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9716U -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 Google Patents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9716U
CN208979716U CN201821678273.1U CN201821678273U CN208979716U CN 208979716 U CN208979716 U CN 208979716U CN 201821678273 U CN201821678273 U CN 201821678273U CN 208979716 U CN208979716 U CN 208979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art
push
pull hook
slide
hook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82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鑫
蔡卫娟
赵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82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9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9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971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直线滑轨、滑座以及驱动滑座在直线滑轨上前后滑动的驱动器,滑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轴线与直线滑轨长度方向平行的推拉钩转轴,推拉钩转轴的前端设置有可随推拉钩转轴转动至竖立位置或倒伏位置的推拉钩,推拉钩转轴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导向销,底座在推拉钩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的轴向和周向同时延伸的转动导向部,当驱动器驱动滑座向前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导向销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推拉钩转轴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推拉钩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模台驱动装置只需要设置一个驱动器,且不需要设置传动机构和电机行程控制机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垛机上用的模台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驱动装置的堆垛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线需要用到堆垛机,堆垛机的主要作用是将浇筑好混凝土预制件的模台送入至养护窑中进行养护,或者将养护窑中的模台拉出。堆垛机上设置有模台驱动装置,模台驱动装置主要包括由减速电机驱动的摩擦轮以及模台推拉机构。其中,模台推拉机构包括直线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滑轨上的滑座以及驱动滑座在滑轨上往复滑动的推拉油缸,滑座上设置有推拉钩转轴和挂钩电机,转轴的前端设置有推拉钩,挂钩电机驱动推拉钩转轴绕其轴线往复转动90度,以使推拉钩在竖立和倒伏状态之间切换,推拉钩在竖立状态时可与模台端边底部相抵接以进行推模台或拉模台的动作,模台从模台推拉机构上方通过时,推拉钩处于倒伏状态,以避免与模台端边底部相干涉。
当需要将养护窑中的模台拉出时,推拉油缸伸长驱动滑座向外移动,同时挂钩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使推拉钩倒伏,推拉钩进入模台底部后,挂钩电机驱动转轴反向转动以使推拉钩竖立,推拉油缸缩短驱动滑座向内移动,推拉钩即可与模台底部内侧接触以将养护窑中的模台拉出一段距离,从而使模台落在堆垛机前端的摩擦轮上,摩擦轮在电机的带动下使模台移动至堆垛机中。当需要将堆垛机中的模台送入至养护窑中时,摩擦轮在电机的带动下使模台向外移动至养护窑中,同时挂钩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使推拉钩倒伏,避免推拉钩与模台底部产生干涉。当模台脱离摩擦轮后,推拉油缸伸长驱动滑座向外移动,同时挂钩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使推拉钩竖立,推拉钩即可接触模台底部外侧以将模台推入养护窑中的预定位置。
由于上述模台推拉机构需要设置两个驱动部件(推拉油缸、挂钩电机),成本较高。此外,挂钩电机需要传动机构如减速器、传动链等传动挂钩转轴转动,挂钩电机还需要进行行程控制,结构比较复杂,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模台驱动装置。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直线滑轨、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座以及驱动所述滑座在直线滑轨上前后滑动的驱动器,所述滑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轴线与直线滑轨长度方向平行的推拉钩转轴,所述推拉钩转轴的前端设置有可随推拉钩转轴转动至竖立位置或倒伏位置的推拉钩,所述推拉钩转轴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导向销,所述底座在推拉钩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的轴向和周向同时延伸的转动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座向前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推拉钩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动导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前部、后部的第一转动导向部、第二转动导向部,第一转动导向部的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前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外径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作用于所述推拉钩转轴或推拉钩以使所述推拉钩由竖立位置切换至倒伏位置的弹性复位元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的轴向延伸且与转动导向部的前端相连的竖立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座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与竖立导向部配合使所述推拉钩保持在竖立位置;和/或,所述底座的后部设置有沿推拉钩转轴的轴向延伸且与转动导向部的后端相连的倒伏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座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与倒伏导向部配合使所述推拉钩保持在倒伏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竖立导向部包括第一竖立导向部,所述第一竖立导向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导向部的前端相连,第一竖立导向部的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前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外径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竖立导向部包括第二竖立导向部,所述第二竖立导向部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导向部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二竖立导向部前端与第一竖立导向部的后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外径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动导向部、竖立导向部、倒伏导向部为设置在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板上的导向槽。