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7353U -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7353U
CN208987353U CN201920663081.1U CN201920663081U CN208987353U CN 208987353 U CN208987353 U CN 208987353U CN 201920663081 U CN201920663081 U CN 201920663081U CN 208987353 U CN208987353 U CN 208987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lk
baler
cutter shaft
pickup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30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承龙
汤善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CHUANG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CHUANG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CHUANG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CHUANG ROBO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30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7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7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73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包括打捆机、设置在打捆机前部的捡拾器和用于对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装置以及用于运送粉碎完成的秸秆的运送装置;打捆机上设置有用于喷洒菌种使秸秆有氧发酵成有机肥料的喷药水装置,打捆机由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化操控,捡拾器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短暂存储秸秆并且能够去除秸秆内多余尘土的存储装置,存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秸秆夹杂的尘土进一步去除后运送至打捆机内的颠簸喂入装置;够对垄沟底部秸秆与陇上秸秆同时捡收、粉碎、还田、打捆,并且能够降低秸秆中的含土量,实现不停机打捆,并且各刀轴在高速转动时能够保证轴的直线度。

Description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处理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够对垄沟底部秸秆与陇上秸秆同时捡收、粉碎、还田、打捆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背景技术
玉米、小麦、高粱、葵花等作物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收获后的秸秆如何处理一直是比较大的难题;传统方法直接在田里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而秸秆还田虽然能够避免空气污染,但是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还田秸秆无法在第二年春季腐烂导致在春播后造成第二年种子发芽率降低的问题;使用秸秆捡拾打捆机可以大大降低秸秆的收集、储存和运输成本,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而传统的秸秆打捆机只能对秸秆进行捡拾并运送至打捆机内进行打捆,捡拾起来的秸秆含土量大,运送至打捆机内打捆后,秸秆捆内的含土量严重超标,只能勉强用于单一的生物发电,进而大大折扣了秸秆的利用率;
并且现有的打捆机不能对秸秆进行切碎,使打出秸秆捆内的秸秆长短不一,不适合做牛羊的饲料,需要再次对秸秆进行处理后才能供牛羊使用,使用不便。
而且现有的打捆机都是等打捆室内满了之后需要停车进打捆,并将打好的秸秆捆卸下之后,才能再对剩下的秸秆进行捡拾、打捆,这样便大大延长了捡拾秸秆并打捆的工作时间,进而大大降低了打捆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垄沟底部秸秆与陇上秸秆同时捡收、粉碎、还田、打捆,并且能够降低秸秆中的含土量,实现不停机打捆,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包括打捆机、设置在打捆机前部的捡拾器和用于对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装置以及用于运送粉碎完成的秸秆的运送装置;
打捆机上设置有用于喷洒菌种使秸秆有氧发酵成有机肥料的喷药水装置,打捆机由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化操控,捡拾器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短暂存储秸秆并且能够去除秸秆内多余尘土的存储装置,存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秸秆夹杂的尘土进一步去除后运送至打捆机内的颠簸喂入装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捡拾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中间支撑板,捡拾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地面上秸秆进行捡拾的捡拾装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捡拾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两侧的破碎捡拾刀轴,所述破碎捡拾刀轴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的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破碎捡拾刀轴的外圆柱面上可拆卸式设置有多种捡拾刀具。
