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3882U -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3882U
CN208973882U CN201820091564.4U CN201820091564U CN208973882U CN 208973882 U CN208973882 U CN 208973882U CN 201820091564 U CN201820091564 U CN 201820091564U CN 208973882 U CN208973882 U CN 208973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noninvasive
imaging system
vertical rack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15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ybermed Radiotherapy Technologies Co ltd
SHENZHEN AOWO MED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ur Unite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i'an Grand Medica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AOWO MED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Grand Medica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AOWO MED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Grand Medica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915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3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3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3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成像源和成像器,以及位于成像源和成像器之间的诊断床,还包括:无创定位装置和适配器,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所述诊断床上,用于无创定位装置的连接及位姿调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创定位模式进行患者头部定位,减小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并借助适配器,实现无创定位患者位姿的调整,使患者头部相对于成像单元保持水平,从而使获得的患者头部图像精准度高、图像质量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影像领域,尤指一种在无创定位模式下,进行患者成像的系统。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对病灶进行消除性、致死性地治疗。
放射治疗技术作为头部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广为应用。由于放射治疗技术是使用射线对病灶进行治疗,且人体头部构造复杂,保证射线位置与肿瘤位置的一致性,在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
目前,为了保证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相对于射线处于固定位置,在治疗前,需要利用头架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头架包括基环、立杆和头钉。固定时,基环绕患者头部设置,头钉一端依次穿过与基环连接的立杆、患者头部皮肤、患者头骨,实现头钉与头骨的连接,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保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头部不会发生移动。
采用头架固定方式,头钉需要穿过患者头部,患者需要承受非常大的痛苦,并且在整个治疗周期(治疗周期一般为几周)中,患者需要一直佩戴头架,给患者带来不便。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一些研究者开始研究无创定位技术,即采用面膜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
但是,采用无创定位技术,如何在放射治疗前精确获取患者头部图像信息,成为无创定位技术中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能够在减轻患者定位痛苦的同时,获得高精度、高质量患者头部图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成像源和成像器,以及位于成像源和成像器之间的诊断床,还包括:无创定位装置和适配器,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所述诊断床上,用于无创定位装置的连接及位姿调整。
所述适配器以固定方式或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诊断床上。
所述适配器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水平支架,以及设置在水平支架两端的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顶部设有与所述无创定位装置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水平面内偏转。
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所述水平支架通过竖直转轴与所述基座连接,以使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水平面内偏转。
所述水平支架两端设置有水平转轴,以使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所述适配器还包括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支架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水平和/或竖直平面内偏转。
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外侧面上设有对准“十”字刻度线。
所述无创定位装置包括面膜和面膜定位托架,所述面膜定位托架上设有与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顶部的连接部连接的配合部。
所述面膜定位托架的配合部为水平销轴,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顶部的连接部为连接槽或连接孔。
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面膜定位托架固定在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上的紧固单元。
所述成像系统为CT成像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创定位模式进行患者头部定位,减小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并借助适配器,实现无创定位患者位姿的调整,使患者头部相对于成像单元保持水平,从而使获得的患者头部图像精准度高、图像质量优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创定位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创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创定位装置与适配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由成像源101、成像器102构成的成像单元和诊断床103,成像源101和成像器102相对设置,诊断床103位于成像源101和成像器102之间,用于承载患者。成像源101发出的诊断射束穿过位于诊断床103上的患者头部后,被成像器102接收并生成患者头部图像。
