖15上侧的该第二安装孔152外缘。由于该连接件19具有弹性,当该连接件19抵顶于该上盖16及该受压盖15之间时,可维持该第三腔室122的气密性。
以下举一具体实施例说明,请参阅图6中(a)部分辅以参阅图1至图5,当真空容器1处于不使用状态时,该上盖16的抵压环164的这些第二谷部1641位于该受压盖15的受压部151的这些第一峰部1512上,而这些第二峰部1642位于该第一谷部1511上。请参阅图6中(b)部分,使用真空容器1时,旋转该上盖16,使该抵压环164的这些第二峰部1642位移到该受压部151的这些第一峰部1512上,抵压这些第一峰部1512,而这些第二谷部1641位于该第一谷部1511上,使这些第一峰部1512弹性变形,改变该第三腔室122内的压力,迫使该第三腔室122内的内容物2挤向该第二安装孔152,随后内容物流入该连接件19的流道193,而该第三腔室122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是该第二安装槽163的这些第二穿孔1633,所以该流道193内的内容物2会向这些第二穿孔1633推挤,由于该第二阀件17通过该第二支撑阀座171的凹槽1712卡住该第二安装槽163的第二底座1631,使该第二阀件17的第二阀片173的接触面1732受到内容物2的推挤后与该第二安装槽163的第二底座1631分离向外界方向开启,该流道193内的内容物2通过这些第二穿孔1633向外流出,直到该第三腔室122与外界的压力平衡后,该第二阀片173的第二接触面1732回复与该第二底座1631贴附。
请参阅图6中(c)部分,再次旋转该上盖16,使该抵压环164的这些第二谷部1641再次位移到该受压部151的这些第一峰部1511上,使这些第一峰部1511回复原形,使该第三腔室122内压力减小,此时该第一腔室1141的压力较该第三腔室122大,而该第一腔室1141通向该第三腔室122的唯一通道是该第一安装槽121的这些第一穿孔1213,所以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会向这些第一穿孔1213推挤,由于该第一阀件13通过该第一支撑阀座131的第一凹槽1312卡住该第一安装槽121的底座1211,使该第一阀件13的第一阀片133的第一接触面1332受到内容物2的推挤后与该第一安装槽121的第一底座1211分离向该第三腔室122方向开启,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通过这些第一穿孔1213补充至该第三腔室122,使该第一腔室1141内压力减小,此时该第二腔室1142的压力较该第一腔室1141大,因此该活塞14被迫向该第一腔室1141方向上升活动,直到该第一腔室1141、第二腔室1142内的压力平衡后,该第一阀片133的第一接触面1332回复与该第一底座1211贴附,该活塞14停止上升活动。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此真空容器1的设计,可有效达到真空容器1密封性佳,以避免内容物2接触空气的效果。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抵压环164的这些第二峰部1642的结构设计,令用户每次旋转该上盖16而挤出的内容物2的量为相同,以达到避免浪费的效果。此外,由于该受压盖15具有弹性的受压部151的这些第一谷部1511及这些第一峰部1512彼此互相间隔排列,及该上盖16的抵压环164的这些第二谷部1641及这些第二峰部1642彼此互相间隔排列的设计,又由于该容器本体11及该上盖16通过该第一卡接部115、第二卡接部165相互卡接,在旋转该上盖16时,该容器本体11及该上盖16的轴向高度不变,使这些第二峰部1642可以间隔一第二谷部1641的位移距离间续地抵压这些第一峰部1512,进而达到令使用者不需用手指按压而挤出内容物2的省力效果。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具体实施示意图,辅以参阅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该活塞14对应该第一支撑阀座131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一凹部144,该第一凹部144向该第二腔室1142下凹,该第一支撑阀座131向该第一腔室1141突出的形状与该第一凹部144向该第二腔室1142下凹的形状相当,该第一支撑阀座131与该第一凹部144对应可分离地结合。
在使用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时,该活塞14会不断地受到压力而上升活动,直到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使用完毕,该结合件12会与活塞14结合,该第一阀件13的第一支撑阀座131与该活塞14的第一凹部144对应贴附。借此,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可以全部被挤出至该第三腔室122不会有残留。
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辅以参阅图1至图8,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处为,该结合件12在该第一安装槽121的对称位置处形成有一平衡块123向该第一腔室1141凸出,该平衡块123具有一凸部1231,在本实施例中,该平衡块123设置在该第一安装槽121相对180度的对称位置,该凸部1231向该第一腔室1141突出的形状与该第一阀件13的第一支撑阀部131的形状相当,该活塞17在该第一凹部144对称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凹部146向该第二腔室1142下凹,该平衡块123向该第一腔室1141突出的形状与该第二凹部146向该第二腔室1142下凹的形状相当,该平衡块123的凸部1231与该第二凹部146对应可分离地结合。
在使用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时,该活塞14会不断地受到压力而上升活动,直到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使用完毕,该结合件12会与该活塞14结合,该第一阀件13的第一支撑阀座131与该活塞14的第一凹部144对应贴附,该平衡块123的凸部1231与该活塞14的第二凹部146对应贴附。借此,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可以全部被挤出至该第三腔室122不会有残留,且该活塞14活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使该活塞14不会因重量不平衡而导致该第一支撑阀座131与该第一凹部144无法对应结合。