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转动导向部与第一竖立导向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所述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的入口侧朝向第一转动导向部,出口侧朝向第一竖立导向部;和/或,所述倒伏导向部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的后端相连,所述倒伏导向部与第二转动导向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所述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的入口侧朝向倒伏导向部,出口侧朝向第二转动导向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扭簧,扭簧套设在推拉钩转轴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拉钩、滑座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直线滑轨、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座以及驱动所述滑座在直线滑轨上前后滑动的驱动器,所述滑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轴线与直线滑轨长度方向平行的推拉钩转轴,所述推拉钩转轴的前端设置有可随推拉钩转轴转动至竖立位置或倒伏位置的推拉钩,所述推拉钩转轴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导向销,所述底座在推拉钩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的轴向和周向同时延伸的转动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座向前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推拉钩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将推拉钩初始位置设置为倒伏位置,通过合理地设置转动导向部的位置,如将转动导向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底座的后部处,当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座由后端向前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推拉钩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推拉钩在竖立状态时可与模台端边底部外侧相抵接以进行推模台的动作;或者,将转动导向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底座的前部处,当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座向前移动即将到位时,推拉钩在倒伏位置时通过模台下方,驱动器驱动所述滑座继续向前移动,导向销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推拉钩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推拉钩即可与模台端边底部内侧相抵接以进行拉模台的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模台驱动装置只需要设置一个驱动器,且不需要设置传动机构和电机行程控制机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堆垛机,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堆垛机由于具有上述模台驱动装置,其应当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模台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部分滑座、推拉钩转轴和推拉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的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直线滑轨2、与所述直线滑轨2滑动配合的滑座3以及驱动所述滑座3在直线滑轨2上前后滑动的驱动器4,实施例中的驱动器4为油缸,驱动器4也可为由马达驱动的丝杆螺母机构、链轮链条等机构。所述滑座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轴线与直线滑轨2长度方向平行的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转轴5的前部和后部通过轴承及轴承座16安装在滑座3上。所述推拉钩转轴5的前端设置有可随推拉钩转轴5转动至竖立位置或倒伏位置的推拉钩6,推拉钩6为一条形钢板,推拉钩6一端与推拉钩转轴5的前端固定,推拉钩6位于竖立位置时,其另一端朝上且该端高度高于滑座3上其他所有部件的最上端,推拉钩6位于倒伏位置时,其另一端打横朝向侧方。推拉钩在竖立状态时可与模台端边底部相抵接以进行推模台或拉模台的动作,模台从模台驱动装置上方通过时,推拉钩处于倒伏状态,以避免与模台端边底部相干涉。所述推拉钩转轴5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导向销7,导向销7与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垂直。所述底座1在推拉钩转轴5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和周向同时延伸的转动导向部,转动导向部沿推拉钩转轴5的周向延伸的角度为90度,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7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5转动90度以使推拉钩6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将推拉钩初始位置设置为倒伏位置,例如在复位元件或配重的作用下推拉钩6处于倒伏位置。通过合理地设置转动导向部的位置,如在靠近所述底座1的前部处设置一个转动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移动即将到位时,推拉钩6在倒伏位置时通过模台下方,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继续向前移动,导向销7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5转动90度以使推拉钩6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推拉钩6即可与模台端边底部内侧相抵接以进行拉模台的动作。或者,在靠近所述底座的后部处设置一个转动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由后端向前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7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5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推拉钩6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推拉钩6在竖立状态时可与模台端边底部外侧相抵接以进行推模台的动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台驱动装置只需要设置一个驱动器,且不需要设置传动机构和电机行程控制机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导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前部、后部的第一转动导向部8、第二转动导向部9,第一转动导向部8的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前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7外径的距离。这样,在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移动一个行程过程中,导向销7先后分别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第一转动导向部8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5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两次,一个模台驱动装置可实现推模台和拉模台的功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座3上设置有作用于所述推拉钩转轴5或推拉钩6以使所述推拉钩6由竖立位置切换至倒伏位置的弹性复位元件10。所述弹性复位元件10为扭簧,扭簧套设在推拉钩转轴5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拉钩6、滑座3相抵接。在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移动一个行程过程中,导向销7先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配合带动推拉钩转轴5正向转动90度,所述推拉钩转轴5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当导向销7通过第二转动导向部9前端后,在弹性复位元件10的作用下,推拉钩转轴5反向转动90度,所述推拉钩6由竖立位置切换至倒伏位置,这样导向销7即可继续与第一转动导向部8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5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在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后移动到位后,导向销7从第二转动导向部9后端移出,扭簧使用所述推拉钩6由竖立位置切换至倒伏位置,避免模台移出时模台端边底部与模台驱动装置产生干涉。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延伸且与转动导向部的前端相连的竖立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7与竖立导向部配合使所述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竖立导向部可使所述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避免在推拉模台时产生脱钩现象。所述底座1的后部设置有沿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延伸且与转动导向部的后端相连的倒伏导向部13,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7与倒伏导向部13配合使所述推拉钩6保持在倒伏位置。