本实用新型无创定位成像系统100还包括无创定位装置104及连接无创定位装置的适配器105,所述适配器105设置在诊断床103上,借助该适配器105,通过调整无创定位装置104的位姿,调整患者头部相对于成像单元的位姿,以获取患者头部精准图像。
本实用新型适配器105可以固定方式设置在诊断床103上,例如,适配器105通过焊接方式与诊断床103连接;也可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诊断床103上,例如,适配器105通过螺钉-螺母方式与诊断床103连接。
以该成像系统为CT系统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该CT系统包括X射线源(即成像源101)、成像器102、诊断床103,以及设置在诊断床103上的适配器105。
对患者头部进行图像采集前,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创定位方式,如图1、2所示,无创定位装置104包括面膜和面膜定位托架1041,固定时,将面膜定位托架1041连接在适配器105上,患者仰卧在诊断床103上,其头部放入面膜定位托架1041中,将面膜敷于患者头部,面膜边缘固定在面膜定位托架1041上,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
完成患者头部固定后,通过利用适配器105调整无创定位装置104位姿,以调整患者头部位姿,使患者头部相对于CT成像单元保持水平,以获得精准地、高质量患者头部图像。对患者头部进行图像采集时,X射线源发射X射线,X射线穿过患者头部后,被位于X射线源对侧的成像器102接收,生成患者头部图像。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创定位模式进行患者头部定位,并借助适配器,实现无创定位患者头部位姿的调整,使患者头部相对于成像单元保持水平,从而使获得的患者头部图像精准度高、图像质量优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适配器结构,如图3所示,该适配器105包括基座1051、水平支架1052和两个竖直支架1053,水平支架1052设置在基座1051上,两个竖直支架1053设置在水平支架1052的两端,两个竖直支架1053的顶部设有与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1041连接的连接部1054。
相应地,如图2所示,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1041上也设有与适配器竖直支架连接部1054连接的配合部1042。
示例地,适配器竖直支架顶部的连接部1054可以为连接槽或连接孔,相应地,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的配合部1042可以为水平销轴。
本实用新型对适配器竖直支架顶部的连接部1054的结构及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的配合部1042的结构不做限定,两者之间能够实现配合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适配器105还包括一紧固单元,用于将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1041固定在适配器竖直支架1053上。示例地,当适配器竖直支架1053顶部的连接部1054为连接槽时,该紧固单元由一紧固螺钉1055和一带孔挡块1056组成,安装时,带孔挡块1056上的通孔正对适配器竖直支架1053上的连接槽,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的水平销轴(即配合部1042)安放在连接槽(即连接部1054)内,紧固螺钉1055钉身穿过带孔挡块1056上的通孔后,穿入连接槽与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的水平销轴连接,紧固螺钉1055螺帽抵靠在带孔挡块1056上,以此将无创定位装置面膜定位托架1041固定在适配器竖直支架1053上。当适配器竖直支架顶部的连接部1054为连接孔时,所述紧固单元可以由一紧固螺钉和一带孔挡块组成,也可以仅为一紧固螺钉。
为了实现适配器105对无创定位装置104位姿的调整,该适配器水平支架1052能够带动竖直支架1053相对于基座1051在水平面内偏转;该适配器水平支架1052还能够带动竖直支架1053相对于基座1051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配器结构,如图3所示,该适配器水平支架1052通过竖直转轴1057与基座1051连接,以使水平支架1052能够带动竖直支架1053相对于基座1051在水平面内偏转;该适配器水平支架1052两端通过设置水平转轴1058,以使水平支架1052能够带动竖直支架1053相对于基座1051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如图4所示,定义患者躺卧时,左耳到右耳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头部到脚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
适配器水平支架1052与基座1051之间,通过竖直转轴1057连接,使得水平支架1052能够带动竖直支架1053相对于基座1051,在基座1051所在水平面内偏转,即:适配器105带动无创定位装置104绕竖直转轴1057左右偏转,也即:适配器105带动患者头部绕竖直转轴1057左右偏转,调整患者头部在左右方向的位姿。
适配器水平支架1052两端通过设置水平转轴1058,以使水平支架1052能够带动竖直支架1053相对于基座1051,在垂直于基座1051所在水平面的竖直平面内偏转,即:适配器105带动无创定位装置104绕水平转轴1058前后翻转,也即:适配器105带动患者头部绕水平转轴1058前后翻转,调整患者头部在前后方向的位姿。
本实用新型对适配器水平支架带动竖直支架相对于基座在水平和/或竖直平面内的偏转实现方式不做限定,能实现该功能的所有实现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适配器105还包括设置在适配器竖直支架1053外侧面的对准“十”字刻度线,用于与成像系统的水平校准装置对准,以指示患者头部与成像单元的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适配器还包括驱动系统1059,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支架1052带动所述竖直支架1053相对于所述基座1051在水平和/或竖直平面内偏转,以调整无创定位装置104的位姿,使患者头部与成像单元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创定位模式进行患者头部定位,减小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并借助适配器,实现无创定位患者位姿的调整,使患者头部相对于成像单元保持水平,从而使获得的患者头部图像精准度高、图像质量优异。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成像源和成像器,以及位于成像源和成像器之间的诊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创定位装置和适配器,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所述诊断床上,用于无创定位装置的连接及位姿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以固定方式或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诊断床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水平支架,以及设置在水平支架两端的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顶部设有与所述无创定位装置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水平面内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通过竖直转轴与所述基座连接,以使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水平面内偏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两端设置有水平转轴,以使所述水平支架能够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