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5491U -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5491U
CN208975491U CN201821713442.0U CN201821713442U CN208975491U CN 208975491 U CN208975491 U CN 208975491U CN 201821713442 U CN201821713442 U CN 201821713442U CN 208975491 U CN208975491 U CN 208975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gas
drier
group
valv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34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伟
苏勋德
李斌
田园
马鹏
李伟
何彦涛
武剑
王红霞
李宗荣
吴标文
杨康
保雄飞
李国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Baofeng Energ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Baofeng Energ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Baofeng Energ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Baofeng Energ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34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5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5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5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涉及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包括燃料气冷箱、第一阀组、第二阀组、干燥器组和压缩机一段吸入罐;通过增加了第一阀组和第二阀组的分程控制,利用分离装置副产的燃料气并入第一再生管线,利用燃料气进行再生,通过改变原有的干燥器组的氮气再生流程,利用燃料气对干燥器组进行再生操作,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烃类物质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烃类物质的大量浪费,无法有效回收该烃类物质的技术问题;减少了分离装置的烃类排放量和氮气使用量,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分离装置的产品收率;降低了分离装置的运行成本,保护了环境。

Description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烯烃厂烯烃分离装置一共有多台气相干燥器、多台液相干燥器、一台乙烯干燥器、多台丙烯保护床以组成干燥器组。气相干燥器和液相干燥器使用分子筛干燥剂,主要脱除气相烃和液相烃中游离的水;丙烯产品保护床使用分子筛主要是脱除丙烯产品中的含氧化合物;乙烯干燥器使用分子筛主要是脱除乙烯中痕量的水。干燥床和保护床是在线连续再生投用的。
现有技术中的分子筛再生步骤为并行、切换、泄压(液相的先排液)、冷吹、升温、恒温、降温、置换备用。且现有技术中的再生所用的再生介质为氮气,利用氮气将分子筛中吸附的水和烃类解析出来,再生过程中床层中的物料被氮气置换至火炬燃烧,烃类物质的燃烧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造成了烃类物质的浪费,导致无法有效回收利用这部分烃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燃料气再生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烃类物质的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烃类物质的大量浪费,无法有效回收该烃类物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包括:燃料气冷箱、第一阀组、第二阀组、干燥器组和压缩机一段吸入罐;
燃料气冷箱通过第一再生管线与干燥器组连通,第一阀组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以使燃料气进入至干燥器组进行置换;
干燥器组设置有泄压管线,干燥器组通过泄压管线与压缩机一段吸入罐连通,以将置换后的燃料气输送至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
燃料气冷箱通过第二阀组与外部燃料气管网连通,第一阀组与第二阀组通过中控台分程控制,以通过中控台控制第一阀组的开度与第二阀组的开度呈反比。
进一步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和两个手阀,两个手阀位于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两侧,且两个手阀和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均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
第二阀组包括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和两个手阀,两个手阀位于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两侧,且两个手阀和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均与外部燃料气管网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还包括再生器分离罐;
干燥器组设置有第二再生管线出口,干燥器组通过第二再生管线出口与第二再生管线连通,第二再生管线与再生器分离罐连通,再生器分离罐与外部燃料气管网连通。
进一步地,再生器分离罐与外部燃料气管网通过燃料气管线连通,且燃料气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手阀。