所述转动导向部、竖立导向部、倒伏导向部13为设置在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板上的导向槽,板的圆弧的圆心落在推拉钩转轴5的轴线上,这样各个导向部易于加工制作,也易于装配在底座1上。需要说明的是,转动导向部、竖立导向部也可为与导向销配合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条。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立导向部包括第一竖立导向部11、第二竖立导向部12。所述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导向部8的前端相连,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前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7外径的距离,这样在推拉钩6向前移动时,便于推拉钩6能实现由竖立位置切换至倒伏位置的复位。所述第二竖立导向部12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二竖立导向部12前端与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后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7外径的距离,这样在推拉钩6向前移动时,便于推拉钩6能实现由竖立位置切换至倒伏位置的复位。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动导向部8与第一竖立导向部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14,弹性翻板门14为弹性较好的钢片制成,钢片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导向部8前端后侧、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内侧交界处,另一端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贴合在第一转动导向部8前端前侧、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内侧交界处。所述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14的入口侧朝向第一转动导向部8,出口侧朝向第一竖立导向部11,这样当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移动去钩模台时,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14允许导向销7从第一转动导向部8进入到第一竖立导向部11中,而当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后移动拉模台时,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14可防止导向销7从第一竖立导向部11返回第一转动导向部8中,从而使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顺利实现拉模台的动作。
如图2、图4、图5所示,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倒伏导向部13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后端相连,所述倒伏导向部13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15,所述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15的入口侧朝向倒伏导向部13,出口侧朝向第二转动导向部9。在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推模台到位后向后返回的行程中,导向销7进入倒伏导向部13中,然后经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15进入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后端,实现滑座3的回程到位。在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移动的行程中,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15可防止导向销7从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后端直接进入倒伏导向部13中,从而使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顺利实现推模台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模台驱动装置的初始状态下,滑座3位于直线滑轨2的后端,推拉钩6在扭簧的作用下处于倒伏位置。上述实施例的模台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将养护窑中的模台拉出时,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一起沿直线滑轨2向前移动,导向销7先进入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后端,在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导向作用下,导向销7带动推拉钩转轴5转动90度,使推拉钩6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继续向前移动,导向销7从第二转动导向部9前端进入第二竖立导向部12中,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继续向前移动,导向销7从第二竖立导向部12的前端移出,在扭簧的作用下,推拉钩转轴5反向转动90度,推拉钩6处于倒伏位置;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继续向前移动,推拉钩6以保持倒伏位置的状态通过模台下方后,导向销7进入第一转动导向部8的后端,在第一转动导向部8的导向作用下,导向销7带动推拉钩转轴5转动90度,使推拉钩6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导向销7经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14进入到第一竖立导向部11中;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向后移动,推拉钩6即可与模台端边底部内侧相抵接以进行拉模台的动作,在回程中,第一竖立导向部11、第二竖立导向部12可使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以防止脱钩,此外,在回程中,推拉钩6与模台端边底部内侧相抵接产生的压力所导致的摩擦力也可以防止导向销7通过第一竖立导向部11、第二竖立导向部12之间时推拉钩6倒伏脱钩。
当需要将已送入养护窑中的模台推入到位时,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一起沿直线滑轨2向前移动,导向销7进入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后端,在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导向作用下,导向销7带动推拉钩转轴5转动90度,使推拉钩6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继续向前移动,导向销7从第二转动导向部9前端进入第二竖立导向部12中,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并与模台端边底部外侧相抵接以进行推模台的动作;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继续向前移动,导向销7从第二竖立导向部12的前端移出后,从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后端进入到第一竖立导向部11中,在推模台的过程中,第一竖立导向部11、第二竖立导向部12可使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以防止脱钩,此外,推拉钩6与模台端边底部外侧相抵接产生的压力所导致的摩擦力也可以防止导向销7通过第一竖立导向部11、第二竖立导向部12之间时推拉钩6倒伏脱钩。推拉钩即将模台推入养护窑中的预定位置后,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一起沿直线滑轨2向后移动,导向销7从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后端移出进入第一竖立导向部11后端、第二竖立导向部12前端的间隔中,在扭簧的作用下,推拉钩转轴5反向转动90度,推拉钩6处于倒伏位置;驱动器4驱动滑座3、推拉钩转轴5、推拉钩6一起沿直线滑轨2继续向后移动,导向销7进入倒伏导向部13中,经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15进入到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后端,实现滑座3的回程到位。