竖直平面内偏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还包括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支架带动所述竖直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水平和/或竖直平面内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外侧面上设有对准“十”字刻度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创定位装置包括面膜和面膜定位托架,所述面膜定位托架上设有与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顶部的连接部连接的配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定位托架的配合部为水平销轴,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顶部的连接部为连接槽或连接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面膜定位托架固定在所述适配器竖直支架上的紧固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定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为CT成像系统。
CN201820091564.4U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Active CN208973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1564.4U CN208973882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1564.4U CN208973882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3882U true CN208973882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7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1564.4U Active CN208973882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38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2152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膜定位组件以及定位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2152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膜定位组件以及定位系统
CN113271865A (zh) * 2019-07-22 2021-08-17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膜定位组件以及定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isak et al. The role of optical surface imaging systems in radiation therapy
CN101564575B (zh) 固定设备
Pe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al‐time surface image‐guided stereotactic positioning system
US8567405B2 (en) Fixation device
US8272088B2 (en) Patient support system for full access prone position breast radiotherapy
US2010006765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mobilizing patients for breast radiation therapy
US20100128839A1 (en) Structure and Procedure for X-Ray CT Guided Cancer Treatment
US20130298328A1 (en) Positioning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patient in medical imaging system
CN208973882U (zh) 一种无创定位成像系统
JP4559423B2 (ja) 上体定位固定及び位置決め装置
Theodorou et al. A new non-invasive and relocatable immobilization frame for 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Chen et al. Contemporary methods of radiosurgery treatment with the Novalis linear accelerator system
CN209204505U (zh) 肿瘤定位放疗装置
CN208990091U (zh) 图像引导一致性的头部伽马刀放射治疗设备
Lee et al. From frame to frameless: brain radiosurgery
CN208660164U (zh) 一种放疗科医师用放疗固定架
CN220236897U (zh) 一种cbct获得寰枢关节影像的头颅定位装置
Saleh et al. Developing stereotactic frames for cranial treatment
CN215084345U (zh) 一种核医学放射治疗用的防护设备
CN218900600U (zh) 一种基于三轴机械臂的6自由度放射治疗床
CN218129607U (zh) 一种适用于佩戴伽玛刀头架患者的护理枕
CN216222645U (zh) 一种基于双能锥束ct引导的放射治疗装置
CN218871083U (zh) 一种激光灯和电离室插孔一体化模块
CN209154910U (zh) 眼部放射治疗面罩
Park et al. Dosimetric Effects of Rotational Setup Error in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 on Brain Tumor Pati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17 North Road No. 9116 Fu technology building B block 8 Building

Co-patentee after: Xi'an Dayi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owo Med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17 North Road No. 9116 Fu technology building B block 8 Building

Co-patentee before: CYBERMED RADIOTHERAPY TECHNOLOGI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owo Med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17 North Road No. 9116 Fu technology building B block 8 Building

Co-patentee after: CYBERMED RADIOTHERAPY TECHNOLOGIES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owo Med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17 North Road No. 9116 Fu technology building B block 8 Building

Co-patentee before: CYBERMED RADIOTHERAPY TECHNOLOGI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owo Med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