进一步地,干燥器组包括冷凝液干燥器构件、乙炔转化器组件、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乙烯干燥器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
沿着第一再生管线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再生管支线,第一再生管线内的燃料气分别通过多个再生管支线与冷凝液干燥器构件、乙炔转化器组件、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乙烯干燥器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连通,且冷凝液干燥器构件、乙炔转化器组件、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乙烯干燥器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均设置有第二再生管线出口,以通过第二再生管线出口汇流至第二再生管线,第二再生管线的另一端与再生器分离罐连通。
进一步地,冷凝液干燥器构件包括第一冷凝液干燥器和第二冷凝液干燥器,第一冷凝液干燥器和第二冷凝液干燥器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乙炔转化器组件包括第一乙炔转化器和第二乙炔转化器,第一乙炔转化器和第二乙炔转化器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包括第一丙烯产品保护床和第二丙烯产品保护床,第一丙烯产品保护床和第二丙烯产品保护床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反应气干燥器构件包括第一反应气干燥器和第二反应气干燥器,第一反应气干燥器和第二反应气干燥器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包括氮气总管成和上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
氮气总管成与第一再生管线连通,且氮气总管成与第一再生管线之间设置有第二手阀,氮气总管成用于将热氮气输送至干燥器组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还包括再生器分离罐、火炬系统和泄压管线;
再生器分离罐通过泄压管线与火炬系统连通,氮气总管成用于通过热氮气对干燥器组升温,并将干燥器组内的气体通过再生器分离罐排放至火炬系统处。
进一步地,泄压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还包括压力表;
压力表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用于显示第一再生管线内气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包括:燃料气冷箱、第一阀组、第二阀组、干燥器组和压缩机一段吸入罐;燃料气冷箱通过第一再生管线与干燥器组连通,第一阀组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以使燃料气进入至干燥器组进行置换;干燥器组设置有泄压管线,干燥器组通过泄压管线与压缩机一段吸入罐连通,以将置换后的燃料气输送至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燃料气冷箱通过第二阀组与外部燃料气管网连通,第一阀组与第二阀组通过中控台分程控制,以通过中控台控制第一阀组的开度与第二阀组的开度呈反比;通过增加了第一阀组和第二阀组的分程控制,利用分离装置副产的燃料气并入第一再生管线,利用燃料气进行再生,通过改变原有的干燥器组的氮气再生流程,利用燃料气对干燥器组进行再生操作,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烃类物质的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烃类物质的大量浪费,无法有效回收该烃类物质的技术问题;减少了分离装置的烃类排放量和氮气使用量,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分离装置的产品收率;降低了分离装置的运行成本,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料气再生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料气再生系统的阀门状态表。
图标:100-燃料气冷箱;200-第一阀组;300-第二阀组;400-干燥器组;401-冷凝液干燥器构件;402-乙炔转化器组件;403-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404-乙烯干燥器;405-反应气干燥器构件;500-燃料气管网;600-再生器分离罐;700-第一手阀;800-氮气总管成;900-第二手阀;110-火炬系统;120-第三阀组;130-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料气再生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料气再生系统的阀门状态表。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包括:燃料气冷箱100、第一阀组200、第二阀组300、干燥器组400和压缩机一段吸入罐;燃料气冷箱100通过第一再生管线与干燥器组400连通,第一阀组200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以使燃料气进入至干燥器组400进行置换;干燥器组400设置有泄压管线,干燥器组400通过泄压管线与压缩机一段吸入罐连通,以将置换后的燃料气输送至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燃料气冷箱100通过第二阀组300与外部燃料气管网500连通,第一阀组200与第二阀组300通过中控台分程控制,以通过中控台控制第一阀组200的开度与第二阀组300的开度呈反比。
其中,第一阀组200包括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和两个手阀,具体地,两个手阀为常开式手动控制阀,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为电动阀,通过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与中控台电连接。