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结合件仰视图,辅以参阅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该结合件12形成有一环状凸部125向该第一腔室1141凸出,该安装槽121位于该环状凸部125的中,该活塞14对应该环状凸部125形成有有一环状凹部148,该环状凹部148对应该第一阀件13的第一支撑阀座131及该环状凸部125,该第一支撑阀座131及该环状凸部125与该环状凹部148对应可分离地结合。
在使用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时,该活塞14会不断地受到压力而上升活动,直到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使用完毕,该结合件12会与该活塞14结合,该第一阀件13的第一支撑阀座131及该环状凸部125与该活塞14的环状凹部148对应贴附。借此,该第一腔室1141内的内容物2可以全部被挤出至该第三腔室122不会有残留,且该活塞14活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
请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辅以参阅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该容器本体11具有一外层116及一内层117,该外层116及该内层117的间具有一空心层118,该内层117及该开放端111及该封闭端112共同界定该容置腔室114,该内层117的该至少一通孔1121及该外层116的该至少一通孔1121连通该空心层118及该第二腔室1142。
通过省略该容器本体11的该空心层118位置的材料,进一步使该容器本体11的制造成本降低。
请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组合剖视图,辅以参阅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但是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容器1更包括一密封件18,设置在该第三腔室122内的该结合件12及该受压盖15结合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18为一片体设置于该第三腔室122内且贴附于该结合件12上方,在对应该第一安装槽121位置处形成有一孔洞181连通该第三腔室12,该密封件18的周缘封闭该受压盖15及该结合件12的结合位置处。通过该密封件18的设置,可增加该第三腔室122的密封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器本体,其包括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开放端及该封闭端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该封闭端开设有至少一通孔;
一结合件,设于该开放端上,该结合件包括一第一安装槽,一第一阀件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槽;
一活塞,可活动地容设在该容置空间内且随该第一阀件运动而位移,该活塞与对应该结合件之间形成连通该第一安装槽的一第一腔室,该活塞与对应该封闭端之间形成连通该至少一通孔的一第二腔室,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相互隔离;
一受压盖,其与该结合件对应设置于该容器本体的开放端,该受压盖与该结合件共同界定一第三腔室,该受压盖具有一受压部及一第二安装孔,该受压部设于该受压盖的一侧上,该第二安装孔贯穿该受压盖,且该第二安装孔连通该第三腔室;
一上盖,其罩盖于该受压盖上,该上盖具有一顶壁及从该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一侧壁,该顶壁具有一对应该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安装槽,一第二阀件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槽,该顶壁内侧具有一抵压环,该抵压环的一端接触该受压部,该受压部经该抵压环抵压而弹性变形使得该第二阀件随着运动;及
一连接件,其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贯穿该第一端、第二端的一流道,该第一端抵顶在该顶壁内侧的该第二安装槽外缘,该第二端设置于该受压盖的第二安装孔内,该流道连通该第二安装槽及该第二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安装槽包括一第一底座、一第一安装孔及多个第一穿孔,该第一安装孔及这些第一穿孔贯穿该第一底座,该第二安装槽包括一第二底座、一第三安装孔及多个第二穿孔,该第三安装孔及这些第二穿孔贯穿该第二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阀件设于该第一安装槽的一侧上,该第一阀件包括一第一支撑阀座及一第一阀片,该第一支撑阀座从该第一阀片的一侧朝该第一腔室凸伸构成,该第一支撑阀座具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由沿该第一支撑阀座的外侧向内凹设构成,该第一支撑阀座穿设于该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安装孔,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底座相互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阀件设于该第二安装槽的一侧上,该第二阀件包括一第二支撑阀座及一第二阀片,该第二支撑阀座由该第二阀片的一侧朝该受压盖凸伸构成,该第二支撑阀座具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由沿该第二支撑阀座的外侧向内凹设构成,该第二支撑阀座穿设于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三安装孔,该第二凹槽与该第二底座相互卡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阀片包括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可分离地贴附在该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底座,该第一接触面经弹性变形与该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底座分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