进一步优化: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两侧且位于破碎捡拾刀轴后侧的切碎刀轴,切碎刀轴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的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切碎刀轴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粉碎刀。
进一步优化:所述切碎刀轴的外部设置有切碎刀轴外壳,所述切碎刀轴外壳的两端和后侧分别与壳体和中间支撑板固定连接,切碎刀轴外壳的表面上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筛孔。
进一步优化:所述运送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两侧且位于切碎刀轴后侧的高速运料轴,高速运料轴上间隔均匀倾斜设置有呈螺旋排列的切碎刀,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风机,风机的转轴与高速运料轴一体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颠簸喂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存储装置下方的的机架,机架的上方倾斜设置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板颠簸运动的颠簸驱动装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喷药水装置包括生物菌药箱,所述生物菌药箱的下端连接有与生物菌药箱内部相连通的喷药水管,所述喷药水管的下端设置在输送板的上方,生物菌药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运送生物菌药箱内药液的药液驱动装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用于检测打捆机车速的车速传感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喷药驱动器,所述喷药驱动器的输出端与药液驱动装置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自动化控制药液驱动装置的启停和控制药液驱动装置输送至喷药水管内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够对垄沟底部秸秆与陇上秸秆同时捡收、粉碎、还田、打捆,并且能够降低秸秆中的含土量,实现不停机打捆,并且各刀轴在高速转动时能够保证轴的直线度,不会出现扭曲变形等情况,通过喷药水装置喷洒出生物菌药物并与运送至打捆机内的秸秆进行混合,使打完的秸秆捆能够通过有氧发酵成有机肥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捡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有甩刀片的破碎捡拾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有L型甩刀的破碎捡拾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捡拾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碎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速运料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捡拾器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刀轴的传动皮带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碎刀轴顺时针转动时传动皮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捆机喂料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颠簸喂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
图16为图14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总体结构侧视图。
图中:1-打捆机;2-捡拾器;21-壳体;22-中间支撑板;23-破碎捡拾刀轴;24-捡拾刀具;25-L型甩刀;26-甩刀片;27-安装座;211-第一传动轴;212-第一减速箱;213-第一皮带轮;214-第二传动轴;215-第二减速箱;216-第二皮带轮;217-第二皮带轮;3-切碎刀轴;31-粉碎刀;32-切碎刀轴外壳;33-粉碎定刀;34-第一筛孔;4-高速运料轴;41-外壳;42-第二筛孔;43-风机;44-送料风筒;46-切碎刀;47-切碎定刀;5-存储装置;51-储料箱;52-出料口;53-导流板;54-搅拌轴;55-搅拌齿;6-颠簸喂入装置;61-机架;62-输送板;63-滑轨;64-转动轴;65-凸轮;66-第一连接杆;67-传动杆;68-第二连接杆;69-转轴;621-第三筛孔;622-立板;623-喂入轴;7-喷药水装置;71-生物菌药箱;73-喷药水管;74-喷药驱动器;75-喷药泵;8-主控制器;81-驱动放大板;82-车速传感器;83-断网电磁离合器;84-人机交互界面;85-手控自动启停(备)及急停控制盒;86-打捆启动传感器;87-开盖限位传感器;88-送网电磁离合器;89-送草电磁离合器;90-开盖闭盖电阀块;91-断网切刀电阀块;92-第一双作用液压缸;93-第二双作用液压缸;94-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包括打捆机1、设置在打捆机1前部的捡拾器2和用于对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装置以及用于运送粉碎完成的秸秆的运送装置;