同样地,第二阀组300包括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和两个手阀,具体地,两个手阀为常开式手动控制阀,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为电动阀,通过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与中控台电连接。
分程控制是将控制器输出信号全程分割成若干个信号段,每个信号段控制一个控制阀,每个控制阀仅在控制器输出信号整个范围的某段内工作,它主要用于带有逻辑关系的多种控制手段而又具有同一控制目的的系统中,是为协调不同控制手段的动作逻辑而设计的。
优选地,第一再生管线选用DN200管线。
另外,压缩机一端吸入罐为烯烃分离装置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过程,在原有的燃料气干燥装置的基础上,新增加第一再生管线和第一阀组200,并且通过第一阀组200和第二阀组300为分程控制,通过第一阀组200缓慢将燃料气冷箱100的燃料气充入至第一再生管线内,通过将燃料气进入到干燥器组400内的干燥器内,可以将干燥器内残留的物料通过燃料气进行置换,从而后续可以将燃料气进入到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完成了燃料气进入到干燥器组400内的置换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包括:燃料气冷箱100、第一阀组200、第二阀组300、干燥器组400和压缩机一段吸入罐;燃料气冷箱100通过第一再生管线与干燥器组400连通,第一阀组200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以使燃料气进入至干燥器组400进行置换;干燥器组400设置有泄压管线,干燥器组400通过泄压管线与压缩机一段吸入罐连通,以将置换后的燃料气输送至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燃料气冷箱100通过第二阀组300与外部燃料气管网500连通,第一阀组200与第二阀组300通过中控台分程控制,以通过中控台控制第一阀组200的开度与第二阀组300的开度呈反比;通过增加了第一阀组200和第二阀组300的分程控制,利用分离装置副产的燃料气并入第一再生管线,利用燃料气进行再生,通过改变原有的干燥器组400的氮气再生流程,利用燃料气对干燥器组400进行再生操作,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烃类物质的燃烧造成了环境污染,以及烃类物质的大量浪费,无法有效回收该烃类物质的技术问题;减少了分离装置的烃类排放量和氮气使用量,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分离装置的产品收率;降低了分离装置的运行成本,保护了环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还包括再生器分离罐600;干燥器组400设置有第二再生管线出口,干燥器组400通过第二再生管线出口与第二再生管线连通,第二再生管线与再生器分离罐600连通,再生器分离罐600与外部燃料气管网500连通。
其中,再生器分离罐600的具体结构均属于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具体地,当将燃料气进入到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重复置换三次后,需要关闭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开启第二再生管线与再生器分离罐600的连通,通过再生器分离罐600以及燃料气的长时间的冷吹过程,可以将干燥器组400内的滞留的物料通过燃料气的携带进入到外部燃料气管网500内,实现物料的回收。
进一步地,再生器分离罐600与外部燃料气管网500通过燃料气管线连通,且燃料气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手阀700。
其中,第一手阀700为通过再生器分离罐600进入到外部燃料气管网500的控制阀。
具体地,第一手阀700包括两道闸阀和一个放空导淋阀,放空导淋阀位于两道闸阀之间,且当两道闸阀开启时,放空导淋阀处于关闭状态;当两道闸阀关闭时,开启放空导淋阀,防止氮气泄露至外部燃料气管网500内。
进一步地,干燥器组400包括冷凝液干燥器构件401、乙炔转化器组件402、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403、乙烯干燥器404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405;沿着第一再生管线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再生管支线,第一再生管线内的燃料气分别通过多个再生管支线与冷凝液干燥器构件401、乙炔转化器组件402、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403、乙烯干燥器404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405连通,且冷凝液干燥器构件401、乙炔转化器组件402、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403、乙烯干燥器404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405均设置有第二再生管线出口,以通过第二再生管线出口汇流至第二再生管线,第二再生管线的另一端与再生器分离罐600连通。
其中,冷凝液干燥器构件401包括第一冷凝液干燥器、第二冷凝液干燥器;乙炔转化器组件402包括第一乙炔转化器、第二乙炔转化器;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403包括第一丙烯产品保护床、第二丙烯产品保护床;反应气干燥器构件405包括第一反应气干燥器和第二反应气干燥器。
由于冷凝液干燥器、乙炔转化器、丙烯产品保护床和反应气干燥器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具体地,干燥器组400通过两台气相干燥器、两台液相干燥器、一台乙烯干燥器、两台丙烯保护床,再生周期分别为三天、三天、三个月、六天。原有的再生步骤为并行、切换、泄压(液相的先排液)、冷吹、升温、恒温、降温、置换备用,所用的再生介质为氮气。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利用分离装置副产的燃料气并入第一再生管线,利用燃料气进行再生,通过改变原有的干燥器组400的氮气再生流程,利用燃料气对干燥器组400进行再生操作,减少了分离装置的烃类排放量和氮气使用量,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分离装置的产品收率;降低了分离装置的运行成本,保护了环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包括氮气总管成800和上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氮气总管成800与第一再生管线连通,且氮气总管成800与第一再生管线之间设置有第二手阀900,氮气总管成800用于将热氮气输送至干燥器组400内。
