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3806U - 履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履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3806U
CN208993806U CN201821772127.5U CN201821772127U CN208993806U CN 208993806 U CN208993806 U CN 208993806U CN 201821772127 U CN201821772127 U CN 201821772127U CN 208993806 U CN208993806 U CN 208993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rod
follower shaft
positioning
crawler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21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华旸
聂文政
王志超
姜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i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i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i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i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21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3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3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3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定位板和导轨,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定位板上设有通孔;主动轮,通过主动轮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主动轮轴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从动轮,通过从动轮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从动轮轴滑设在导轨上;履带件,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侧并与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啮合;张紧装置,包括连杆和定位件,连杆与导轨平行设置,连杆的一端与从动轮轴连接,连杆穿设在通孔内,从动轮轴能够沿导轨滑动以调整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之间的距离并带动连杆在通孔内伸缩,定位件用于连接在连杆与定位板之间以使连杆与定位板相对定位,从而使从动轮轴与定位板相对定位。本实用新型可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履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履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履带车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现有的履带车包括相连接的车体和履带装置,车体上设有电机,履带装置包括履带件、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结构,主动轮通过主动轮轴与车体转动连接,主动轮轴与电机连接,从动轮通过从动轮轴与车体转动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与履带件啮合,张紧结构连接在从动轮轴上,张紧结构用于对从动轮轴施力以使从动轮轴沿径向移动,从而能够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对履带件形成张紧作用。
然而,现有的张紧结构操作不便,在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距离的过程中费时、费力,降低了使用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装置,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装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板和导轨,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板上设有通孔;
主动轮,通过主动轮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轴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从动轮,通过从动轮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轴与所述主动轮轴平行并滑设在所述导轨上;
履带件,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侧并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啮合;
张紧装置,包括连杆和定位件,所述连杆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轴连接,所述连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从动轮轴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以调整所述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之间的距离并带动所述连杆在所述通孔内伸缩,所述定位件用于连接在所述连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以使所述连杆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定位,从而使所述从动轮轴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定位。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杆为螺杆,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能够配合夹紧所述定位板,以使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定位。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所述导轨为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从动轮轴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从动轮轴通过所述连接孔穿设在所述导向轴上,且所述从动轮轴能够沿所述导向轴滑动。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所述导向轴、连杆、主动轮轴、从动轮轴的轴线共平面,所述张紧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张紧装置的连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导向轴位于两个所述张紧装置的所述连杆之间。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所述导向轴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顶板和底板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定位板夹设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并沿所述第三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张紧装置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连接并夹设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轴旋转以带动所述主动轮旋转。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还包括护盖,所述护盖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主体和第一翼板,所述顶板主体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一翼板,所述第一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顶板主体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护盖相连接;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主体和第二翼板,所述底板主体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二翼板,所述第二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底板主体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护盖相连接。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还包括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连接在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之间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延伸,所述顶板、底板和电机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机安装板连接。