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上述实施例在工作过程中导向销7通过第一竖立导向部11、第二竖立导向部12之间时因摩擦力不够而导致意外脱钩的问题,可以在模台的端边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一个挡销,挡销的位置与推拉钩6位置相对应,作用在于防止推拉钩6由竖立位置转到倒伏位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堆垛机,堆垛机整体结构与相关技术相同,区别在于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堆垛机由于具有上述模台驱动装置,其应当具有相应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因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直线滑轨(2)、与所述直线滑轨(2)滑动配合的滑座(3)以及驱动所述滑座(3)在直线滑轨(2)上前后滑动的驱动器(4),所述滑座(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轴线与直线滑轨(2)长度方向平行的推拉钩转轴(5),所述推拉钩转轴(5)的前端设置有可随推拉钩转轴(5)转动至竖立位置或倒伏位置的推拉钩(6),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钩转轴(5)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导向销(7),所述底座(1)在推拉钩转轴(5)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和周向同时延伸的转动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向前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7)与转动导向部配合带动所述推拉钩转轴(5)转动预定角度以使推拉钩(6)由倒伏位置切换至竖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前部、后部的第一转动导向部(8)、第二转动导向部(9),第一转动导向部(8)的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前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7)外径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3)上设置有作用于所述推拉钩转轴(5)或推拉钩(6)以使所述推拉钩(6)由竖立位置切换至倒伏位置的弹性复位元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延伸且与转动导向部的前端相连的竖立导向部,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7)与竖立导向部配合使所述推拉钩(6)保持在竖立位置;和/或,所述底座(1)的后部设置有沿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延伸且与转动导向部的后端相连的倒伏导向部(13),当所述驱动器(4)驱动所述滑座(3)移动通过预定位置区间时,所述导向销(7)与倒伏导向部(13)配合使所述推拉钩(6)保持在倒伏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导向部包括第一竖立导向部(11),所述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导向部(8)的前端相连,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前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7)外径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导向部包括第二竖立导向部(12),所述第二竖立导向部(12)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二竖立导向部(12)前端与第一竖立导向部(11)的后端之间在推拉钩转轴(5)的轴向上间隔至少大于导向销(7)外径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向部、竖立导向部、倒伏导向部(13)为设置在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板上的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导向部(8)与第一竖立导向部(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14),所述第一单向弹性翻板门(14)的入口侧朝向第一转动导向部(8),出口侧朝向第一竖立导向部(11);和/或,所述倒伏导向部(13)后端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后端相连,所述倒伏导向部(13)与第二转动导向部(9)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15),所述第二单向弹性翻板门(15)的入口侧朝向倒伏导向部(13),出口侧朝向第二转动导向部(9)。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元件(10)为扭簧,扭簧套设在推拉钩转轴(5)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拉钩(6)、滑座(3)相抵接。
10.一种堆垛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台驱动装置。
CN201821678273.1U 2018-10-16 2018-10-16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979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8273.1U CN208979716U (zh) 2018-10-16 2018-10-16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8273.1U CN208979716U (zh) 2018-10-16 2018-10-16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9716U true CN208979716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827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979716U (zh) 2018-10-16 2018-10-16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9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6031A (zh) * 2018-10-16 2018-12-07 湖南三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6031A (zh) * 2018-10-16 2018-12-07 湖南三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CN108946031B (zh) * 2018-10-16 2023-06-23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4691B (zh) 一种用于冲压机的进料装置
US9272398B2 (en) Hand machine tool
CN208979716U (zh)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EP3450005B1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uitable for double-rotating paint mixing machine
CN108946031A (zh) 模台驱动装置及堆垛机
EP3031579A1 (en) Drill
CN104723270B (zh) 多功能省力拉马
EP3029354A1 (en) Planetary gear system
CN106006420A (zh) 电动双速绞盘及其工作方法
CN205824079U (zh) 一种滑块式带传动变径无级变速器
CN104913010A (zh) 双离合结构减速器
CN105509575B (zh) 一种花炮自动牵引打孔插引一体机
CN102921834A (zh) 钢筋弯曲机构的防转动装置
KR20150029223A (ko) 무한 변속기
CN101966759B (zh) 离合器电动螺旋压力机
CN108792049B (zh) 用于撑开袋口的装置
CN208322818U (zh) 自动换刀机构的换刀轴传动装置
IE860340L (en) Automatic tapping device
CN110039670A (zh) 一种可预设切割的单晶硅棒断切终端
CN112413004B (zh) 抽油机手自一体制动装置
CN107442839B (zh) 高速护栏切割机
CN209709862U (zh) 一种用于管状电机的减速齿轮
CN104033504B (zh) 一种具有变速换向功能的摩擦离合器装置
CN115126435A (zh) 导向组合打捞锥具
CN110405078B (zh) 一种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6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uilding 6, No.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0096

Patentee after: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ang Li Huang Xing Avenue South Street No. 129

Patentee before: Hunan Sany Buil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0 1st floor, building 6, No.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6 Room 301, building 6,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