其中,氮气总管成800包括热氮气调节阀和冷氮气调节阀,通过两个调节阀可以控制氮气总管成800向第一再生管线内输入热氮气或者冷氮气,以实现干燥器组400升温,恒温和降温的过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还包括再生器分离罐600、火炬系统110和泄压管线;再生器分离罐600通过泄压管线与火炬系统110连通,氮气总管成800用于通过热氮气对干燥器组400升温,并将干燥器组400内的气体通过再生器分离罐600排放至火炬系统110处;泄压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组12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还包括压力表130;压力表130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用于显示第一再生管线内气体的压力。
以一个烯烃厂烯烃分离装置为例: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进行再生冷吹和置换,每小时节约氮气用量约500Nm3/h,每年可节约氮气4000000Nm3/h,节约装置运行成本约120万元。根据分子筛厂家计算液相干燥器床层切换完成后,分子筛中吸附液相烃有4.5t。在置换过程中可以将床层中的90%烃回收,回收乙烯1.15t回收丙烯1.61t。此部分乙烯和丙烯是在燃料气每次置换过程中回收的主要物料。根据分子筛厂家计算气相干燥器床层切换完成后,分子筛中吸附气相烃有2t。在置换过程中可以将床层中的90%烃回收,回收乙烯1.09t,回收丙烯0.335t。此部分乙烯和丙烯是在燃料气每次置换过程中回收的主要物料。根据分子筛厂家计算丙烯产品保护床切换完成后,分子筛中吸附丙烯有4.5t;此部分丙烯是在燃料气每次置换过程中回收的主要物料。各床层在再生的最后一个实气置换步骤,也采用了用燃料气替换实气置换氮气的过程。此过程通过对每个床层体积的计算,每个床实气置换每次至少需要2t物料,通过使用燃料气的置换,将节省该部分实气物料。通过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的投用前后数据分析:投用前的总烃收率为39.41%,投用后的总烃收率为41.81%。相比总烃收率明显提高2.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状态确认:确定第一阀组200、第一手阀700、第二手阀900、第三阀组120以及各个设备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燃料气引入第一再生管线内:将燃料气冷箱100的燃料气充入至第一再生管线内;干燥器组400置换:通过燃料气进入干燥器组400内进行置换,并将干燥器组400内携带物料的燃料气输送至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干燥器冷吹:关闭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并将干燥器组400内携带物料的燃料气通过再生器分离罐600输送至外部燃料气管网500;结束冷吹;干燥器升温:通过氮气总管成800输送热氮气对干燥器组400进行升温;恒温与降温:对于干燥器组400进行恒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进行降温;置换备用:重复燃料气引入第一再生管线内、干燥器组400置换、干燥器冷吹和结束冷吹步骤,并将干燥器组400升至预设压力后进行置换备用。
进一步地,燃料气引入第一再生管线内包括以下步骤:确认关闭氮气总管成800与第一再生管线之间设置有第二手阀900,通过控制器逐渐开启第一阀组200,并逐渐关闭第二阀组300,通过压力表130确认第一再生管线内的介质均为燃料气;
干燥器组400置换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再生管线内的燃料气输送至干燥器组400内,待干燥器组400内的压力升至预设压力时,将干燥器组400内携带物料的燃料气输送至压缩机一段吸入罐;
干燥器冷吹包括以下步骤:关闭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将干燥器组400内携带物料的燃料气通过第二再生管线吹入至再生器分离罐600内,开启第一手阀700,并通过再生器分离罐600将携带物料的燃料气吹入至外部燃料气管网500内;
结束冷吹:通过控制器逐渐关闭第一阀组200,并逐渐开启第二阀组300,关闭第一手阀700,通过开启第三阀组120对干燥器组400进行泄压;
干燥器升温:当第一阀组200完全关闭后,开启第二手阀900,通过氮气总管成800输送热氮气对干燥器组400进行升温;
恒温与降温:对于干燥器组400进行恒温一段时间后,通过氮气总管成800输送冷氮气缓慢进行降温;降温完成后,关闭第二手阀900,并关闭第三阀组120。
进一步地,燃料气引入第一再生管线内的步骤中,通过控制器逐渐开启第一阀组200的开度小于等于5%;干燥器组400置换的步骤中,干燥器组400内的预设压力至多为0.4MPa,且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部升压涨幅小于等于3KPa;且干燥器组400置换步骤重复3-5次;恒温与降温的步骤中,先关闭第二手阀900,待压力表130显示下降范围至少为0.1MPa时,关闭第三阀组120。