打捆机1上设置有用于喷洒菌种使秸秆有氧发酵成有机肥料的喷药水装置7,所述打捆机1由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化操控,捡拾器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短暂存储秸秆并且能够去除秸秆内多余尘土的存储装置5,存储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秸秆夹杂的尘土进一步去除后运送至打捆机1内的颠簸喂入装置6。
如图2所示,所述捡拾器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中间支撑板22。
捡拾器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地面上秸秆进行捡拾的捡拾装置,所述捡拾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22两侧的破碎捡拾刀轴23,所述破碎捡拾刀轴23远离中间支撑板22的一端分别与壳体21的侧板转动连接。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中间支撑板22,用于支撑破碎捡拾刀轴23转动,进而能够在减小破碎捡拾刀轴23的整体体积时还能够保证破碎捡拾刀轴23在高速转动下保持直线度,提高破碎捡拾刀轴23的转速,完全解决了在高速转动时因碎捡拾刀轴22过长并且在自身惯性的情况下,出现扭曲变形等情况。
如图3-4所示,所述破碎捡拾刀轴23的外圆柱面上可拆卸式设置有多种类型的捡拾刀具24,所述多个捡拾刀具24沿破碎捡拾刀轴23的径向和轴向间隔均匀排列设置。
所述壳体21的内部位于破碎捡拾刀轴23的上方位置固定设置有多个与捡拾刀具24配合使用的定刀。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破碎捡拾刀轴23在高速旋转时,带动破碎捡拾刀轴23上的捡拾刀具24进行旋转,捡拾刀具24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打断地面上的秸秆并将秸秆捡拾起来,然后再通过定刀将捡拾起来的秸秆和泥土进行第一次粉碎。
如图5所示,所述多种捡拾刀具24包括一横截面呈L形的L型甩刀25,所述两个L型甩刀25以背对式安装组成L型甩刀组。
所述捡拾刀具24还包括一横截面呈L形且拐角处大于90度的甩刀片26,所述三个甩刀片26组成一个第一甩刀片组,所述5个甩刀片26组成一个第二甩刀片组。
为了保证破碎捡拾刀轴23在工作时受力均匀,在使用时破碎捡拾刀轴23上只能安装同一规格的捡拾刀具24,不能多种捡拾刀具24组合使用。
如图3所示,所述破碎捡拾刀轴23的外圆柱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L型甩刀组和甩刀片组的安装座27,所述多个安装座27沿破碎捡拾刀轴23的径向和轴向间隔均匀排列设置。
这样设计,可以将捡拾刀具24通过安装座27可拆卸式安装在破碎捡拾刀轴23上,进而可以使多种捡拾刀具24能够互换,实现对垄上垄下的秸秆进行捡拾。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22两侧且位于破碎捡拾刀轴23后侧的切碎刀轴3,所述切碎刀轴3远离中间支撑板22的一端分别与壳体21的侧板转动连接。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中间支撑板22,将支撑切碎刀轴3转动,进而能够在减小切碎刀轴3的整体体积时还能够保证切碎刀轴3在高速转动下保持直线度,提高切碎刀轴3的转速,完全解决了在高速转动时因切碎刀轴3过长并且在自身惯性的情况下,出现扭曲变形等情况。
所述切碎刀轴3的外圆柱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粉碎刀31,所述多个粉碎刀31沿切碎刀轴3的径向和轴向间隔均匀排列设置。
所述切碎刀轴3的外部设置有切碎刀轴外壳32,所述切碎刀轴外壳32的两端和后侧分别与壳体21和中间支撑板22固定连接,所述切碎刀轴外壳32靠近破碎捡拾刀轴23的一侧成有一通口。
所述切碎刀轴外壳32上固定设置有与粉碎刀31配合使用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定刀33。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切碎刀轴外壳32与壳体21和中间支撑板22之间,位于切碎刀轴3的外部形成一腔室,并且通过通孔,使该腔室与外部相连通,进而能够使破碎捡拾刀轴23和捡拾刀具24在旋转过程中捡拾起来的秸秆能够通过通口进入该腔室内;
并且通过切碎刀轴3在该腔室内逆时针转动带动粉碎刀31旋转时,能够通过粉碎刀31将捡拾起来的秸秆压进该腔室内,并且通过粉碎刀31与粉碎定刀33的配合将秸秆进行粉碎;
当切碎刀轴3在该腔室内顺时针转动带动粉碎刀31旋转时,能通过粉碎刀31将捡拾起来的秸秆直接传送至运送装置内。
所述切碎刀轴外壳32的表面上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筛孔34。
通过第一筛孔34,能够用于过滤掉在切碎的过程中切碎的比较细小的秸秆,实现还田,并通过第一筛孔34,还能筛掉秸秆内抖落下来的泥土,提高除尘效果,使捡拾起来的秸秆更加干净。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运送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22两侧且位于切碎刀轴3后侧的高速运料轴4,所述高速运料轴4远离中间支撑板22的一端分别与壳体21的侧板转动连接。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中间支撑板22,将支撑高速运料轴4转动,进而能够提高高速运料轴4的转速,使高速运料轴4在高速转动下保持直线度,完全解决了在高速转动时因高速运料轴4过长并且在自身惯性的情况下,出现扭曲变形等情况。