所述的履带装置,优选的,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件、连接板和弹性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在工作面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附件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弹性件支撑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吸附件之间以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吸附件能够保持相对定位状态;所述履带件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履带件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吸附件位于所述履带件外侧;所述吸附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装置沿所述履带件的周向间隔排列设置,各所述吸附装置沿所述履带件的宽度方向设置。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装置,当需要对履带件进行安装时,可使从动轮轴沿导轨快速滑动以缩短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之间的距离,此时连杆在定位板的通孔内伸缩,由于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能够方便的将履带件套设在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上,之后可使从动轮轴沿导轨快速滑动以增加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履带件张紧,当履带件张紧后可将定位件连接在连杆与定位板之间以使连杆与定位板相对定位。当需要拆卸履带件时,只需使定位件解除对于连杆与定位板的定位,即可使从动轮轴沿导轨快速滑动,从而缩短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之间的距离,便于将履带件卸下。由此,使张紧结构操作简单方便,在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距离的过程中快速、费力,提高了履带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水平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竖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吸附装置的正面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带装置的吸附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吸附装置; 101:吸附件; 102:连接板;
103:弹性件; 104:导向装置; 105:连接杆;
106:第一销轴; 107:穿孔; 108:限位件;
109:导向轮; 110:第二销轴; 111:框架;
112:磁块; 200:履带装置; 201:履带件;
202:支架; 203:定位板; 204:导轨;
205:通孔; 206:主动轮; 207:主动轮轴;
208:从动轮; 209:从动轮轴; 210:张紧装置;
211:连杆; 212:定位件; 213:第一定位螺母;
214:第二定位螺母; 215:抵接部; 216:连接孔;
217:顶板; 218:底板; 219:电机;
220:护盖; 221:顶板主体; 222:第一翼板;
223:底板主体; 224:第二翼板; 225:电机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装置200,包括:支架202,所述支架202上设有定位板203和导轨204,所述导轨204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板203上设有通孔205;主动轮206,通过主动轮轴207与所述支架202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轴207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从动轮208,通过从动轮轴 209与所述支架202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轴209与主动轮轴207平行并滑设在所述导轨204上;履带件201,套设在所述主动轮206和从动轮208外侧并与所述主动轮206和从动轮208相啮合;张紧装置210,包括连杆211和定位件212,所述连杆211与所述导轨204平行设置,所述连杆211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轴209连接,所述连杆211穿设在所述通孔205内,所述从动轮轴209能够沿所述导轨204滑动以调整所述从动轮轴209和主动轮轴207之间的距离并带动所述连杆211在所述通孔205内伸缩,所述定位件212用于连接在所述连杆211与所述定位板 203之间以使所述连杆211与所述定位板203相对定位,从而使所述从动轮轴209与所述定位板203相对定位。
本实施例中的履带装置200,当需要对履带件201进行安装时,可使从动轮轴209沿导轨204快速滑动以缩短从动轮轴209和主动轮轴207 之间的距离,此时连杆211在定位板203的通孔205内伸缩,由于从动轮轴209和主动轮轴207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能够方便的将履带件201 套设在从动轮轴209和主动轮轴207上,之后可使从动轮轴209沿导轨 204快速滑动以增加从动轮轴209和主动轮轴207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履带件201张紧,当履带件201张紧后可将定位件212连接在连杆211 与定位板203之间以使连杆211与定位板203相对定位。当需要拆卸履带件201时,只需使定位件212解除对于连杆211与定位板203的定位,即可使从动轮轴209沿导轨204快速滑动,从而缩短从动轮轴209和主动轮轴207之间的距离,便于将履带件201卸下。由此,使张紧结构操作简单方便,在调整主动轮206和从动轮208之间距离的过程中快速、费力,提高了履带装置200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杆211为螺杆,所述定位件212包括第一定位螺母213和第二定位螺母214,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3和第二定位螺母214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板20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3和第二定位螺母214之间,所述第一定位螺母 213和第二定位螺母214能够配合夹紧所述定位板203,以使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板203相对定位。由此,当履带件201张紧后可使第一定位螺母213和第二定位螺母214配合夹紧定位板203以使连杆211与定位板203相对定位,当需要拆卸履带件201时,只需旋松位于定位板203 与从动轮轴209之间的第一定位螺母213或第二定位螺母214即可解除对于连杆211与定位板203的定位,之后壳使从动轮轴209沿导轨204 快速滑动,从而缩短从动轮轴209和主动轮轴207之间的距离,便于将履带件201卸下。由此,使定位件21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杆的第一端与从动轮轴209连接,螺杆的第二端设有抵接部215,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3位于所述抵接部215和所述定位板203之间,所述抵接部215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3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3沿所述螺杆移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轨204为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定位板203连接,所述从动轮轴209上设有连接孔216,所述从动轮轴209 通过所述连接孔216穿设在所述导向轴上,且所述从动轮轴209能够沿所述导向轴滑动。由此,使导轨204结构简单、导向可靠、组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轴、连杆211、主动轮轴207、从动轮轴 209的轴线共平面,所述张紧装置210为两个,两个所述张紧装置210 的连杆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导向轴位于两个所述张紧装置210的连杆211之间。由此,通过两个张紧装置210对从动轮轴209 进行定位,利于提高定位的稳定性。由于导向轴、连杆211、主动轮轴 207、从动轮轴209的轴线共平面,因此,从动轮轴209在导向轴上滑动的距离能够全部转化为主动轮轴207和从动轮轴209之间距离的变化量,利于提高调整效率。另外,导向轴位于两个张紧装置210的连杆211 之间,由此利于提高从动轮轴209沿导向轴滑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轴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由此,利于提高从动轮轴209沿导向轴滑动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4-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202包括顶板217和底板218,所述顶板217和底板218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顶板217 和底板218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定位板203夹设在所述顶板217和底板218之间并沿所述第三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张紧装置210位于所述顶板217和底板218之间。