如图2所示,具体地,(1)燃料气引入第一再生管线前的状态确认:干燥器组400内倒液结束,泄压至95-105KPa,优选地,泄压至100KPa;关闭所有阀门;(2)再次确认第一手阀700和第二手阀900均处于关闭,且放空导淋阀打开,当压力表130的示数达到100KPa附近,开启第一阀组200,开始向第一再生管线内吹入燃料气,当第一再生管线内的压力表130示数为燃料气的压力时,开启干燥器组400,进行置换过程;(3)用燃料气将干燥器组400充压至0.4MPa,通过干燥器组400泄压管线泄压至反应气压缩机一段吸入罐,泄压时注意观察压缩机一段吸入罐的压力,压力上涨不能超过3KPa,重复置换三次,将干燥器组400中游离状态的物料回收至系统;(4)冷吹的过程是缓慢全部开启第一阀组200,冷吹的时间为1-3个小时,优选地,冷吹时间为2个小时;(5)结束冷吹后流程设定:缓慢关闭第一阀组200,过程中注意外部燃料气管网500的压力,防止压力波动太大,最后全关第一阀组200,第二阀组300全开,关闭第一手阀700,开启第三阀组120,将干燥器组400合第一再生管线、第二再生管线泄压至100KPa左右;(6)然后缓慢打开第二手阀900,观察压力表130显示压力上升至氮气管网压力,打开干燥器组400的入口进行充压,通过第三阀组120将气体排放至火炬系统110,然后逐渐开大热氮气调节阀,对干燥器进行升温;(7)恒温和降温的步骤同原来氮气升温的步骤相同;恒温4小时,通过冷氮气充入进行降温,降至干燥器组400出口温度为40℃以下;(8)缓慢关闭第二手阀900,观察压力表130的显示压力下降至0.1MPa左右,关闭第三阀组120;(9)打开第一阀组200内的两个手阀,并缓慢打开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将燃料气并入具有冷氮气的第一再生管线内,直到压力表130显示压力为0.4MPa;(10)打开干燥器组400的主电动阀,缓慢打开冷再生气体调节阀;用燃料气将干燥器组400充压至0.4MPa,并且通过第三阀组120泄压至火炬,重复置换三次,将干燥器组400残留的氮气置换至火炬系统110,最后一次燃料气充压至0.4MPa,然后反应气压缩机四段出口物料进行充压备用;完成一个再生周期的运行。
另外,由于气相和液相干燥器再生周期为3天,丙烯保护床为6天,原则上三台干燥器同时进行上述步骤。如遇到时间来不及或需要错开的情况,随时调整方案。
其中,通入任何一种介质时都要观察系统的压力,防止串料,尤其注意氮气串至燃料气,四段给干燥器充压时干燥器阀门必须切断,第一阀组200的两个手阀也必须关闭防止串料。
如发生串料情况,比如:1、氮气串至燃料气的管线后,紧急切断第一阀组200的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关闭前后的两个手阀,防止燃料气管网500压力的波动;2、四段出口充压时串入燃料气管网500,紧急关闭四段充压阀门,切断第一阀组200的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关闭前后的两个手阀,防止燃料气管网500压力波动,观察是否干燥器组400的阀门没有关闭,中控立即关闭,如果判断是现场阀门泄漏,立即去现场检查电动阀阀位;3、四段出口充压时串入氮气管网,紧急关闭四段充压阀门,切断第二手阀900,观察是否干燥器组400阀门没有关闭,中控立即关闭,如果判断是现场阀门泄漏,立即去现场检查电动阀阀位,通知调度,进行氮气界区内置换至合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的操作方法,实现了降低氮气用量,节约能耗;回收了干燥器组400内的床层中的烃类物质,提高了收率;减少了烃类物质排放火炬系统110的燃烧,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氮气使用量,降低装置运行成本,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气冷箱、第一阀组、第二阀组、干燥器组和压缩机一段吸入罐;
所述燃料气冷箱通过第一再生管线与所述干燥器组连通,所述第一阀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再生管线上,以使燃料气进入至所述干燥器组进行置换;
所述干燥器组设置有泄压管线,所述干燥器组通过所述泄压管线与所述压缩机一段吸入罐连通,以将置换后的燃料气输送至所述压缩机一段吸入罐内;
所述燃料气冷箱通过所述第二阀组与外部燃料气管网连通,所述第一阀组与所述第二阀组通过中控台分程控制,以通过所述中控台控制所述第一阀组的开度与所述第二阀组的开度呈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和两个手阀,两个所述手阀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两侧,且两个所述手阀和所述第一压力控制调节阀均设置于第一再生管线上;
所述第二阀组包括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和两个手阀,两个所述手阀位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两侧,且两个所述手阀和所述第二压力控制调节阀均与外部燃料气管网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生器分离罐;
所述干燥器组设置有第二再生管线出口,所述干燥器组通过所述第二再生管线出口与第二再生管线连通,所述第二再生管线与所述再生器分离罐连通,所述再生器分离罐与外部燃料气管网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分离罐与外部燃料气管网通过燃料气管线连通,且所述燃料气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手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组包括冷凝液干燥器构件、乙炔转化器组件、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乙烯干燥器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
沿着所述第一再生管线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再生管支线,所述第一再生管线内的燃料气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再生管支线与所述冷凝液干燥器构件、乙炔转化器组件、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乙烯干燥器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连通,且所述冷凝液干燥器构件、乙炔转化器组件、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乙烯干燥器和反应气干燥器构件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再生管线出口,以通过所述第二再生管线出口汇流至第二再生管线,所述第二再生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再生器分离罐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干燥器构件包括第一冷凝液干燥器和第二冷凝液干燥器,所述第一冷凝液干燥器和第二冷凝液干燥器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所述乙炔转化器组件包括第一乙炔转化器和第二乙炔转化器,所述第一乙炔转化器和第二乙炔转化器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所述丙烯产品保护床组件包括第一丙烯产品保护床和第二丙烯产品保护床,所述第一丙烯产品保护床和第二丙烯产品保护床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所述反应气干燥器构件包括第一反应气干燥器和第二反应气干燥器,所述第一反应气干燥器和第二反应气干燥器与同一个再生管支线连通。