所述高速运料轴4的外圆柱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切碎刀46,所述多个切碎刀46分别朝向壳体21的侧板倾斜设置,且沿切碎刀轴3的径向呈螺旋排列。
这样设计,使高速运料轴4上的多个切碎刀46的一侧面组成间断的绞龙形状,进而能够将秸秆进行进一步粉碎,并推动秸秆运动。
所述高速运料轴4的外部设置有外壳41,所述外壳41的两端和后侧分别与壳体21和中间支撑板2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1靠近破碎捡拾刀轴23的一侧形成有一通口。
所述外壳41上固定设置有与切碎刀46配合使用将秸秆进一步粉碎的切碎定刀47。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外壳41与壳体21和中间支撑板22之间,位于高速运料轴4的外部形成一腔室,通过通口,使该腔室与外部相连通,进而能够使切碎刀轴3和粉碎刀31在旋转过程中粉碎完成的秸秆通过该通口进入该腔室内。
高速运料轴4在腔室内转动时可以强制的进一步将秸秆粉碎,并推动秸秆运动,秸秆在进一步粉碎和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抖落掉秸秆内的泥土。
所述外壳41的表面上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筛孔42,通过该第二筛孔42,能够用于筛掉高速运料轴4在送秸秆过程中被抖落下来的泥土和细小的秸秆,进一步提高还田和除尘效果,使捡拾起来的秸秆更加干净。
所述壳体2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风机43,所述风机43的引风口与外壳41形成的腔室相互连通,且该风机43的转轴与高速运料轴4一体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风机43的出风口连通有送料风筒44,所述送料风筒44远离风机43的一端与存储装置5相连通。
这样设计,能够使高速运料轴4在转动时可以驱动风机43进行同步转动,进而能够将高速运料轴4集中起来的秸秆在风机43的驱动下通过送料风筒44运送至存储装置5内。
这样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粉碎效果,可有效避免因秸秆过长,卡住风机43的现象。
如图8-10所示,所述壳体2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破碎捡拾刀轴23、两个切碎刀轴3和两个高速运料轴4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两个破碎捡拾刀轴23、两个切碎刀轴3和两个高速运料轴4远离中间支撑板22的一端分别贯穿壳体21的两侧板,并分别固定连接有皮带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21上方与破碎捡拾刀轴23平行的第一传动轴211,第一传动轴211的中部位置与第一减速箱212传动连接,其两端分别与壳体21转动支撑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轴2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13,所述第一皮带轮213通过皮带与破碎捡拾刀轴23的皮带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破碎捡拾刀轴23转动。
所述第一减速箱212的动力输入端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为第一减速箱212传动动力。
所述壳体21上方与切碎刀轴3平行设置有第二传动轴214,第二传动轴214的中部位置与第二减速箱215传动连接,其两端分别与壳体21转动支撑连接。
所述第一减速箱212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减速箱215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用于为第二减速箱215传动动力,所述第二减速箱215的动力输出方向与第一减速箱212的动力输出方向相反。
这样设计,当第一减速箱212的动力输出方向为顺时针时,第二减速箱215的动力输出方向为逆时针。
所述第二传动轴2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16和第三皮带轮217。
所述第二皮带轮216通过皮带与切碎刀轴3的皮带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切碎刀轴3逆时针转动。
所述第三皮带轮217通过皮带与高速运料轴4的皮带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高速运料轴4和风机43转动。
如图11所示,当卸下第二皮带轮216与切碎刀轴3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并使第一皮带轮213通过一根皮带同时传动破碎捡拾刀轴23的皮带轮和切碎刀轴3的皮带轮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一减速箱212顺时针驱动切碎刀轴3转动。
如图1和图12-13所示,所述存储装置5包括安装在捡拾器2上部的储料箱51,所述储料箱51内设置有用于将秸秆分散使秸秆均匀散落在储料箱51内的分散装置。
所述储料箱51是由金属网制成的箱体结构,且储料箱51的整体结构呈一体两段式结构,其上段为长方体型结构,其下端为梯形体型结构,所述储料箱51的下部同轴开设有出料口52。
所述储料箱51靠近送料风筒44的一侧上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送料风筒44远离风机43的一端与该通孔相连通。
所述储料箱51内部靠近该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53,通过设置导流板53,能够使捡拾的秸秆通过送料风筒44后有挤压现象,通过导流板53改变秸秆的抛洒方向,使秸秆均匀分散。