由此,利于提高履带装置200结构的稳定性,并利于使履带装置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履带装置200还包括电机219,所述电机219 与所述支架202连接并夹设在所述顶板217和底板218之间,所述电机 219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轴207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轴207旋转以带动所述主动轮206旋转。由此,可使履带装置200模块化,即主动轮轴207可直接由履带装置200内的电机219进行驱动,无需通过传动系统与履带装置200外的电机219进行连接,简化了结构。另外,电机219夹设在顶板217和底板218之间,利于使履带装置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履带装置200还包括护盖220,所述护盖220 位于所述支架202的两侧;所述顶板217包括顶板主体221和第一翼板 222,所述顶板主体221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一翼板222,所述第一翼板 222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顶板主体221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翼板222与所述护盖220相连接;所述底板218包括底板主体223和第二翼板224,所述底板主体223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二翼板 224,所述第二翼板224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底板主体223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翼板224与所述护盖220相连接。由此,通过第一翼板222和第二翼板224能够方便与位于支架202的两侧护盖220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履带装置200还包括电机安装板225,所述电机安装板225连接在位于所述顶板217和底板218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翼板222和第二翼板224之间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延伸,所述顶板217、底板218和电机安装板225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机219 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机安装板225连接。由此,顶板217、底板218和电机安装板225能够对电机219形成保护,并使电机219安装方便。
请参考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履带装置200还包括吸附装置100,所述吸附装置100包括吸附件101、连接板102和弹性件 103,所述吸附件101用于吸附在工作面上,所述弹性件1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附件101和连接板102相连接,所述弹性件103支撑在所述连接板102和所述吸附件101之间以使所述连接板102与所述吸附件101 能够保持相对定位状态;所述履带件201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板102相连接,所述弹性件103沿所述履带件201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吸附件101位于所述履带件201外侧;所述吸附装置100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装置100沿所述履带件201的周向间隔排列设置,各所述吸附装置100沿所述履带件201的宽度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履带装置200,由于通过弹性件103的伸缩或弯曲,能够使吸附件101和连接板102相对移动,当履带装置200在非平面工作面上行走时,吸附件101会受到工作面的压力,在压力和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吸附件101会而相对于连接板102移动,从而使吸附件 101能够与工作面相贴合,进而利于提高吸附件101对于工作面的吸附力,防止履带装置200与工作面脱离而掉落,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在弹性件103的支撑作用下,能够保证履带装置200行走的稳定性。履带装置200通过多个吸附装置100配合吸附并支撑在工作面上,能够提高履带装置200对于工作面的吸附力度,从而提高履带装置200在工作面上行走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装置100还包括导向装置104,导向装置104包括连接杆105和第一销轴106,连接杆105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06与吸附件101铰接,第一销轴106垂直于履带件201的径向;连接板102上设有穿孔107,连接板102通过穿孔107套设在连接杆105 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能够沿连接杆105滑动。使用时,可使第一销轴106垂直于履带件201的宽度方向,即使第一销轴106垂直于履带件 201的径向和宽度方向,当履带装置200在非平面工作面上行走时,吸附件101会受到工作面的压力,在压力和弹性件10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吸附件101会带动连接杆105在穿孔107中伸缩,且吸附件101会以第一销轴106为中心相对于连接板102旋转,从而使吸附件101能够与工作面相贴合,进而利于提高吸附件101对于工作面的吸附力,防止履带装置200与工作面脱离而掉落,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另外,由于第一销轴106垂直于履带件201的径向和宽度方向,因此,导向装置104限制了吸附件101和连接板102在垂直于履带件201的径向和宽度方向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从而提高了吸附装置100的支撑力。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装置104为多个,多个导向装置104沿履带件20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由于多个导向装置104沿履带件201 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因此,能够有效防止吸附件101以连接杆105为中心相对于连接板102旋转,提高了吸附装置100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装置100还包括限位件108,限位件108 连接在连接杆105的第二端和连接板102之间以限制连接板102朝向连接杆105的第二端移动;弹性件103为弹簧,各连接杆105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用于对吸附件101和连接板102施加弹性压力以使吸附件101 和连接板102能够保持相对定位状态。由此,通过限位件108可以限制连接板102和吸附件101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弹簧保持压缩状态,进而使弹簧能够对吸附件101和连接板102施加弹性压力以使吸附件101和连接板102能够保持相对定位状态,提高吸附装置100的支撑力。由于弹簧套设在连接杆105上,因此连接杆105能够对弹簧提供支撑力,防止弹簧过度变形而损坏,提高了吸附装置100使用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多个导向装置104沿履带件20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因此,套设在连接杆105上的弹簧自然也沿履带件20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因此能够提高对于吸附件101和连接板102的支撑力,使连接板102与吸附件101能够更好的保持相对定位状态,提高了吸附装置100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件108为限位螺母,连接杆105上设有螺纹段,限位螺母与螺纹段螺纹配合。在吸附装置100组装过程中,可先将连接杆105通过第一销轴106与吸附件101铰接,之后将弹簧套设在连接杆105上,再将连接板102通过穿孔107套设在连接杆105上,之后再将限位螺母套设在螺纹段上,通过旋转限位螺母使限位螺母沿螺纹段移动以压持连接板102,从而使弹簧保持压缩状态,由此使吸附装置100组装、调节方便。当然,限位件108也为设置在连接杆105上的限位凸块。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装置100还包括导向轮109,吸附件101 沿履带件201的宽度方向延伸,导向轮109通过第二销轴110连接在吸附件101的端部,第二销轴110与第一销轴106相平行。当吸附装置100 与履带装置200的履带件201进行连接时,可将吸附件101沿履带件201 的宽度方向设置。当履带装置200在非平面工作面上行走时,吸附件101 会受到工作面的压力,在压力和弹性件10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吸附件 101会以第一销轴106为中心相对于连接板102旋转,在吸附件101相对于连接板102旋转过程中,导向轮109会与工作面相接触并在工作面上滑动,此时,导向轮109能够以第二销轴110为中心相对于吸附件101 旋转,从未有效避免吸附件101的端部与工作面直接碰撞造成损坏,并使履带装置200在工作面上的移动更为顺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件101的底面用于与工作面相接触,导向轮109的底端位于吸附件101的底面下方,由此能够减小吸附件101 与工作面的摩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件101包括框架111和磁块112,框架 111和磁块112均沿履带件201的宽度方向延伸,导向轮109通过第二销轴110连接在框架111的两端,磁块112与框架111连接并位于框架 111的两端之间,磁块112用于吸附在工作面上。由此,使吸附件101 结构简单、吸附可靠、组装方便。当然,磁块112也可替换为真空吸附装置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板和导轨,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板上设有通孔;