7.一种燃料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总管成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
所述氮气总管成与所述第一再生管线连通,且所述氮气总管成与所述第一再生管线之间设置有第二手阀,所述氮气总管成用于将热氮气输送至所述干燥器组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生器分离罐、火炬系统和泄压管线;
所述再生器分离罐通过泄压管线与所述火炬系统连通,所述氮气总管成用于通过热氮气对所述干燥器组升温,并将所述干燥器组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再生器分离罐排放至所述火炬系统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
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一再生管线上,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再生管线内气体的压力。
CN201821713442.0U 2018-10-22 2018-10-22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Active CN208975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3442.0U CN208975491U (zh) 2018-10-22 2018-10-22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3442.0U CN208975491U (zh) 2018-10-22 2018-10-22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5491U true CN208975491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8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3442.0U Active CN208975491U (zh) 2018-10-22 2018-10-22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5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3171A (zh) * 2018-10-22 2019-03-08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燃料气再生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3171A (zh) * 2018-10-22 2019-03-08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燃料气再生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2155A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处理领域的分子筛脱水系统及工艺
CN102728334B (zh) 一种颗粒状吸附剂解吸附、活化再生系统及工艺方法
CN105219464B (zh) 天然气脱液除渣脱酸性气撬装装置及工艺
CN208975491U (zh)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及燃料气再生系统
CN103007677A (zh) 一种活性焦移动脱附再生系统及方法
CN210993636U (zh) 一种mto装置气相干燥器再生节能装置
CN205182747U (zh) 一种用于甲醇制丙烯反应装置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CN205187864U (zh) 六氟化硫气体回收装置
CN109433171A (zh) 燃料气置换干燥装置、燃料气再生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5944517B (zh) 一种零气耗余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系统
CN203284374U (zh) 一种液化烃的精脱水集成装置
CN209537411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处理领域的分子筛脱水系统
CN201890768U (zh) 脱氧干燥一体式纯化器
CN210993109U (zh) 一种mto装置液相干燥器再生节能装置
CN202224022U (zh) 空气纯化器切换污氮气放空装置
CN205170782U (zh) 天然气脱液除渣脱酸性气撬装装置
CN104949533B (zh) 一种电炉炼锌尾气的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77027A (zh) 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04311038U (zh) 一种节能型天然气脱水装置
CN204582839U (zh) 一种造粒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4563876U (zh) 一种炭黑尾气气体分离的装置
CN107459019B (zh) 一种用于焦炉煤气制氢的净化设备系统及其净化工艺
CN108114575B (zh) 一种分离式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4107289U (zh) 一种无排放成品气冷吹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CN206008100U (zh) 一种丙酮脱水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