所述分散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储料箱51中部的搅拌轴54,所述搅拌轴54上设置有多个搅拌齿55,所述多个搅拌齿55沿搅拌轴54的轴向和周向间隔均匀布设。
所述搅拌齿55的整体结构呈弧形板,且该搅拌齿55远离搅拌轴54的一端形成尖端部。
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搅拌齿55组成一组搅拌齿组,所述多组搅拌齿组沿搅拌轴54长度方向间隔均匀且螺旋排列设置。
这样设计,可是使秸秆在风机43的驱动下通过送料风筒44和通孔,使秸秆运送至储料箱51内,并且通过导流板53将秸秆分散,分散的秸秆在降落的过程中,通过搅拌轴54驱动搅拌齿55转动进一步对没有分散的秸秆进行分散,使秸秆均匀的平铺在储料箱51内;
秸秆通过风机43风力的作用下运送至储料箱51内时,可以使秸秆携带的泥土吹落,并且与储料箱51表面上网孔的相互配合下,将泥土在储料箱51内排除,而将秸秆阻挡在储料箱51内,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使秸秆内的含土量大大较少。
如图12和图14-16所示,所述颠簸喂入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储料箱51的出料口52下方的机架61,所述机架61的上方倾斜设置有输送板62,所述输送板6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板62颠簸运动的颠簸驱动装置。
所述输送板62的前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机架61上设置有与滑轮配合使用的滑轨63。
所述颠簸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输送板62下方的转动轴64,所述机架61上转动设置有凸轮65,所述凸轮65上偏心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6,所述第一连接杆66远离凸轮65的一端与转动轴64转动连接。
所述凸轮6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有凸轮65转动的传动杆67,所述传动杆67远离凸轮65的一端通过链条传动组件与打捆机1上的送草电磁离合器89传动连接。
所述转动轴64上靠近输送板62两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8,所述第二连接杆68远离转动轴64的一端通过转轴69与机架61转动连接。
这样设计,当送草电磁离合器89吸合将动力通过链条传动组件传动给传动杆67,传动杆67带动凸轮65转动,凸轮65带动第一连接杆66运动,第一连接杆66带动输送板62向前运动,并且通过滑轮与滑轨63限定输送板62的运动方向;
当输送板62由凸轮65驱动向前运动时,在第二连接杆68的作用下顶动输送板62向上运动,实现颠簸动作;
进而储料箱51内的秸秆通过出料口52散落到输送板62上时,散落的秸秆在输送板62的颠簸动作下会使秸秆内的细小秸秆和泥土抖落下来。
所述输送板62远离出料口52的一端位于打捆机1的喂料口处。
所述输送板6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筛掉细小秸秆和泥土的第三筛孔621。
为了提高输送板62抖落掉秸秆内的细小秸秆、泥土和运送草料的工作效率,所述输送板62上设置有多个立板622,所述多个立板622沿输送板6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多个立板622沿输送板62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布设。
所述立板622的上端设置成锯齿状,所述锯齿的锯齿大小相同,且都包括一个水平边和一个由水平边外缘向内向下延伸的斜边。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立板622,使散落到输送板62上的秸秆与输送板上2的第三筛孔621之间间隔开,进而能够更好的抖落掉秸秆内的细小秸秆和泥土;
通过将立板622的上端设置成锯齿状,可以使输送板62在颠簸动作运动时,更好的推送秸秆将秸秆运送至打捆机1的喂料口处。
所述输送板62的上方靠近打捆机1喂入口处设置有喂入轴623,所述喂入轴623上安装有多个喂入齿。
这样设计,能够通过喂入轴623带动喂入齿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将输送板62运送来的秸秆喂入打捆机1内进行打捆。
如图1和图12所示,所述喷药水装置7包括生物菌药箱71,所述生物菌药箱71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的上方,所述生物菌药箱71内存储有生物菌药液。
所述生物菌药液为现有技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获得,如:饲料发酵剂。
所述生物菌药箱71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出药口的外部连接有喷药水管73,所述喷药水管73的下端设置在输送板62的上方。
生物菌药箱7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运送生物菌药箱71内药液的药液驱动装置,所述药液驱动装置将生物菌药箱71内药液运送至喷药水管73内。
所述药液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生物菌药箱71的内部的喷药泵75。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在生物菌药箱71内存储生物菌药液,生物菌药箱71内的药液,通过喷药泵75的驱动下将药液通过出药口进入喷药水管73内,然后在喷药水管73的引导下,使药液喷洒在输送板62上输送的秸秆上;
此时在搅拌轴54驱动搅拌齿55转动对秸秆进行分散时,可以将喷洒在秸秆上的药液混合均匀;
然后秸秆在输送板62的作用下运送至打捆机1内进行打捆,打完的秸秆捆通过有氧发酵能够变为有机肥料。