主动轮,通过主动轮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轴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从动轮,通过从动轮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轴与所述主动轮轴平行并滑设在所述导轨上;
履带件,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侧并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啮合;
张紧装置,包括连杆和定位件,所述连杆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轴连接,所述连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从动轮轴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以调整所述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之间的距离并带动所述连杆在所述通孔内伸缩,所述定位件用于连接在所述连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以使所述连杆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定位,从而使所述从动轮轴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螺杆,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能够配合夹紧所述定位板,以使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从动轮轴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从动轮轴通过所述连接孔穿设在所述导向轴上,且所述从动轮轴能够沿所述导向轴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连杆、主动轮轴、从动轮轴的轴线共平面,所述张紧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张紧装置的连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导向轴位于两个所述张紧装置的所述连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顶板和底板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定位板夹设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并沿所述第三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张紧装置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连接并夹设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轴旋转以带动所述主动轮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盖,所述护盖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
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主体和第一翼板,所述顶板主体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一翼板,所述第一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顶板主体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护盖相连接;
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主体和第二翼板,所述底板主体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二翼板,所述第二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底板主体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护盖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连接在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之间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延伸,所述顶板、底板和电机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机安装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件、连接板和弹性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在工作面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附件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弹性件支撑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吸附件之间以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吸附件能够保持相对定位状态;
所述履带件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履带件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吸附件位于所述履带件外侧;
所述吸附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装置沿所述履带件的周向间隔排列设置,各所述吸附装置沿所述履带件的宽度方向设置。
CN201821772127.5U 2018-10-30 2018-10-30 履带装置 Active CN208993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2127.5U CN208993806U (zh) 2018-10-30 2018-10-30 履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2127.5U CN208993806U (zh) 2018-10-30 2018-10-30 履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3806U true CN208993806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2127.5U Active CN208993806U (zh) 2018-10-30 2018-10-30 履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938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8129A (zh) * 2018-10-30 2019-01-11 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 履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8129A (zh) * 2018-10-30 2019-01-11 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 履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93806U (zh) 履带装置
CN209207406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压盘安装保护装置
CN206704094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物品防震动固定架
CN205446587U (zh) 一种皮带张紧装置及皮带传动装置
CN211779418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操纵管路安装用固定支架
CN209274754U (zh) 履带装置及爬壁机器人
CN109838656A (zh) 一种技术转移单元分化水平支撑装置
CN109178129A (zh) 履带装置
CN209274752U (zh) 爬壁机器人
CN209208895U (zh) 履带装置及爬壁机器人
CN204954594U (zh) 五金件自动抛光装置
CN203785647U (zh) 一种三坐标测量机的防尘装置
CN109533053A (zh) 清理机器人
CN20834922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吸顶灯连接装置
CN109436117A (zh) 履带装置及爬壁机器人
CN209274747U (zh) 清理机器人
CN205896782U (zh) 一种自动轨道照明车
CN206615685U (zh) 一种伸缩皮带的张紧装置
CN209042096U (zh) 一种全角度可调节投光灯
CN210034903U (zh) 一种用于平板显示器的弹片式卡合快拆底座
CN106247288A (zh) 一种新型led灯具固定装置
CN106742443A (zh) 撕膜装置
CN208381837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舞台灯固定装置
CN208686174U (zh) 一种具有定位调整的辅助停车装置
CN215111394U (zh) 一种雷达物位计安装支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