阀片包括一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可分离地贴附在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二底座,该第二接触面经弹性变形与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二底座分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活塞设有一止密环,该止密环设置在该活塞的外周侧上,且该止密环的一侧紧贴在该容器本体的内侧上,用以隔离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受压盖的受压部包括多个第一谷部及多个第一峰部,这些第一峰部向该上盖突出,这些第一谷部及这些第一峰部彼此互相间隔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的抵压环包括多个第二谷部及多个第二峰部,这些第二峰部向该受压盖突出,这些第二谷部及这些第二峰部彼此互相间隔排列。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活塞对应该第一支撑阀座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向该第二腔室下凹,该第一支撑阀座与该第一凹部对应可分离地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在该第一安装槽的对称位置处形成有一平衡块向该第一腔室凸出,该平衡块具有一凸部,该活塞在该第一凹部对称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向该第二腔室下凹,该平衡块与该第二凹部对应可分离地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形成有一环状凸部向该第一腔室凸出,该安装槽位于该环状凸部之中,该活塞对应该环状凸部形成有有一环状凹部,该环状凹部对应该第一阀件的第一支撑阀座及该环状凸部,该第一支撑阀座及该环状凸部与该环状凹部对应能够分离地结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的开放端外侧具有一第一卡接部,该上盖内侧具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对应该第二卡接部能够旋转地卡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接部为一环状凸体或一环状凹槽,该第二卡接部为一环状凸体或一环状凹槽。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外侧具有一台阶位于该第一端、第二端之间,该第二端插设于该受压盖的第二安装孔内,该台阶抵顶在该受压盖上侧的该第二安装孔外缘。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包括一外层及一内层,该外层及该内层之间具有一空心层,该内层及该开放端及该封闭端共同界定该容置腔室,该内层的该至少一通孔及该外层的该至少一通孔连通该空心层及该第二腔室。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真空容器还包括一密封件,该密封件设置在该第三腔室内的该结合件及该受压盖结合位置处。
CN201821439798.XU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真空容器 Active CN208994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9798.XU CN208994345U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真空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9798.XU CN208994345U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真空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4345U true CN208994345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798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9798.XU Active CN208994345U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真空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94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5829B2 (ja) 製品、特に化粧品の格納用パッケージ
KR200480194Y1 (ko) 배출펌프를 구비한 파운데이션 용기
CN104902783A (zh) 化妆品容器盖
CN105358008A (zh) 压缩式化妆品容器
US3362556A (en) Closures
CN101391676A (zh) 密封盖
CN105639989B (zh) 真空泵化妆品容器
KR101305758B1 (ko) 퍼프 내장형 화장용 파우더 용기
US11186415B2 (en) Press-type cosmetic bottle
CN208994345U (zh) 一种真空容器
CN205828215U (zh) 一种密封圈及采用该密封圈的按钮开关
KR101479223B1 (ko) 내용물 잔량 소진상태 확인이 용이한 에어리스 펌프
CN217510062U (zh) 按键式真空气垫容器
KR101761482B1 (ko) 브러쉬가 내장된 리버스 퓨전 콤팩트 용기
CN208362966U (zh) 一种道路自吸式临时路障
KR102203401B1 (ko) 변형 가능한 측벽을 포함하는 미용 케이스
KR20150002419U (ko) 배출펌프를 구비한 파운데이션 용기
KR200480196Y1 (ko) 배출펌프를 구비한 파운데이션 용기
CN2459283Y (zh) 防漏密封容器结构
US10548384B1 (en) Vacuumed container
KR101761480B1 (ko) 리버스 퓨전 콤팩트 용기
CN216469611U (zh) 一种防漏食物贮存盒
CN210841922U (zh) 一种指推式真空密封式包装容器
KR20180003103U (ko) 밀폐구조 튜브형 화장품용기
KR200482835Y1 (ko) 리필이 용이한 겔상 화장료용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