如图17和图1、图12、图18所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8,所述主控制器8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依次双向电连接有人机交互界面84和驱动放大板81,所述主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有传感器组,所述驱动放大板81的输出端连接有电磁离合器组、电阀块组。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打捆启动传感器86、开盖限位传感器87、车速传感器82,所述打捆启动传感器86、开盖限位传感器87、车速传感器82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放大板81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所述打捆启动传感器86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仓盖开口的中下部,用于实时检测打捆机1的工作状态,并将打捆机1的工作状态发送至主控制器8,以判断自动打捆的时机。
所述开盖限位传感器87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仓盖开口的顶部,用于检测打捆机1仓盖的开启或关闭状态,并将所述打捆机1仓盖的开启或闭合状态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8。
这样设计,能够通过开盖限位传感器87实时检测打捆机1仓盖的开启或关闭状态,并将检测的打捆机1仓盖的开启或闭合状态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8,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84实时显示打捆机1仓盖的状态,方便使用者能够随时了解打捆机1仓盖的状态。
所述车速传感器82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上,用于检测打捆机1的车速,并将检测的车速通过驱动放大板81传送给主控制器8。
所述电磁离合器组包括送网电磁离合器88,送草电磁离合器89,断网电磁离合器83,所述驱动放大板81的输出端分别与送网电磁离合器88、送草电磁离合器89、断网电磁离合器83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这样设计,能够通过主控制器8输出信号并通过驱动放大板81实现控制相应的送网电磁离合器88、送草电磁离合器89、断网电磁离合器83动作。
所述送网电磁离合器88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的网辊端部,用于触发缠网带动网辊转动进行送网。
当送网电磁离合器88吸合后可带动网辊的转动将网绳送入打捆仓内,送网电磁离合器88断电后,网绳随着辊筒的转动挤压草捆进入打捆仓完成缠网。
所述送草电磁离合器89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喂入口处,所述送草电磁离合器89的输出端通过链轮和链条驱动喂入轴和传动杆67转动。
这样设计,能够使电磁离合器得到信号后吸合,将动力传送给喂入轴和传动杆67,使喂入轴和传动杆67转动,传动杆67转动通过凸轮66和第一连接杆66带动输送板62向前运动,并且在第二连接杆68的作用下顶动输送板62向上运动,实现颠簸动作,进而能够使输送板62上的秸秆运送至打捆机1内。
当打捆机1内的草料满了需要打捆时,主控制器8对送草电磁离合器89发出信号,使送草电磁离合器89分离,停止对喂入轴和传动杆67传送动力,使打捆机1进行打捆;此时,捡拾器2捡拾起来的秸秆可以在储料箱51内进行短暂储存,解决了市场现有圆捆打捆机在打捆时停车的弊端,提高了作业效率。
所述断网电磁离合器83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顶部的网绳仓上,用于触发网捆束锁止,方便进行割断网绳。
这样设计,当需要断网时,使断网电磁离合器83接通,从而使网捆束锁止,这时打捆仓中的草捆在旋转下落时与切刀配合将网绳自动割断。
所述电阀块组包括开盖闭盖电阀块90,断网切刀电阀块91,所述驱动放大板81的输出端分别与开盖闭盖电阀块90,断网切刀电阀块91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所述开盖闭盖电阀块90为电磁换向阀,且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上,用于控制第一双作用液压缸92调节所述打捆机1仓盖的开启或关闭。
当需要打开或关闭打捆机1仓盖时,主控制器8对开盖闭盖电阀块90发出信号,使开盖闭盖电阀块90动作,进而通过开盖闭盖电阀块90控制第一双作用液压缸92的工作端进行调节,实现打开或关闭打捆机1仓盖。
所述断网切刀电阀块91为电磁换向阀,且固定设置在打捆机1上,用于控制第二双作用液压缸93来打开或关闭断网切刀。
所述该第二双作用液压缸93的顶部设置有一行程开关94,该行程开关94与断网电磁离合器83连接,用于控制断网电磁离合器83的闭合或打开。
所述第二双作用液压缸93在伸出时,可以使工作端顶出至行程开关94使其打开,使断网电磁离合器83接通。
这样设计,可以使断网动作实现自动化,当需要进行断网时,主控制器8对断网切刀电阀块91发出信号,使断网切刀电阀块91动作,断网切刀电阀块91控制第二双作用液压缸93的工作端带动断网切刀伸出,并且该第二双作用液压缸93的顶部顶出至行程开关94使其打开,使断网电磁离合器83接通,从而使网捆束锁止,这时断网切刀打开且网捆束锁止,打捆室内的草捆旋转下落时与切刀配合将网绳自动割断。
所述主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手动操控打捆机1进行打捆动作的手控自动启停(备)及急停控制盒85,所述手控自动启停(备)及急停控制盒85包括多个操控按钮和急停按钮;
所述多个操控按钮和急停按钮分别与主控制器8连接,当遇到意外情况如控制屏破碎或触摸失灵等情况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操控按钮来操作打捆机1进行打捆,而不影响农田作业;急停按钮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将所有电源断掉以防止对整个系统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所述手控自动启停(备)及急停控制盒85设置在方便使用者手动操作的地方。
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84为触屏集成面板,人机交互界面84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8的输入端相连接,人机交互界面84的输入端与主控制器8的输出端相连接。
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84可以向所述主控制器8输入控制打捆机1动作和喂入草料的启停,以及开启关闭打捆机1仓盖,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屏实时显示打捆机1的打捆动作、打捆机1仓盖的状态和打捆的个数和产量。
所述主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喷药驱动器74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喷药驱动器74的输出端与喷药泵75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自动化控制喷药泵75的启停和控制喷药泵75输送至喷药水管73内的流量。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车速传感器82用于时刻检测打捆机1的车速,并将检测的车速通过驱动放大板81传送给主控制器8,所述主控制器8根据车速自动化判断并通过喷药驱动器74控制喷药泵75输送至喷药水管73内生物菌药的快慢,进而控制生物菌药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够对垄沟底部秸秆与陇上秸秆同时捡收、粉碎、还田、打捆,并且能够降低秸秆中的含土量,实现不停机打捆,并且各刀轴在高速转动时能够保证轴的直线度,不会出现扭曲变形等情况,通过喷药水装置喷洒出生物菌药物并与运送至打捆机内的秸秆进行混合,使打完的秸秆捆能够通过有氧发酵成有机肥料。

Claims (10)

1.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包括打捆机(1)、设置在打捆机(1)前部的捡拾器(2)和用于对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粉碎的粉碎装置以及用于运送粉碎完成的秸秆的运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打捆机(1)上设置有用于喷洒菌种使秸秆有氧发酵成有机肥
料的喷药水装置(7),所述打捆机(1)由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化操控,捡拾器(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短暂存储秸秆并且能够去除秸秆内多余尘土的存储装置(5),存储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秸秆夹杂的尘土进一步去除后运送至打捆机(1)内的颠簸喂入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器(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中间支撑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捡拾器(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地面上秸秆进行捡拾的捡拾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22)两侧的破碎捡拾刀轴(23),所述破碎捡拾刀轴(23)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21)的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破碎捡拾刀轴(23)的外圆柱面上可拆卸式设置有多种捡拾刀具(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22)两侧且位于破碎捡拾刀轴(23)后侧的切碎刀轴(3),切碎刀轴(3)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21)的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切碎刀轴(3)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个粉碎刀(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碎刀轴(3)的外部设置有切碎刀轴外壳(32),所述切碎刀轴外壳(32)的两端和后侧分别与壳体(21)和中间支撑板(22)固定连接,切碎刀轴外壳(32)的表面上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筛孔(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装置包括安装在中间支撑板(22)两侧且位于切碎刀轴(3)后侧的高速运料轴(4),高速运料轴(4)上间隔均匀倾斜设置有呈螺旋排列的切碎刀(46),所述壳体(2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风机(43),风机(43)的转轴与高速运料轴(4)一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颠簸喂入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存储装置(5)下方的机架(61),机架(61)的上方倾斜设置有输送板(62),所述输送板(6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板(62)颠簸运动的颠簸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水装置(7)包括生物菌药箱(71),所述生物菌药箱(71)的下端连接有与生物菌药箱(71)内部相连通的喷药水管(73),所述喷药水管(73)的下端设置在输送板(62)的上方,生物菌药箱(7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运送生物菌药箱(71)内药液的药液驱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8),主控制器(8)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用于检测打捆机(1)车速的车速传感器(82),主控制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喷药驱动器(74),喷药驱动器(74)的输出端与药液驱动装置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CN201920663081.1U 2019-05-10 2019-05-10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87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3081.1U CN208987353U (zh) 2019-05-10 2019-05-10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3081.1U CN208987353U (zh) 2019-05-10 2019-05-10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7353U true CN208987353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308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87353U (zh) 2019-05-10 2019-05-10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735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9295A (zh) * 2019-10-18 2020-01-14 安徽邓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捡拾打捆机
CN112011348A (zh) * 2020-08-10 2020-12-01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寻找大型粉碎机工作时掉落物品的急停装置及急停方法
CN113424708A (zh) * 2021-06-23 2021-09-24 中国农业大学 条带秸秆粉碎深埋与有机肥破碎浅埋联合作业机
CN114287242A (zh) * 2021-12-28 2022-04-08 新疆农垦科学院 一种具有碎屑回收的打捆机
CN114982484A (zh) * 2022-06-16 2022-09-02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捡拾式秸秆深埋还田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9295A (zh) * 2019-10-18 2020-01-14 安徽邓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捡拾打捆机
CN112011348A (zh) * 2020-08-10 2020-12-01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寻找大型粉碎机工作时掉落物品的急停装置及急停方法
CN113424708A (zh) * 2021-06-23 2021-09-24 中国农业大学 条带秸秆粉碎深埋与有机肥破碎浅埋联合作业机
CN114287242A (zh) * 2021-12-28 2022-04-08 新疆农垦科学院 一种具有碎屑回收的打捆机
CN114982484A (zh) * 2022-06-16 2022-09-02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捡拾式秸秆深埋还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87353U (zh) 多功能秸秆处理机
CN104584772B (zh) 一种自走式多功能秸秆收割粉碎机
CN109315132A (zh) 玉米茎粉碎装置
CN101496472A (zh) 自走式棉杆联合收割机
CN208908631U (zh) 一种多级除尘不停机打捆的打捆机
CN112973892A (zh) 一种生物质液体燃料加工处理设备
CN105009842B (zh) 一种秸秆铡切破碎揉搓机
CN108476755A (zh) 一种防堵塞秸秆粉碎机
CN211020092U (zh) 一种秸秆处理机
CN107517647B (zh) 一种玉米收获青储黄储圆捆打捆机
CN109627069A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造肥机器人
CN211656889U (zh) 一种多功能鲜食玉米收获机
CN116326327B (zh) 一种盐碱土壤改良的秸秆还田粉碎机
CN112174705A (zh) 一种秸秆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12007744A (zh) 一种鱼类养殖用狐尾藻饲料粉碎投放装置
CN211240903U (zh) 一种玉米杆破碎装置
CN204762300U (zh) 一种秸秆铡切破碎揉搓机
CN210746140U (zh) 一种农业机械打谷机
CN214439598U (zh) 一种农业加工用粉碎装置
CN204426010U (zh) 一种自走式多功能秸秆收割粉碎机
CN208924717U (zh) 一种农业生产多用途机械装置
CN207802794U (zh) 一种动力后置手扶式单行玉米收割机
CN208987359U (zh) 一种草料打碎烘干装置
CN112205184A (zh) 一种秸秆破碎式打捆机
CN205681874U (zh) 一种具有长短甩刀捡拾辊的黄贮收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